終於明白了!阿里系的餓了麼確實幹不過騰訊系的美團

2020-12-26 騰訊網

本文解讀:為什麼餓了麼幹不過美團,你點外賣時更喜歡用誰?

在如今的快節奏生活下,點外賣已經成為了許多人日常生活的常用操作,而隨著這個行業應運而生的各類外賣APP也為數不少,經過幾輪激烈的廝殺後,如今的外賣點餐市場還能笑傲江湖的也就只剩下騰訊系的美團和阿里系的餓了麼。

美團的市場佔有率長期佔據著第一,而餓了麼的市場佔有率從最開始的緊隨其後,變成現在越拉越遠。據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截止2019年,美團市場佔有率達到65.1%,而餓了麼則下滑到了27.4%,說餓了麼被美團按在地上摩擦也毫不為過。

那麼為什麼餓了麼幹過美團,這其中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原因呢?

首先,二者定位明顯不同,大家都知道美團屬於騰訊系產品,而餓了麼則屬於阿里系產品,表面上是美團與餓了麼的競爭,其實質則是背後兩大財團,騰訊與阿里的競爭。

雖然美團屬於騰訊系,但是騰訊只是佔有一定的股份,馬化騰並沒有對美團做過多幹預。美團一直都是作為獨立產品進行獨立運營的,所以美團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按照創始人王興的戰略構想去發展,受到的束縛很少。而餓了麼則截然不同,因為餓了麼被阿里完全收購,現在餓了麼已經徹徹底底成為了阿里的一部分。

阿里沒有把餓了麼當成一個獨立產品進行獨立運營,只是為了讓餓了麼被阿里導流而已,因此餓了麼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多束縛,創始團隊幾乎全部被炒,最開始的戰略構想也無法實現。

其次,二者的綜合性差距較大。美團從最開始的外賣點餐起家,經過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匯聚外賣、美食、酒店、休閒等多種消費場景於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就像美團自己說的那樣,吃喝玩樂盡在美團。

而餓了麼最開始也是從外賣點餐起家,剛開始的時候做的也算風生水起,可是到了後面,餓了麼一直陷在外賣點餐的圈圈裡,沒有走出來,沒有像美團一樣拓展多場景消費。所以餓了麼給人的感覺一直就只是一個外賣APP,跟美食、酒店、休閒等毫不相關。消費場景越多,綜合性越強,用戶使用的次數當然會越多,用戶粘性也會越強,而它的體量當然也會越做越大。

因此綜合性強的美團當然逐漸開始碾壓只守著一畝三分地的餓了麼了。美團和餓了麼當時都是外賣點餐界的翹楚,現在兩者的差距卻如此巨大,真是時也命也。

最後我想問一下各位網友,你們點外賣的時候更喜歡用誰呢?

相關焦點

  • 餓了麼收購美團 在酒店團購外賣上遇阿里系圍剿
    從目前的行業數據來看,餓了麼和百度外賣二者市場份額之合將超過50%。行業老二美團的壓力陡增。目前,直接與美團對陣的是餓了麼背後的阿里巴巴,美團正面臨阿里從酒店、新零售等多個領域發起的圍剿。餓了麼接盤有阿里巴巴背景在BAT中,百度是唯一親自上陣在外賣市場廝殺的網際網路巨頭。
  • 美團和支付寶、餓了麼幹架!外賣付款方式要變了?
    乘勝追擊的美團在7月7日宣布組織架構調整,成立「優選事業部」,並推出「美團優選」業務,正式進軍社區團購賽道。  但餓了麼自然不願束手就擒。  7月10日,餓了麼宣布全面升級,從餐飲外賣平臺轉變為「解決用戶身邊一切即時需求」的生活服務平臺。「送外賣」升級成「送萬物」,無疑直指美團的主戰場——本地生活服務。  阿里開始全面夾擊,大戰可謂一觸即發。
  • 美團不支持支付寶,卻支持Apple Pay?餓了麼回應亮了
    有用戶稱,這不是美團第一次這麼做了,2016年、2018年分別有過兩次無法使用支付寶支付。對此,美團月付官微回應稱,「其實餓了麼app也不支持微信支付」。隨後,餓了麼官微回應亮了:「Excuse Me ??? 」,並且曬圖為證,餓了麼是支持微信支付的。有意思的是,截圖中點了一份「雞同鴨講雙人餐」,似乎寓意深遠。
  • 騰訊系電商坐大!馬雲應該早就料到了吧?
    馬雲曾經說過,自己拿望遠鏡也看不到對手,現在好了,這些年阿里的周圍冒出了太多的對手,而這一切,都還要從馬化騰的騰訊系說起!騰訊系崛起?電商是騰訊的痛,猶如社交是阿里的痛,但騰訊是幸運的,自打3Q大戰之後,馬化騰徹底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網際網路這個江湖,想要獨霸,那是不現實的,騰訊要想持續的強大,未來必須走向開放!
  • 美團談阿里吞併餓了麼:歡迎新同學到場,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對於最大的競爭對手被阿里納入麾下,美團外賣在當天回應稱:「感謝老朋友的多年相伴,歡迎新同學的如約到場,初次見面請多關照。中國外賣市場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全球領先。這是雙方多年努力,在競爭中改善用戶體驗做大行業的共贏結果。風物長宜放眼量,世界上沒什麼事是一單外賣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單。」
  • 如果騰訊系和阿里系的軟體都不支持蘋果,你還會買iPhone手機嗎?
    如果騰訊系和阿里系的軟體都不支持蘋果,你還會選擇蘋果嗎?如果是全部的阿里系和騰訊系軟體都不支持蘋果,那的確會瘋掉的,我是傻了我還用蘋果,因為目前很多的生活花銷基本都是靠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這些軟體都用不了了,我還用蘋果手機幹嘛?拿著這部手機當板磚呀!
  • 騰訊系,阿里系,頭條系,百度系分別都有哪些APP?
    目前中國網際網路的四大派系:騰訊系(騰訊公司主導)、阿里系(阿里巴巴集團主導)、百度系(百度公司主導)和頭條系(字節跳動公司主導)。除了傳統的BAT,以今日頭條發展最為迅猛,去年估值超過750億美元,超過京東,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破局者。
  • 騰訊系圍剿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借勢社區團購
    血雨腥風中的社區團購,本質上是騰訊系電商的一次「賽馬」,更是騰訊、騰訊系電商的戰略合圍。而上車太晚也未投入重兵的阿里,將會付出沉重代價。社區團購排位賽中,最有潛質的選手,是美團、拼多多,此外還有京東。騰訊是美團第一大股東,拼多多的第一大機構股東,也是京東第一大股東。
  • 阿里正式「吞併」餓了麼,創始人出局,換上了馬雲親信
    8月2日餓了麼更新股權信息,法定代表人張旭豪正式宣布出局,變更為王磊。張旭豪是餓了麼的創始人,王磊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是馬雲的親信。同時餓了麼的企業類型變更為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算正式被馬雲阿里帝國吞併了。
  • 電商壹周|阿里為何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美團外賣得值200億美元
    美團外賣得值200億美元阿里巴巴將全資收購餓了麼,餓了麼的估值為95億美元,預計交易會在2018年第二季度完成。餓了麼已經開完董事會,其他股東都會在此次交易後退出。這意味著餓了麼合併百度外賣後,網絡外賣行業再次發生重大變化,阿里巴巴將與美團產生更直接的碰撞。
  • 阿里為何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美團外賣得值200億美元
    阿里為何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美團外賣得值200億美元   阿里巴巴將全資收購餓了麼,餓了麼的估值為95億美元,預計交易會在2018年第二季度完成。2017年,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還聯手對餓了麼增資4億美元,阿里系對餓了麼的持股達到32.94%,已取代餓了麼管理團隊成餓了麼最大股東。   DonG解讀   阿里完全收購餓了麼,意味著接下來會著力重點進軍餐飲市場,作為阿里產業鏈布局裡面不可獲取的核心環節。談幾點看法!
  • 阿里與騰訊的區別是什麼?
    阿里收購或控股的公司優酷視頻在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的兩面夾擊下日薄西山,餓了麼佔的市場份額與美團相比太少,是真的餓了,菜鳥跟順豐相比還是太菜了,蝦米音樂曾經在行業裡也是佼佼者,卻被迫關閉。反觀騰訊並不追求控股,只做投資,騰訊投資了八百多家公司,其中有一百多家上市公司,騰訊在美團、京東、拼多多等知名大公司都是大股東,美團、京東、拼多多等騰訊系公司都混得風生水起。反差太大了,阿里行業冥王的稱呼絕對不是假的。騰訊有微信,中國14億人,有10億人使用微信,而且相當活躍,沒事就看看微信,騰訊憑藉這一神器向所投資的公司輸送流量,助其快速成長。
  • 阿里騰訊兩極爭霸 美餓當先鋒
    7月30日消息,就跟淘寶與京東一樣,美團與餓了麼作為騰訊與阿里巴巴陣營中的大將也開始了新一輪的龍爭虎鬥。這兩天,有用戶在網上爆料稱,使用美團下單時,支付選項裡佔據優先位置的是美團月付和銀行卡支付,微信支付和Apple pay也在支付選擇列表上,唯獨沒有支付寶支付的選項。儘管可以通過美團客服進行恢復,但這種辦法過於麻煩,顯然只有少數用戶會這麼做。這是美團作為騰訊陣營大將與阿里陣營更進一步的決裂。
  • 餓了麼商戶退美團怎麼回事 商家被餓了麼要求下架美團?
    中國小康網 餓了麼商戶退美團怎麼回事?商家:我只想好好賣個飯!近日,有網友在華商論壇發帖反映,因沒有聽從「餓了麼」工作人員讓其從「美團」下架的建議,他的餐館被「餓了麼」平臺強行下線。據了解,僅西安市高新區東大片區就有七家店鋪被「餓了麼」要求下架「美團」。「神仙打架,商戶遭殃」,這種窘境如何破解?
  • 騰訊系VS阿里系:從戰略、組織到執行,究竟有何異同?
    其中,菜鳥本來是阿里的聯營公司,蜂鳥則歸屬餓了麼旗下;在2018年餓了麼與口碑網合併、菜鳥物流並表之後,它們都被阿里全面控制。阿里媽媽,即整個「阿里系」的廣告營銷平臺。阿里最重要的貨幣化方式是在核心電商平臺上為商戶提供廣告服務,而商戶的廣告投放是通過阿里媽媽進行的,相關數據也由它進行整合。
  • 中國網際網路主要有3大派系,阿里系和騰訊系,剩下一家是?
    在我看來,中國網際網路目前就只能分為3大派系,這3大派系分別為騰訊系,阿里系和字節跳動系!也許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就要問了,難道小米和百度算不上一個獨自的派系嗎?從體量和名氣上來看,我覺得目前還是與阿里騰訊等差點意思!騰訊系騰訊系是最大的聯盟,騰訊本身的主業是社交和遊戲,但是騰訊的陣營可以說是非常強大。
  • 如今已是騰訊系「獨角戲」,誰會是最後贏家
    如今已是騰訊系"獨角戲",誰會是最後贏家社區團購儼然是這個12月的"代名詞",其激烈程度不亞於我們之前經歷過的種種網際網路大戰,因為入局資本的不同。拿外賣為例,我們前期能看到在桌面上的"玩家"是美團和餓了麼,而最終到了收官階段阿里和騰訊才浮出水面,阿里直接收購餓了麼,而騰訊與美團達成了戰略合作。而這次社區團購阿里和騰訊都是早早地就踏入了"戰場"之中。
  • 騰訊系VS阿里系:從戰略、組織到執行,究竟有何異同?-虎嗅網
    其中,菜鳥本來是阿里的聯營公司,蜂鳥則歸屬餓了麼旗下;在2018年餓了麼與口碑網合併、菜鳥物流並表之後,它們都被阿里全面控制。阿里媽媽,即整個「阿里系」的廣告營銷平臺。阿里最重要的貨幣化方式是在核心電商平臺上為商戶提供廣告服務,而商戶的廣告投放是通過阿里媽媽進行的,相關數據也由它進行整合。
  • 美團買菜在深上線,餓了麼孵化「餓鮮達」
    非常在線2019年11月20日消息,民以食為天,「吃」在不少中國人眼裡可是頭等大事,這些年圍繞「吃」的網際網路創業數不勝數,因為城市人群對於生鮮的高頻需求,已經形成了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空間,美團、京東、騰訊、阿里等一線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都想搶佔一席之地,買菜生意在今年成為了一個新的風口
  • 騰訊(00700)系VS阿里(BABA.US)系:從戰略、組織到執行,究竟有何異同?
    消費者服務(O2O)業務,包括餓了麼、口碑、飛豬等。它是阿里「新零售」版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提高用戶黏性、獲取用戶數據、交叉變現等方面具備很強的現實意義,也是阿里資金投入的重點。以上三項業務合稱「核心電商」,不過其中也包括龐大的線下零售業務。這些業務決定了阿里的企業文化和組織體系,培養了絕大多數的高管和業務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