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京工業大學3205考點主要負責南京地區報考我校的考生
一、關於網上報名、網上確認報名信息和準考證列印
1、報名。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實行網上報名,網報時間: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報名網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 ,教育網網址:https://yz.chsi.cn)。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考生須在上述規定時間內上網報名,逾期不能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網上報名期間,教育部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我考點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在網上報名時尚未取得,但錄取當年入學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本科生,須根據報考點及招生單位要求出具相關自學考試成績證明。在網上報名時尚未取得,但錄取當年入學前可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的國(境)外求學考生,須根據報考點及招生單位要求出具相應證明。
選擇我校3205報考點的考生,提交報考信息後,須在網上報名截止日期(10月31日)前,以「網上支付」方式交納報考費,收到交費成功信息後,方可持網上報名編號在規定時間到選擇的報考點確認網報信息,否則報名無效。請考生務必於網上報名期間在網上支付報考費,網上確認期間一律不接受補交費。
報考單獨考試的考生只能選擇南京工業大學3205報考點,並需在網報前至我校研招辦進行資格審查,並提供以下材料:所在單位推薦信(對考生業務能力的評價以及是否同意報考);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信(對考生的專業技能及研究潛力的評價),需附專家高級職稱證明材料;個人公開發表的研究論文(技術報告)。
所有社保(未滿半年的南京市社保繳費)、戶口、檔案不在南京的考生建議回生源地的報考點報名參加考試,如需報考我校3205考點,需提前與研招辦電話確認,確認同意後才可以報名。若考生未與研招辦電話溝通確認,導致不能成功報名,後果由考生本人自負。
2、網上確認。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准書》和《退出現役證》,於11月7日-9日到網上(網址會公布在我校研究生院主頁http://gra.njtech.edu.cn/)採集本人圖像和確認報考信息,並籤訂《報考碩士研究生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逾期將不再辦理。未確認網報信息的考生其網報信息無效,將無法參加考試和錄取。
網上確認信息後,我校將對考生網上填報的報名信息進行全面審查,並重點核查考生填報的學歷(學籍)信息,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準予考試。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須按照我校的要求提供相應材料,否則我校可拒絕考生準考。
3、列印準考證。請考生及時關注中國研招網有關公告,2020年12月19日-28日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陸研招網,自行下載列印準考證。考生憑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考試,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均不得塗改或書寫。碩士研究生初試和複試時均需使用準考證,請考生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準考證。
二、其他
1.依據江蘇省物價局、江蘇省財政廳、江蘇省教育廳文件規定(蘇價費〔2007〕423號、蘇財綜〔2007〕92號、蘇教財〔2007〕89號),參加全國研究生考試,按每生120元標準收取報名考試費。
2.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生可以進行預報名。預報名期間,「網上支付報考費」功能同時開通,考生在此期間報名信息及支付的報考費有效。
3.對已報名交費但未確認信息,和已確認信息未參加考試等情況,不予退報考費。
三、特別提醒
1.凡在南京工業大學3205報考點報名的考生,在網上報名前,請務必認真閱讀《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查閱我校的招生簡章和專業目錄以及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和各報考點關於網上報名的公告信息,並按要求慎重選擇報考點。
2.網報期間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後不得修改。
3. 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網報信息誤填、錯填,導致不能現場確認、考試、複試、錄取以及入學後不能進行學籍註冊的,遺留問題由考生本人負責。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4. 需要申請考試合理便利的殘疾考生,請務必於網報期間與報考點取得聯繫,辦理相關手續。
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院
2020年9月21日
①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
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