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劍眉同學(健身培訓師,優秀科普作者)
上個月(2017年11月),極限運動愛好者吳詠寧在一次表演中不幸墜樓身亡,這個消息瞬間震驚網絡。一些人看到吳詠寧生前表演的視頻時總會有這樣的驚嘆,極限運動不就是「找死」嗎?
極限運動=找死?
安全性和危險性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動或者不動這種平衡都存在著,理論上不存在絕對安全,否則也不會有「意外」。
從字面不難理解,「極限運動」在「運動」一詞前多了「極限」的修飾,與一般運動相比,極限運動並不是找死,而只是安全性相對來說更低,危險性更高。
玩極限運動=不怕死?
我曾經無數次問過周圍一些攀爬、跑酷的愛好者:你們不害怕?不怕死嗎?
得到的答案都很統一——作為人類面對未知的死亡都是怕的,不同的是他們更喜歡用恐懼這個詞彙,他們直面的不是死亡,而是恐懼。
比如一位極限愛好者是這樣答覆我的:如果直面死亡的話,那種感覺更像是得了絕症晚期的狀態,做任何努力都無法擺脫掉死亡;但極限運動不是,極限運動並不是直面死亡,而是直面恐懼,這種恐懼當然有怕死的成分,可極限運動是有得選擇的,所有愛好者日常一些鍛鍊、訓練的內容和行為,都是為了克服恐懼,減少傷病乃至於死亡的可能性。
換句話說極限運動的確存在很高的危險性,但對於極限運動愛好者說,他們是可以把危險性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同時享受運動。
事實上,任何運動都有挑戰恐懼的成分,很多健身愛好者在練習臥推的時候,下放槓鈴階段也會本能地擔心自己被砸到,這也是帶有恐懼且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
很多時候一些簡單的運動只是由於我們生活環境改變了,所以看著不那麼「極限」,比如在原始社會,人類簡單的奔跑行為並不是為了鍛鍊身體,更多的是在求生或者狩獵。
極限運動=傷病或死亡?
如果你想練習攀巖、跑酷,那麼可以去嘗試和練習,不要擔心傷病或者突然死亡。
首先,任何一些極限運動愛好者都不是一上來就開始挑戰危險的項目,他們之前經歷著多年的基礎訓練和練習,都是由淺入深的逐步增加難度。其次,進行極限運動的人都是普通人,他們膽大的前提很簡單,就是藝高。另外,極限運動也有保護措施。比如攀巖也有室內攀,也有保護繩,也有地墊,任何極限運動都有安全和簡單的進行方式。
當然,有些極限運動可能只適合咱們在視頻上觀看一下,因為很燒錢,或者沒法普及,比如高空極限跳傘。
極限運動=尋求刺激?
儘管極限運動時不時的會出現死亡的報導,但這是危險性高的本質決定的。
很多人在看極限運動員表演的時候都會認為這幫人瘋了,這只是極限運動展示給人的結果。實際上在進行一項挑戰項目時,極限運動員會思考的更多,他們會思考更多的方案和可能性,並不是倒吸一口氣直接看臨場反應,所以用「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來形容極限運動再貼切不過。
一位滑板愛好者在表演了滑板在樓梯扶手上滑下後接受採訪:「你不怕摔倒或者突然滑板飛出後,你可能會胯在扶手上,要害部位受傷嗎?
他的回答是:當然有這樣的可能性,但他在此前針對這個小挑戰做了很多練習,而且他下滑前就考慮過幾種跌倒的可能性,儘量不傷及要害。所以在運動過程中,更多是需要專注,在高難度高危險性的階段完成後,餘下時間就是用來享受刺激了。
很多極限運動愛好者也給我這樣的感覺,他們面對任何危險都會在短時間內縝密的思考,然後相對應的做出反應,這可能和平時大量的訓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極限運動=會上癮?
有一種說法認為極限運動的人都是多巴胺上癮——挑戰極限的時候,大腦會本能的分泌多巴胺、內啡肽來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一旦停止極限運動這種感覺就會消失,從而感覺到沮喪等負面情緒。
對於這樣的說法,幾位極限運動愛好者笑稱:可能還沒達到這樣的高度,或者生活的壓力太大,蓋過了極限運動的多巴胺、內啡肽。
從常理上這也不難理解,極限運動本身普及率就低,入門門檻也相對其他運動更高,作為愛好者能堅持下來的人就不多,更不要說變成極限運動員,況且這期間有些極限運動的金錢投入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不現實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練習極限運動只是一種初級的自我挑戰,一種肌肉的功能鍛鍊,一種排解壓力的方式,一種新的運動行為嘗試。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極限運動愛好者吳詠寧事件。當我們坐在電腦前看著別人極限運動的視頻,這本身就是在消費這項運動。
吳詠寧以前在橫店做過群演、武行,為什麼轉行開始直播表演極限視頻了呢?理由很簡單,這樣的表演比武行和群演賺得多。
我想吳詠寧生前肯定權衡過哪種方式賺錢更多——畢竟面對著生活的壓力,做武行與做極限表演差不多,不同的是武行的受傷危險性更大,而極限運動表演的危險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最主要的是武行很難混出名頭,而極限運動表演國內目前做的人很少,市場更大。
就像看動作片一樣,我們安全地坐在各種地方觀看動作片,但動作片演員本質上也是在做極限運動,觀眾們每次更高的感官刺激追求刺激著他們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戲。
我想無需置疑吳詠寧肯定是向生的,但他的死更值得我們思考,起因可能是由於體力不支,但這背後的原因,可能你、我、網絡直播平臺,甚至每個點擊率,也許都難咎其責。
題圖來源:123RF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