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風景秀麗,有著不可比擬的礦產資源。當地人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豁達樂觀,豪氣奔放。
新疆是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不僅有晶瑩的冰川,澄澈的湖泊,浩瀚的沙漠,遼闊的草原,還有蒼翠無邊的雪松,雲杉和眾多珍禽異獸。
新疆,一個被上帝寵壞的地方,對於沒去過的人,新疆是一個夢幻的夢,充滿了神秘,令人嚮往。對於去過的人,新疆是一份永久的牽掛,更是一個坑,讓你甘願淪陷。
新疆之旅,一邊是讓人動容的歷史文化,一邊是夢幻的冰雪奇緣,這裡是新疆,但新疆不只是如此,希望你來了之後,你會愛上新疆。
龍山公園簡介:
龍山公園位於314國道與218國道交匯處以東,地處庫爾勒東北角的庫魯克山唯一的至高點,頗有點龍昂首的意味,龍山山體與314國道高度落差為39米,與城市中心高度民主落差近百米,站在山頂即可縱覽梨城全貌。那綿延橫亙的綺麗山勢,那依山聳秀,疊翠橫雲的美景讓人讚嘆不已。以龍山主峰為龍頭的整個東山綠化帶林木幽深,奇巧柔美,不僅形成了一道風韻卓絕、氣韻無窮的自然風光,而且還孕育了極其豐富的人文精神。 龍山公園於2001年2月開始建設,規劃面積167公頃。它是庫爾勒市開展異地綠化活動以來,以認養綠地的方式承建的第一塊綠地,也是建設內容最豐富、建設質量最好的一塊綠地。從最初的17.2公頃,發展到現在的106.7公頃,從認養到全社會共同參與建設。創造了在極度困難地區植樹造林成功的典範。龍山公園分龍山景區 、龍潭、龍子山景區、乾旱植被生態園、月牙泉、動物觀賞區、遊樂區七大景區。是集遊樂、觀光、飲食為一體的開放式綜合性公園。現在繁花似錦、綠草如蔭、鬱鬱蔥蔥的龍山已成為庫爾勒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的亮點。夜登龍山,市井一片燈火輝煌,孔雀河上的獅子橋、車水馬龍的人民路如同銀河落地,高樓大廈的霓虹燈錦上添花,現代化的氣息直抵眼帘,仿佛置身於海市蜃樓,讓人流連忘返。
奎克烏蘇石林簡介:
奎克烏蘇石林,因位於天山山脈西段、那拉提山北麓的奎克烏蘇達坂之下而得名,石林區海拔3500米,長9公裡,寬5公裡,相對高度30米。石林似林非林,它是由半膠潔的砂礫巖層經外營力的長期雕塑,變得千姿百態,光怪陸離,石林中有「歐州古堡」,肅穆森嚴,有「寶劍出鞘」,刺破青天,有「行人走獸」,或臥或躺。
其間石窟洞穴比比皆是,像居高臨下的亭閣。這裡人跡罕至,環境幽靜,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關於石窟還有一個英雄尕勒騰為民除妖的傳說。優越的自然條件,使石林成為野生動物的「世外桃園」,成群結隊的大頭羊、鵝喉羚,穿梭石林,棲息繁衍。在雪線附近,可採到雪蓮、黨參、冬蟲夏草等名貴中藥。在石林中心,有一泓清潭,人稱「鹿鏡湖」。水中有一股濃重的硫磺氣味,傳說是英雄尕勒騰洗火藥時留下的氣味。
博格達沁故城簡介:
博格達沁,維吾爾語意為宏偉高大的城。遺址在焉眷回族自治縣西南約12公裡處,為焉耆盆地故城遺址最大的一個。平面略近長方形,周長3000米。城牆已毀,牆基猶存,高2-3米,夯築。城內見古代建築基址兩處,露出鋪地紅方磚塊,故城近郊,有七處高大建築物基址,夯土底基,其上用巨型上坯壘砌。城東半公裡,有小城一座,周約1.5公裡,城牆已毀。歷年在故城內採集到漢五株、唐錢、波斯銀市並金銀飾物、料珠、陶器等。城郊裡疙瘩等地,有漢、唐時期墓葬,出土過漢鏡、包金鐵劍等。根據故城的位置、規模、出土文物考證,這是漢焉耆都城、唐焉耆都督府治所及焉耆城鎮所在地。
孔雀河簡介:
孔雀河是注入羅布泊,滋養樓蘭的一條重要水系,兩千年前被譽為「東方龐貝」的樓蘭古城因孔雀河和塔裡木河的注入而燦爛輝煌。今天,孔雀河在庫爾勒市中心蜿蜒穿過,把一個具有現代品味的西部城市裝點的頗具江南水鄉的神韻,一條綿延300多公裡的孔雀河將光彩奪目的古樓蘭文明與充滿現代氣息的西部石油名城緊密聯繫在一起,歷史的滄桑與現代的文明圍繞著一條河流展開了跨越時空的對話,孔雀河也因此成為庫爾勒市國民經濟的命脈,被全市人民親切地譽為「母親河」。 孔雀河風景旅遊帶,位於庫爾勒市中心,上起314國道孔雀河大橋,下止英下鄉太陽島,全長約10公裡,目前,以城市活動遊憩、民俗文化休閒遊及城市主題公園、城市商務遊、溼地動植物觀賞、郊野生態旅遊度假等為主題,規劃有四個公園(動植物園、孔雀公園、西公園、民俗風情園),六座橋梁(獅子橋、梨香橋、建設橋、葵花橋、建國橋、西環路大橋),以及香梨文化園、東歸歷史文化園、觀景臺、百花園、孔雀廣場、太陽廣場、雕塑廣場、親水廣場、民俗廣場、沙灘浴場、天鵝島、野鴨島、木棧道、釣魚島等二十多處景點。每年入夏孔雀廣場舉辦「百日文化廣場」活動,由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參加,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每當夜幕降臨 ,華燈初放 ,梨城的百姓如潮水般湧向河畔 ,在歐式護欄的孔雀河畔散步、觀賞節目、納涼、攝影留念,兒童在絢麗多彩的噴泉中戲水遊玩 ,老人在廣場健身、打拳、跳舞 ,呈現出一幅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的景象。
巴倫臺黃廟簡介:
巍峨屹立在和靜縣北部天山深處50公裡的巴倫臺黃廟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宗教法名「夏爾布達爾傑楞」,意為「黃教聖地」,始建於乾隆年間,落成於光緒十四年,整個建築結構嚴謹,軒宇昂然,並與卻金庫熱等14座廟宇組成氣勢森嚴的喇嘛寺廟古建築群,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現有的黃廟、卻金庫熱、蓋幹拉吾龍等殿堂尚保存完整,1987年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廟殿堂內珍藏著許多珍貴的經卷和稀世文物,大殿中央供奉著一尊巨大的金身麥德爾佛像。東、西後殿中供奉彌勒佛、觀世音菩薩等諸多銅佛像。大殿四壁皆塑有擴法神像,栩栩如生,生動精美,每天前來育經朝聖的教徒絡繹不絕,香火極旺,每逢宗教節日更是熱鬧非凡。
巴倫臺溝不僅是宗教聖地,還是一處天然森林公園,在東西長20餘公裡的綠色谷地中,楊柳林木鬱鬱蔥蔥,奇峰怪石聳立雲天,山泉雲海浩瀚縹緲。盛夏季節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冬暖夏涼。土爾扈特蒙古族純樸善良的民俗風情更讓您心醉神迷。
芳香植物簡介:
經過6年的建設,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境內的「芳香生態觀光園」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芳香生態觀光園區。目前,園區內40多個品種的1萬畝芳香植物正陸續開放,把園區變成了一個芳香的世界。 據新華網新疆頻道報導,在園區內看到:開滿紫色小花的神香草一望無際,粉黃的羅馬甘菊、素雅的薰衣草在風中搖曳多姿,走在開滿鮮花的園內,濃鬱的花香沁人心脾。 「芳香生態觀光園」由新疆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開發,是環博斯騰湖旅遊板塊中重要景點之一,今年5月被批准成為新疆兩個國家級生態農業觀光園區之一。前來考察的專家給它的評價是:特色明顯,集芳香性、觀賞性和獨特性於一身。 新疆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敏其介紹說,「芳香生態觀光園」讓人們在「看香草、聞香氣、吃香餐、睡香房、走香道、洗香浴」中與芳香文化親密接觸,從而獲得最為直觀的感受。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聞香、踏香、賞香,亦可享受芳香浴,品嘗完全由新鮮採摘的芳香植物製作的芳香料理,更可入住懸掛著芳香植物標本畫、配有香氣繚繞的燻燈的芳香客房,在芳香植物填充的香枕的陪伴下,體驗芳香夢境。 「芳香生態觀光園」的獨特性不僅吸引了法國專家前來交流芳香科技種植經驗,也因其產品較高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而吸引了上海等地的客商前來選購。展望未來,吳敏其雄心勃勃地說,他們的目標是把該園建成亞洲最大的芳香原料供銷基地。
巖溶地貌簡介:
在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的阿爾格山中,有一片古老的巖溶地貌,東起布喀達坂山峰,西止阿其克庫勒湖,長350公裡,寬20~30公裡,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深藏在海拔4400米~50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
那一片古老的石灰巖山經過千百年的風吹雨打,溶解分化,呈現出千奇百怪的形狀。林立的石峰,有的拔地而起,直插藍天,有的像「駱駝」、「大象」、「蒼龍」、「臥虎」、「筆架」、「天橋」、「廟宇」、「點將臺」、「仙人掌」、「石旗杆」、「拴馬樁」,維妙維肖;還有那溶溝、石芽、甬道、走廊,更是千姿百態。 更有意思的是,阿爾格山的巖溶地貌,由於局部地區受到第四紀冰川的影響,形成了「靜掃群山出,突兀撐青空」的角峰。保護區的巖溶地貌套疊冰川地貌,崖壁奇峭,幽谷深壑,冰川懸掛,氣象萬千。
越野星球滑雪場簡介:
新疆省庫爾勒市博湖越野星球滑雪場位於新疆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為打造中國首家沙漠滑雪場,雪道總長500餘米,配備有國際先進的造雪、壓雪設備,專業的滑雪教練,總投資近億元,坐擁最美沙漠風景,層巒疊嶂,白雪與沙丘輝映,運動與風光同享。
越野滑雪場加強與社會各界溝通、密切合作,全面、系統地發展冰雪旅遊項目,提升博湖旅遊產業檔次。
專業團隊,客服全程跟進,熱情專業服務。
阿爾金山簡介: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位於若羌縣境內,在新藏交界的阿爾金山脈的中段,海拔約為4000米,面積約為4.5萬平方公裡,它是我國最大的一個高山自然保護區。
該保護區內生活著許多瀕臨滅絕的高山珍貴動物,有野犛牛、藏羚羊、藏野驢等大型有蹄類動物,還有大量鳥類群集在各個高山湖泊中,數量不亞於青海湖。
這裡的自然景觀也很優美,有世界上海撥最高的積沙灘沙漠、高原內陸不凍湖――阿其克湖、「高原桂林山水」新青峰、冰川密布的木孜塔格冰峰,此外還有千淚泉、陰陽湖、魔鬼谷等景點;在山中還發現了不少用藏文刻在石頭上的密宗咒語。
庫爾勒天鵝湖簡介:
天鵝湖位於巴音布魯克草原珠勒圖斯山間盆地,海拔2000-2500米,是一個東西長30公裡,南北寬10公裡的高源湖泊,面積300多平方公裡。1986年被批准為國家級天鵝自然保護區。連綿的雪嶺,聳入雲霄的冰峰,構成了天鵝湖的天然屏障。泉水、溪流和天山雪水匯入到湖中,水豐草茂,食料豐足,氣候涼爽而溼潤,適合天鵝生長,每當春天來到,冰雪消融,萬物復甦,大批天鵝從印度和非州南部成群結隊的飛越叢山峻岭,來到天鵝湖棲息繁衍,在和煦的陽光下,湖水、天光、雲影、天鵝,構成一幅「片水無痕浸碧天,山容水態自成圖」的畫卷。當地蒙古族牧民把天鵝視為「貞潔之鳥」、「美麗的天使」、「吉祥的象徵」。天鵝湖鳥類資源十分豐富,水禽種類多,數量大。
阿洪口簡介:
阿洪口距庫爾勒市30公裡,其迷人的風光堪稱博斯騰湖第一景。蘆葦蕩有倒影漣漣,有的婷婷玉立,姿態各異,風騷萬千。湖心島群鳥棲息,恬靜悠閒,空中水鳥展翅翻飛,水中魚兒騰躍遊弋,湖面上蓮花朵朵怒放,所有的這些,構成了阿洪口特有的景色。同行網船,令人心跳的滑水板,單人駕駛的摩託艇等,乘上升空傘,更讓人感到無比的刺激。登上情人島,數10間茅草屋,外觀古樸的鄉土氣息,內陳現代的豪華設施寧靜安逸的休閒環境,令人返樸歸真。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遊局批准,阿洪口被評定為國家AAA級風
沙伊東香梨園簡介:
沙伊東香梨園位於庫爾勒市西郊孔雀河畔,從市內乘車片刻就可以到。
庫爾勒最為人們熟知的恐怕就是香梨了,庫爾勒的水土十分適合梨的生長,結出的香梨個小肉嫩、香甜多汁,如果把香梨引種在外地,味道就是不如生長在庫爾勒的果實,而其他梨種種在庫爾勒,品味大大超過了原先。園內還種有蘋果、桃、杏等其他果樹,現在沙伊東梨園可以吃到各種可口的水果,當然,還是應該以飽餐一頓香梨為主要目的。
巴州蓮花湖簡介:
蓮花湖是博斯騰湖西部系列相互串通的小湖沼之一,因盛產蓮花而得名,是孔雀河的源頭,距庫爾勒市25公裡。湖中蘆葦茂密挺拔,湖水靛青黛藍,湖心水域開闊,水深1.5--1.7米,清澈見底。夏秋之季,野鴨、大雁、鷺鷥成對成群,嬉戲其間。蓮花湖景區建有水上餐廳、水上平臺,並設有遊艇、快艇、摩託艇、划艇、划船、遊泳、划水、水上滑翔等多項水上度假休閒活動和體育運動項目,4--10月是蓮花湖遊玩的黃金季節。
巴音郭楞金沙灘簡介:
烏什塔拉鄉向南行23公裡就可到達西海海濱浴場---金沙灘,一眼望去,平湖萬頃,水天相連。銀沙細勻柔軟,湖水1.7%的緩緩坡度與長2000米、寬60米的沙灘,給人們提供了遊泳和戲水的天然浴場。乘艇遊至湖中,北望高山巍峨,冰盔雪甲,南眺沙山起伏,沙水共處,神秘莫測。悠悠碧水,漁船點點,一派蔚藍色的柔情。陽光、沙灘、海浪,堪稱西海一絕。不遠處分布著許多平疇綠浪的蘆葦蕩,那裡是水鳥的樂園。蘆葦叢間水道縱橫交錯,綠波如雲,水鳥翻飛鳴唱,好一幅「草長平湖白鷺飛」的水墨風景畫。目前,金沙灘俱樂部馬蘭度假村已向遊人開放。
庫爾勒清真寺簡介:
庫爾勒清真大寺位於庫爾勒市中心&34;地方,1987年重建,規模宏偉,整潔寬敞,裝飾華麗,建築風格頗新穎。
殿堂、院內可同時容納7千僑匯人作禮拜。迎街門樓高25米,分7層,每層有房間若干,為阿訇、毛拉司事休憩之處。殿堂內設冷風機,頂棚高懸吊燈、吊扇。四壁繪有維吾爾風格的圖案,並書寫了許多《古蘭經》文。
天堂大峽谷簡介:
天堂大峽谷位於庫爾勒庫爾楚園藝場北山30多公裡處的確熱曼夏草場深山處。峽谷側壁千仞、怪石嶙峋、形態各異。懸崖絕壁上挺立著雲杉,松柏鬱鬱蔥蔥,有的雷電擊斷,但仍蒼勁挺拔。谷內草木自然繁衍,秀麗無比,還有流淌著清澈的泉水,最寬處達60米,最窄處有30米。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原始灌木林。西側為高山草原,分布著大片的松林,常有旱獺、野兔等野生動物出沒。因人際罕至,保持著古樸、原始的自然風光。峽谷最引人入勝的是那飛流直下的高山瀑布,多達14處,最高的瀑布達400多米,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神秘原始的大峽谷,以其獨、險、奇、特的魅力吸引著許多喜歡好奇、探險的天下遊客,被稱為「天堂大峽谷」。
巴州米蘭古城遺址簡介:
位於若羌縣城東80裡處,位於通敦煌大道上。由唐代吐蕃古戍堡和周圍分布的魏晉時期的古建築群遺址,以及漢代屯田水利工程設施和伊循城遺址所組成。據史書記載,西漢時,此地為西域樓蘭國之伊循城。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鄯善王(古樓蘭國)尉屠耆請求漢王朝派一將領兵到此屯田積穀,漢即派一司馬和吏士40人屯田伊循。唐代時,此地為吐蕃所佔,古堡即為吐蕃修建的一座軍事堡壘。
景點地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
庫爾勒金絲特避暑山莊簡介:
金絲特避暑山莊,位於和碩縣北紅山地帶的一個水草豐美的山間小盆地裡。沿著崎嶇的山路前40公裡左右,就可到達。這裡草地如毯、牛羊成群、喇嘛調悠揚深遠;揚鞭縱馬,如入人間仙境。
在這裡,遊人還可以盡情地感受到和碩特蒙古人古樸而濃烈的風情。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更是熱鬧非凡,有醇香的奶酒、鮮美的手抓肉,還有古老悠揚的沙吾爾登彈唱,夏日有日吾爾賓館接待遊人。 雄鷹展翅,白蛇出洞,蛙鳴天山等景觀令人叫絕。沿著崎嶇的山路前行20多公裡左右就可到達高山牧場,那裡藍天深邃、白雲如絮、草地似毯、牛羊成群、喇嘛廟的鼓聲悠揚深長;北坡的松林墨山腰,蘑菇圈、雪花吉神農耕耘;旱獺搐戲,雪雞啼鳴,雄鷹翱翔,當您揚鞭縱馬馳聘在草原上,仿佛在天地之間,此刻您才算讀到了什麼叫大自然的磅礴氣勢。素有南天池之稱的八一水庫也座落在該景區內,與金絲特避暑山莊形成了高天綠野,山水一色、心曠神怡的一派景象。 繼金絲特避暑山莊之後又新開闢一迷人的旅遊景點,奧西手託勒海牛羊成群、草木繁茂、鮮花遍地、野兔山間跳、沙雞草叢行、縱馬草原,馬頭琴聲幽幽入耳、遊客聞之流連忘返。
庫爾勒雅丹奇觀簡介:
在若羌縣境北部的羅布泊地區,有著大片「雅丹」風蝕地帶,他大至分布在羅布泊的東西北三面,其中以羅布泊東面的雅丹地形最為典型。這片風蝕地東西寬約35公裡,南北長約100公裡,面積達3500平方公裡,崗阜上,覆蓋著一層白色的鹽鹼土層,有的是一層很厚的精鹽,另有一部分崗阜,本身就是白膏泥,他們在清晨陽光的映照下,反射出燦爛的銀光,因此,古書稱其為「白龍堆"。他即是樓蘭東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又是到樓蘭去的必經之地。遍布羅布泊地區的雅丹,亦稱雅爾當,原是羅布泊地區,維吾爾人對險峻山丘的稱呼。在當地古老的傳說中,往往把雅丹稱作「龍城」。因羅布泊周圍發育典型的雅丹地形,似龍象城而得名。相傳遙遠的年代,羅布泊附近有個國家,百姓們衣不遮體,食不裹腹,而國王卻花天酒地,玉皇大帝得知此事,便扮作和尚下凡「化緣」,昏庸無道的國王僅施捨了一點鹽巴,玉皇大帝大怒,調來鹽澤水,淹沒了這個國家,水退後出現了「龍城」。元代,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過羅布泊地區,他在記文中寫道:「沿途儘是沙山沙谷,無食可覓,行人夜中騎行,則聞鬼語。」每當月白風清之夜,宿營「龍城」中,頗覺眼前景物,不是古城,勝似古城。分布在羅布荒漠北部的風蝕土堆群面積約2600平方公裡,由於羅布泊地區常年風多風大,天長日久,土臺下溝星羅棋布。土臺變幻出各種姿態,時而像一支龐大的艦隊,時而又像無數條鯨魚,在沙海中翻動騰舞,時而又像座座樓臺亭閣,時而又像古城寨堡。置身於撲朔迷離、深邃的土臺群中,滿目皆是神秘、奇特、怪異的「亭臺樓閣」,使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巴州相思湖簡介:
位於焉耆盆地四十裡城子鄉,老工三團對面,離庫爾勒三十二公裡,路面一馬平川。相思湖總面積達6180畝,湖面積4180畝,蘆葦蕩面積佔水面積的70%,到處綠悠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使您終生難忘。湖內魚群蕩遊,野鴨遍湖,是新疆境內的「微山湖」旅遊的好去處。
相思湖餐廳有各種野味,「野鴨、野兔、野水雞」和各種新鮮魚菜,遊艇、摩託艇、蘇聯橡皮船、動物船,可以領略相思湖的風光。旅遊沙灘、太陽傘、沙灘椅、沙灘帳蓬,可以領略海南風光。釣魚臺,有各種魚,可以滿足釣魚愛好者的心願。小型野生動物園,「鶴、大雁、天鵝、各種野鴨,可以一飽眼福」。
撞球、牌桌、園內鮮花盛開,香氣怡人。度假屋,別具一格,使您留連忘返。朋友,請遊相思湖,它會給您帶來終生難忘的一幕。
文物陳列館簡介:
巴州文物陳列館位於庫爾勒市從民廣場。建成於1989年10月。它是目前全疆較大的文物陳列館之一。
館內分四展廳,展出當地考古發現的大量石器、銅器、鐵器、文書典籍、生活用具、刀劍盔甲、玉器佛像、千年古屍、古墓葬器物以及大量圖片,按照時期、年代,系統地介紹歷史文物,是近期新疆考古的重大發現,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阿爾先溝溫泉簡介:
北臨藏登烏魯山,東依艾肯達坂,南靠胡叢鬧爾增達扳,西鄰札克柏爾克山溝,海拔2604米。溫泉距鞏斯鄉政府28公裡,有便道相通。阿爾先溝長30公裡,寬0.06公裡,溫泉群在阿爾先溝中間地段,離溝口25公裡。分布了12個溫泉。溫泉水是地表水浸入地殼板塊裂隙,經地心加熱後溢出的。群山抱秀水,怪石弄溫泉。
「阿爾先」蒙古語意為「聖水」,阿爾先溫泉分布廣、泉孔多、水溫高、水質甘甜、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醫用保健療效高而聞名新疆。由於流程和裂隙的深淺不同,水在流程中溶入的礦物質、氣體和放射性元素也各不相同。按國家醫用礦泉水分類標準鑑定,阿爾先12個溫泉的水,礦化度均底於1毫克/升,屬於淡礦水。除克屯才杜、託拉戈、奧來根三個溫泉水溫底於25℃外,其餘9個泉的水溫均在43℃~70℃之間,並含有不同量的放射性元素氡,具有多功能的醫療作用。如去毒泉、去關節病泉、生肌健骨泉、降溫泉、點滴冰泉等。其中才松阿爾先泉水,可作礦泉水飲用,有利膽、醒酒、健胃的功能。每到春暖花開之際,來阿爾先溝溫泉淋浴治病者絡繹不絕。
阿爾先溝水秀山青,鳥語花香。溫泉附近的高山瀑布,海拔3400米,冰川消融水從30米高的峭壁上端飛流而下,飛花濺玉,雲霧蒸騰,頗為壯觀。坡谷中雲杉挺立,高山草甸平鋪,生長著黨參、貝母、冬蟲夏草等名貴藥材。附近的斷崖上,有許多宗教巖畫,以相傳溫泉守護神――「香寧神」最引人注目。
阿爾先溝兩旁松杉密布,翠谷鳥鳴,平均氣溫13℃,最高29.5℃,是避暑、療養、藥浴的理想地。
巴州錫克沁千佛洞簡介:
錫克沁千佛洞又稱「七個星明屋」,在焉耆縣城西南30公裡處,「明屋」維吾爾語是「千間房」的意思,現在這裡沒有了千間房,只剩一處唐代的寺院遺址,是當時的「伽藍」之一,錫克沁千佛洞遺址,包括南大寺、北大寺以及離寺院不遠的千佛洞石窟群三部分 。 考古工作者在南大寺、北大寺發現不少泥塑佛頭,南大寺出土的佛頭細眉,面龐圓好,有犍陀羅風格,是公元6-7世紀的作品。北大等的佛頭帶彩繪,柳眉方臉,表現也東方審美情趣,估計是公元8-9世紀的塑像,錫克沁千佛洞遺址緊靠公路,大寺遺址中間低處有一股清泉向北流去。
鯨魚湖簡介:
在若羌縣東南部的崑崙山腹地,平臥著一個神奇的大湖,它東西長37公裡,南北寬7.6公裡,面積260平方公裡,湖面海拔高達4708米,湖深2-10米。這個高山平湖是經衛星拍攝照片和地質工作實地調查後才發現的,湖水與雪山冰峰相互輝映,湖的形狀恰似一條橫臥著的肥大鯨魚,頭東尾西,故而得名「鯨魚湖」。
湖的東段七分之一處,形成了一道長達7.5公裡的自然砂礫堤,將湖水自然的分隔成東西兩部分。砂堤自然寬約200米,高出湖面2-4米,中間有缺口,兩側之水可以互通。東半湖因有玉浪河大量的冰川融水注入而形成淡水湖,浮遊生物多。每年夏季,都有無數的棕頭鷗和赤麻鴨等飛禽在此覓食繁育,營巢度夏;西半湖因無淡水補給,天長日久,蒸發強烈,湖水含鹽量幾乎達到飽和狀態,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死湖。由於兩湖水質差異明顯,自然形成東湖「鷗歌鴨舞」、西湖「萬馬齊喑」的鮮明對比。因此,人們又把鯨魚湖叫作「陰陽湖」。
扎滾魯克古墓群簡介:
扎滾魯克古墓群,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託格拉克勒克鄉扎滾魯克村西2公裡處綠洲邊緣地帶的臺地上。墓地可分為三期,第一期屬於先且末國時期,第二期屬於且末國時期,第三期為東漢至魏晉時期。
目前發現五片墓地,近千座墓葬。一號墓地墓葬分布相對集中,東西寬750米、南北長1100米,面積達825000平方米。墓葬形制有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長方形豎穴土坑棚架墓、洞室墓等。一、二期以多人合葬為主,三期多為單人或二人合葬。出土的兩件木豎箜篌樂器是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保存完好的珍貴文物,還有具有特色的陶器、骨木器、精美的毛織品、鳥紋刺繡織物等。
扎滾魯克古墓群代表了新疆塔裡木盆地南緣地區有代表性的區域文化,反映了這一地區漢通西域以前至魏晉的社會發展概貌,遺蹟現象和出土文物表現出古且末國文化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徵以及與絲路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為多學科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潔騰薩拉簡介:
浩騰薩拉,蒙古語意為美人溝,相傳是仙女沐浴的地方。從奎克烏蘇石林向南行36公裡,就到了山高谷深、雲霧籠罩的浩騰薩拉峽谷。
峽谷長10公裡、寬不及半公裡,這裡削壁千仞,谷深路險,被人們稱為「雪山銀練」的浩騰薩拉高原瀑布,從落差約30米的斷崖上飛瀉而下,跌進深潭,潑珠噴玉,銀花四濺,水霧瀰漫,聲如雷鳴,好似玉龍下山,一幅驚天動地的壯觀景象。浩騰薩拉瀑布海拔3200米,頂寬6--7米,底寬15米。瀑布周圍景色,隨著季節的不同而變化。隆冬初春,瀑布四周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是水晶世界。盛夏之時,瀑布兩旁,青松翠柏鬱鬱蔥蔥,百花爭豔,甜香飄逸,雨霽霧散,彩虹當空,山明水秀,清新怡人。
石頭城堡簡介:
位於若羌縣城西南約40餘公裡處,在一座海拔約3000米的峭壁南邊的山頂上,只有唯一的一條長約500米左右小道沿著山脊的自然走向通往城堡。山脊兩側的懸崖深約100米,兩邊有鷹嘴石、一線天等自然景觀,怪石林立,犬牙交錯,地勢十分險峻,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山頂經人工削平,四周有石塊壘砌的圍牆,圍牆周長300米,一座城門面北與通過山脊而來的小道相接。城堡西部尚存圓形石壘垣,殘高約3米,厚約2米,內有磚石結構的房址。城堡內的地上散露有大量的煉鐵渣、鉗鍋殘片,以及呈灰褐色的方磚,方磚完整者為44×23×6.5釐米。在地表的斷面處還發現厚約2米的木炭文化層。整個城堡外觀呈「┻」字型。
阿克夏多神泉簡介:
阿克夏多神泉從巴音布魯克區的巴音郭楞鄉(二鄉)向西南約30公裡,便見到座落於阿克夏多雪峰之下的一泓&34;,它像一塊多彩寶石,鑲嵌在綠草如茵的原野上。傳說這是一位佛法無邊的大喇嘛漫遊至此,為解口渴而用神力開掘出來的。其泉清洌無比,常飲祛病強身,幫被當地人稱為&34;…… 這裡,眾多之泉流噴湧不息,形成一座直徑15-20米的橢圓形小湖,湖底色彩斑斕。清澈的泉水在湖的東北問好溢出,與坡下的阿克夏多河合流。有趣的是,河水淡藍,冰冷砭骨;而泉水微紅,水溫宜人,開成有趣的對比。
經測定,該&34;實為礦泉。水中含豐富的鈣、鎂、鉀、鈉、重碳酸鹽及多種微量元素,對腸胃病、高血壓、風溼症、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一定療效。因此,每年夏季,各族群眾從南北疆專程來這裡療養者絡繹不絕。
烏孫古墓簡介:
烏孫古墓又稱作烏孫土墩墓或草原土墩墓。據1988年伊犁文物普查結果表明,在伊犁廣闊的草原上分布著萬座土墩墓。考古工作者曾挖掘一底部周長200米,墓高10多米的大墓,封堆中部的長方形墓室體積近100立方米,用木材近50立方米。解放後考古工作者先後在伊犁挖掘了幾座烏孫土堆墓,出土了青銅器30餘件,其中有鑿、鏟、鈴、缽、碗、梳、箭頭、短劍、武士俑、三足鼎,還有陶壺、陶缽等大量珍貴文物。
昭蘇縣夏塔鄉夏塔溝口河東岸坡地下就分布著約50座烏孫古墓,皆為土墩墓,封頂鋪有少量卵石。大型墓10座,封堆高5-7米,墳頂直徑約15米,底徑為40米,頂部均已塌陷,分兩排南北排列;其餘皆為中小型墓,封堆高0.3--1米不等,大多是呈南北向排列。已經發掘的墓葬均為豎穴,大都有不同規模的木槨結構,隨葬品一般較貧乏,不少為空墓,所見隨葬品以日常用的陶器為多,有罐、壺、缽等。墓的底部周圍還能看到露出泥土的大型石頭,這是死者生前作戰時打死過多少敵人,就在墓周圍放多少石頭,以銘記其功績。
根據發掘資料和史料記載,結合碳14C測年數據,確定墓主系西漢時居於伊犁河流域的烏孫人,其中出土的彩陶墓葬又可能同先於烏孫的塞人文化有密切的聯繫。昭蘇縣共有烏孫墓約1200餘座,是伊犁州烏孫墓的主要分布區之一,規模宏大,類型多樣,有土墩墓、石堆墓、圓形石圍墓、方形石圍墓等;其中夏塔的土墩墓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烏孫在伊犁先後活動五百餘年,影響深遠。它是形成現代哈薩克族的族源之一,至今哈薩克族中仍有稱烏孫的部落。烏孫古墓則是他們留存在伊犁的重要文化遺蹟。
新疆九曲十八彎簡介:
新疆的九曲十八彎位於巴音布魯克大草原,是巴音郭楞內蒙古自治州和靜縣最著名的景點。九曲十八彎最靚麗的時侯,是滿天晚霞倒映在河灣的絢麗景觀,這種景觀難得一見、可遇而不可求!
這就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現」的九曲十八彎。它像是泉水和雪水匯聚而成的仙女的飄帶穿過天鵝湖,更像是上蒼為巴音布魯克這個翡翠王國披上的聖潔的哈達。當夕陽從雲縫中把萬道霞光射向草原,落日搖金,蜿蜒如蟒的九曲十八彎就映出了後弈射下的那九個太陽。
小河墓地簡介:
小河墓地被世界考古學界認為是中亞歷史和考古上沙埋文明中最難解的千古之謎。
20世紀初1910~1911年間,生活在這片區域的羅布獵人奧爾德克就發現了這座墓葬。這使他能夠在1934年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到來時擔任了尋找這座墓葬的嚮導。
1934年,瑞典考古學者貝格曼(F.Bergnm)在小河墓地發現了他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這些木乃伊通過鑑定被認為是「印歐人種」。
到過小河墓地的人,留下的第一個強烈印象就是小河墓地的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胡楊木柱。
這些木柱有140根,根據死者的性別不同而不同。女性棺前立的是基本呈多稜形的上粗下細的木柱,高度一般1.3-1.5米左右,上部塗紅,纏繞毛繩、固定草束;男性棺前則立一外形似木槳的立木,大、小差別很大,大的高達2米、寬0.8米左右,其上塗黑,柄部塗紅。
有一句話曾這樣說:這世界總有一些地方神祇無法描述,靈魂無法到達,新疆,就是這樣一個神秘美麗的地方,找個時間,親自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