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旅遊攻略

2020-12-16 騰訊網

歡迎關注戶外旅行人淵龍博峰,讓我們一起來領略這個世界的美好吧~~~~

位置:中國安徽

景點: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湯口鎮黃山風景區

交通:各種交通方式到中國安徽

推薦理由:黃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也是三山五嶽中最神奇的名山,這座和軒轅黃帝淵源頗深的名山由於唐玄宗而得名,很早時候也是在在課本知道安徽黃山,杭州西湖等一系列中國的名山大川。那句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話還是在腦海中不斷浮現,後來也是先後去了五嶽名山,但是也很好奇黃山的霸氣,到底是什麼樣的自信讓人發出這麼的感嘆呢。很久之前是因為不信九寨歸來不看水,但是去了真的是折服了。所以這次還是覺得要去一趟黃山。所以做了好多準備,包括查資料,了解她的前生今世。這其實是一份雲遊的旅行攻略,由於疫情關係行程一直未能如願。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唐玄宗改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黃山不但集各種美譽於一身;還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一身,擁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如今冬雪也成了黃山第五絕。除了這些著名的景點,霧凇、雪景、日出也是黃山旅遊不可錯過的景觀之一,"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源於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話是對她最好的詮釋。徐霞客在遊覽黃山後盛讚:"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黃山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採藥煉丹,證道成仙。千百年來,黃山也積澱了濃鬱的黃帝文化,軒轅峰、煉丹峰、容成峰、浮丘峰等景名都與黃帝一脈相承。和五嶽中的名山泰山、華山等相比,黃山屬於後起之秀。詩仙李白用他的妙筆,留下了黃山最早的詩篇,"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至此黃山慢慢走進大眾的視野。

黃山景區分為前山和後山:

前山:慈光閣到光明頂,即溫泉、玉屏樓、天海景區一帶,主要景點有迎客松、半山寺、天都峰、玉屏樓、蓮花峰、一線天、鰲魚峰等。

後山:雲谷寺到光明頂,即北海、西海景區一帶,主要景點有始信峰、獅子峰、排雲亭、西海大峽谷、飛來石、松谷庵等。

奇松

黃山松是松樹裡面一個獨立的樹種,大多數都生長在懸崖峭壁上面,風姿綽約,很有特色,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位於前山玉屏樓的迎客松。

怪石

黃山怪石的形成是由於花崗巖體經歷了漫長歲月,日曬雨淋、風化剝蝕、流水衝刷等,使那些天然的大石頭就像經過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而雕刻成的藝術品。

雲海

黃山雲海,由於景區群峰聳立,峽谷縱橫,每當雲海湧來時,整個黃山景區就被分成諸多雲的海洋。

溫泉

溫泉景區在半山腰上,無論是到雲谷寺還是慈光閣,都會經過溫泉景區,溫泉水質以含重碳酸為主,泉水清澈,無色無味,美味甘甜。常年水溫42°c,可飲可浴。具有一定醫療價值,對多種疾病有良好治療效果。

奇峰

黃山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整座黃山就是一座花崗巖的峰林,自古有36大峰,36小峰,最高峰蓮花峰、最險峰天都峰和觀日出的最佳點光明頂構成黃山的三大主峰。

西海魔幻大峽谷

西海大峽谷是黃山近年來人工開發景區:特別的壯觀,但是要走過去還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站在這裡可以看到奇峰林立、怪石嶙峋;西海魔幻大峽谷集黃山的奇、險、峻、幽於一體,壯觀奇特。

日出

黃山山勢高峻,千峰萬壑,雲霧常鋪,日出景色氣勢磅礴,宏偉壯麗。日出前,天邊漸明,翻滾的雲海面上,會出凸顯金色的花邊。

觀日出的地點:曙光亭、清涼臺、獅子峰、白鵝嶺、鰲魚峰、丹霞峰、光明頂、玉屏樓等。日出時間:春季:5:30—6:00;夏季:4:40—5:20;秋季:4:50—5:20;冬季:5:30—7:00

日落、晚霞

黃山之夕,日薄西山,萬山含金,亦仙亦幻,群峰巍峨,其道大光,萬千感嘆,盡系此山。觀日落的地點:排雲亭、丹霞峰、飛來石、鰲魚峰、光明頂、西海瑤臺。

佛光

據氣象部門統計,黃山出現佛光的次數,月平均有2—5次,黃山佛光出現的黃金季節多在雨後初晴的上午九時以前和陰雨初霽的傍晚五時以後。

黃山觀看佛光最理想的地點是: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始信峰、丹霞峰、棋時峰、白俄峰、玉屏樓旁、清涼臺上、天海鳳凰松旁、芙蓉峰、翠微峰等處。一般都在海拔1600米以上。

霧凇和雨凇

寒冷的冬季,氣溫多在冰點以下,如果此時出現大霧或毛毛細雨天氣時,霧氣或雨滴因遇冷會形成細小的晶狀體,附著在樹木、石塊等物體表面上。

黃山三大主要景點:蓮花峰(最高峰)和天都峰(最為險峻壯麗)及西海大峽谷(最美夢幻景區),由於蓮花峰和天都峰有輪休只開一個,即一峰一峽谷,然而,如果想把這兩個景點都玩到,至少需要2天,只有1天遊玩時間的只能從開放的兩大主景點(一峰一峽谷)選擇其中一個遊玩。

選擇登山口:

1.前山(慈光閣)和後山(雲谷寺)這兩個登山口的區別:前山路陡,景色多,後山路平緩,景色少。

2.上下山的區別:上山基本上都是爬臺階,下山主要就是下臺階(感覺來這裡就爬臺階,下臺階而已了)不過這是驢友線路了,遊客的話建議上去的時候徒步,下來可以坐索道的,但是費用也不低,所以建議大家平時多運動啊,也是在掙錢呢。

二日遊線路推薦:

黃山南大門坐景區區間車抵達雲谷寺—到白鵝嶺站下纜車—開始登始信峰—看黑虎松—觀北海—清涼臺—返回北海—到西海—排雲亭—西海大峽谷—一環、二環—谷底,大約2個小時。體力好的話,步行至光明頂,

白鵝嶺山莊門口觀日出—光明頂—鰲魚峰—百步雲梯—玉屏樓看—天都峰—半山寺—慈光閣—黃山南大門。

一日遊線路推薦:

黃山南大門乘坐區間車到達雲谷寺景觀區—(坐雲谷寺索道上行)—白鵝嶺站下纜車—始信峰景觀區—獅子峰景觀區(清涼臺、散花塢)—排雲亭景觀區—西海大峽谷景觀區(西海觀光纜車)—天海景觀區(鰲魚峰)—玉屏樓景觀區(迎客松)—(玉屏索道下行)—慈光閣景觀區—黃山南大門

門票:

1.旺季門票

黃山風景區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門票價格:

全價:190元

優惠票:95元

2.淡季門票

黃山風景區冬遊(當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門票價格:

全價:150元

優惠票:115元

交通:

黃山風景區交通方式:

1.從各地乘坐飛機或火車到達黃山市,屯溪客運站(或稱黃山市客運總站)每天6:00—17:30有多班汽車前往黃山腳下的湯口鎮,票價約16元;

2.上海長途客運南站每天6:37、7:57、10:27、14:39共有四班班車前往,票價148元;

杭州西站每天8:00、9:50、10:50、12:40、14:10、15:10共六班班車前往,票價分為98元和110元兩種。

歡迎大家來留言並發表你們自己的看法,影響這個世界,讓我們從給這個世界留下更多腳印開始吧。

相關焦點

  • 旅遊:遊黃山,品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韻味!
    不得不說,黃山是它可以稱為是天下第一奇山。可以說每個去過黃山的遊客都會不忍心離去,可能是只有瀏覽過黃山的人才能夠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高聳入雲,什麼是真正的敬畏壯觀。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是徐霞客兩次遊覽黃山後的感受,也是世人對黃山最普遍的印象。
  • 大美黃山_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相傳徐霞客在來到黃山的時候寫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詩,從此黃山就名聲鵲起了,因此黃山在中國山川中佔據了很高的地位,因此黃山成了中國四大名山中的一座,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創造的奇蹟吧!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究竟是誰說的?
    五嶽歸來不看山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這個日子,源於《徐霞客遊記》首篇《遊天台山日記》開篇之日。說到徐霞客,大家可能會想到黃山。如果要問:黃山最著名的廣告語是哪條?那麼,非這兩句莫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 為什麼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比五嶽好在哪裡?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後來人總結明代徐霞客旅行家所說的,博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意思是登過黃山之後,其他山跟黃山相比已經不值得一提了,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要說下五嶽的特點,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恆山之奇、嵩山之峻、衡山之秀,這幾點在黃山上都有提現。黃山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00多米,這個海拔跟華山差不多高了,而且天都峰,是黃山最難爬最險的,坡特別陡,爬上去要手腳並用。恐高症的人,一般半路要退下來。
  • 黃山旅遊攻略:「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玉,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黃山及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雨,廬山之瀑布,雁蕩之巧石,峨眉之秀麗,黃山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有登黃山,天下無山觀之意,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黃山以四絕著稱於世,二胡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七十二峰,相映輝映。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
    2017年2月,從南京連夜坐火車來到了雄踞安徽南部的天下第一奇山----黃山。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黃山怪石,不看提示牌,不充分發揮想像力是真的領悟不到!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就是著名的黃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就是著名的黃山黃山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不僅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還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奇山。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漫遊黃山仙境當不虛此行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兩句出自古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的漫遊黃山仙境的兩句詩,可謂流傳數百年仍被人津津樂道。至於這兩句的意思,是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只五座山就包攬了天下所有河山的特點,凡是只要看過五嶽名山,也就等同於看過其它山了。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旅遊需要注意什麼呢?
    俗話說得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的美名遠高於五嶽啊。但是去黃山都要注意什麼呢?黃山有纜車,但是只是從山腳到半山腰,剩下的半段就要靠腿了,所以」一副耐磨的手套和一根拐杖「絕對必要。.黃山夏季天氣多變,說不準就會開始下雨,所以記得帶上一次性雨披,不至於被雨淋的太尷尬,傘就真的算了,有幾段山路非常陡峭,撐傘很不安全,而且在山裡也基本用不上遮陽。不要只顧著爬山,在平坦的地方可以歇一會兒,黃山的風景真的是超美的,並且真的可以看到雲海哦!!不過也意味著會下雨,所以帶雨披真的是很重要的。
  • 【司馬狂說徽州19】「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誰說的?
    【司馬狂說徽州19】「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 旅遊: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不來你就後悔吧
    黃山:上山時建議自己攀登,第一可以體驗登山的樂趣,第二可以觀賞沿途的風景、拍照留戀也是極好的,第三嘛當然是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可以乘坐索道下上了。奇石:黃山一大特色,懸崖峭壁上屹立著一塊巨石,巍峨雄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無論從哪個角度來拍照,都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 文遺故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此圖集為大家展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黃山的秀麗風光。迎客松鎮圖,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遊覽,來我家鄉做客。本圖集共精選10張圖片,均為本人所拍,因去的時間,剛好是金秋10月,所以風景很美哦,大家往下看吧!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那麼黃山到底厲害在哪裡?
    我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經說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五嶽作為國人心中最為神聖的五座大山,黃山卻能夠超越它們,由此可見他對黃山的評價非常高。竟然是什麼樣的景色打動了遊歷天下的徐霞客,讓他覺得黃山有實力跟五嶽一較高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兩日遊攻略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出自徐霞客的《漫遊黃山仙境》,讚美黃山的美麗。在去到黃山以前,總以為這句話略帶誇張了一點,但是當從黃山歸來時,內心無限感慨,這言甚為準確。在我們出發前還是做了一些黃山的攻略的,但是總歸不是很詳細。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雲南歸來不看花,其實還有一個
    ,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遊客經常談到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那麼你們知道去過雲南之後,是不是就可以不看花了?其實也可以不用看耶穌光了」。洱海yesug01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我們都知道這兩句是從徐霞客的詩句中選出來的,說明五嶽的風光能夠涵蓋天下所有山的奇秀風景
  • 黃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MountHuangshan
    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五山,觀止矣。by-徐霞客黃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去過的人無一人不讚嘆黃山的徽名,無一人不敬佩黃山的盛氣凌人。所謂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什麼意思呢?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到了才明白?
    說起黃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去年國慶節,公司組織去了趟黃山旅遊。10月1日一大清早,我們乘著大巴車,來到了黃山腳下的雲谷寺站坐纜車。哇,那兒人山人海,早就排起了長龍。等了許久,才坐到了纜車。第一次坐纜車,心情無比的激動,隨著纜車緩緩前行,黃山也漸漸向我們揭開了它那美麗而神秘的面紗。到了白鵝嶺站,我看到了高高的「始信峰」,在它的左下方矗立著一座像筍狀的山峰,高高尖尖的,峰頂上長著一棵小小的綠松,這就是傳說中的「妙筆生花」。
  • 秦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歸來不看山……
    人們都說:「秦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歸來不看山。」我多麼嚮往黃山啊!今年暑假我終於有機會來到黃山,觀賞它那壯麗的景色了。人們都說:「秦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歸來不看山。」我多麼嚮往黃山啊!今年暑假我終於有機會來到黃山,觀賞它那壯麗的景色了。
  • 千萬不要上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當!
    上世紀初安徽黃山市歙縣人汪鞠卣據此歸納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名句!「五嶽歸來不看山」,意思是五嶽是我國山裡最美的,從五嶽回來後,其他的山都不要看了。而「黃山歸來不看嶽」,意思是黃山比五嶽更美麗,從黃山回來,五嶽也不要看了。這一通今達古的句子,朗朗上口,從而廣為傳播,影響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