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娃自然拼讀,你不擔心他跟漢語拼音搞混嗎?

2020-12-09 捲兒媽教子手記

這篇文章的選題是跟一個媽媽友聊出來的。

前段時間,我發的文章裡提到捲兒在學自然拼讀,有媽媽友就私下問我說:「捲兒媽,你不擔心孩子到時候學拼音會搞混嗎?」

在聊天裡我只說了個大概,當時覺得這個話題至少需要3000字來解釋,在心裡就承諾了要給這位朋友寫篇乾貨出來的,只是當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寫出來,就沒敢說

今天終於寫完了,正式兌現這個心理承諾哈~

估計在語言啟蒙初期,很多媽媽都會有同樣的疑惑:

英文小寫字母,跟漢語拼音長太像了,

拼讀邏輯也差不多,

很多發音還很接近,

孩子一會兒abc,一會兒aoe,會不會學串了,

到最後什麼都學不好?

真的會這樣嗎?

我先上結論哈,不會的!

請大家放寬心,具體原因,請耐心往下看。

Part.01 中英文表達,對應不同的大腦系統

我查了很多文獻,主流研究的結論是一致的:孩子不太可能混淆。

有人解釋說,是學中英文「所用的腦區不同」,雖然不夠嚴謹,但能讓我們普通家長快速明白是怎麼回事。

我做過幾年腦科學教育研究方面的工作,對科學用語有點潔癖,我更喜歡譚力海教授(國際神經科學學會主席)的結論,他的用語是漢語和西方語言的「神經表達不同」。

原話是:

語言類型影響神經表達,中文屬於表義文字,漢語屬於帶調語言,大腦對漢語和中文的神經表達,不同於西方語言的神經表達。

我們的大腦在加工兩種語言時,大腦活躍的區域在某些地方有重疊,同時在某些區域也會有分離。

譚力海教授的一項研究顯示,中英文引起的神經信號活動,在多個腦區都存在顯著的分離,其分離程度高達50.1% ~96.5%。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中英雙語,激活的是相對獨立的大腦神經系統「,或者,再簡單一點,「處理中英文的不是同一套神經系統」。總之,知道怎麼回事就可以了。

Part.02 我們以為的「混淆」,其實是孩子還不熟悉

有媽媽說,理論是理論,我家孩子確確實實是學串了。

原來孩子在幼兒園學了自然拼讀,回到家她又教了漢語拼音,後來發現孩子讀英文繪本時,本來認識的英文單詞 fat,被活生生拼成了「發特」——跟中文拼音 fa(發)搞混了!

安妮鮮花老師(《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作者)的文章曾提到過這個事,她家小寶的幼兒園當時就是一邊教自然拼讀,一邊教拼音。老師的反饋是,有的混,有的不混,混的是少數。

什麼情況孩子容易混淆呢?

二者都是剛接觸,孩子只見其形,只聽其音,還無法縱觀全貌,也缺少場景對應的情況下。尤其是孩子對自己的發音還不太自信的階段,會更傾向於發出強勢語言(母語)的那個音。

所以,孩子混淆,不是說自然拼讀幹擾了漢語拼音,還是漢語拼音幹擾了自然拼讀,而是孩子還不熟悉!

這種混淆只是暫時的,假性混淆,是孩子在形成穩定記憶之前的正常現象。說明孩子對這二者都還沒有內化。孩子對一個形成了穩定的認知,他知道在什麼情況下用哪一種語言體系,就不會混了。

我以前一起共事的一位老師,她女兒是中德混血寶寶,孩子在德國的學校說德語,回家跟爸爸媽媽說英語,家裡來了國內的客人,她又能順利切換成普通話。就好像孩子的腦子裡有幾個按鈕,見到不同的人可以隨時切換不同的按鈕,幾種語言在她腦子裡各安其分。

其實歐洲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本領,他們掌握幾門語言,但這些語言體系在大腦裡相安無事,且能隨環境切換自如。

這種能力的成熟與年齡無關,只與孩子對語言規則的熟練程度有關。所以,早期孩子出現了搞混的情況,也不必著急。

Part.03 避免「混淆」的兩個方法

錯開學,避免「撞車」

如果孩子還小,那我們可以提前規劃一個「不撞車」的學習計劃。

我問了很多老師,幼兒園和小學的都有,他們比較建議:學了自拼,間隔1年,再學拼音。

結合捲兒的情況,我認為,比較理想的狀況是,孩子3歲之前開始英語啟蒙,4歲左右接觸自然拼讀,5~6歲幼小銜接,再開始學拼音,會比較好。

這樣經過差不多1年的學習,孩子的自然拼讀已經相對紮實,對英語也已經有了比較強的認知,基本已經自成體系了,再學拼音混淆的可能性就會很小了。

有研究還發現,當孩子熟練掌握了一種語言的發音規則後,再學另外一種語言,非但不容易搞混,可能還會互相促進。對應到學習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也適用。

我自己感觸比較深的一點是,孩子學了自然拼讀,拿到拼音他就有拼讀意識,不管能否拼對,至少孩子已經建立起了這種意識。

再加上二者在音、形和拼讀邏輯方面都比較接近,孩子在原有自然拼讀系統的基礎上稍作增減、強化,就能輕鬆建立漢語拼音的拼讀系統。反之亦然。

當然,有媽媽會擔心先學英語自拼,會搶佔母語的基礎地位,會希望孩子先學拼音,再學自拼。反過來行不行呢?

我個人比較建議先學自拼,後拼音。

早接觸英語,一是孩子更容易形成接近母語的語言能力;二是學了自拼,孩子慢慢就能讀分級了。

而過早接觸拼音,對孩子沒有太多「實用」價值。學拼音是為了識字,孩子學了,還是要落實到漢字,拼音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單純為學而學,意義不大。

從自拼,到英語分級閱讀,只有一步之遙;而從拼音,到中文閱讀,還必須邁過認字這道關。所以,我覺得先學拼音,再學自拼,並非最優路徑。

給孩子明確二者屬於不同的體系

能避免「撞車」,當然好,有的孩子英語啟蒙剛好跟學拼音的時間重疊了,怎麼辦呢?

身邊有小一的媽媽為此困擾過,說要不要先跟緊學校的進度,讓孩子學好拼音,再學英語?

我覺得沒必要因為擔心混淆,就暫時放下英語。英語啟蒙最好的時機有兩個,一是從小開始;二是從現在開始。

擔心孩子混淆,可以從一開始就跟孩子明確,自然拼讀跟漢語拼音是不同的體系;遇到具體的形、音,幫孩子區分、辨識;平時多積累不同的場景對應等等,問題是可以克服的。

學習任何東西,包括我們學漢字,比如「人-入」「買-賣」「巳-已-己」,一開始都容易弄混,熟悉了就好了。任何東西的學習都要經歷「混淆-區別-掌握」這個過程。

而且,現在同時學兩者的孩子比較多,小學老師和機構老師都會重點強調,幫孩子加以辨別,所以也不必太擔心。

幕後花絮

關於拼音和自然拼混淆,我的總體態度是:

能避免「撞車」,當然更好;

真遇上了,那就繼續勇敢前行。孩子的學習能力非常強,慢慢會過去的。作為父母,我們知道這是個正常的學習過程,陪孩子一起面對就行了。

另外,劇透一下今晚的文章為啥發這麼晚。

文章本來8點半就寫完了,打算9點發的,結果捲兒過來拽我去給她讀書。

十幾本書攤在床上,說要「排隊讀」,快把我嚇死了。我給她讀到第四本就攤倒了,想躺倒休息會兒,就跟她說:你早上起床每次都吸到床上,每次媽媽都得用「吊車」,現在我也被床吸住了,看你能不能把我拽起來吧。

然後她模仿我早起叫她起床用的遊戲,把我拽了起來(主要是揪到我頭髮了),只能深吸一口氣,披頭撒發又給她讀了一本。

讀完一看10點多了,她又要喝牛奶,然後熱奶喝奶尿尿,好不容易送上床。

老母親的自由時光真的是從娃睡著開始的,真心不易!

姐妹們在養娃過程中遇到什麼難題或趣事或槽點,歡迎找我來聊哈,期待你的留言~

最後,寫這篇查了很多文獻,眼睛都快累瞎了,大家覺得有用,記得幫我「點讚」,點「在看」哈。謝啦

·END·

-------

我是捲兒媽,

兒童心理學+腦科學的研究者,

著有《好方法培養出最優秀的孩子》;

作品散見於《中國教育報》《時尚育兒》等。

我相信,方法對了,每個孩子都是牛娃!

關注【捲兒媽教子手記】(全網同名),看一個愛琢磨教育方法的媽媽如何科學雞娃!

相關焦點

  • 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會不會混淆?
    很多家長,都問過一個同樣的問題:同時學習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會不會混淆?混淆了怎麼辦?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的確是跟自然拼讀非常相似。有趣的是,發明拼音的恰恰是一個外國人。因為古代漢字讀音大多採用「兩字相切」的方法,如「東」(都籠切),太繁瑣且不易讀準。明朝末年,兩位「中國通」傳教士金尼閣和利瑪竇開啟了以拉丁文(即英文字母)為中文注音的先河。
  • 孩子學英文的自然拼讀 和中文的拼音會混?
    今天給你解答一下。你也可以用聽的:01首先,孩子學英語的自然拼讀,和中文的拼音會混嘛?答案是,有可能。那如果是這樣,是不是應該先別讓孩子學?或者,讓孩子學國際音標?先不要忙著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自然拼讀、漢語拼音和國際音標到底都是什麼。首先,因為英文的自然拼讀和中文的拼音不是同一類型的事物,不能放在一起類比。
  • 「漢語拼音」和「自然拼讀法」可以一起放心學,不會混淆
    孩子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總有「兩個繞不過」:學習英語,一定繞不開「自然拼讀」。學習漢語,一定繞不開「 漢語拼音」。「自然拼讀」與「漢語拼音」長相類似、發音也差不多,在孩子剛學習時可能會弄混了。有些寶爸寶媽們非常緊張,擔心孩子:「別弄的英語學不好,中文也不會說了!」真的會存在這種情況嗎?開門見山的說,當然不會!01、自然拼讀到底是什麼?跟漢語拼音有啥區別?
  • Kitty老師:千萬別讓孩子盲目學習自然拼讀(Phonics)!
    前面在跟大家做自然拼讀法以及整體語言教學法的時候,這個問題已經大概做了解析。為了讓大家把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扭轉過來,跟大家繼續分析一下。大家來想一下,我們為什麼要閱讀?獲取知識?學習方法?享受樂趣?不管你是何種目的,閱讀的本質肯定是理解。而且儘量高速。自然拼讀可以教會孩子把一個單詞的大概發音念出來。請注意,是大概發音,而不是準確發音。
  • 自然拼讀和拼音混淆怎麼辦?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   什麼是自然拼讀?   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的確是跟自然拼讀非常相似。   有趣的是,發明拼音的恰恰是一個外國人。因為古代漢字讀音大多採用「兩字相切」的方法,太繁瑣且不易讀準。於是,來自法國的一位「中國通」傳教士首次準確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記錄了漢字的讀音。   哪些孩子會將兩者混淆呢?
  • 不會自然拼讀的孩子,英語學起來太費勁,一文說透自然拼讀!
    這就跟我們學拼音是一樣的道理,學完了聲母,韻母,就可以用它們拼讀出所有漢字的發音。再對照圖片,意思上也能猜得八九不離十。能讀能理解,孩子在閱讀上的信心就會越來越足,詞彙量也會越來越大。這是所有英文母語國家要求孩子學自然拼讀的主要目的,其實就跟咱們學拼音很類似。
  • 孩子學雙語:自然拼讀和拼音弄混淆怎麼辦?
    其實就算孩子會說話,在早期學雙語時,還會把英語的「自然拼讀法」時和「漢語拼音」搞混淆,這是孩子英語啟蒙時常會出現的問題,那麼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將兩者從概念上區別開什麼是自然拼讀?自然拼讀法通過直接學習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感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了解和學習英語字母組合的奧妙,掌握英語拼讀規律,從而達到看到單詞就會讀,聽到單詞就會拼的學習目的。 什麼是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是漢語漢字注音的拉丁化方案,它跟自然拼讀非常相似。
  • 漢語拼音ng,你知道怎麼拼讀嗎,語文課本讓人一頭霧水的注音
    關於部編版語文教材,我個人來說一直是比較期待的,因為這一次的教材的改革宣傳的力度是非常大的,特別是主編山東大學文科一級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溫儒敏教授,更是因為部編版教材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他。相比以前語文教科書的主編呂叔湘或者崔巒等等,溫教授可以說是更能讓人熟知。
  • 孩子學習自然拼讀法的疑問,這裡有最詳細的解答(技術貼)
    為何不直接學國際音標?其實同學對自然拼讀法的好處是認同的,但最讓他糾結的是,通過自然拼讀法能拼讀出單詞的讀音,可以以前我們學的國際音標也是可以的啊。而且,雖說80%以上的單詞符合拼讀規則,但還有20%呢,也就是說,用了這個方法,還是不能精準地知道每一個單詞的準確讀音,為何不像我們以前一樣,直接學國際音標呢?
  • 孩子為什麼要學習自然拼讀法?
    如今美國要求全國統一使用phonics教學法,在美國的幼兒園和學校裡,孩子從三歲起就要接受自然拼讀法的教育了。因為數據顯示,自然拼讀法的效率更高。為什麼phonics效率更高?我認為,第一,phonics把規律提取出來了,所以更便於掌握;第二,phonics體系完備,配套讀物完備,便於練習,所以更容易普及,效果更容易出來。
  • 東源:怎麼提高自然拼讀水平?很簡單,你會了嗎?
    東源:怎麼提高自然拼讀水平?Hi,大家好!今天過得好嗎?我是東源,分享知識、傳遞價值。今天我們分享下,怎麼提高自然拼讀水平。很多人學了自然拼讀後,開始用感覺還可以,後面長時間,不練習,很多規律就容易忘記。那麼怎麼辦呢?其實也很簡單核心就是經常用。
  • 漢語拼音溯源
    你可知道,我們使用多年的漢語拼音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它的產生和發展是漢語語言社團歷盡千帆後的大智慧。 自從漢字形成並廣為傳播,利用什麼方式拼讀漢字(甚至外文)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我國古人很早就對此進行了探索,唐末五代時期的僧人守溫就曾創製過用30個漢字作為字母進行拼讀的「拼音方案」,並用來輔助僧侶學習梵文。
  • 「自然拼讀」真有那麼神?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最近和麻麻們的交流中,她們向我提出了一大堆問題:問題一:寶莉爹,我陪孩子讀英文繪本3年了,但是現在孩子3歲2個月,還是不肯自己讀,我要是讓他自己讀,他就拒絕,甚至跟我生氣。這可怎麼辦?問題二:我們家孩子5歲了,今年送到培訓班學自然拼讀,但是每次回家我問他學了什麼,他都一頭霧水,然後讓孩子拼讀繪本,也讀不出來。
  • 無論英語多差,只要學會美式「拼音」,學英語就跟母語一樣簡單
    學英語,繞不開自然拼讀;學中文,繞不開漢語拼音。它們寫法相似、發音相似,有的孩子會弄混了、說串了。寶爸寶媽們非常緊張,擔心孩子:別英語還沒有學好,中文也說不利索了!這是真的嗎?自然拼讀到底跟漢語拼音有啥區別?先說我們都熟悉的拼音。
  • 超全乾貨|給娃做自然拼讀的最全規劃路線圖!(上篇)
    比如:看到cat(貓),即使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也可以根據每個字母對應的發音,讀出: /k/,/a/,/t/,把這個單詞讀出來。自然拼讀就是這樣,通過學習各種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及其規則,連音成詞,成功認讀單詞。我們可以用漢語拼音來理解自然拼讀。
  • 你知道小孩學習英語單詞的拼讀方法的黃金時期是什麼年齡段嗎?
    大部分初二的學生英語都在15~60分之間,一位三中初二學生的媽媽對我說,他兒子小學的時候是在二小讀小學,小學期間成績特別好,很多次語文和數學考試都是十佳第一名,現在初二英語30分,他已經不想讀書了。總之,要想孩子們贏在起跑線,家長需要在孩子上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開始學習英語單詞的拼讀方法,7歲~12歲的孩子是學習英語的拼讀方法的黃金時期,因為7歲的孩子一般都上二年級了,二年級的孩子都基本學會了漢語拼音,而且我們的英語單詞拼讀方法只要三個主要條件:一是要學會漢語拼音的聲母和韻母;二是要會讀26個字母,分清元音和輔音;三是要學習字母組合,字母組合分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組合
  • 自然拼讀錦上添花,音標拼讀才是基礎
    單詞讀背對於英語學習很重要,可它的重要性與中小學生實際學習效果不相符,其中單詞拼讀的問題困擾著眾多學子們。拼讀單詞的方法目前主要分成兩大派:自然拼讀和音標拼讀。經常聽到孩子家長在此方面的不少疑惑:孩子是該學習自然拼讀還是學音標?孩子何時學自然拼讀或音標?
  • 自然拼讀法是什麼?學習自然拼讀真得有用嗎?
    近些年來,學習英語的人們可能會發現,現在的英語入門課程不僅僅是要學習字母的發音和音標,更多的人開始選擇學習一門叫「自然拼讀法」的課程。它聲稱可以無障礙讀出單詞、句子甚至文章,那麼這門自然拼讀法真得有這麼神奇麼?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自然拼讀的坑,你跳過幾個?
    自然拼讀一般不涉及單詞的理解,但是自然拼讀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投入較小精力進行單詞認知,從而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句子和段落意思的理解,提高閱讀的效果。為什麼要學習自然呢?這是因為英語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過程,收到了大量的外來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