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谷,以日本潮流的重要發源地而聞名。
在澀谷比肩繼踵的街道上,你可以看見造型誇張,畫著精緻妝容的日本辣妹;進入百貨商場,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風格的衣服,從知性的 OL 風到可愛的 Lolita 風,應有盡有;如果你想要搜尋當前最流行的音樂,那麼你可以一頭扎進澀谷街邊林立的唱片店裡,淘你想要的音樂碟片。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如此新潮、如此熱鬧非凡的澀谷,其實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
在古代,澀谷原稱為「鹽谷之裡」或「鹽谷」,直至平安末期、鎌倉初期,這一帶變成武將澀谷氏的活動範圍,「澀谷」之名才由此而來。
爾後,進入江戶時代,澀谷以大山街道(大約等同於如今日本的 246 國道)為中心開始發展,形成繁榮的聚落。
1885年,日本開通了JR 山手線,後又相繼開通了東京市電、玉川電鐵、東京橫濱電鐵、東京高速道路等交通線路,澀谷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站。交通上的便利,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會聚到澀谷一帶。
1995 年,第一代辣妹教主安室奈美惠所代表的辣妹風格迅速席捲日本。茶色頭髮、小麥色皮膚、細眉、短裙、厚底長靴是當時的關鍵詞。
於是,你可以看見很多穿著超短裙,染著茶色頭髮,皮膚黝黑,描著白色眼線,畫著白色唇膏的辣妹走在澀谷街頭,有些妝容和打扮誇張一點兒的,看起來像是從二次元裡面走出來的人物。
2000 年,濱崎步的大走紅,又讓白皮膚、豹紋、高跟鞋、金色長髮成為澀谷街頭的焦點。這裡是年輕人的聚集地,以這裡為中心誕生的潮流元素,也源源不斷地向外輸出。
實際上,澀谷遠遠不止這麼簡單,它不僅是時尚潮流的發源地,還是亞文化的聚居所。
這裡有 Parco 劇場,Studio Parco、Club Croise 等音樂展場地,經常舉辦各種盛大的音樂祭;有大大小小的劇場影院林立,不定期舉行一些電影活動;還有舉辦藝術展的 Parco Museum、Logos Gallery 等文化勝地,時常舉辦筱山紀信等人的攝影展,抑或是向外界發送一些新資訊。
鈴木信彥,這個用銳利的眼睛捕捉世相的攝影師,以鏡頭為工具,以思想為基石,記錄了澀谷20 多年的變遷,以及來來往往的過客:穿著打扮時尚靚麗的潮人;澀谷街頭晦暗的燈光下,眼神迷離、吞吐著煙霧的憂思者。
他的照片充滿著一種獨特的趣致,像是歐美電影中的某個鏡頭,讓觀者不禁心旌搖曳。
鈴木鏡頭下所展示的澀谷,似乎是我們所熟知的那個時尚勝地,卻又和我們一般印象中所了解到的澀谷有些許的不同——不再是只限於盛裝新潮之下所呈現出的浮華。
那些脆弱的離別相擁,行色匆匆的焦灼面龐,迷惘失意的眼神,激情昂揚的振臂高呼,電車裡認真閱讀的眼睛,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示著世間萬相,人生百態。
鈴木真正開始拍攝澀谷,大約是從1993 年開始的。這條各式日本潮人密度極高的街道,對於鈴木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自從選定澀谷為拍攝地點後,他就再也沒有拍攝過其他地方。在他眼中,澀谷這個地帶年輕而富有朝氣,像是一個無形的戰場。
那些穿著打扮時尚的年輕人,每一個都在和身邊經過的陌生人較量。「我一定是最帥最酷的」,他們懷著這樣的心情,努力將自己最好的、最有個性的一面展示出來。
在鈴木眼中,這樣的「爭鬥」相當有意思,澀谷也因為這種「爭鬥」而變得更加炫目,更加生氣勃勃。
「爭鬥」還不僅僅存在於這群耀眼的時尚年輕人之間。在澀谷街頭,你可以看到一些或側倚著牆壁,或坐在臺階上吸菸,眼神或憂傷或迷惘的失意者;一些腳步匆匆,為生活而奔忙的人。
這群人雖然沒有與其他人「爭奇鬥豔」,卻在內心裡和自己的思想、意念苦苦鬥爭。這種爭鬥藏在深處,並沒有顯露在外表上,卻讓澀谷變得更加飽滿和立體,也是鈴木想用鏡頭記錄,傳達給世界的一種信息。
Interview ...... 鈴木信彥
「我想拍攝『內心的掙扎』,我認為,就算不能訴說心中所想,每天都和外界作鬥爭的那種姿態也是最美的。」
Profile | 鈴木信彥
1964 年出生於東京,從1993 年開始用相機記錄澀谷的「一舉一動」,曾舉辦過多次個人攝影展,1994 年獲得相機雜誌《日本CAMERA》黑白部門年度獎,2001 年獲得佳能「寫真新世紀」佳作獎。
知日:鈴木先生,您從開始拍攝澀谷到現在,已經拍了 20 多年,您認為澀谷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
鈴木:我之前一直拍攝銀座和新宿,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被澀谷所吸引,於是轉戰澀谷地區,開始拍攝澀谷。
起初,澀谷在我的印象裡還單純地只是一個繁華而又充滿樂趣的街區。但是開始拍攝澀谷之後,我發現這裡聚集了很多對同一化社會所營造的壓抑氛圍不滿,以及對規則抱有疑問,或者說是反叛態度的年輕人。
他們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表現在穿著打扮以及行為舉止上,並在這裡尋找自己的「同類」,結成團體。
歷史上,澀谷存在很多這樣的團體,例如「Ganguro」(日本黑妹)和「Yamenba」(山姥)。這些團體作為澀谷的特殊文化,演變成了獨屬於澀谷的「臉譜」。這些年輕人讓澀谷變得更加獨特,也更具有魅力。
知日:您為什麼選擇澀谷呢?
鈴木:一開始的時候,我想拍攝一條「有情緒」的街道,拍攝生活在那裡的老人和小孩兒。最終我決定,用我的鏡頭表現都市人的人生觀和緊張感,所以我選擇澀谷進行拍攝,同時還一起拍攝了銀座和新宿。
我之所以選擇澀谷,是因為澀谷有很多年輕人,充滿了娛樂性,紅男綠女在明亮的燈光和混雜的音樂聲中穿梭,好像可以讓人忘記時間。
知日:您拍攝的這些人裡面,除了打扮時髦的男女,還有依依惜別的戀人、正在吸菸的憂鬱男人,您好像在通過照片表現人生百態。
鈴木:是的,我想要表現繁華都市中隱藏的孤獨感。生存在都市中的年輕人,心懷希望的同時,也對未來懷有迷茫和不安,也糾結於日常各種問題。
我認為那些人沉思的姿態具有一種純真的美感,當我偶然發現這些隱藏的美,並能用鏡頭記錄下來的時候,我覺得很幸福。
知日:您拍照片時有遇到過什麼有趣的事情嗎?或者是遇到過什麼糾紛?
鈴木:沒有遇到過什麼特別有趣的事情,不過我喜歡觀察每個人的喜怒哀樂,觀察人們的一舉一動,所以觀察人本就是我的一種樂趣。
在日本雖然沒有肖像權一說,但是有類似於肖像權的隱私問題。我因為私自拍攝,被警察警告過多次,還曾被弄壞了相機,膠捲也曾經被沒收過,這大概是我遇到過的最多的糾紛。
知日:您之後還會繼續拍攝澀谷嗎?最想用相機記錄下什麼呢?
鈴木:我想拍攝「內心的掙扎」,我認為,就算不能訴說心中所想,每天都和外界作爭鬥的那種姿態也是最美的。不過有時候會選錯人。以後我還會在澀谷尋找這樣的身影、姿態,繼續拍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