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趙宗鋒)「看到你們關於『最美』評選的報導了,我想問一下,我可以參與評選嗎?」12月8日上午,熱心公益的市民王先生致電本報,表達了這樣的疑問。
答案是當然可以。12月7日開始的聊城「最美」系列評選活動,就是面向基層,聚焦我們身邊的平民英雄,從基層評起的。
在7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聊城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劉博在介紹相關情況時表示,「最美」代表著有情有義、真實豐滿的道德事件所呈現的「最美」精神,具有人物平凡、社會認同度高、行為自發性等特點,是公民道德建設生活化轉向的重要表現。
劉博說,當前,一個個善行義舉在各類媒體上的頻繁湧現,充分證明了聊城人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是聊城人民在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接受和堅守。開展「最美」系列評選活動,正是滿足聊城人民對真善美的渴求與呼喚,踐行「把群眾的事當成天大的事」的理念的具體體現。通過評選活動,把正在發生的「最美聊城現象」打造成最具說服力的聊城名片,積極營造向上、向善、向美的輿論潮流,彰顯聊城「最美」,從而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責任感,進而轉化為宣傳聊城、熱愛聊城、奉獻聊城的行動自覺,提升聊城知名度和競爭力。
據了解,根據活動實施方案,此次評選要將群眾認可、群眾稱讚作為最高標準,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格把關;堅持從基層評起,層層發動,形成聲勢;注重擴大活動評選範圍,屬地原則和行業管理原則相結合,做到全覆蓋;堅持面向基層,向基層單位和一線工作崗位傾斜,多關注凡人善舉,多推薦平民英雄;結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和作風建設,突出行業特點,確保評選出的「最美」系列可敬、可信、可親、可學,使群眾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來源:聊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