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如螞蟻般密密麻麻,爬至半山腰志願軍開火,一天打退8次衝鋒

2020-12-18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作者:原志願軍第四十七軍老戰士 仇武成

嚴峴山血戰,湧現了特等功五連。我當時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七軍一三九師四一六團五連任文化教員。

1951年10月4日夜晚,我們連隊進入一座叫嚴峴山的高地。陣地旁有一條通向敵我雙方的簡易公路。經過多次戰鬥,陣地已滿目瘡痍,交通壕也大部分坍塌;樹木被炮彈削光,幾棵大樹連根翻了起來;一片片土地被燒得發黑,大塊石頭被炸碎。空氣中到處瀰漫著一股辛辣嗆人的火藥味。儘管如此,我連全體指戰員仍不顧勞累,連夜加固工事,熟悉地形,準備戰鬥,決心與敵血戰嚴峴山!

10月6日,天剛放亮,敵人的重炮群就開始向我連陣地猛烈轟擊;飛機不斷地俯衝掃射、扔炸彈。陣地上空,彈片呼嘯,整個山頭都顫動起來,雙耳震得嗡嗡直響。我們全隱蔽在防炮洞裡,只留下哨兵對外觀察。

炮火向縱深延伸了,這是敵人快要進攻的信號。我和戰士們一起重新檢查槍枝彈藥,把手榴彈的蓋子擰開,一堆堆擺在工事旁邊。然後,我不斷地在陣地上跑動,做宣傳鼓動工作。這時候,朝鮮人民的苦難和祖國的榮譽一起湧上了我的心頭,我高喊:「同志們,殺敵立功的時候到了!誰英雄?誰好漢?殺敵立功比比看!」戰士們一個個將子彈推上了膛,找好了依託,瞪大眼睛等待命令。

不久,敵人氣勢洶洶地向我扼守的嚴峴山湧來。連長張永富發出信號,輕重機槍一齊向山下密集的敵群開火,迫擊炮也向敵群猛烈轟擊。一場激烈的戰鬥打響了。前面的敵人一個個地倒下去,後面大批的敵人又如螞蟻一樣密密麻麻地向上爬來。

當他們爬到半山腰時,全連的衝鋒鎗一齊向敵群開火,一排排手榴彈也呼嘯著飛向敵群。雙方的槍炮聲越來越密。敵人被打下去,不久又衝了上來,戰鬥一次比一次激烈,彈藥消耗很快,戰士們也有傷亡。

我在戰場上的任務是運送彈藥、搶救傷員,同時還要進行宣傳鼓動。我和我的戰友們,忘掉了一切恐懼和危險,心中充滿了殺敵的決心和勝利的信心。炸彈在身邊爆炸,子彈從耳畔掠過,戰壕多處被炸彈炸平,腳下全是密密麻麻的彈坑。

戰爭能激發人的勇氣、淨化人的靈魂。我和戰友們已經融化為一體,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只要有一口氣在,絕不後退一步!我不顧一切在陣地上隱蔽地奔跑,為戰士們輸送彈藥;為傷員們包紮傷口;將烈士運送下去;把勝利的喜訊和戰士們的英雄事跡,傳到陣地的每個角落。

我不斷地宣傳鼓動:「同志們,沉著勇敢,狠狠打!叫敵人有來無回!」我用戰友們的英雄行為來鼓舞自己,同時也鼓舞戰友們更加英勇地殲敵。當天,我們打退了敵人8次衝鋒,我們連也傷亡30多人。

來源:《志願軍老兵回憶錄》

相關焦點

  • 七名志願軍堅守陣地一天一夜,司號員吹響衝鋒號,嚇退英軍一個團
    195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向聯合國軍隊和南朝鮮軍隊發起了第三次戰役。1月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突破聯合國軍隊和南朝軍隊的防禦陣地,深入到敵後縱深達二十至五十公裡,兵峰直指南朝鮮首都漢城。突破漢城正面防禦陣地的正是志願軍的王牌部隊第三十九軍,而負責漢城正面防禦的是南朝鮮王牌中的王牌——第一師。不過,南朝鮮第一師空有王牌中的王牌之美譽,實際上根本不堪一擊。在第三次戰役正式打響的第二天,第一師就把師指揮所撤至漢城,以保存實力,準備隨時逃跑。
  • 危急時刻志願軍戰士吹響衝鋒號!敵人倉皇逃竄,次日勝利收復漢城
    作者:原志願軍第三十九軍一一六師三四七團七連司號員 鄭 起1950年12月20日,我志願軍第三十九軍一一六師三四七團接到作戰任務:突破臨津江。團首長決定我們七連為尖刀連,我當時任司號員。敵人是一個團,我軍用一營三連、三營七連投入戰鬥,戰鬥到天亮,斃傷敵人70餘人,抓了60多個俘虜,佔領了村南無名高地。戰鬥過程中,連指導員張鼎和英雄王風江先後犧牲。連長指揮部隊連續兩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當敵人第三次進攻時,一化學迫擊炮彈落在附近,戰士楊鶴林用身體掩護連長的安全,被炮彈擊中犧牲了。這時連長也身負重傷。
  • 二戰德國狙王:1個人用一桿6倍鏡98k打退美軍8次進攻,吃雞都弱爆了
    最近在一款熱火的吃雞遊戲中,98k狙擊槍配8倍鏡是很多玩家的熱愛,不過98k在小白手裡還不如一根燒火棍,但是在大神手裡那絕對是大殺器,然而比起虛擬的遊戲,歷史上德國二戰狙擊手海岑諾爾利用98k狙擊敵人的經歷則更是驚心動魄和震撼!
  • 全國54名志願軍「一級英雄」「一級模範」山東籍就有14人,一文了解...
    拂曉,敵人以一個排的兵力向高地衝來。待敵人離我軍陣地不到30米時,於泮宮大吼一聲:「打!」霎時,各式槍枝同時開火,子彈如雨點般射向敵人,敵人抱頭鼠竄。  不久,敵人又發動第二次進攻。  敵人轟炸過後,以2個營的兵力分4路向「785」高地進攻。他們以為經過此番猛烈的轟炸,我軍陣地根本無人生存。當他們走到半山腰時,五連戰士奇蹟般地出現,攔住他們的道路。8班班長一拉引索,一聲巨響,10餘名敵軍應聲倒地。
  • 志願軍鋼鐵連用石頭退敵2次,120人僅剩21人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打響前不久,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由李奇微換為了範佛裡特。他同樣是一個"瘋狂"將領,仗著美軍火力充足,總喜歡用"唯彈藥論"打仗。他一直都堅信,只要炮火夠猛,一切敵人都能夠治得服服帖帖的。也不得說他確實擅用炮火打仗,第五次戰役打響時,範佛裡特才剛上任不久,但絲毫不影響實現他想要給志願軍一個下馬威的想法。同年8月份,聯軍發動夏季攻勢,範佛裡特再次發動炮火猛攻,一度將志願軍逼入絕境。但志願軍精神從未有過退縮,所以即便是彈盡糧絕,用石頭也要打退敵軍。
  • 這位志願軍老兵犧牲後,彭老總久久不語,說他太可惜了
    戰鬥開始後,他並沒有隱蔽等待敵人,而是率先向敵人開火,大聲說:「戰友們,狠狠地打!把敵人都吸引過來,正面防守壓力就減小了!」敵人見這邊率先發起攻擊,立即派兩輛坦克和兩個班向這裡發起衝鋒。由於地勢不高,敵人的坦克很容易就攻了上來,鮑清芳第一個躍出戰壕,拿著一根爆破筒衝向坦克。
  • 志願軍雞雄山「零敲牛皮糖」
    經一天激戰,這些美軍在當日黃昏之前均被我軍擊退。從14日開始,美軍採用「晝進夜縮」的戰法,每日以多路小股配合坦克、在炮火掩護下向我軍前沿陣地進行火力偵察。對此,我軍採用陣前伏擊、陣地阻擊、夜間襲擊和地雷戰等戰術,給敵軍以相當數量的殺傷。在二連一排當面,美軍增加到1個連。一排依靠地形優勢與敵人展開血戰,連續打退美軍的3次衝鋒。
  • 英國格洛斯特營覆滅記,150年榮光灰飛煙滅志願軍之手
    D連防禦陣地被突破,不得不於8點30分撤出戰鬥至235高地與A連會合,此時A連還剩70人,連長陣亡,D連情況稍好,還有81人和14名傷員。最慘的是B連,該連再早點到攻擊後立即轉移到314高地重新構築防禦陣地,自23日23點至24日0點,我志願軍560團2營配屬第3營9連,對其發起了8次全面攻擊。
  • 一個連,在一個高不足300米的小山包上,能擋住多少敵人的進攻
    志願軍的一個連,在松骨峰地區的一個無名高地上(一個不足300米的小山包),擋住了美9團、韓3團、土耳其旅、美38團等至少三個多團(土耳其旅已經被打殘,只剩兩個多連的兵力)的輪番進攻,打退敵人7次進攻,堅守了整整一個白天。
  • 梁興初黑山阻擊戰喋血三日,白刃戰拼至刺刀卷刃,槍託打折
    我軍82團7連在連續擊退敵人5次衝鋒後,終于堅守到黃昏7時,勝利撤出陣地。他們在子彈、手榴彈全部打完後,是用石頭打退了敵人第5次進攻得,為整個縱隊爭取了一整天的戰前準備時間。12時半,敵人2個營連續猛攻高家屯石頭山陣地,我2營第4連連續擊退敵人三次衝鋒。當敵人緊接著發起第四次衝鋒時,陣地上只剩下4人,激戰到14時半,石頭山陣地被敵人佔領。15時,敵一個營會同佔領石頭山的敵人,由西、北兩個方向,同時向92高地猛攻。堅守陣地的第4連官兵,這時只有20餘人,連續打退了敵人三次衝鋒,增援部隊,中途遭到炮擊,大部傷亡,92高地失守。
  • 志願軍老兵回憶:離停戰只剩一刻鐘,敵人炮彈仍如狂風暴雨般傾瀉
    ▲志願軍戰士與朝鮮村民合影留念。前排左起為石吉榮、樸大嫂、宋順女;後排左四為楊彧【導讀】作為韓戰的親歷者,作者在第二次入朝期間,曾目睹1953年7月27日停戰前夜驚心動魄的場景,並在停戰以後進行了戰地採訪,至今回憶起來仍激動不已。
  • 釜谷裡戰鬥,我軍僅剩7人,司號員代理連長,殲滅60多名敵人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建立以後最艱難的一次戰役,雖然我們在很多時候,為志願軍的勝利感到驕傲,但這份驕傲是建立在巨大犧牲上面的,這一戰我軍不是勝在了武器裝備上,也不是勝在了戰略上,而是勝在了精神意志上,哪怕部隊損傷慘重,但只要有一個人活著,就能夠對敵人陣地發起猛烈衝鋒。
  • 松骨峰血戰美軍,志願軍一個連殲敵300人自己只剩7個人
    1950年11月25日,著名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打響。在西線清川江戰場,中國人民志願軍集中6個軍18個師23萬人,迎頭痛擊猖狂北犯的美第8集團軍所率13萬人。志願軍採取了隱真示假的高明戰法,誘敵深入,突然出擊,穿插分割,包抄圍殲,一舉楔入敵軍戰線,並向縱深發展進攻。
  • 上甘嶺血戰,美軍打不下志願軍的坑道,居然妄想用毒氣彈
    1952年10月8日,剛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克拉克為迫使我軍抓入守勢,扭轉不利的戰局,批准了美第8集團軍範弗裡特的「金化攻勢」計劃。這次攻擊的重心,便是位於上甘嶺地區的兩個山頭——597.9高地與537.7高地北山。
  • 上甘嶺戰役,讓美軍至今沒想明白,為何6萬美軍打不過中國志願軍
    1950年10月,彭德懷率領中國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參與戰鬥,也正是因為這次和美軍的大規模正面交鋒,讓曾經傲慢的美國大兵體會到了煉獄般的痛苦,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朝鮮戰場上教科書級的攻守戰
  • 慘烈的長津湖之戰,志願軍全連129人凍死在陣地上,沒有一人畏縮
    28日黃昏,突然間一聲炮響從下碣隅裡遠處的陣地發出,志願軍58師的炮火準備開始了,30分鐘的迫擊炮轟擊將整個天空照得明亮,隨著軍號的響起,志願軍如沸騰般向美軍陣地發起了衝擊,但美軍密集的火力面前,志願軍傷亡慘重,但他們卻依舊前赴後繼的衝上來。因為他們知道,只要衝破了美軍強大的正面火力,等真正短兵相接的時候,美軍士兵就不行了。
  • 跨越三八線,衝鋒號聲中攻克漢城!
    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為了不給敵人喘息的時間,打過三八線,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地位,就需要及時地發動第三次戰役。軍事科學院原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 羅援:因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毛澤東講,如果不打第三次戰役,從政治上對我們是不利的,所以第三次戰役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政治加軍事仗。
  • 哪位志願軍戰士朝戰創造殲敵280餘人紀錄
    核心提示:在上甘嶺戰役中,第三十一師是主力盾牌之一,第九十一團五連戰士胡修道在堅守上甘嶺597.9高地3號陣地時,打退敵人十餘次衝擊,創造了志願軍戰士一人一天殲敵280餘人的紀錄,守住了陣地。  1951年,趙蘭田率第三十一師隸屬志願軍第十二軍戰鬥序列。在5月進行的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作戰中,趙蘭田帶兩個團突破當面敵人陣地後,向縱深穿插發展,在三巨裡地區受到美軍坦克集群的阻擊。趙蘭田當機立斷,繞過美軍,天亮前插到楊洪公路。為了按時到達指定地點,趙蘭田打破常規,率部在白天冒著敵機轟炸和炮火打擊,堅持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