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破解佔道經營難題,臨沂蘭山街道10天拆除182個違建小屋
「這賣飯的小屋都佔著盲道,殘疾人可怎麼走?」路人紛紛側目。在臨沂市蘭山區育才路與琅琊王路交匯的19個餐飲鐵皮屋無一例外都存在佔道經營。不但佔去大半人行便道,還硬生生截斷盲道。
齊魯網臨沂7月6日訊(記者 李春曉 通訊員 孫磊 王鐵軍)
通達路與硯池街交匯違建小屋拆除現場
「終於是拆了,不容易啊。」日前,在前園社區小木屋前,蘭山街道城管中隊負責人看著小木屋一點點被拆除,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了。在前園社區的積極努力下,八臘廟街與北園路交匯處有16個違規建設的小屋已自行拆除,拆除面積239平米。6月25日—7月4日十天時間,蘭山街道轄區182個餐飲鐵皮屋陸續被拆除。拆除後,設計規劃一批停車位供市民免費停車,還有佔盲道的恢復人行便道屬性。
「這些佔道的小屋一拆除,大家多了一條小路。」前園居民趙大爺告訴筆者,因為建造時沒有規劃,路人停車買飯都是直接放到路邊,車輛來回通行都不大順暢。特別是這附近都是小區,本來交通就非常擁堵。佔道經營的小屋被清理出來後,道路更通暢了,環境更優美了,住的也更舒心了。街道的拆違行動獲得群眾點讚。
通達路與桃園路東臨沂技師學院門口違建拆除現場
蘭山街道商貿物流發達,各地商賈雲集,客流量巨大。轄區大量的流動人口,但缺少餐飲店,簡單方便的餐飲鐵皮屋應運而生。這些鐵皮屋是特定時段的產物,它在一定程度上為街道帶來了人氣和便利,與此同時也來帶了不少治安、衛生、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鐵皮屋越來越多,呈無序化發展趨勢。大量的鐵皮屋佔道經營,也影響了城市形象。
但是拆除這些鐵皮屋,勢必影響一部分人的利益,這是拆除的「難點」。這些鐵皮屋之所以「難拆」,就難在經營鐵皮屋的收入是群眾的重要經濟來源,與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同時,這些未經審批、佔道經營的鐵皮屋,隨著年歲的積累,已經成為群眾印象中的一種習慣性的「合理存在」。
拆除鐵皮屋,得做群眾工作,不僅要堅持原則,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也要用「土辦法」進行溝通,堅持正向引導與反向倒逼相結合、堅持疏與堵相結合。「在講清這些鐵皮屋是違法建築的大前提下,向群眾把政策和道理講深講透,同時還要積極地幫助村民多想辦法、多謀出路,這樣才能取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蘭山街道王濤說。
為了城市的美觀和市民的方便,連日來,蘭山街道城管中隊加班加點深入推進環境整治,為文明城創建加力加勁。一場違建清零加速度在蘭山街道上演。執法人員組織叉車、貨車等來到現場,6月25日拆除中醫院15處違建小屋;6月26日拆除解放路13個佔道經營小屋,6月28日拆除育才路和通達路各類鐵皮小屋40個;6月30日,拆除臨沂技師學院違建小屋16個。此外,臨西十一路兩側98個違規小屋也被清理完畢。短短10天的時間,蘭山街道拆除各類違建小屋182個。環境整治需持續攻堅,韌勁不減,為創優發展環境掃清障礙。
「這個月我們重點拆除影響道路安全、佔壓盲道的鐵皮屋,我們做到凡是涉及違法建設全部拆除。」蘭山街道城管中隊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今後,將進一步加強工作力度,繼續對亂搭亂建的各類小屋進行清理,為市民提供優美整潔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