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迴檢察組》從開播到現在一直爭議挺大,原因主要是基於下面幾點:
一個就是頂著前作《人民的名義》的巨大壓力。
所以這部劇即使是在毫無宣傳,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開播,還是立刻引起了無數觀眾的討論和觀眾。
而比起第一部的老戲骨扎堆的飆戲,以及緊湊的劇情節奏。這部《巡迴檢察組》確實弱了一些,特別是「達康書記」到目前為止,總共也沒有露幾次臉,確實讓《人民的名義》的粉絲有點失望!
第二個就是這部戲大量削減了官場鬥爭戲,而更像是一部《少年包青天》!
和《人民的名義》不一樣的是,這部《巡迴檢察組》確實削減了大量的官場鬥爭戲份,也就是上一部裡的「勝天半子」的祁同偉,以及高育良書記這種類似人物角色的戲份基本在這部戲裡沒有影子。
而刪掉官場戲份,這部《巡迴檢察組》到底在拍個啥呢?
其實看完23集以後,我們基本能梳理出這部電視劇主要就是圍繞著這麼幾個案子在講故事:
一個是「930小樹林殺人案」,一個是「黃四海殺人案」,再就是「鄭銳毆打沈廣軍案」。
再加上一個張一葦強姦案,可以說這就是這部《巡迴檢察組》的全部了。
所以嚴格來講,這部《巡迴檢察組》不應該看作是《人民的名義》的姊妹篇,更應該看成是一部獨立的作品,更應該看作是一個新的品類。
而這部電視劇的製片人,也就在《巡迴檢察組》中飾演外星人一角的李學政老師也提及了這個說法:
低開高走,已成定局!
雖然同期《巡迴檢察組》的競爭對手確實不少,比如剛剛在豆瓣拿下9.3分的熱劇《大江大河2》,就是《巡迴檢察組》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再加上央視熱播的《裝臺》,以及趙麗穎的新劇《有翡》,可以說這部沒有流量明星加盟的《巡迴檢察組》正面臨著最嚴重的一場收視絞殺。
但是目前來看,《巡迴檢察組》在經歷了前十集的,劇情拖沓,以及「廣告植入」過多這些問題以後,在第11集開始,這部劇的節奏也確實進入了狀態。特別是這幾個細節,確實讓人覺得精彩:
一個就是案中案逐漸聯繫到了一塊;
之前很多人都說看這部《巡迴檢察組》有點讓人看的雲裡霧裡,原因就在於這部劇一開篇確實挖了不少坑,什麼「苗苗丟失案」,什麼「小樹林殺人案」。
可以說處處都在挖坑,處處都在鋪墊,再加上馮森前幾集的時候,一直沒有表露身份,所以就顯得這部劇的節奏確實有點慢。
但是在于和偉飾演的馮森剃掉大背頭,穿上制服的那一刻起,這部劇裡的幾個案子,確實正在抽絲剝繭的慢慢展現在我們眼前。
所以當所有的細節都能慢慢聯繫在一起,當所有的案子都慢慢看出眉目來的時候,其實這部劇的節奏就已經上來了,而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這部劇的收視率和口碑慢慢開始翻盤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細節,大概就是于和偉老師的精彩演技了!
比起之前的《人民的名義》戲骨雲集的場面,這部戲,確實完全就是靠于和偉一個人在帶節奏。
特別是第23集裡,熊檢察官,跑來質問馮森的時候,他身上表現出來的正義感,以及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奇葩。
不止讓熊檢折服,也折服了我這個普通觀眾。
這大概就是于和偉這個老戲骨的表演魅力吧,演劉備,能把劉備演的入木三分,演曹操,能把曹操的霸氣演的霸氣側漏!
講真的,要是這部戲未來口碑真的逆風翻盤,那麼最大的功臣肯定是在于和偉身上!
第三點正義聯盟已經成型!
除開于和偉老師這個老戲骨以外,其實這部戲裡還有很多好演員,比如在劇中出演監獄長的于震,比如在劇中出演邊隊一角的高曙光。
他們單拎出來都是大佬,更何況在這部戲裡只是演一個男N號。
特別是高曙光飾演的邊隊,確實分分鐘讓我看到霸道的一面,比如這次邊隊和馮森去調查張一葦打人事件的時候。
就是邊隊和馮森一人一詐,瞬間就讓那個「小偷」交待了真相。
而隨著邊隊、張友成、馮森這三個正義聯盟的成型,其實這部劇中的兩大勢力也正式開始了掰手腕。
可以說這部戲真正的戲點,就是在這隊正義聯盟成型以後,所以對於接下來的劇情,我個人認為是只會越來越好看,只會越來越精彩!
你們贊同我的這個觀點嗎?歡迎留言和我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