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崗碉樓民宿已成為網紅打卡點。
草坪裡。
臺山
每年4月,中國臺灣彰化以北山區、東部的花蓮、臺東,漫山遍野的桐花盛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這個始於2003年的圖騰文創,創造了數百億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臺灣休閒觀光農業的巔峰之作。紀錄片《看見臺灣》有一集專門講述了臺灣桐花祭的故事。
4月的臺山市水步鎮草坪村,魚木花盛開。魚木花被譽為四月的花魁,開得燦爛熱鬧。這種百餘年前草坪村先輩從東南亞帶回來的樹種已經成為草坪村一道美麗的風景。
如果僅從種植規模、面積上看,草坪村的魚木花遠不能與臺灣桐花相比。但從鄉村休閒觀光旅遊業角度比較,它們又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草坪村的魚木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尚在襁褓之中。今年也吸引了江門以及周邊許多遊客自駕前來遊玩。
臺山市水步鎮草坪裡的花木花市,以及20公裡之外臺山市四九鎮的望崗碉樓民宿,這兩個去年火起來的臺山網紅打卡點都與一個女人有關。她就是臺山市僑築文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合伙人、臺山四九鎮望崗碉樓民宿創辦人趙慧湘。從望崗到草坪裡,4月19、20日,南都記者實地走訪兩個網紅景點,聽趙慧湘聊一聊她的民宿情懷和開發建設鄉村文旅的夢想。
望崗碉樓民宿
在家鄉創辦碉樓民宿
初衷只是寄託個人情懷
趙慧湘是臺山市川島鎮人,老家在下川島。之前一直在外資企業做企業管理。初見趙慧湘,她給人的印象是從容、恬靜。為什麼在家鄉創辦民宿?「只是我一個人的喜歡,自己的情懷。我以前旅遊時喜歡住民宿,而臺山絕對有創辦民宿的條件。」趙慧湘一開始的想法是退休了,回到家鄉,找一個自己喜歡的鄉村居住。
2015年,因為一次偶然的遇見,趙慧湘來到四九鎮上南村村委會望崗村,發現村裡的一個私塾,私塾旁邊有一幢四層高的碉樓,碉樓後面是一片田野。她立即喜歡上這個地方,決定創辦一個民宿。
2015年,趙慧湘與村委會籤訂合約後,開始改造私塾、碉樓,開闢田園。
趙慧湘把四層碉樓一樓改成大廳,二至四樓改成六間帶獨立衛生間的客房,私塾一樓設置一個可以喝咖啡飲料、看書聽音樂的書吧,二樓是三間客房,其中一間她自己住。
「我理解的民宿是個人情懷,並沒有把它當作一個大項目來做,只是順帶經營。」趙慧湘說,民宿改造慢慢進行,直到2019年9月才正式對外運營。
趙慧湘常住民宿,也招待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她不喜歡熱鬧,只和朋友喝咖啡品茶、聽音樂、分享陶瓷藝術。漸漸地,這裡變成了一群朋友的藝術沙龍。
夏秋季,在這裡,開門望見一片稻田。喜歡這裡的朋友說,安靜地坐在這裡,可以發發呆,也會遇見鄉愁。
很快,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知道瞭望崗民宿。廣州、佛山、珠海、中山等地客人慕名而來。在這個安靜的村子度過一個周末。來這裡住宿需要提前預約,客房均價是499元/間。如果需要用餐,也要提前預約,人均最低消費是149元。
儘管相對一般民宿,這個價格並不便宜,但這並不影響望崗碉樓民宿迅速火起來。開業後短短幾個月,這裡已經成為臺山一個網紅打卡點。
「碉樓是江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江門的臺山和開平有許多碉樓。」趙慧湘說,一般的碉樓內部空間不大,能做民宿的不多。
其實,這裡開始並不是叫望崗碉樓民宿,而叫僑居裡民宿。後來之所以改名,趙慧湘的目的是「我希望大家記住這條村」。
從去年9月運營以來,入住率平均為五成。「我以前做私房菜的合作夥伴有七個人,他們都支持我做碉樓民宿,直到現在,我還沒想過實現多少收益,只要能維持正常運營就可以。」趙慧湘說,做民宿,前期肯定是情懷先落地,再考慮商業。
草坪裡
和朋友合夥開發草坪村
打造又一個網紅打卡點
正如趙慧湘所期望的那樣,望崗碉樓民宿是她的情懷所系。通過這個民宿,她認識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草坪村人林志成是其中之一。
林志成祖籍草坪村,事業在深圳、中國香港。「他來到望崗說找到了那種感覺,大家就聊起來。後來,又有一個做設計的朋友加入。大家一起去草坪村看了,覺得這個村可以做成一個快速呈現的文旅項目。」三人一拍即合,成立了一家文旅公司,開發草坪村,並將這個項目命名為草坪裡。三人親力親為,自己動手,做規劃和設計,確保了整體設計風格一致。
趙慧湘說,與望崗碉樓民宿不同,草坪裡是一個綜合體。草坪村建築內容豐富,居民樓是廣府風格,草坪小學是民國風格。居民樓之間的巷子富有曲線美。從學校到碼頭,到公園,到市集,到村旁碼頭的魚木花樹、大榕樹,呈現了嶺南古村的特色。
4月19日,草坪裡魚木花市,遊客太多,導致附近道路擁堵,趙慧湘不得不找人控制車輛入村。「這兩天人太多了,附近正在修高速,還需要一段時間整理,我們要做好車輛和人流的合理安排。」趙慧湘當下在思考一個事情:草坪裡入村必須經過一座橋,今後必須要控制入村人數,比如,每天只接納1000人。
在趙慧湘看來,理想的草坪裡,不收門票,但每天控制人數。這裡每年會有不同的主題活動,除了魚木花市、牛欄市集,還會有更多的藝術活動,也有餐飲入駐。目前她在聯繫一些藝術家駐村進行創作,她希望草坪裡能呈現許多個人的思想、個人的色彩。而環村是酒店和民宿。
在望崗看到個人的情懷,在草坪裡看到的東西會更多。
趙慧湘說,草坪裡是一個村的夢想,她和合伙人正在打造一個在江門獨一無二的村子。去年,公司與草坪村所有村民籤了村規民約,所有村民入股,這樣就形成了建設草坪裡的合力,排除了幹擾因素。「我五年前去了景德鎮一個村參觀,那裡是一個祖籍臺山的北大教授做的一個項目,他提醒我,必須要籤訂村規民約。」在趙慧湘看來,草坪裡的初步成功,也證明了這一做法的正確,而這種村民入股的模式可以作為一個借鑑,一個示範,對臺山和江門鄉村旅遊有很大幫助,對於其他想開發鄉村文旅的人和機構來說,草坪裡模式是一個可以借鑑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