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清怒批香港教育局,能否喚回年輕人的價值觀?

2020-12-18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日,香港美心集團「大小姐」伍淑清在接受採訪時怒批香港教育局,稱香港教育自回歸以來與社會脫節,「仿佛不知道香港已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從來沒有興趣去推動國民教育。

伍淑清 新華社資料圖

結合近半年以來香港的局勢來看,伍淑清的批評可謂一針見血。

香港大批青年走上街頭變身「暴徒」,舉著英美國旗,為西方政客口中的歪理邪說衝鋒陷陣,一些未成年人竟然燒國旗、辱國家……如此無腦行徑就是教育失敗的直接反映。

翻閱香港的教材,「中國的人口勞動素質欠佳」「中國人幸福指數全球倒一」「政府投放教育資源少」等與事實完全相悖的內容大肆充斥其中,被香港學生當成「政治正確」;再看某些「黃師」,在課堂上、社交媒體上公然侮辱警察、污衊法律,不斷灌輸「去中」「仇中」的思維。埋雷多時,一朝引爆,自然落得如今的一地雞毛。

所謂教書育人,除了教會技能,更在於基本價值觀的塑造。一個價值觀混亂的人無法在社會立足,而一個價值觀混亂的民族,即便富有,傾覆往往也就在一夜之間。香港今日之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教育缺了價值觀塑造這一環節。

從歷史維度來看,香港年輕人對事實、常識缺乏基本認知。伍淑清在採訪中提到了一句「沒有經歷過苦難,欠缺準確的國民教育,不接受老一輩所說的法治精神。其實是很明確指出了法律認同、道德認同,最根本來源於對歷史的正確認知。

中國有輝煌燦爛的文明,也有屈辱不堪的過往,正確看待這些歷史,才能明白我們這一路怎樣走來,現有的生活從何而來,為什麼要為偉大復興不懈奮鬥。而香港現有的教育,是對歷史事實有所曲解、模糊的。比如,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的閱讀材料,將鴉片戰爭歸結於中英政治、貿易、體制、司法制度的衝突,卻隻字不提英國販賣鴉片的問題。「鴉片戰爭」中的「鴉片」都沒了,知恥後勇、主權意識等啟迪自然也就隨之消解。

而從當下的現實情況來看,香港教育沒能教會年輕人如何思考。中國幅員遼闊,香港只是其中一個部分,除此之外,各個地區、各個民族都有著不盡相同的風土民情,尤其是近些年,國家不斷發展,國民生活不斷豐富,思想也更加自由多元。但無論有多少不同,大家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一致的,學政治、學哲學、學文學,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國家的制度、文化,建立起了統一的核心價值觀。這種觀念上的向心力,讓我們能夠保持獨立的思考,知道自己的優勢也能正視自己的不足。

與之相反,香港的教材課本從來都是「自說自話」,黑白對錯全看編寫者一家之言,有些甚至比美國、歐洲還要貶低自己的國家,年輕人根本無從形成統一的價值判斷。正因如此,才會出現西方政客稍動嘴皮子,他們就被「洗腦」的荒謬現象。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的重要性體現在其是國家事權的一部分。都說香港教育病了,但要真正刮骨療毒,還要從最基本的教材、教師以及教學上重塑做起。只有真正培養出有責任感、使命感的人,香港才有未來。

來源:北京日報公眾號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關末

監製:童曙泉

編輯:姜晶晶

流程編輯:王宏偉

相關焦點

  • 伍淑清的怒言值得深思
    近日,香港美心集團「大小姐」伍淑清在接受採訪時怒批香港教育局,稱香港教育自回歸以來與社會脫節,「仿佛不知道香港已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從來沒有興趣去推動國民教育。」結合近半年以來香港的局勢來看,伍淑清的批評可謂一針見血。
  • 伍淑清:我已經放棄這兩代香港年輕人,不會再浪費時間
    伍淑清反問稱,「這說明他們的腦袋是不清楚的,既不清楚自己是什麼人,也不清楚什麼是合法的,什麼是不合法的,(就是)一窩蜂。」她同時表示,香港警察雖然想止暴制亂,但能力相對有限。伍淑清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香港近期風波暴露出的另一大問題是青年人的思想狀況。
  • "美心大小姐"伍淑清:示威者不能代表750萬香港人
    她們在會場內外持續為香港發聲,譴責暴徒破壞了香港市民的安寧生活,「香港一小撮極端示威者的意見,並不能代表750萬香港人。」生於1948年的伍淑清,今年已71歲。這位「美心大小姐」的愛國之心從小生根。在近期香港不安寧的局面中,伍淑清已多次公開發聲,深憂香港目前的境況,勸誡年輕人不要被反動勢力蠱惑。
  • 香港年輕人的價值觀從何而來?丨世界靈敏度
    香港年輕人的價值觀從何而來?是什麼讓他們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禮節和悲憫?誰把他們教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修例風波發生兩個多月以來,看著那些學生模樣的年輕人攻擊警察、毆打途人、指罵老者、禁錮記者,而且理直氣壯,振振有詞,毫無悔意,很多人在氣憤之餘會產生深深的疑惑:這些年輕人的價值觀從何而來?是什麼讓他們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禮節和悲憫?
  • 何超瓊、伍淑清將在聯合國發聲 告訴世界真實的香港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主席何超瓊、監察顧問伍淑清將在本次會議期間發表演講,「告訴世界真實的香港」。在發言前,何超瓊和伍淑清接受了中國媒體的聯合採訪。何超瓊和伍淑清表示,過去三個月,香港所發生的一切正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家庭和社區。暴力示威者破壞了所有香港市民的平和生活,給香港的經濟和國際形象造成巨大的損害。
  • 香港一中學教材把張愛玲散文標題改為「警察打人」,網友怒批:可恥...
    《大公報》在報導中還提到,該校兩名低年級學生於11月下旬涉參與香港馬鞍山廣場一宗相關的刑事毀壞案被捕。對於校園再度出現仇警教材,香港教育局表示,已初步向學校了解情況。教育局又稱,會與學校保持緊密聯繫,並因應情況嚴肅跟進,包括停用有關教材。
  • 「美心大小姐」伍淑清:香港一些公務員沒搞清自己身份
    伍淑清2日在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上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批評香港特區政府部分公務員團隊「不懂得處理危機,既沒有能力,也沒有經驗」。她表示,香港部分公務員自稱「政治中立」,所以面對社會危機便什麼都不管,一些人只考慮自己的飯碗,甚至還有一些公務員參加反對香港特區政府的遊行。這些情況已然為香港政治和社會的一大問題。
  • 「美心大小姐」伍淑清:月圓之夜 盼香港穩定繁榮
    今日是中秋佳節,香港產的月餅,今年一度被推上風口浪尖。網傳的兩條消息引人注目:香港大班月餅創始人之子郭勇維支持亂港,被港獨分子追捧;香港美心月餅創始人之女伍淑清譴責非法暴力事件、力阻年輕學生罷課,被港獨分子惡毒攻擊與抵制。
  • 「美心大小姐」伍淑清從內地買地球儀,只為香港學生全面認識中國
    在9月9日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2屆會議上,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主席何超瓊和監察顧問伍淑清現身會議現場,以非政府組織代表的身份在會場內外為香港發聲。近日,《面對面》欄目專訪了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監察顧問伍淑清。
  • 香港美心大小姐伍淑清榮獲「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
    5月17日晚,72歲的美心大小姐伍淑清獲得「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榮譽。她的頒獎辭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是對她愛國愛港之心的致敬——四十年前,你說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後,你說有些事必須做!逾古稀而不辭,雖千萬人而往。超越港島的遠見,不讓鬚眉的擔當。愛青年,更愛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
  • 她向世界說出真實的香港,「001小姐」伍淑清感動中國,實至名歸
    72歲的伍淑清獲得「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榮譽。伍淑清獲頒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四十年前,你說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後,你說有些事必須做!逾古稀而不辭,雖千萬人而往。超越港島的遠見,不讓鬚眉的擔當。愛青年,更愛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頒獎辭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是對她愛國愛港之心的致敬。
  • 「美心大小姐」伍淑清失望在哪裡
    香港缺乏國民教育,使得一些年輕人完全被西方的「社交媒體」洗腦,成為反政府、反體制、反中國的人。文|海上客伍淑清又發聲了。繼9月奔赴日內瓦,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告訴世界真實的香港」以後,11月2日,伍淑清又在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上接受了《環球時報》的專訪。在日內瓦,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監察顧問伍淑清與該會主席何超瓊一起,就香港亂象發聲,稱「香港一小撮極端示威者的意見,並不能代表750萬香港人。這些有組織、有預謀的暴力事件,從未被全港市民所允許」。
  • 「美心大小姐」伍淑清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提名
    南都記者從投票官網獲悉,截至11月28日13時30分,伍淑清已獲得了395138票。伍淑清生於1948年,今年已71歲。在近期的香港修例風波中,伍淑清已多次公開發聲,深憂香港目前的境況,勸誡年輕人不要被反動勢力蠱惑。候選人介紹中寫道,伍淑清一家人愛國愛港,她本人致力於香港和內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積極增進香港青年對中華歷史和文化的認識。
  • 伍淑清的四季風
    從1978年到現在,30多年的時間裡,她3000多次地穿梭往返於香港和內地不同城市之間    有這樣一個人,也正是以這樣的方式經歷和感受著中國這幾十年來的偉大變革,不過,她走過的路更長,從1978年到現在,30多年的時間裡,她3000多次穿梭往返於香港和內地不同城市之間。她的父親,香港著名企業家、美心集團董事會主席伍沾德先生無意間在媒體的報導中得知,自己的女兒在5年的時間裡造訪西藏30多次,也不禁大吃一驚——「身體怎麼受得了?」   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 香港婦協顧問伍淑清:港青年亟須樹立國民身份認同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外媒稱,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長女伍淑清就香港局勢和美心受攻擊一事接受採訪時說,香港商界懼怕打擊不敢發聲很可悲,並認為香港青年的國民教育需兩代人才能解決。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13日報導,作為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監察顧問,伍淑清上月赴日內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告訴世界真實的香港」。她在接受採訪時說,一些港媒和外媒對香港局勢的報導不夠準確,影響了海內外公眾對香港情況的理解,她覺得去澄清是義不容辭的。
  • 香港「高考」歷史題惹爭議遭取消,香港教育局這樣回應
    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5月23日消息,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歷史科試題引發社會批判和各界譴責,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簡稱「考評局」)決定取消試題。對此,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這是負責任的做法,社會應該相信考評局的專業。」
  • "美心大小姐"伍淑清:香港商界朋友不敢發聲 很可悲
    近日,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監察顧問、中華基金中學創辦人兼校監伍淑清女士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現在很多香港朋友為了保護自己不發聲,特別是你看我們商界,很多朋友有很大的企業都不敢發聲,因為怕被打擊,這是很可悲的。」
  • 香港教育局局長回望2020年:連說幾個「不容易」
    中新社香港12月16日電 題:當社會靜下來,我們仍有希望走在一起——專訪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不容易。」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回望即將過去的2020年時,略作思考連說了幾個「不容易」。他感嘆,社會風波還未平息已有疫情侵襲而來,但自己願意朝積極的方面去想,將前者視作向教育制度提出問題,後者則是對過往累積的電子教學經驗的成果測試。近年的政治風波中,一些年輕人走得越來越前,也將教育推上風口浪尖。
  • 香港籍孩子能否在武漢讀書?市教育局給出權威答覆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3日訊(記者孫笑天)孩子是香港戶籍,能不能回武漢讀書?近日,網友劉先生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就香港戶籍孩子回武漢讀書一事進行諮詢。市教育局給出肯定答覆。  據劉先生介紹,他是幫人諮詢。孩子父母是深圳戶籍,孩子是香港戶籍,目前在深圳就讀小學一年級。近期,一家人打算回武漢,但擔心孩子讀書的問題。特諮詢,孩子能不能回武漢讀書,如果可以該如何辦理。
  • 香港教育局局長回應
    據上觀新聞12月28日報導,上觀專訪了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他在專訪中表示,香港人也是中國人,將嚴懲「問題教師」。面對當前飽受質疑的香港教育界,教育部門有怎樣的反思?如何處理失德教師和問題學校?怎樣通過教育彌合內地與香港因為此次修例風波而撕裂出的鴻溝?帶著這些問題,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特派香港報導組走進香港特區政府辦公大樓,專訪了教育局局長楊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