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鉛石山八大景 || 三清媚下午茶

2021-02-22 三清媚

上饒市廣信區煌固鎮沿畈村東面的鉛石山,海拔近四百米,面積約三平方公裡。為懷玉山餘脈,山形如獅,奇石林立,危崖峭壁,一個個自然景觀形神兼備,妙趣天成。

 沿畈章氏宗譜記載:「鉛石山萃然起於蒼莽之中,船巖垂象,鼻孔著形,金項巍峨,向石人似拱秀。貓頭蒼翠,對靈岫而爭峰,祀庇人等鹹以為有仙氣象。並有鉛石生輝,數如八龍之稱。而金頂白雲、瓜坪清泉、石僧臥雲、石僧負尼、鼻孔巖、貓頭巒、船巖、石筍為鉛石山八大著名景觀。」清代貢生章甫(曾在同治年間聘修縣誌)就八大景各寫五言詩一首,現寺廟裡有其碑刻。山上的小景觀就更多了:老道迎賓、石馬上山、神猴探頭、神龜守門、老虎巖、石兔子、牛角尖、一線天、官帽石、大石磨、石門檻……

三十年前,八大景均可觀可賞。現在有些景觀已經無法窺見。我年少時,多次從不同線路上鉛石山採茶、砍柴、遊玩。對八大景依稀有印象,現逐一梳理。

從沿畈上鉛石山有三條路。一條往水帶田自然村上,可觀賞石僧負尼(又稱和尚背尼姑)和石筍;一條往灰山塢自然村上,可觀賞貓頭巒(又稱鷹嘴峰)右側面;還有一條往白山嶺崗上,可觀賞貓頭巒左側面、船巖和瓜坪清泉三大景觀。往白山嶺崗上的路沒有石階,路最長又比較險,很少人往那走。

鉛石山是煌固鎮沿畈村與沙溪鎮鉛嶺村的分界線。從鉛嶺村上山,可以遠觀主峰上的鼻孔巖(又稱神仙洞或鼻子窟窿),還可近看小金頂上的官帽石和牌坊石。後兩處景觀雖不在八大景之列,但形象逼真,很值得觀賞玩味。

所有上山的路都通往主峰大金頂的谷底,也就是廟宙所在的位置。從谷底上金頂只有一條路,在谷底,主峰上的石僧臥雲(又稱和尚攤屍或石僧曬腹)景觀清晰可見。

石筍在山東北面,這尊奇石,在半山腰拔地而起,高約20多米。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效果,東面看,感覺它搖搖欲墜,擔心隨時會傾倒,而從西面看,它卻穩如泰山,像坐鎮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石僧負尼也在東北面,就是兩個山峰重疊在一起,像一男一女的頭像。說是大人背小孩也行,說是和尚背尼姑,更具浪漫色彩和想像力。

貓頭巒在山西南面,山壁上突出一塊形似貓頭鷹的巨石,尤其鷹喙很神似,有光滑的曲度感。我小時候常往白山嶺崗上山砍柴,對這一景觀已熟視無睹,聽大人說每到傍晚,這裡便有貓頭鷹在叫。一次下山晚,果然聽到「咕咪、咕咪」的叫聲。山色暗淡,加上這種似哭非哭的叫聲,我和小夥伴內心恐懼,斂聲屏氣挑著柴火走過那一段。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山上採石人將麻石滾下山時,出了意外,麻石不走尋常路,誤撞了貓頭巒,撞斷了貓頭鷹的頭部。現在看這個地方,再有想像力,也聯想不到貓頭鷹了。

船巖在山南面,是長50多米、深10多米的怪洞。洞中有池,泉水不竭。明朝大學士夏言遊鉛石山時,曾在此洞休息過。每遇戰亂,附近鄉民拖家帶口來船巖及老虎巖躲避。兩巖相隔200多米,在山路的兩邊。上了白山嶺崗,往主峰方向走500來米,可以遠眺兩巖。上鉛石山通公路後,這條路基本上荒廢,荊棘叢生。

瓜坪清泉也在山南面,大塊連成片的麻石,叫西瓜坪坦,麻石上人工開鑿了一個池子,清泉汩汩湧出,水質上乘,入口回甘。周邊石板上泉眼眾多,絲絲泉線細流,並長滿青苔。

石僧臥雲、鼻孔巖、金頂白雲三大景觀在主峰上。石僧臥雲,在主峰南面,站在谷底看上去非常逼真。小和尚雙目微閉,兩手交叉放在胸前,神態淡然,安靜地躺著,從容地享受陽光。上金頂的路又狹窄又陡峭。行至石僧臥雲旁邊,看到的只是懸崖上的幾塊凹凸不平的石頭而已,屬於只可遠看不可近觀的風景。過了石僧臥雲,山道分了兩支,一支斜行往上去大金頂,一支往右側去正東面的鼻孔巖。

鼻孔巖是兩個天然巖洞,洞口形似鼻孔,高3米多,寬近2米,深4米多,越往裡越小,兩洞相通。洞口下方有兩個鍋狀坎。往神仙洞的路根本不叫路,有些地方只容納下一隻腳,穿鞋子是走不過去的,必須光腳,手腳並用,手扶穩石壁再挪腳。眼不能往下看,那是萬丈深淵,絕對望而卻步。

往大金頂攀登,經過兩個「S」型斜坡,到達頂峰。村莊、田野、山林、河流盡收眼底。不論天晴下雨,始終有一大塊白雲,白天停在金頂上,夜晚在鉛石山上空飄遊。亦即鉛石山的第一景——金頂白雲。有了這頂白雲滋潤,鉛石山的茶成了雲霧茶,湯色嫩綠明亮,口感鮮香甘醇。登上頂峰,山風拂面,空氣清新。仰望蔚藍天空,白雲的絲絲縷縷都可見。

早年金頂上只有幾棵茶葉樹和成片的茅草,在頂峰可以放眼四望。站在東北面可以看到近處的石僧負尼和遠處的石筍景觀。如今金頂上長著密密匝匝比人更高的灌木,東北面過不去。石僧負尼和石筍兩處景觀,只有從水帶田方向上來才能看到了。聽當地人說,現在一路遍布雜樹和荊棘,想從這裡上山已無可能。猶記得我年少時,和小夥伴從水帶田上鉛石山,看到的石僧負尼景觀,像極兩張微笑的臉。

 

早在唐朝,鉛石山就是道教福地,與三清山、葛仙山、靈山並列上饒境內四大道教名山。在山頂建有「金頂法壇」,州府官員逢節來此祭祀天地,祈禱人畜平安、五穀豐登。南宋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尚書太師太保章伯溫(鉛屏章氏之始祖)慶賀六十壽辰,在山上捐建了祖師殿,從此釋道並舉,香火旺盛。後來又陸續建了香林寺(始在鉛石山麓沿畈橫街頭臨河而建,漲水衝毀後重建擴建,山下山上都建有香林寺,又叫香林院),真武殿(鉛嶺庵),大士堂(慧定寺),沈大真仙廟,三官殿等。

宋末元初,章伯溫後裔章潛,考取進士官至翰林院,因不滿當時社會現實,辭官還鄉,在香林寺的崇福禪院筆立詩會。各地達官顯貴積極響應,從之如雲。一時文人薈萃、雅士雲集,作詩賦詞,以文會友。詩會成立之初,民族英雄文天祥曾來此參會。詩會歷經40年之久,聞名全國。明洪武年間,香林寺升格為「叢林」,成了儒釋道三教融合中心,各地僧侶來此集會講學,盛況空前。至清同治年間,山上除了宏偉壯觀的廟宇建築,還有32直飯堂,供廟會時各地來的朝拜者食宿,有大戲臺可供三個班子同時演出,還有廟產田地茶山上百畝。每年農曆九月初一至初十廟會期間,成千上萬人上鉛石山朝拜,沿途擺滿貨攤茶攤,熱鬧非凡。

鉛石山宗教興盛的景象一直延續到民國二十年(1931年),是年高化和尚貪汙廟裡財產被發現,他引兵夜焚寺廟以逃脫,那些金碧輝煌的廟宇毀於一把火。僧人陸續離去,只留下一兩個守殘廟。新中國成立後,守廟的僧人停止了佛事活動,回原藉參加勞動。寺廟的附屬建築,諸如戲臺、神鍾、燒紙爐、和尚塔、大廟石門、關口園門,作為封建迷信的遺物,統統拆除毀壞。「文革」開始,這裡改為沿畈農場,各生產隊抽調社員到山上種植茶葉樹和油茶樹等。改革開放以來,多位信徒出資出力,先後在原址上重建了廟宇,並將流傳下來與鉛石山有關的名家詩文70餘篇,刻在青石碑上。

2012年,政府投資修建了雙車道的水泥路上鉛石山,全長1.2千米,車子可以開到廟宙門口,極大方便了信徒朝拜和遊客觀光。

(註:本文有關鉛石山歷史的文字,參照唐嵩先生整理的《鉛石山記》)

 

煌固鎮採風行程

7:30  從上饒出發

8:10  塘裡村王文京舊居

8:40  汪村中學

9:00  江西藝術職業學院寫生基地

9:30  章氏家祠

10:00 鉛石山

11:40  沿畈村百畝荷塘、稻蝦

12:10  大棚菌菇基地

12:30  煌固鎮政府午餐

13:30  會議室看宣傳片

14:00  博宏箱包廠

15:00  徐氏宗祠

16:00  丁宅村軟籽石榴基地

17:00  紅心彌猴桃基地

18:00  晚餐

19:00  煌固一江兩岸夜景

19:30  結束一日的行程,愉快返程

簡介:章曉紅,江西省作協會員,在媒體發表散文近百萬字,出版散文集《心語如歌》、散文合集巜水映三清》等。

相關焦點

  • 三清媚文學下午茶 | 三清山採風記(四)
    外地朋友聽聞三清女子文學會的名稱時會很自然地聯想到三清山。詢問我是否與道家三清有何文化淵源,我便想當然地回答道:「文學之三清,清心、清思才能有清魂,神聖之處便與道家之玉清、上清、太清之尊相似啦。」
  • 風和日麗,登萊蕪八大景之一的棋山
    清明節後的第三天,風和日麗,收拾好背包去爬棋山。棋山座落在濟南市鋼城區,是以前萊蕪市八大景之一。來到棋山半山腰的廣場上,先遊覽了下棋山柯爛雕塑。據說很久以前,棋山下的棋山觀村裡有一樵夫上山砍柴,在山上看到兩個白鬍子老人在那裡下棋,他便把斧子放在地上專心致志地看兩位老人下棋。由於口渴,就隨手端起老人的碗喝了一口水,又繼續看起來。樵夫看棋看的入神,卻不知道天氣白晝變化,樹上的葉子黃了又綠,綠了又黃,也不知過了多久,兩位老人下完棋後走開,樵夫也想起該回家了,他轉身去找砍柴的斧子,卻看到斧把已經爛了。
  • 山中有石 石中有景 景中有山
    ​山中有石,石中有景,景中有山​;山中有石,石中有畫,畫中有夢; ​山中有石,石中有韻,韻中有詩;山中有石,石中有勢,勢中有風情。
  • 上饒市十大旅遊商品:三清印象旅遊紀念品系列
    「三清之魂」石雕擺件  「三清之魂」石雕擺件是「三清印象」旅遊商品「風雅三清」體系中的重點旅遊文化創意商品。「三清之魂」的雕刻以仿玉彩石為原材料,將三清山世界遺產地最具標誌性的東方女神和巨蟒出山景點為主體。巧妙融合三清山棧道、文物、雲霧、松石等人文和自然景觀,結構穩重、構思精妙。展現了三清山世界自然遺產花崗巖地質地貌、生物多樣性和花崗巖景觀美學,具有濃厚的三清山區域文化特色。
  • 正山小種的下午茶
    如果下午茶吃帶殼的糖炒慄子似乎有點不正經。把糖炒慄子去殼碾壓半碎,有顆粒口感,做成小點慄子糕,和紅豆糕一起,精細造型,有了下午茶的儀式感。 下午茶,喝紅茶。世界各地產紅茶各有特色,而正山小種卻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味道,很有鄉土氣息。
  • 臨朐八大景詩
    臨朐縣有老八大景詩,因社會歷史原因改變很多,縣委縣府領導決定成立研討小組,在《濰坊日報·臨朐版》刊登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徵集新版的臨朐八景詩。在歷時兩年多的時間裡,汲取眾家之長,形成了新版的「臨朐八景詩」。八大景點八首詩,臨朐美景知不知? ——朱際展 1.
  • 上饒市十大旅遊商品:三清印象旅遊紀念品系列
    「三清之魂」石雕擺件  「三清之魂」石雕擺件是「三清印象」旅遊商品「風雅三清」體系中的重點旅遊文化創意商品。「三清之魂」的雕刻以仿玉彩石為原材料,將三清山世界遺產地最具標誌性的東方女神和巨蟒出山景點為主體。巧妙融合三清山棧道、文物、雲霧、松石等人文和自然景觀,結構穩重、構思精妙。展現了三清山世界自然遺產花崗巖地質地貌、生物多樣性和花崗巖景觀美學,具有濃厚的三清山區域文化特色。
  • 聲名遠播的豐縣華山八大景,你知幾何?
    1985年時,已從臺灣海軍陸戰隊任政委退休的本家族侄兒尹聯避將軍,他講到當時華山的八大景。華山因峰相連,前巖平如茶几,亦可仰可臥,相傳三國時蜀漢五虎將之一的趙雲曾在此臥石歇馬,故名為臥石觀雲,為一大景。山削危巖突出數丈,可避風雨,長滿青翠,松樹若蚊龍舞姿,山下嵐河水清澈透底,橋上遊人如織,河中人影,山影,松影倒映,松照山,山照松更是華山最馳名中外的松崖滴翠為二大景。
  • 景石之惑
    景石之惑 ——下文針對景觀相石實踐中常常存在的觀念偏差,談一些自己的實踐感悟,以為前文述及的景觀相石「六不原則」的補充。五年來,老焦專注於研發雅石置景所需的板、幾、盤、盆等展具,探索雅石置景的理念和玩法,經常有石友向我推薦平底的石頭,似乎很多石友心中形成了一個概念:只要是平底的石頭,一定可以採用板、幾、盤、盆的展演。甚至認為平底的石頭一定是珍貴、難得的景觀石。其實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觀念。景石之所以成之為景石,首要的條件是:山是不是山,景成不成景。
  • 萊蕪八大景之一宮山夕照遊記
    要說「宮山「,你可能不十分熟悉,但是說蓮花山,你可能就不陌生了。宮山,原名新甫山,它盤踞於新泰、萊蕪之間, 因其主峰犁鏵尖為諸峰環抱,形似盛開的蓮花,故又名蓮花山。此山也是泰山的支脈之一,又稱「小泰山」。蓮花山應該不陌生吧,我寫蓮花山的遊記已有幾篇了。
  • 看得見風景的下午茶
    能量水果盤、鹹甜搭配的下午茶點和原葉茶,給下午增添一個好心情。開放式廚房是這個餐廳的又一亮點,而今年新出的經典英式下午茶套餐也相當值得嘗試。招牌迷你版招牌胡蘿蔔蛋糕和芝士蛋糕、鹹味蔬菜派、酥皮熱狗卷與三明治等組成的下午茶點搭配來自三款來自中國知名茶葉產區的原葉茶——武夷正山小種伯爵紅茶、西湖獅排明前茉莉龍井,以及雲南大葉熟普胎菊,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中西交融氣質。
  • 八大山人醉酒畫松 ​,你見過嗎?
    八大山人 歲寒三友圖題識:丁丑十一月望日,友翁沈先生自豫將歸,約八大山人畫中題詩中提到的「大火」「文曲星」「北鬥星」都是古人心中的標誌星,八大山人以這些星宿比擬沈先生,說明了他對這位摯友的推崇。八大山人作品中,超過100字的題跋已屬罕見,本幅跋文長達194字,是八大花卉作品中(不含山水和翎毛畫)題跋最長的一件,全用行草書寫。
  • 石椅去賞花 景家來採茶
    石椅去賞花 景家來採茶 在你欣賞了九皇山、藥王谷夢幻的美景後,別忘了不遠處還有一個美麗的、具有濃厚羌族文化氣息的地方——北川曲山鎮石椅羌寨走進石椅羌寨,領略古老神奇的進寨儀式,感受熱情似火的席間酒歌,體驗激情飛揚的篝火晚會。
  • 全國八大茶旅勝地,愛茶的你應該去看看
    生長著一千多年歷史受人尊敬的普洱「茶王樹「,至今仍遺有大量栽培型古茶樹群落,原始茶樹林和現代茶園並存,構成了一個茶樹自然博物館,板山是雲南普洱茶集團的第一大原料基地,普洱八大茶區之首,板山茶秉承古老貢茶工藝精心製作,生茶香氣持久,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醇厚,熟茶湯色紅如寶石豔如瑪瑙,香氣醇厚悠長,葉底柔軟勻齊,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茶且越陳越香。
  • 「美術」最美「八大景」,最深故鄉情——評劉浩臨朐「八大景」
    沂山雙崮聳雲煙(劉浩作品 ) 臨朐的麗山秀水積澱著文化的基因這便是劉浩先生嘔心瀝血,耗時一年半,創作臨朐「八大景」的主要動因吧。東鎮沂山、名泉龍灣、石門紅葉、山旺化石、巨洋雲煙、嵩山抹黛、黑松林的濤聲、龍潭湖的漣漪……「八大景」是故鄉山水的精緻縮影,是故鄉最為獨特的符號,是畫家心底的故鄉。對於故鄉,畫家的心永遠是躍動的、灼熱的。展示故鄉的美,已然成為畫家無聲勝有聲的宣言。
  • 最是三清天下秀
    說到江西的旅遊,習近平更是點讚:廬山天下幽,三清天下秀,龍虎天下絕。  三清山的秀美是有底蘊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做這樣的表述:獨特的花崗巖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巖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
  • 【尋找老廈門】重拾老廈門廿四景之八大景
    由於廈門古近代行政規劃只局限於廈門島西南隅,歸同安管轄,因此這舊二十四景也是在廈門島內。自清代到民國年間有關廈門的旅遊指南中都有詳細的介紹此二十四景,因此曾經廣為大眾所熟悉。解放以後,部分景點被作為軍事用途而無法遊覽,或是城市發展建設導致部分景點的荒廢,許多景點開始名不副實。因此1997年,政府又推出大廈門(含島外)的新二十景,但這新二十景,也是在老二十四景的基礎上確定的。
  • 摩洛哥江景泳池餐廳!西點免費送!9.9元下午茶!網紅民宿list上線!
    我不允許有仙女還不知道這些人間仙境👇🏻✦秒殺摩洛哥風情的泳池酒店✦曼海蒂風格裝飾設計✦灕江江景(塔山、穿山)盡收眼底✦貼心下午茶+創意寫真...桂林網紅妹紙都來打卡而且性價比超高,家裡沒礦也放心往下看......
  • 聲名遠播的豐縣華山八大景,你知幾何?
    1985年時,已從臺灣海軍陸戰隊任政委退休的本家族侄兒尹聯避將軍,他講到當時華山的八大景。華山南怪石嶙峋,多奇石,山勢陡峭,最有名是飛來石和臥石觀雲等石景,維妙維肖極為逼真。華山因峰相連,前巖平如茶几,亦可仰可臥,相傳三國時蜀漢五虎將之一的趙雲曾在此臥石歇馬,故名為臥石觀雲,為一大景。
  • 景石之惑
    景石之惑 ——下文針對景觀相石實踐中常常存在的觀念偏差,談一些自己的實踐感悟,以為前文述及的景觀相石「六不原則」的補充。五年來,老焦專注於研發雅石置景所需的板、幾、盤、盆等展具,探索雅石置景的理念和玩法,經常有石友向我推薦平底的石頭,似乎很多石友心中形成了一個概念:只要是平底的石頭,一定可以採用板、幾、盤、盆的展演。甚至認為平底的石頭一定是珍貴、難得的景觀石。其實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觀念。景石之所以成之為景石,首要的條件是:山是不是山,景成不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