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2019的高考,快看哪一張照片屬於你的記憶?

2020-12-14 貴州衛視

1977-2019

四十二年高考

一個國家命運的拐點

千百萬個人生的轉折

1977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1977年12月10日的高考,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這一天,570多萬從農村、工廠、部隊走來的年輕人,

懷揣著難得的名額和奮發的意氣,

奔向考場。

由於報考人數過多,

國民經濟也剛開始恢復,

國家一時竟拿不出足夠的紙來印考卷,

中央果斷決定調用印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紙張。

最終,27萬年輕人在第二年的春天,邁進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

1978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的高考,全國首次實施統一命題,分省錄取,這一考試制度基本沿用到現在。

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

1979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

飽經磨難的共和國迎來30歲生日,

「而立」之年的中國,

在改革開放的號角下,抖擻精神。

這一年開始,高考的日期定於7月7-9日舉行,除了1983年外,一直實施到2002年。

1980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張舊照攝於當年開考前的考場,

兩名女生正在交談。

她們的笑容給沉悶的考場帶來一絲輕鬆的氣息。

面對著未知的考試與前程,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輕鬆起來呢?

1981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是1981年,

天安門廣場,

華燈下,

複習高考內容的青年。

知識改變命運!

這一信念,越發堅定地紮根在年輕人心中。

1982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

志氣高昂的他,在志願表上填了北京大學,

不過遺憾的是他當時的數學只考了1分。

次年高考,他的數學也只考了19分,

不甘心的馬雲選擇了「第三戰」。

這第三次高考,他的數學終於考到了79分。

但遺憾的是,

他的總分與本科線還是差5分。

不知道是不是黃天不負苦心人,

由於同專業招生人數未滿,

馬雲最終進入了杭州師範學院本科,被調劑進入外語專業。

1983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的高考作文題。

第一次出現了一幅漫畫,

這幅題為《這裡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的漫畫,

描繪了一個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時候放棄。

這道題的出現,

給當時習慣了根據一段材料或一個命題開始寫作的考生們來了個措手不及。

曾擔任過高考閱卷的北京語文特級教師薛川東回憶,

當時不少考生沒有真正看懂這幅漫畫,

有個學生在作文中寫了:「一個農村的壞分子,要把公社的大壩挖穿,幸虧沒有挖穿,不然就出大事」的故事,讓閱卷的老師們看得哭笑不得。

1984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10月27日,

報名參加上海市總工會舉辦的

高考複習培訓班的年輕人,

將報名大廳圍得水洩不通。

1985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高考向著減少高考科目的改革方向發展,

也是在這一年,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

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

1985年高考前夕,北京171中學的王琳和一位男生隔著幾張課桌低頭看書,他們在談戀愛,後來考入同一所大學,結婚、離婚。

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

1986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黃岡中學」,

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

這一「神話」,在1986年,幾乎達到巔峰。

當年,黃岡中學高考升學309人,

升學率達91.4%,600分以上高分者達30人,佔全省1/9,

且囊括理科第一、二名,文科第一名。

打著「黃岡」旗號的試卷、輔導書,

以「偏、難、怪」著稱,

恐怕是很多人學生時代的噩夢。

1987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張老照片,記錄了高考結束的考生們,

興高採烈地走出考場的場景。

即使是30年前,這場面看上去和今天也並無兩樣。

1988

四十年 四十圖

這一年,江蘇高考第一次發現了抄襲作文。根據高考語文命題專家高朝俊曾在其書《高考作文那些事》中的描述,

這一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習慣」為題,在選擇「樣卷」的過程中,大家一致認為一篇記敘類的文章寫得太好,判為一類卷上等。

在把「樣卷」發到閱卷教師手裡以後,

就有教師來反映,這是一篇抄襲之作。

那時候可不像現在這樣,

把「疑似抄襲」的文章中的關鍵詞句「百度」一下,

把搜索到的有關文章對比一下,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結論。

閱卷組只得在請那位老師回憶了原文出處後,派了幾位教師,

把近5年的《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都搬了出來,一份份地找過去。

終於,在1984年5月17日的《中國青年報》上找到原文。

於是那篇文章被判為「抄襲」,得了很低的分。

在高考恢復10年後,整個社會學習的熱情越發高漲,這是大年初一的上海,求知的年輕人令圖書館的自習室座無虛席。

1989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

國家教委下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標準化實施規劃》,

標誌著標準化考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至此,高考這根指揮棒產生了空前的指揮效應。

標準化考試促使全國的基礎教育都不得不跟著應試方向走。

標準化考試派生了標準化答案,

後來就用上了閱卷機器。

像這樣70年代的高考閱卷現場,慢慢地就看不到了。

1990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當年10月,國家教委啟動「三南改革」,

湖南、海南、雲南三省將過去高考的文理科分組變為文史、理工、醫農和地礦四類,每類只考4門,

而這一重大政策的宣布,

離次年高考只有不到9個月的時間。

無數人的命運因為這一紙文件而改變。

直到今天,高考的內容和形式仍在不斷變化。

「上榜」這件事,對每位考生都充滿了變數。

1991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在高考前不到三個月,

國家教委舉行了記者招待會,

正式宣布:從1991年開始,在全國實行普通高中畢業會考制度。

會考原本只是學業水平考試,

但是後來,為了提高升學率,

一些地方依照會考成績將一些學生提前驅除「出局」,

不被允許參加即將到來的全國統一高考。

1992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劉強東考取了江蘇宿遷的高考狀元。

據《年輕就是要:活出你自己》一書中描述,劉強東的小時候的夢想是從政,做縣長,造福一方。

當時,以他的成績完全可以上清華大學物理系,

但他早已經在填報志願時,放棄了清華物理系,填寫了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那時候的他想當然地認為:

進了人大就能做官,

而社會學又是統管一切「小學科」的「大學科」。可惜的是,

在入學當晚,劉強東的美夢就破碎了。

因為同系的師哥告訴他,

社會學與從政無關,

而且就業狀況在人大排倒數第二,僅次於人口系。

在今天,高考專業與就業不對口的情況,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

1993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國家教委大手一揮,開始在各省市中鋪開「3+2」高考科目設置,

即文史類考語、數、外三科加政治、歷史二科,

理科考語、數、外三科加物理、化學二科。這種科目設置一直沿用到2000年。

這是一張1993年的高考政治試卷,這樣的卷面設計,讓人分外熟悉。

1994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全國37所重點院校試行並軌制收費,

逐步建立起「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用、畢業生多數人自主擇業」的機制。

以前國家發生活費相當於「國家幹部」的大學生身份,

從此要自己掏錢讀書。

湖北三峽壩區三鬥坪鎮東嶽廟村黎開英的兒子望軍在1994年全國高考中,以651分的好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鄉親們紛紛來到他家祝賀。

金榜題名給這個農村家庭帶來了無上的榮耀。

1995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即將進入考場的考生正在考場外進行著最後的溫習。

1996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漫畫作文題再一次出現已是1996年。

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給出了「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

這在當時引發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被評價為諷刺現實,直面社會陰暗面。

也由此引發了教育界與醫務界的一點不愉快。

1997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7月28日,西安。

發榜了,許多高考生落榜。

國家辦的大學有限,社會辦學的大學便應運而生。

這是招生諮詢會上,替兒子選學校的父母。

1998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年高考結束後,

一位考生在清理自己的學習資料。

厚厚的資料摞起來,

超過了小夥子170釐米的身高。

1999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世紀之交的1999年,

我國開始了大規模的高校擴招。

「幸虧我媽沒早生我一年!」,當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太多應屆高中畢業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這一年,高校招生比例猛增至47.4%,

而直到6月時,許多考生尚不知會有此意外之喜。

擴招,給了很多人圓夢大學的機會。

這一年的高校擴招引發了「大學新生潮」。圖為武漢大學「迎新」場景。

2000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電腦和網際網路還是稀罕物,

位於北京東大橋的百腦匯電腦城,

一大早就有許多考生和家長來到這裡,

排隊等待免費上網查分。

據工作人員說,一個上午就來了近百人,

查完了分數,

每個人的表情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2001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高考取消了考生「未婚、年齡不超過25歲」的限制,

這給無數大齡考生以驚喜和機會。

以炒股為生的黃順鋒做夢也沒有想到今生還有機會參加高考。他同眾多大齡考生一樣,成為高考新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

2002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7月7日,上海市92800多名考生冒雨走進全市3800多個考場參加高考。

而首場語文考試的作文「面向大海」,

因取材範圍過大,

頗讓部分考生感到無所適從,紛紛表示心裡沒底。

這位女生剛出考場,便向母親訴苦。

在「吐槽」還未被發明的時代,當時的考生也就無法享受到集體吐槽高考試題的樂趣。

2003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教育部決定將高考時間提前1個月,

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

高考終於告別酷暑。

678的諧音是「錄取吧」,

在殘酷競爭的考試中,

這也許正是考生需要的一點心理安慰。

這一年,全國爆發了大面積的非典疫情,想要進考場,還必須先過「體溫測試」這一關。

2004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6月7日,63歲的「爺爺考生」鄒偉敏在浙江嘉興海寧一中考點參加考試。

像這樣的大齡考生,如今並不罕見。

大學是一個美麗的夢,

而這個夢,

並不只屬於年輕人。

2005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海南高考狀元李洋「夢斷清華」,

引發了全社會對「高考移民」及「高考公平」的大討論。

當年,李洋先是被告知高考分數海南理科第一名,

海天學校還掛出醒目的條幅,祝賀李洋取得好成績。

眼看就要實現上清華大學的夢想,

但因為有人舉報,他在海南就讀未滿兩年,不符合海南省報考本科第一批院校的要求,被取消了錄取資格。

李洋後被香港城市大學錄取。

2006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6月7日,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的老師,

在開考前,

送給每位考生一個貼有「心會跟愛一起考」的蘋果,

預祝考生「平穩考出豐碩成果」。

一個蘋果,代表祝福,也隱隱投射出教師群體在面對高考時的焦慮。

2007

四二十年 四十二圖

高考,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整個社會的神經,

畢竟,誰家還沒有個要高考的孩子呢?

2007年某公交公司出動公交車免費接送考生,並且在考場外設置了車廂服務站,讓家長不必在酷熱裡等待,可以上車免費飲水和休息。

2008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7月3日,四川地震災區延期高考舉行。

在德陽人民醫院的「病房考場」內,

4名東汽中學考生正在填寫答題卡。

2009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高考結束,廣東省四位「狀元」騎著高頭大馬,霸氣巡街。

高考催生出一種「狀元經濟」——狀元筆記、狀元錯題、狀元食譜 ……只要跟「狀元」沾上點邊,都會賣的還不錯。

2010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高考結束,

也許是多年未曾見過的笑容綻放在考生和家長的臉上。

鮮花、擁抱,

毫不吝惜。

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亞於一場戰爭,

所有人都如釋重負。

2011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高考這天,

工地停工了,

汽車不鳴笛了,

就連大媽們都不跳廣場舞了,

整個社會,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向考生釋放善意。

一位考生在的哥、交巡警等人的愛心接力幫助下抵達考場後,不禁感動地哭了出來。

2012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6月8日下午,高考英語聽力考試。

緊挨著南京市九中高考考點的道路上,

考生家長排成一排,堵住馬路,

指揮過往的自行車、電動車繞道而行,

以免噪音影響考生的考試。

高考,從來就不是只考學生的。

2013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每年臨近高考,

家長為了考生,做盡各式祈福,

試圖為高考之戰的勝利增加一塊砝碼。

2013年5月13日,江蘇省南通市,當日是民間傳說的文殊菩薩生日,考生家長前往當地劍山風景區——文殊菩薩廟燒香祈福,求菩薩保佑子女考出好成績。

2014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臨考前幾天,

四川巴城部分學校考生,

用撕書、扔書的方式

釋放壓力,迎接高考。

2015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2015年6月5日早上8點8分,

一年一度的六安市毛坦廠中學送考開始。

42輛送考大巴載著數千名高三考生,

從這個號稱「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學校駛出。送考車的車頭車尾都坐著穿紅衣服的學生,有學生打開車窗,喊著毛中必勝,

毛坦廠當地萬餘名群眾和家長

自發來到車隊兩側為考生送考,

家長們手持空色旗幟為高三考生吶喊助威,場面十分壯觀。

2016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高考是許多中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試,

為了維護高考公平性,

反作弊工作也在不斷從「人防」向「技防」升級。

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的出臺,

將國家教育考試作弊行為列入刑法之中,

使得2016年高考被社會評論為:

「史上最嚴高考」。

高考的公平公正,應是這個社會的底線。

2017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2017年6月8日下午5點10分,

最後一門英語考試結束,

孩子們歡呼著衝出校門口,

門外家長們紛紛舉起手機拍下這一幕。

一些考生將老師和同學舉起,

拋向空中,

他們打起V形手勢以示慶祝。

孩子,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2018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2018年高考正式拉開大幕,

首批「00」後考生們集體亮相步入考場。

莫言在《陪女兒高考的這一整天》一文中,寫高考這天女兒的心情:「從7點開始,女兒就一趟趟地跑衛生間。對於高考,莫言只能感慨說,高考很壞,但沒有高考更壞。

2019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6月8日,高考結束時,

安徽十中門口,曾發生感人一幕:

一個穿黃色T恤的男生,

考完最後一場英語,

步伐輕盈地走出來,

大步來到在考場外守候的媽媽面前。

媽媽還沒反應過來,

男生撲通一聲跪下說:

「媽,謝謝您,這些年您辛苦了」。

媽媽一把將孩子抱在懷中,

現場爆發出陣陣掌聲。

下跪男生叫王恆傑,是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坦言,高考完的那一跪,不是策劃,不是炒作,是他不論考好考壞,都要獻給媽媽的禮物,感謝媽媽給了他最好認知。

6月23日,安徽高考成績公布,王恆傑考了635分,高出安徽理科一本線139分,雖然不是狀元,但堪稱優秀。

2020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42年漫漫高考路

忠實記錄了家國面貌、時代變遷

你我都曾是這千軍萬馬中的一員

這條路

浸透了幾代人的淚水、歡笑

寫滿青春,寫就命運

車輪不會停下

故事未完待續……

預祝今年參加高考的學子們

金榜題名 前程似錦!

來源:綜藝微刊、貴州改革(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

責編:熊懿 | 編審:王曉海 | 終審:牟行芳

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劉震雲的《塔鋪》汪海洋的《高考1977》,1979,屬於我的高考記憶
    我的高考是在40年前的1979年。但細說起來,1979年的高考應該是我的第二次高考。1977年,高考恢復的第一年,我正在讀高二(當時農村的高中是兩年制)。當時的要求也沒那麼嚴格,沒畢業也可以報名參加高考。於是,我便懵懂地參加了第一次高考。
  • 1977年的高考老照片:那時候能拿準考證參加高考,別提多高興
    1977年的高考老照片:這是1978年春天,北京大學迎來恢復高考後錄取的第一批新生,從他們臉上的笑容可以看出,能夠考起大學別提有多開心了。1977年的高考老照片:在那個年代,如果能夠拿到準考證參加高考,別提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兒了,學子們參加考試回答的題目都非常認真。
  • 四、內蒙古雪原上的1977年高考 (1)
    四、內蒙古雪原上的1977年高考 (1)   別看劉寶和只是個小學文化,分析起形勢來一套一套的。  我也和他們聊了起來:你們剛才說的高考的事是真的嗎?  孟:這消息千真萬確呀。10月20日晚廣播電臺已經公布了這個消息,第二天《人民日報》還發表了兩篇大塊文章。你還不快報名。  我:我倒是在北京時就聽說,鄧小平主持教育工作後,非常重視知識分子。
  • 1977到2015年,從高考全國卷作文題看中國39年變遷
    1977年的高考。 圖片來源於網絡1977年中國重啟高考,1978年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如今這項世界規模最大的考試從重啟以來已跨過39年光陰,轟隆隆地駛到2016年。39年間,高考經歷多次變革和調整,在變與不變中不斷完善。
  • 高考故事|五位復旦教授因1977改變人生:幸運趕上轉折點
    1977年,中國恢復了中斷10年的高考制度。這一消息將青年們從迷惘與困惑中拉了出來,讓他們看清了前方的道路,找到了努力的目標,擁有了實現理想的可能。此後,千千萬萬青年通過高考走向了另一種人生。今天,就讓我們聽復旦管院的芮明傑、徐以汎、薛求知、鬱義鴻、張新生等5位教授聊一聊他們的1977和那段激情歲月中的故事。
  • 1977年的今天,上海恢復高考!11萬考生走進考場,親歷者回憶↗
    >參加過1977、1978年高考的上海考生袁念琪,回憶起那段往事,仍然記得清清楚楚。△1977農場初試語文卷只要你報名參加高考,連裡不少人就開始叫你「大學生」了。拿到高考入場券後,複習進入最後衝刺。那時沒高復班可讀,就是有也不能請假回上海讀,複習全靠歷年全國高考卷和想方設法弄來的中學複習模擬卷。
  • 高考全國卷歷年作文題 看中國39年歷史脈絡(1977-2015年)
    1977年的高考。  到九十年代,中國進一步大刀闊斧搞建設,高考作文題也開始鼓勵學生創新、嘗試,展現出一代人奮發圖強、標新立異的精神面貌。如1991年作文題《描寫「圓」的想像物》、1994年《嘗試》、1999年《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進入二十一世紀,高考作文命題更加開放、自由,從社會層面轉移到精神世界。
  • 高考考生四類,你屬於哪一類?
    「二月春期看已半」,到了「風嬌小葉學娥妝」的季節,但大部分考生生都是慌的一批,離高考又近了一個月,而且今年由於疫情管控,不能提前回學校複習,這就很考驗學生在家的自學能力、自控能力了!這可真的是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考生們,請不要懈怠,要把在家當作自學逆襲的絕佳時機!
  • 心理測試:四張螢火蟲的照片,你最喜歡哪一張?
    兒時,是大家寶貴的記憶。螢火蟲,也是許多人心中獨一無二的印記。下面四張螢火蟲的照片,你最喜歡哪一張?看看你還剩多少童心吧。它也是你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你尤其不喜歡那些喜歡算計別人的人。當你發現別人有這樣的特質時,你通常會果斷地遠離,因為你知道自己會與他們「鬥爭」。您通常會穿一些印有卡通圖案的衣服,喜歡看童話式的電影或動畫,這些童年的印記仍然緊隨在您的身後,很可能一直跟隨著您。你選擇了B,是個愛幻想的寶寶。你並不是個孩子氣的人,但是周圍的人會覺得你很孩子氣。
  • 魚眼中詭異的光,維納斯的身高,哪個是屬於你高考的獨家記憶
    一提到高考題,相信經歷過的人都會有很多話想說,或者有些槽點不得不一吐為快。近幾年的高考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魚眼中詭異的光和維納斯的身高了,那道詭異的光現在的你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嗎?維納斯的黃金比例身材你知道有多高了嗎?現在就來盤點一下,近幾年的高考槽點題吧!
  • 盤點:1977——2017山東高考歷年語文作文題目全在這裡了!
    日中午11點30分,高考首場考試結束,2017年高考山東卷語文考試作文題目出爐,為根據一段「一個書店24小時營業,營業員無論對待大學生還是流浪漢,態度都一樣……」等文字材料,進行作文。你還記得自己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啥嗎?大眾網記者為您梳理匯總了自1978年以來,歷年的山東高考作文題,讓我們從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的變化看中國近40年變遷。
  • 我背著小提琴,走過高考1977年
    1977年高考在冬季,那是恢復高考的第一次考試。作為經歷過那次高考的我,回首當年「闖五關斬千將」的那一幕,就像電影鏡頭中的畫面,清晰地浮現在我腦海。60多歲的房東大娘問我:「你『鋸」(拉)的是『麼個』(什麼)歌,聽不懂,吵我『困眼閉』(睡覺)」,我便隨意拉了一首「文革」時期家喻戶曉的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她連聲稱讚:好聽!好聽!1977年下半年,父母在大學工作的緣故,很快便得知將要恢復高考的消息。
  • 高考作文:共和國,我們用手機為你拍照!
    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又上線了,同往年一樣,網絡上又掀起一波高考作文熱。為什麼高考那麼多科目裡人們最關心的是高考作文呢?答曰:因為在這麼多科目裡,他們看得懂的也就只有作文了。筆者聽到這個段子,仿佛膝蓋中了一箭。但玩笑歸玩笑,筆者看到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題,卻深有感觸。
  • 恢復高考第一年是什麼樣的?來,親歷者告訴你
    錢穎一,清華經管學院院長,也是1977年參加高考,考入清華大學…… 繼續往下看揭曉答案↓↓↓↓↓ 問1 當年什麼契機讓您選擇了參加高考? 那時的考生是如何備戰高考的? 答 1974年高中畢業後就下鄉了,在農村呆了三年,白天去勞動,晚上辦夜校。
  • 2019年高考作文出爐!福建題目是……內附大量考場外感人照片
    日報君就第一時間為大家拿到了此次高考全國各地的作文題快來看看吧!2019年全國高考作文福建考的就是這個啦!作為在這個特殊年份參加高考的學生,你會賦予2019年哪一種色彩,來形象地表達你的感受和認識?請以「2019的色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感情真摯,運用記敘、描寫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 歐洲王室發布2018聖誕照片,你最喜歡哪一張?
    今年挪威王室的照片顯得較為正式。國王一家在金碧輝煌的奧斯陸王宮裡擺拍,頭頂的水晶燈璀璨耀眼。挪威哈康王儲的長女英格麗德公主又長高了,不過她穿著黑絲襪顯得過於成熟。除了擺拍,還有像英國王室這樣,選擇一張過去一年最具代表性事件所拍攝的照片。
  • 《自然》2019年度最佳科學圖片,哪一張是你心中的No.1?
    以下是《自然》雜誌新聞團隊精心挑選出的2019年科學和自然界最引人注目的照片,哪一張是你心中的 No. 1 ?01首張黑洞照片圖片來源: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ETH Collaboration)。(該照片獲得2019年惠康攝影獎)04小喇叭圖片來源:Dr. Igor Siwanowicz小喇叭蟲是一種單細胞淡水原生動物。這張照片獲得了2019年尼康微觀世界顯微攝影大賽的二等獎。
  • 鎮海中學一張照片網上爆紅 浙江高考狀元都來留言了
    但是,有一張紅日初升的照片,卻在海內外朋友圈中熱轉,意想不到地帶來了來自世界各地雪片般的祝福。祝福者中,有著名作家、《小別離》的作者,有長江學者、甬城英才,有央視記者、企業高管和企業家,有中科院研究員、大學教授和在校大學生。  這是一張什麼樣的照片?  記者看到了這張照片。
  • 高考1977|何迪:「新三屆」的命運和國家發展緊密相連
    77、78、79級的大學生通常被稱為「新三屆」,即恢復高考後的三屆大學生,當時的平均錄取率不到5%。他們普遍經歷過底層的歷練、個性堅定沉毅,能吃苦。他們當中,許多人後來成為了各領域的帶頭人和中堅力量。1977年參加高考,被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專業錄取。31歲從工廠走進大學,畢業後到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從事中美關係研究,九十年代下海經商,而後加入瑞士銀行,參與了許多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重組上市及收購兼併的項目。一路走來,何迪說,恢復高考改變不僅改變了一代人的的個人命運,也改變了國家的命運。1966年高考中斷時,何迪已讀完了高中課程。無奈,進入大學的那扇門恰好被關上。
  • 一張消失的記憶卡
    我想,因為心中有愛,一個人才會真正用心去看,去聽,去生活吧。2014年9月,一個人背包去了尼泊爾。因為第一段航程的延誤,在香港機場待了兩天等待候補機位,卻剛好遇上佔ZHONG,到了加德滿都預定的住宿被黑心老闆二次銷售給了別人,在塵土飛揚的街巷被人偷了盤纏,準備出發布恩山徒步的前一日發生雪崩。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切,旅行才變得更為生動,而所經歷的,像極了這個世界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