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3日訊 大疫當前,文旅行業經歷了一個突如其來的「休克期」。此時中央預算內投資的積極投入,將有力推動文旅精品工程開工建設,提振行業信心,釋放其在拉動經濟復甦方面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日前,部分地區相繼公布了文化旅遊提升工程2020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情況。
據悉,2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了《「十三五」時期文化旅遊提升工程》2020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共安排57億元,支持485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設施、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至此,「十三五」時期已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78億元,包括文化項目共61億元,遺產項目共97億元,旅遊項目共120億元。
河南:600萬元支持3個項目建設
3月6日,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轉發下達文化旅遊提升工程2020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根據通知,本批計劃下達河南省2020年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建設項目3個,下達投資600萬元,資金來源為:中央預算內投資440 萬元,縣投資80萬元,單位自籌80萬元。以上投資全部納入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計劃下達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屬於補助性質,當地政府要嚴格落實地方建設資金,嚴格防範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禁未經批准擅自變更建設內容和建設規模。
青海:6.14億支持43個項目建設
3月6日青海發改委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青海省文化旅遊提升工程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6.14億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設施、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等43個建設項目。
至此,「十三五」期間青海省共爭取文化旅遊提升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24.41億元,其中文化項目3.18億元,遺產項目(含國家公園體制試點)13.82億元,旅遊項目7.41億元。
陝西:1.964億元支持18個項目建設
3月6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陝西省文化旅遊提升工程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1.964億元,支持18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設施、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
至此,「十三五」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累計安排陝西省中央預算內投資12.36億元,用於提升文化旅遊基礎設施水平,推動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為貫徹落實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國家發展改革委累計下達省「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中央預算內資金3億元,支持陝西省深度貧困地區30個重點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山西:2.068億元支持34個項目建設
3月23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下達山西省文化旅遊提升工程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2.068億元,用於支持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34個項目建設,爭取資金額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新疆:4.56億元支持45個項目建設
3月3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消息,國家下達自治區文化旅遊提升工程2020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4.56億元,支持45個項目建設(其中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設施項目3個,旅遊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42個)。項目將實施、修繕保護一批重要文物基礎設施,加強各類自然保護地保護性建設,實現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有效保護和永續利用;進一步完善重點景區的旅遊基礎設施,特別是通過加強南疆四地州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景區的品質和承載力,以旅遊帶動當地就業和農民增收,旅遊脫貧成效更加凸顯。
此外,江西、雲南 、湖南、甘肅等地也發布了文化旅遊提升工程2020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其中,張掖市爭取到5460萬元,主要支持肅南、民樂、山丹馬場3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項目建設,甲子墩墓群、東灰山遺址2個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設施項目及民樂扁都口生態休閒旅遊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嶽陽市爭取到1140萬元,用於支持1個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設施建設項目(羅子國城遺址),支持2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楚雄州爭取到2000萬元,分別下達武定縣己衣大裂谷旅遊景區和武定縣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資金各1000萬元。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