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獅航客機墜海,機上人員全獲救
東方網記者王銘澤4月15日報導:印尼客機13日墜海事故引發業界擔心,廉價航空運營商如果迅速擴張,可能帶來飛行安全隱患。那麼,廉價航空是否意味著等同於「危險航空」?
獅航10多年6事故遭歐盟禁飛
印尼當地時間13日下午3點,獅航一架從萬隆飛往峇里島首府登巴薩的波音737客機,在峇里島伍拉萊機場降落時衝入海中。所幸,出事飛機上所有人員全部獲救,受傷乘客也被緊急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檢查。
據了解,出事客機為2012年投入運營,屬新客機。獅子航空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廉價航空運營商,佔據印尼航空市場大約45%的份額。2002年以來,獅子航空旗下飛機共發生6起事故,其中4起為波音737型客機,一起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基於安全考量,歐盟2007年禁止包括獅航在內的數十家印尼航空飛往歐洲。雖然歐盟已在2009年7月解除對部分印尼航空公司的禁令,但獅航至今仍在歐盟禁飛名單上。那麼,廉價就等同於「危險」嗎?
國內廉價航空自稱「安全不廉價」
對此,有航空業內人士表示,在「一分錢一分貨」理念的影響之下,廉價航空給旅客帶來的感覺確實不如全服務航空那麼「正氣」,特別是服務有所「折扣」且延誤率相對偏高。不過,在航空業內「安全高於天」的大前提下,再廉價也不會在安全問題上打折扣。
作為國內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相對全服務航空公司,他們的低成本實際上只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服務項目,並增加了飛機的使用率。而在安全問題上,「我們不比大公司,出事了還能緩過來,我們一點紕漏都不能出。」據介紹,去年國家民航局安全保障財務考核顯示,春秋航空得分第一,一年近10億的投入雖然不是最多的,但他們攤子小。
對於同行所出現的問題,該負責人認為,一方面,印尼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雷陣雨幾乎是每天的必修課,天氣條件導致整個印尼航空的安全係數都相對要低一些;另一方面,獅航近些年來發展迅速,市場地位快速提升,而就在其發展最迅猛的時候,隱患也埋伏了下來。
急速擴張的隱憂:安全或被犧牲
據了解,相比於春秋航空8年35架飛機的漸進式發展,獅航顯得有些「獅子大開口」,最近宣布了他們的拓展計劃,今年3月與空中巴士飛機公司籤約,訂購234架A320系列客機,合同額達240億美元,數量和金額均創空客歷史記錄。而根據亞太航空中心報告,到2025年,獅航將擁有超過600架客機,成為全球十大航空公司。
對此,一家航空諮詢公司分析師丹尼爾曾15日說,他懷疑出事客機運營商獅子航空公司過度增長是否會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當一家航空公司過分注重增長,卻把重心放在降低開支上,可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
印尼大學研究機組人員健康問題的學者穆利亞萬表示,隨著航空公司業務迅速擴張,符合資質的飛行員數量不足,過度疲勞和超負荷工作成為印尼航空界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東方航空》雜誌首席記者湯姆巴蘭坦指出,航空公司業務快速增長經常帶來風險。「獅子航空必須絕對保證安全體系改進速度與機隊數量增長速度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