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好村民勇闖急流搭救翻船夫婦 被當地村民點讚

2020-12-12 宿遷網

宿遷網訊(記者 裴凌曼)8月21日上午,泗洪市民王之前撥打晚報熱線反映,石集鄉柳山村村民柳長城在湍急的河水中不顧個人安危將本村一對夫妻成功救起,被當地村民點讚。記者隨後進行了採訪。

柳長城搭救老胡夫婦

「老胡兩口子船翻了,快來救人啊!」8月20日上午8點30分左右,正在家中休息的柳長城,聽到本村村民在呼救,不假思索跑向西溧河邊。

柳長城聽到有人落水,正好自己有一條船,於是就開著船去找胡榮俊和王培蓮兩口子。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水流速度太快,船根本靠近不了被困在水中的老胡夫婦。

柳長城告訴記者,他當時在上遊看到老胡和妻子分別抱著一棵樹,等待救援。柳長城首先將船開到老胡妻子附近想去拉她,連續嘗試了兩次都沒有成功,後來又試圖去拉在下遊的老胡。

不知道老胡夫婦在河水裡待了多久,柳長城一邊鼓勵他們堅持,一邊設法營救。但是,湍急的水流給救援帶來了極大難度,柳長城只能將船停下來,報警求助。

「光等也不是辦法。」柳長城心想,水裡救人不同於岸上,警察沒船還是不行的。柳長城再次開船向老胡靠近,終於將老胡拉上了船。接著,當柳長城第三次開船靠近老胡的妻子時,他和老胡用繩子合力把王培蓮拉到了船上。

「真是有驚無險呀,幸好有人及時搭救,父母才能脫險。」老胡的兒子胡永贊告訴記者,自己的父母都已經60多歲了,他們在河對岸養了一些小雞,本想著划船過去看看,沒想到河水上漲,船在水裡又撞到了樹,導致船翻兩人落水。現在父母身體都已無大礙。

據了解,柳長城今年57歲,目前從事養殖業。回想當時救人的情形,他說他當時只想著能把人安全救上來,也沒考慮到什麼危險。

相關焦點

  • 廣西桂林龍舟翻船傷亡慘重,救援隊:村民安全意識薄弱
    4月21日桂林市秀峰區敦睦村村民私自組織在桃花江練習划龍舟。當日下午1點40左右,有2艘龍舟發生側翻,57人落水。
  • 700多受災村民為「贊姐」點讚
    多虧鎮上的聯村幹部『贊姐』自始至終和我們在一起,指揮轉移,組織救援,確保700多名受災村民全部安全轉移,無一傷亡。」「記者同志,請你們《中國婦女報》好好宣傳這樣的女幹部!我們全體受災村民為『贊姐』點讚!」7月2日,湖南平江縣浯口鎮五裡村水災現場,受災群眾囑託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周贊香是浯口鎮副科級幹部,今年55歲,即將退休。
  • 省委書記點讚的「林村速度」 真心為村民解難題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寶龍如是點讚「林村速度」。記者近日前往林村,探訪點讚背後的「林村速度」是如何實現的?難題一旦有對策 阻力立馬變助力拆後的林村已是一片空地,但林村村民的身影依然活躍在周邊,和舊址不到百米的臨時周轉房裡,住著119戶村民,多數是老人。「很不錯,住著舒服也熱鬧,還能每天看到未來新房建設的進度。」
  • 省委書記點讚的「林村速度」 真心為村民解難題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寶龍如是點讚「林村速度」。記者近日前往林村,探訪點讚背後的「林村速度」是如何實現的?難題一旦有對策 阻力立馬變助力拆後的林村已是一片空地,但林村村民的身影依然活躍在周邊,和舊址不到百米的臨時周轉房裡,住著119戶村民,多數是老人。「很不錯,住著舒服也熱鬧,還能每天看到未來新房建設的進度。」
  • 救援隊:村民安全意識太薄弱
    4月21日桂林市秀峰區敦睦村村民私自組織在桃花江練習划龍舟。當日下午1點40左右,有2艘龍舟發生側翻,57人落水。當地人說法,龍舟賽是「五年一中扒(劃),十年一大扒(劃)」,今年恰逢桂林龍舟賽十年一次的「大(劃)」,因此也受到了當地很多農村和村民的重視。這次事故就是敦睦村村民在練習划龍舟的過程中發生的。    4月21日,桂林市秀峰區甲山街道辦事處敦睦村村民私自組織在桃花江練習划龍舟。當日13:40,其中2艘龍舟發生側翻,約60人落水。
  • 抖音點讚超400萬 寧海"方言小喇叭"喊話村民防控疫情
    連日來,寧海縣岔路鎮花堂村的7名村民志願者身穿紅馬甲、口戴口罩,每人手拿擴音器,冒雨走村,每走十步就用當地方言喊上一喊,勸導村民安心在家過年,儘量不出門。&nbsp&nbsp&nbsp&nbsp「春節返鄉人多,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牽動著我們的心。」村民葛允柄表示,用最傳統的叫喊方式流動宣傳,容易被當地人接受。
  • 江蘇泗洪發現8000年前古村落 "村民"住圓形窩棚
    直到2008年夏,順山集遺址附近的大新莊村村民在挖沙時,發現地下3米處有大量碎陶片。泗洪縣博物館館長江楓知道後當即趕到現場,發現村民已經挖出了一個斷面,在最底層有大量的新石器陶片堆積在一起。在陶堆中,江楓發現了一個以前從未見過的好像豬首形狀支架的東西。江楓知道這個器物年代比較久遠,但他在翻閱大量的新石器考古資料後,也沒有辨別出這究竟是哪個時期的物件。
  • 村民編順口溜贊「第一書記」
    日期:[2017年11月14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3] 修村道 安路燈 建書屋 村民編順口溜贊「第一書記」 「單垓村大變樣,『第一書記』來俺莊,低保五保有保障,早晚健身去廣場,想學技術有書屋,醫療對口來幫忙……」最近一段時間,鄆城縣丁裡長鎮單垓村村民的微信朋友圈流傳著幾段順口溜,讚頌菏澤市審計局選派單垓村「第一書記」張瑞華為村民辦了實事、好事。
  • [嶽陽] 700鄉親給「贊姐」點讚
    多虧鎮上聯村幹部『贊姐』組織救援,確保了700多災民安全轉移,無一傷亡。」7月4日,記者一進平江縣浯口鎮五裡村,鄉親們就給記者提要求:「要為『贊姐』點讚!」「贊姐」叫周贊香,浯口鎮幹部,今年55歲。五裡村是她的聯繫點,大家都喊她「贊姐」。第一時間組織轉移600多人6月30日6時,周贊香被雨聲驚醒。五裡村地勢低洼,她不放心700多村民,爬起來就往村裡跑。
  • 江蘇泗洪經濟發展局局長夫婦家中遇害案
    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的市民談論的話題無一例外,全是經濟發展局局長夫婦被殺。  在乘計程車前往賓館的路上,見記者對泗洪縣城有那麼多民警盤查路人感到「好奇」,計程車司機邊開車邊對記者說開了:「你們是外地人,不知道情況,我們泗洪經濟發展局局長夫婦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殺了。縣裡的計程車司機已經被公安局詢問過。」
  • 嘉魚潘家灣鎮暑期「希望家園」獲得當地村民點讚
    2017年,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暑期安全和教育問題,嘉魚縣團委、潘家灣鎮團委和村社區團支部的協調組織下,潘家灣鎮開辦了「希望家園」,並選用暑期回家的本鎮大學生志願者,對周邊留守兒童進行輔導,受到了當地村民們的一致歡迎。經過前期認真籌備,今年潘家灣鎮「希望家園」如期開班。
  • 【扶貧故事】劉智崢:被村民點讚的第一書記
    劉智崢整日在思索,羅家塔村村民不僅缺乏資金,還缺乏一種脫貧致富的勇氣,缺乏一種勤勞實幹的精神,需要把輸血式扶貧與開發式扶貧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劉智崢充滿信心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富縣遭遇了冰凍寒流氣候,川道、塬面蘋果受災嚴重,群眾的收入銳減。這讓劉智崢明白,靠天吃飯是不行的,必須發展新型產業,才能確保老百姓的收入。
  • 點讚!玉田這位村民救助了一隻國家野生保護動物鴻雁!
    點讚!玉田這位村民救助了一隻國家野生保護動物鴻雁! ◆◆◆導讀12月19日,林西鎮大丁莊村村民劉學軍打來求助電話稱
  • 【誠信泗洪】這一次我為你點讚!
    【誠信泗洪】這一次我為你點讚!>您還可以搜索泗洪法院(微信號:sihongfayuan)或右上角選擇【查看公眾號】→【關注】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誠信泗洪】這一次我為你點讚!》
  • 江蘇泗洪發現8000年前古村落 "村民"住圓形窩棚
    直到2008年夏,順山集遺址附近的大新莊村村民在挖沙時,發現地下3米處有大量碎陶片。泗洪縣博物館館長江楓知道後當即趕到現場,發現村民已經挖出了一個斷面,在最底層有大量的新石器陶片堆積在一起。在陶堆中,江楓發現了一個以前從未見過的好像豬首形狀支架的東西。江楓知道這個器物年代比較久遠,但他在翻閱大量的新石器考古資料後,也沒有辨別出這究竟是哪個時期的物件。
  • 武漢工商學院師生為扶貧駐點村手繪"新24孝圖"獲村民點讚
    路過的媽媽帶孩子停車觀看文化牆   人民網荊州7月11日電 「帶著子女經常回家」「支持單身父母再婚」「教父母學會上網」……日前,在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馬林村老村委會旁邊的一排粉刷一新的圍牆上,一組組以「新24孝」為主題的色彩斑斕的卡通漫畫展現在該村村民面前
  • 網紅「小英夫婦」為村民直播帶貨賣「甜蜜」
    「家人們,這是我們村自己做的馬嶼古法紅糖,無任何添加……」1月13日晚7時,來自瑞安的網紅「小英夫婦」打開直播平臺,和著《渴望》的節拍跳起了曳步舞。曲畢,趁著休息的空當時間,他們拿起馬嶼紅糖,開始幫村民們公益帶貨。
  • 【扶貧故事】劉智崢:被村民點讚的第一書記
    劉智崢整日在思索,羅家塔村村民不僅缺乏資金,還缺乏一種脫貧致富的勇氣,缺乏一種勤勞實幹的精神,需要把輸血式扶貧與開發式扶貧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劉智崢充滿信心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富縣遭遇了冰凍寒流氣候,川道、塬面蘋果受災嚴重,群眾的收入銳減。這讓劉智崢明白,靠天吃飯是不行的,必須發展新型產業,才能確保老百姓的收入。
  • 邵東:田地房屋突然塌陷 當地緊急疏散安置村民
    當地政府初步調查摸底,該地質災害涉及該鄉七井、光華、南元3個村,其中七井村1組村民鄧成亮和鄧龍亮兩兄弟的住房塌陷最為嚴重,田地塌陷50餘處,暫無人員傷亡。當地幹部正24小時開展監控巡邏,群眾情緒穩定。地質災害發生後,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作出批示,要求迅速採取措施,確保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切實做好群眾疏散安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 這家服務中心→​村民都說好,人民日報來點讚!_政務_澎湃新聞...
    這家服務中心→​村民都說好,人民日報來點讚!人民日報也來點讚(建設好村為民服務中心②)》一文中,直接點讚白雲這家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人民日報點讚設施功能齊全服務老人兒童「這棵槌樹,樹齡至少600年了,見證了村子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