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用教育澆築美好明天

2020-12-25 恩施新聞網

記者 榮丹 通訊員 闕晉偉

改革開放至今,巴東教育勵精圖治,取得了一定成就,成為巴東縣的一張靚麗名片,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彰顯,辦學條件發生根本變化,教師隊伍壯大,素質持續提升,教育發展水平穩居省、州前列。

加大教育投入

巴東縣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2001年起,巴東縣逐步完善黨委、政府定期議教制度、縣領導聯繫學校制度、部門對口幫扶學校制度,統籌考慮、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近20年來,巴東縣高中畢業(含職高)10萬餘人,上本科6萬餘人,其中重點大學7000餘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100餘人。

巴東縣先後投資10億餘元持續改善辦學條件。2011年,投資2.8億元,實現巴東一中整體搬遷;2012年,籌資6300萬元收購民辦神農溪高中;2013年,籌資2000萬元修建野三關鎮紅軍小學;66個校安工程項目、3所農村初中學生宿舍改造工程、50個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食堂建設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

在長江三峽青山、綠葉、碧水映襯下,巴東縣神農中小學一棟棟粉刷一新的教學樓依山望水,宛若明珠。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持續推進,巴東城區中小學『超級大班』問題日益凸顯,七八十個學生的班級逐漸增多。我們學校建成後,今年秋季學期一開班,就明顯緩解了實驗、光明、官渡等小學『超級大班』問題。」巴東縣神農中小學校長譚東升說。

巴東縣神農中小學於今年7月建成,9月正式開學,總投資1.75億,規劃用地115畝,建築總面積36000平方米。室內運動場、400米環形跑道、足球場等運動場地約16000平方米,為學生體育運動提供保障;多功能演播廳、校園電視臺、創客教室等20多個專用教室,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個性化服務;78套教師公租房,103個地上地下車位,196間學生宿舍為師生生活提供便利。

提升教育質量

教學質量是檢驗教育成果的試金石,也是贏得百姓認可的關鍵。

為打造一支有情懷、有擔當的教師梯級團隊,巴東縣通過公開招聘、專項招聘、「四有」好老師評選、「啟明星」計劃、「三區」支教計劃、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等,統籌城鄉師資配置、改革教師管理制度、落實鄉村教師待遇、逐步完善教師補充機制。

「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巴東縣、鎮、校三級聯手,嚴把「備、說、講、評」四關,教師同臺競技,在練兵、比武、家訪中獲得鍛鍊和提升;選派城區校長及骨幹教師到邊遠農村學校支教,實施「啟明星」計劃;加強教師培訓,選派中小學校長、骨幹教師到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培訓530多人次,11名教師赴英國和美國學習。同時,將教研陣地前移,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研究與指導,近年來巴東縣承擔多項省級課題並獲得省級A等成果,150多人次獲得省部級表彰。

該縣加強學生道德引領,積極探索創新德育載體,開展「忠、孝、雅、誠」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活動,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聯繫點;全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鼓勵學校開展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創建活動,把健康帶給學生,以巴東縣民族職業高中師生為主體組建的代表隊,在全省少數民族運動會上摘取了一項項桂冠;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巴東一中「三節兩活動」名揚荊楚大地,繼武漢大學授予巴東一中全國首個「優質生源基地」後,2019年巴東一中成為北京大學湖北省首家「博雅教育示範中學」基地。2013年至2018年,在恩施州中考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書中,巴東縣所有學科綜合評價成績均位居全州第一。

確保教育公平

多年來,巴東縣把職業教育作為該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巴東縣民族職業高中始終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技能教學為中心」,按照「就業有保障,升學有通道,創業有基礎」人才培養目標,狠抓技能教學,為學生搭建成才的平臺。

為確保每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機會,巴東縣職高承擔起「發展教育脫貧一批」重任,2017年至2020年,逐步實施全縣精準扶貧「職業教育培訓工程」,每年計劃承擔精準扶貧職業技術培訓任務2000人。多年來,巴東職高共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庫區移民、待業青年、下崗職工共15萬人次,實現就業6000多人,為三峽庫區移民培訓、轉移勞動力就業、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等作出了貢獻。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為使殘疾兒童與同齡人享受同等教育機會,巴東縣把建好特校作為縣政府十件實事之一,投資創辦了巴東縣特殊教育學校,在特校就讀的殘疾兒童少年均實行「三免」政策。學校開辦以來,除正常組織殘疾學生教學外,還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公平均等的教育福利滋潤和啟迪著每一名適齡學生的求知心靈。

如今,巴東縣學前三年教育入園率95%以上,達到國家要求;義務教育質量位居全省前列,小學階段入學率100%,初中階段入學率99.8%,在國家評估考核中持續為全省爭得榮譽;高中教育質量為全省先進,巴東一中獲全國文明單位、省級示範高中;巴東職高成為國家重點職校、省級示範職校;民辦教育邁上新臺階,特殊教育規模逐步擴大。巴東縣先後獲國家陽光體育運動先進縣、教育督導工作先進縣、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全省基礎教育工作先進縣等榮譽。

以教育贏得輝煌未來,用教育澆築美好明天,巴東縣將進一步擦亮教育名片,用新擔當、新作為、新業績譜寫巴東教育最強音,鋪就巴東人民的希望之路。

相關焦點

  • 教育火炬,點亮山裡娃的明天——解析「巴東教育現象」背後的密碼
    2006年,巴東教育被定義為「巴東教育現象」,一張教育名片閃耀荊楚;20年時間,6萬多人考上本科大學、7000多人走進重點大學、100多人叩開清華、北大校門,用數字刷新了「培養一個孩子、改變一個家庭」教育脫貧成效;10億餘元的真金白銀投入教育領域,巴東一中整體搬遷,巴東二中、巴東三中改擴建,新建巴東神農中小學校……一個個事例印證了巴東「大手筆打造教育新高地」
  • 校長感悟 | 王小虎《為蘭溪教育美好明天努力奮鬥》
    校長感悟 | 王小虎《為蘭溪教育美好明天努力奮鬥》 2020-08-24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區域合作,為巴東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
    託起山區教育夢巴東搶抓多方支援機遇推動教育發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近年來,巴東搶抓北京市對口支援、東西部扶貧協作杭州市下城區對口幫扶、省內定點幫扶和國家電網定點幫扶等政策機遇,把教育發展作為最基礎、最重大的民生工程來建設,對教育投入實行重點保障、優先解決,積極爭取各類資金用於校建校改工程,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不斷縮小城鄉間、校際間的差距。
  • 「從心在良渚、琮心為巴東」 ——「良良中華漫遊記」巴東行
    《良良的陶器世界》在內的各類圖書共計1000冊;同時,本次「良良中華漫遊記」巴東行,也是一次館校合作共建的牽手之旅,良渚博物院與巴東民族實驗小學將開啟文化傳承館校共建項目,搭建起良渚與巴東之間的文化橋梁。
  • 「從心在良渚、琮心為巴東」——「良良中華漫遊記」巴東行
    本次「良良中華漫遊記」由良渚博物院聯合杭州圖書館事業基金會、巴東「施言良語」語文名師工作室、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姜舢共同發起;旨用圖書、課堂及其他互動活動,向巴東民族實驗小學的同學們普及良渚文化與中華文明。
  • 巴東近10年108名學子考取清華北大……
    1967年,全縣支出教育經費71萬元,佔地方財政支出的15%。經費不足,師資奇缺,新中國建立初期,巴東教育百廢待興,處境艱難。 從集資辦學到政府辦學,從建國初期的恢復與探索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與發展,巴東不斷調整學校布局,加大教育改革,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1985年,全縣有幼兒園16個、小學664所、初中59所,小學入學率97.1%。
  • 豫發豫園:用汗水「澆築」城市高度
    奮戰在一線的夥伴們,用他們的專業和汗水澆築了豫發產業大廈的基石,有了我們城市每一天的點滴美好變化。    為了保證構造柱砼的強度和振搗時結合面的密實和整體性,構造柱上部採用漏鬥型模板支設進行澆築,澆搗前潤溼砌體留槎部位和模板,有利於提高構造柱的成型質量,澆築成型後將喇叭口部位多餘砼剔鑿掉。
  • 巴東縣首屆「最美鄉村」「最美家庭」「最美巴東人」頒獎晚會照片
    他們在平凡中體現了非凡,在細微處體現了偉大,充分展示了巴東的發展成果和巴東人民的高尚品質,是巴東的標杆,更是巴東的驕傲……」活動中,縣委書記單豔平向獲獎的「最美系列」代表表示誠摯的祝賀和崇高敬意。他們或敬業奉獻、寬厚仁愛、滿身正氣,或愛國守法、遵德守禮、家風淳樸,或生態優美、生產發展、生活幸福,用人性之美、道德之美、文明之美,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了向上向善的力量。
  • 巴東菸草組織開展黨員綜合培訓
    「學」專家授課,中共巴東縣委黨校理論科專家以《實踐論》《矛盾論》導讀為主題,做了一堂生動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專題講座。巴東縣菸草公司法律顧問就新修訂的《民法典》進行了深入解讀,為廣大黨員普及法律知識。「看」黨建視頻,黨員教育電視片《戰貧戰疫領頭「楊」》完美詮釋了菸草人在扶貧一線的「初心」和「使命」,為廣大黨員樹立了標杆、榜樣。警示專題片《叩問初心》,以案說法,發人深省,告誡全體黨員知敬畏、守法紀,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幹部廉潔自律意識。愛國主義教育片《建國大業》重現了那段經久不衰的紅色革命史,引起了黨員們的強烈共鳴。
  • 印象中的巴東
    湖北的巴東、秭歸在我腦海中是兩個非常神奇地方,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昭君故裡和屈原的老家在秭歸,但巴東又是為什麼而神奇呢?宜萬鐵路的開通為我想尋找答案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特別是遠方的家 — 北緯30 度中國行,《巴東》這一集的播出,更激起了我巴東之行的欲望。從漢口動車兩個小時到宜昌,從宜萬鐵路的迄點宜昌一個小時抵達巴東站。
  • 巴東:現在起,請叫我「湖北省文明城市」!
    近日省委、省政府下發文件對文明創建進行表彰巴東縣成功創建為「湖北省文明城市」文明巴東承載了50萬巴東人民的美好嚮往巴東的文明咱們就來捋一捋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天藍山青水秀人傑地靈近年來巴東先後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 巴東縣委書記講述巴東故事,推介「正山堂·巴東紅」
    「好奇須要過巴東,千山千水貌不同。」11月26日,恩施州政協副主席、巴東縣委書記單豔平走進湖北日報5G演播室,講述巴東縣在生態保護中的使命擔當、在產業發展中的探索實踐、在決勝脫貧攻堅中的競進作為,分享巴東綠色崛起背後的故事。
  • 雨山中心小學開展「只有一生平安,才有美好明天」國旗下主題教育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少年兒童安全意識,12月16日上午,雨山中心小學開展了以「只有一生平安,才有美好明天」為主題的國旗下教育活動。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讓大家知道只有一生平安,才有美好明天。( 通訊員 席玉梅 審核 王宏武)【來源:市教育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巴東:讓孩子們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優先發展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作為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巴東堅持教育第一民生地位,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打造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2018年,該縣人均接受教育9.3年,縣籍人口大學生佔比20%,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精彩蝶變。
  • 秘境巴東之旅|美麗的神農溪!
    秘境巴東之旅|美麗的神農溪!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充滿了未知和無窮的好奇以及對美好的渴望。旅行就是去看這個地方的山水、文化、風土人文,從歲月的車輪中看到歷史留下的的痕跡,每一次近距離的接觸都會讓我們震撼不已。
  • 柯俊在巴東調研時強調
    4月14日至15日,州委書記柯俊赴巴東縣調研督辦精準扶貧、項目建設、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等工作,並乘船巡察清江恩施至巴東段、長江巴東段全線,檢查河長制工作落實情況,強調要切實增加群眾收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要高質量推進長江庫岸綜合治理,推進長江大保護。
  • 聽雪落下的聲音,賞巴東大美風光!
    聽雪落下的聲音,賞巴東大美風光!「在巴東,綠蔥坡鎮那是絕對的雪鄉。「在這個冰雪世界裡,你能深刻感受到巴東冬季獨有的美好。信息來源:文旅巴東原標題:《聽雪落下的聲音,賞巴東大美風光!》
  • 【恩施文旅號】《中餐廳》第四季7月31日首播,首站巴東!
    【恩施文旅號】《中餐廳》第四季7月31日首播,首站巴東!這一次的中餐廳開在遊輪上首站巴東!長江兩岸的移動餐廳見證東方美食奇遇敬請期待!先把預告放出來讓大家先睹為快吧看完預告大家肯定已經迫不及待啦明天一起晚上鎖定湖南衛視準點收看呀本季很有看頭趙麗穎帶來「清新甜潤中國味」張亮和林述巍帶來「麻辣鮮香中國味」李浩菲和黃曉明帶來「濃香酥脆中國味」
  • 「良良中華漫遊記」牽手恩施 為巴東娃娃帶去趣味良渚文化課堂
    本次「良良中華漫遊記」由良渚博物院聯合杭州圖書館事業基金會、巴東「施言良語」語文名師工作室、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姜舢共同發起;旨用圖書、課堂及其他互動活動,向巴東民族實驗小學的同學們普及良渚文化與中華文明。
  • 【恩施文旅號】「巴東真美!」「船遊三峽•夜宿巴東」遊輪旅遊...
    【恩施文旅號】「巴東真美!」,高峽平湖3號遊輪載著200餘名遊客向巴東進發,飽覽巴東奇秀人文、奇偉山川、奇秘勝景。船抵巴東,只見雨後雲嵐隨風飄逸,山城若隱若現,猶如海市蜃樓。「巴東真美!」遊人驚呼。大家爭相拍照留念,很多遊客搶抓時機直播圈粉,陶醉而愜意。(唐傳義/攝)午後,換乘「神農溪遊船」探訪國家5A景區神農溪。遊船破浪前行,但見龍昌峽雄,鸚鵡峽秀,神農峽險,燕子洞奇。人立船頭,江風習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