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在行走|高昌古城:玄奘法師的西行福地

2020-12-14 封面新聞

李貴平 文/圖

曾有「中國八大古城」的說法,它們分別是:閬中古城,平遙古城、麗江古城,徽州古城,大理古城,鳳凰古城,鎮遠古城和高昌古城。我在這些年的山川行遊中,除了徽州古城,其他幾個地方都不遠萬裡跑去採風過。其中,高昌古城,給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吳承恩小說《西遊記》,就是根據玄奘去印度取經的故事神化演繹的。小說講,玄奘經過吐魯番時,曾在該市東南40公裡的高昌城歇息一月。如果沒有高昌國國王麴文泰的鼎力相助,玄奘是很難順利跋涉到印度取經的。

那天下午,我離開吐魯番火焰山後,坐馬車來到了不遠處的高昌古城。當時已是五點過,天氣依然燠熱難當。眼前看到的古城,應該是700多年前古城所遺留的廢墟。曠野上,除了一個外省電視臺的美女,就我一個人走來走去。兩人相視一笑,各懷古意。

高昌古城遺址,位於吐魯番市東面40多公裡的三堡鄉。高昌古城規模宏大,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的最大的故城遺址。

烈日下,登高眺望,漫天戈壁中,淹沒在黃塵裡的高昌古城遺址,大氣磅礴,幾乎望不到頭。古城遺址呈不規則的正方形,布局分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總面積約200公頃。外城牆基厚12米,高大11.5米,周長約5公裡。南面有三個城門,其餘三面各有兩個城門。西面北邊的城門保存最好,有曲折的甕城。內城在外城中間,城牆全為夯土城,西、南兩面保存較好,其建築年代較外城為早。

高昌王城,自公元前一世紀建高昌壁到十三世紀廢棄,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始建時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它是吐魯番地區千年滄桑的見證。

天地悠悠,朔風瀟瀟。眼前,到處是風化的礫石和黃沙形成的堆積層。我獨自在那座古王朝故地流連了兩個小時,居然一點沒有想離去的意思。頭腦中那一點淺薄的古代史知識,在斷壁殘垣中神遊萬仞,努力拼接著一幅幅被風乾了的歷史碎片……

金庸小說《白馬嘯西風》寫得有些玄乎:當年高昌人在吐魯番建迷宮以為退路,唐朝兵將攻破都城時,宮中珍寶被高昌人鎖進迷宮;千餘年後,古宮早為沙漠所掩,卻成為江湖群豪嚮往之地,為爭奪高昌迷宮圖以便入宮取寶,多少鮮血灑在回疆大漠……

其實,修建高昌城,源於漢武大帝的一次龍顏震怒。公元前104年,漢武帝為求「汗血馬」,派出大將軍李廣利率軍遠徵大宛國,落敗而歸。漢武帝大怒,下旨不許敗軍進入玉門關,違令者斬。李廣利只好率殘兵敗將屯守火焰山麓一個叫哈拉和卓的地方,兩年後終於徵得汗血馬。這支軍隊屯田駐守的地方,逐漸由兵營演變成城池,人庶漸漸昌盛,因此起名「高昌」。後來,高昌城取代被戰火毀壞的交河城,成為絲綢之路上又一個重鎮。

當年,大唐節度判官岑參來到高昌城,面對漫漫黃沙,他慨然賦詩一首:「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如天……」

我覺得高昌古城最大的看點,還是玄奘法師和高昌王麴文泰那段感人的交往——玄奘西行途中,對他幫助最大的就是麴文泰。

季羨林先生翻譯的玄奘《大唐西域記》講:當年,玄奘西去印度求法取經,他到達高昌城後,受到高昌國王麴文泰的熱情款待,被奉為上賓。作為信仰佛教的麴文泰,想方設法竭力挽留玄奘。但玄奘明確表達了自己不會改變西行的態度,還採用絕食的方法以示心明。最終,玄奘與麴文泰一起到佛祖面前去禮佛,結拜成兄弟,再次確認「任師求法」。

麴文泰哭著提出:我唯一的願望,就是你取經回來之後,請務必再取道我高昌國,在此停留三年,接受我的供養。玄奘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請,還在高昌多停留了數日,講解佛教典籍《仁王般若經》。

玄奘離開高昌時,麴文泰專門為玄奘剃度了四個沙彌來伺候和照顧他,為他準備了大量物品,並準備了二十四封書信,給玄奘西行路途中要經過的二十四個國家的國王,請求他們給予玄奘提供必要的協助,最終使玄奘順利通過了西域各國。那天在高昌國臨別時,玄奘和麴文泰抱頭痛哭,久久不舍,異常感人。

若干年後,玄奘在印度取經歸來到達于闐時,本意向北赴高昌國,履行他對麴文泰的承諾。然而途中聽聞高昌國已滅、麴文泰去世,玄奘悲痛不已,他悵惘雲天,一聲嘆息,帶著憂傷向東返回長安,書寫了自己的取經歷程《大唐西域記》。

相關焦點

  • 筆記※高昌古城、火焰山、大佛寺……瞻仰歷史遺蹟,重走玄奘西行故道
    ‍‍拂去歷史的風塵,看見西域千年的興衰變化和人事滄桑,看見歷史深處玄奘西行的腳印……
  • 高昌古城、火焰山、大佛寺……瞻仰歷史遺蹟,重走玄奘西行故道
    攝影/丁和刊載於第115期《佛教文化》  拂去歷史的風塵,看見西域千年的興衰變化和人事滄桑,看見歷史深處玄奘西行的腳印
  • 堪稱舉世「神跡」——玄奘西行取經之路
    這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當時寫下了一段心情:「近年遊客暴增,有駱駝因勞累而死,聽得此聞,只好放棄騎坐沙漠之舟,改以步行,漫遊沙丘,觀賞沿途風景,追蹤著玄奘法師的足跡,一步一腳印,沉思著一千三百多年前大師如何一個人孤伶伶地在這片荒無人煙的無垠沙漠中跋涉。
  • 唐玄奘萬裡西行取經的詳細路線
    玄奘西行路線 :長安(今陝西西安)——秦州(今甘肅天水)——蘭州——涼州(今甘肅武威)——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玉門關——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魯番)——阿耆尼國(今新疆焉耆)——屈支國(今新疆庫車)——跋逯迦國
  • 在高昌古城眺望蒼涼,這個絲綢之路上的千年遺蹟,充滿著絲路風情
    既來之則安之,也只有承受當地的高氣溫度,高達42 度就是無法躲避,吃完晚餐,導遊宣布宣布明天的氣候會更熱,地表溫度會超過50 度,也決定一早在太陽尚未發威前,先造訪沒有地物掩遮的高昌古城探訪。五月還不是吐魯番最熱的時候,一早起來到飯店附近走走室外還點有點涼意。
  • 吐魯番高昌故城佛塔遺址
    吐魯番高昌故城佛塔遺址位於吐魯番附近高昌故城是當年西域的佛教中心。吐魯番的神秘和異域風情令人心醉,這裡最有底蘊和魅力的則是堪稱中國西部歷史標本的西域最大的古城———高昌古城。明初隨著回鶻王國的滅亡,這座歷經1500多年的龐大古城逐漸廢棄。高昌古城也和在吐魯番的交河故城同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兩座古城堡。作為「絲綢之路」中道的重鎮,高昌古城還與很多古代名人的名字聯繫在一起。唐代高僧玄奘就在這裡留下一段真實的故事。他於唐貞觀三年離開長安出玉門關去印度遊學取經,途經伊吾(今哈密),被篤信佛教的高昌王文泰請去尊為國師。
  • 《玄奘西行》:一切過往 皆是未來
    有人說:如果中國真的有佛,那一定是玄奘的樣子;如果中國真的有屬於自己的民族器樂劇,那就只能是《玄奘西行》的樣子。  以抽象的器樂作為主角,去表現一個完整的故事,用笛和簫描摹玄奘、用箜篌表現高昌公主……從未聽說過這樣的方式,這太難,對於國樂家們來說,這何嘗不是一次「取真經」。
  • 玄奘法師略傳
    如果能將《瑜伽師地論》正確無誤地原原本本翻譯過來,介紹給國內的讀者,那麼國內的瑜伽學派的思想就有可能得到統一,爭論可以平息,認識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玄奘聽了很受鼓舞,決心不憚艱危,前往印度那爛陀寺學法,並取未至的佛經。  二、西行取經  公元六二七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改國號為貞觀元年。鑑於唐王朝的統一事業剛剛完成,國家還不穩定,便進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政治措施。
  • 西安大興善寺玄奘法師的墓塔
    大雁塔與法師其一,一心西行求法、堅韌不拔的偉大精神。玄奘法師,自幼天賦異稟,聰慧好學,在13歲於洛陽出家,經過6年學習,玄奘法師已經精通了中原的主要佛教要義,但這也讓他體會到當時的佛經翻譯的不準確,於是下定決心西行求法。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從長安開始了他長達十七年的西行求法道路。
  • 走進高昌故城
    攝影:藕塘孤荷)下車走向售票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代高僧玄奘手持錫杖風塵僕僕前行的雕像,這就暗示這個高昌故城一定與唐僧玄奘有著很大關係。古城售票廳總體造型是唐代官帽的樣子。買好門票,登上遊覽車開始遊覽,發現講解員不是像其它景點一樣的美女導遊,而是一位男士,並且是一位年齡偏大的老者,這是我走過全國眾多景點中,還是第一次碰到。
  • 在最熱之地尋跡高昌
    高昌王極力勸說玄奘留下,玄奘堅持西去,高昌王無奈之下把他鎖了起來,玄奘只好以絕食相逼。文│張珊珊新疆高昌故城 (魏新安/攝 )就算只學過初中地理的人,也會對吐魯番印象深刻。公元640年,唐滅高昌國,在其地設置西州,高昌成為西州治所,並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安西都護府治所的所在地。公元866年,北庭回鶻控制吐魯番,史稱「回鶻高昌」,直至14世紀廢棄。整個高昌城,歷經千年之久。這也讓探尋高昌故城成為吐魯番之行的重中之重。出行的日子安排在中伏。
  • 追尋玄奘的腳印
    我們的出發點是甘肅安西縣瓜州古城旁邊的塔爾寺遺址,終點是安西縣西北鄰近新疆的紅柳園,全程約120公裡。   為什麼要選擇這一段路徒步體驗?因為這曾是玄奘西行萬裡行程中最孤單、最艱險的一段,他幾乎半途放棄西行。   貞觀二年,玄奘決定西行求法,混雜在難民中間,來到敦煌,並輾轉去高昌。但緣法未到,法師的敦煌之行失敗了。
  • 2019新疆行(四)
    戰友們大概還記得,在通往千佛洞的路上,有一塊路牌,上面的文字是:高昌古城--玄奘講經說法的地方。高昌古城遺址距千佛洞四五十公裡,現在看不是太遠。當看到那個路牌時,福成簡單地激動了一下:  那是俺非常嚮往的地方。那是一個有神話、有傳奇的地方。那是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西天取經住了一個月,與高昌王麴(音qū)文泰結為兄弟的地方。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下):絲綢之路上的傳說
    橫亙吐魯番盆地東北部、名聞遐邇的火焰山,《西遊記》裡說它有八百裡火焰,四周寸草不生,唐僧師徒來到山下無法穿過,便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連扇49扇,斷絕火根,永不再發,取經隊伍才得以通過,繼續西行。可是,當地的傳說卻是這樣的:若論唐僧的法術,原本可以順利通行,無須在此耽擱時間。
  • 漢傳佛教人物系列之七:玄奘大師
    玄奘的父母早逝,他於13歲時出家,之後遍訪佛教名師。因感各派學說分歧,難得定論,決心去天竺國(今印度的古稱)求經。公元627年玄奘請求唐太宗允許他西行求法,但沒有得到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自中國的長安神邑至天竺國的王舍新城,長途跋涉五萬餘裡。
  • 在中國,有一處被遺忘的四大文明交匯地!
    交河城被徵服者付之一炬,千年古城一夜化為廢墟,至今城牆上仍有焚燒的痕跡。明洪武吏部員外郎陳誠出使西域時路過已被焚毀的交河城,曾感慨地吟詩一首:高昌故城坐落於吐魯番市東約40千米的哈喇和卓村,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頭溝溝口約6.5千米,從這裡流出的木頭溝水千年來一直滋潤著古城。
  • 《西行日記》之五《高昌古城、達坂城》 [組圖]
    高昌古城,葡萄溝和達坂城   火車到吐魯番,是早上五點多。車站附近更漂亮了,進城的幾十公裡路已是高速公路。還是在兩年前的交通飯店吃的早餐。烤全羊的新疆第一爐新立在門邊,吸引著遊客觀看和拍照。   飯後驅車到蘇公塔,還是黑燈瞎火。趕到三堡鄉的高昌古城,天還沒有亮。這裡和東南已有兩個小時的時差。
  • 玄奘取經為什麼不走海路?他原來是偷渡去的印度
    武威到達涼州之後,玄奘又在這裡進行了講法,於是河西走廊一帶的群眾紛紛前來聽講,許多商人將玄奘要西行的事情傳到了西域,西域各國都準備迎接玄奘的到來。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走廊,從這裡出國是十分容易的。當時玄奘一是要選擇走法顯的路,二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持(如果走海路,將沒有足夠的資金),因此只能選擇從西域繞到印度。
  • 天地劫手遊2-4高昌古城3星通關技巧
    天地劫手遊上線了,大家知道,在端遊中,遊戲難度比較高,尤其是高昌古城這裡,那麼手遊的高昌古城怎麼樣?難打嗎?在手遊裡,2-4高昌古城3星還是比較難打的,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比較好呢?這裡為大家說下高昌古城的打法流程詳解,希望下面這篇天地劫手遊2-4高昌古城3星攻略能幫到大家。
  • 恐怖高昌古城 《天龍》賀歲新地圖探秘
    自然是新地圖新場景的開放,高昌古城和火焰山新地圖的推出,打通了天龍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目前官網已在龍門客棧對賀歲版展開了不刪檔內測,筆者得以搶先進入內測服對新地圖遊歷了一番,那一幕幕生死歷險至今仍記憶猶新。 自洛陽西出陽關至敦煌,再西行,就此踏上了天龍絲綢之路,翻過令人窒息的火焰山,戈壁中陡然處現一座破敗的古城遺址,這裡就是盛唐時的高昌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