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梨姐的書房|第76篇文章)
史達爾說:「愛情是女人一生的歷史,而只是男人一生中的一段插曲。」
對於女人而言,嫁給什麼樣的男人,就會有什麼樣的生活。
就像一句話說的:不好的愛情讓人變成瘋子,好的愛情讓人變成傻子,最好的愛情讓人變成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的女人能夠擁有好的愛情、幸福一生,有的女人卻在壞的愛情裡痛苦不堪呢?
其實,好的愛情,從來就不是靠運氣得來的。
性格決定命運。婚姻裡有個定律,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嫁給什麼樣的人。
那些嫁得好的女人,往往有著一些很優秀的特質。
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創作的小說《傲慢與偏見》,就像我們傳達了一個信號,嫁得好的女人,往往是像女主角伊莉莎白那樣的女人。
在小說裡,男主角達西是一個為人正直、相貌帥氣,同時又多金的貴族青年,他這樣的條件,放在現代社會,就是典型的優質男,是很多貴族小姐心儀的對象。
而小說的女主角伊莉莎白卻只是一個小鄉紳的女兒,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過人的美貌。
達西和伊莉莎白兩個人,無論是家世背景、經濟條件還是外形條件都比較懸殊。
但為什麼達西卻對伊莉莎白一往情深,甚至不惜兩次求愛呢?
原因就在於伊莉莎白身上有著其他女人沒有的閃光點,那就是有主見、自尊自愛。
伊莉莎白的愛情觀是:真正的愛情,是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
而她也自始至終,都堅持著自己的愛情觀,從來沒有妥協過。當追求者觸碰到自己的底線時,她會堅決地拒絕對方。
在小說裡,伊莉莎白一共拒絕過兩個人的兩次求婚。
第一次拒絕:柯林斯求婚
柯林斯繼承了貝納特先生的財產,同時受到了貴族夫人凱薩琳的賞識,得到了教區牧師的肥差,因此變得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他自認為自己既有財產又有崇高的社會地位,要娶貝納特家的女兒為妻,肯定易如反掌,不會有任何問題。
所以當他向二小姐求婚時,自以為對方會滿口答應,畢竟伊莉莎白的「短處」很明顯,那就是財產太少。
但是伊莉莎白對他並沒有愛情,所以便拒絕了他。
此時的柯林斯說了一段話,把自己的狂妄自大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說:「好表妹,請允許我說句有把握的話:你的拒絕單純是走套過場。我這種自信的主要原由是,在我看來我的求婚並非不值得你接受,換句話說,我提出的親事不能不說是一門十分理想的親事。我的社會地位,我與德伯格一家的關係以及與你家的關係,都是我具備的有利條件。請你反覆思量吧,儘管你有種種動人之處,但是否還會有第二個人向你提出求婚還很難說。不幸就不幸在你的陪嫁太少, 使你的可愛以及種種優點十有八九變得毫不可取。所以,我這才不能不認定,你拒絕我並非當真。很自然地,我覺得你來這一手是想讓我一時得不到你而更愛你,與所有乘巧女性的慣技同出一轍。」
意思就是說,你拒絕了我,恐怕再也遇不到比我條件更好的男人了。
這段話帶著明顯的輕視,沒有表現出對伊莉莎白的一點點尊重。
結果可想而知,伊莉莎白斷然拒絕了她。
事後,因為拒絕了這門看似不錯的婚事,伊莉莎白被母親責罵,並且威脅「永遠不見她」,但她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沒有向母親妥協。
第二次拒絕:達西的求婚
兩人初見是在一次舞會上,達西拒絕和伊莉莎白跳舞並且說話十分不客氣「她還可以,但還沒漂亮到能夠打動我的心。」
但時間長了,接觸多了,漸漸地被伊莉莎白的美麗和可愛所打動,漸漸愛上了她。
於是他決定向伊莉莎白求婚。
但此時的他,依然嫌棄伊莉莎白低微的出身,看不起伊莉莎白的家庭及其社會地位。
所以,在求婚時他說:「我在與世俗的看法、與我的家族期望對抗,與你的身世、與我的階級對抗」。
在他看來,自己能向伊莉莎白求婚,已經是一件屈尊降貴的事情。
這一次的求婚被伊莉莎白斷然拒絕,她不卑不亢地說:「感激你的掙扎。但我非常遺憾,給你的只有痛苦。」
這次的拒絕,相當於表明了立場:哪怕你再富有,如果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待別人時,那我不可能接受你。
這兩次的拒絕,伊莉莎白的自尊自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也是這樣的伊莉莎白,讓達西更加傾心。
求婚失敗的達西漸漸醒悟了,他接受了伊莉莎白的指責,真誠地改正了傲慢自負的缺點。
伊莉莎白了解了真正的達西後,放下了對對方的偏見,並產生了真正的愛情,愛上了達西,並最終結成了美滿姻緣。
伊莉莎白也成為五姐妹中,嫁得最好的一個。
伊莉莎白與達西的結合,是愛情與理智的結果。
她不會因為達西英俊的外貌、顯赫的身世、巨額的財富,就輕而易舉地接受對方。倘若對方不尊重自己,哪怕地位再高、財富再多,也不會任由自己進入一段不平等的婚姻。
《傲慢與偏見》被英國小說家和戲劇家毛姆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因為它讓大家看到一個女人在愛情中應該有的姿態:自尊自愛。
女人千萬不要因為一個男人的財富、地位、外貌而失去自己的原則,更不要因為世俗的壓力、年齡的逼迫而倉促進入一段婚姻。
好的婚姻,永遠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為前提的。
在愛情裡,越是自尊自愛的女人,越能得到男人的尊重,最後嫁得越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