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最後嫁得好的,都是有這個特質的女人,很厲害

2020-12-15 秋梨姐的書房

(秋梨姐的書房|第76篇文章)

史達爾說:「愛情是女人一生的歷史,而只是男人一生中的一段插曲。」

對於女人而言,嫁給什麼樣的男人,就會有什麼樣的生活。

就像一句話說的:不好的愛情讓人變成瘋子,好的愛情讓人變成傻子,最好的愛情讓人變成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的女人能夠擁有好的愛情、幸福一生,有的女人卻在壞的愛情裡痛苦不堪呢?

其實,好的愛情,從來就不是靠運氣得來的。

性格決定命運。婚姻裡有個定律,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嫁給什麼樣的人。

那些嫁得好的女人,往往有著一些很優秀的特質。

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創作的小說《傲慢與偏見》,就像我們傳達了一個信號,嫁得好的女人,往往是像女主角伊莉莎白那樣的女人。

在小說裡,男主角達西是一個為人正直、相貌帥氣,同時又多金的貴族青年,他這樣的條件,放在現代社會,就是典型的優質男,是很多貴族小姐心儀的對象。

而小說的女主角伊莉莎白卻只是一個小鄉紳的女兒,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過人的美貌。

達西和伊莉莎白兩個人,無論是家世背景、經濟條件還是外形條件都比較懸殊。

但為什麼達西卻對伊莉莎白一往情深,甚至不惜兩次求愛呢?

原因就在於伊莉莎白身上有著其他女人沒有的閃光點,那就是有主見、自尊自愛。

伊莉莎白的愛情觀是:真正的愛情,是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

而她也自始至終,都堅持著自己的愛情觀,從來沒有妥協過。當追求者觸碰到自己的底線時,她會堅決地拒絕對方。

在小說裡,伊莉莎白一共拒絕過兩個人的兩次求婚。

第一次拒絕:柯林斯求婚

柯林斯繼承了貝納特先生的財產,同時受到了貴族夫人凱薩琳的賞識,得到了教區牧師的肥差,因此變得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他自認為自己既有財產又有崇高的社會地位,要娶貝納特家的女兒為妻,肯定易如反掌,不會有任何問題。

所以當他向二小姐求婚時,自以為對方會滿口答應,畢竟伊莉莎白的「短處」很明顯,那就是財產太少。

但是伊莉莎白對他並沒有愛情,所以便拒絕了他。

此時的柯林斯說了一段話,把自己的狂妄自大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說:「好表妹,請允許我說句有把握的話:你的拒絕單純是走套過場。我這種自信的主要原由是,在我看來我的求婚並非不值得你接受,換句話說,我提出的親事不能不說是一門十分理想的親事。我的社會地位,我與德伯格一家的關係以及與你家的關係,都是我具備的有利條件。請你反覆思量吧,儘管你有種種動人之處,但是否還會有第二個人向你提出求婚還很難說。不幸就不幸在你的陪嫁太少, 使你的可愛以及種種優點十有八九變得毫不可取。所以,我這才不能不認定,你拒絕我並非當真。很自然地,我覺得你來這一手是想讓我一時得不到你而更愛你,與所有乘巧女性的慣技同出一轍。」

意思就是說,你拒絕了我,恐怕再也遇不到比我條件更好的男人了。

這段話帶著明顯的輕視,沒有表現出對伊莉莎白的一點點尊重。

結果可想而知,伊莉莎白斷然拒絕了她。

事後,因為拒絕了這門看似不錯的婚事,伊莉莎白被母親責罵,並且威脅「永遠不見她」,但她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沒有向母親妥協。

第二次拒絕:達西的求婚

兩人初見是在一次舞會上,達西拒絕和伊莉莎白跳舞並且說話十分不客氣「她還可以,但還沒漂亮到能夠打動我的心。」

但時間長了,接觸多了,漸漸地被伊莉莎白的美麗和可愛所打動,漸漸愛上了她。

於是他決定向伊莉莎白求婚。

但此時的他,依然嫌棄伊莉莎白低微的出身,看不起伊莉莎白的家庭及其社會地位。

所以,在求婚時他說:「我在與世俗的看法、與我的家族期望對抗,與你的身世、與我的階級對抗」。

在他看來,自己能向伊莉莎白求婚,已經是一件屈尊降貴的事情。

這一次的求婚被伊莉莎白斷然拒絕,她不卑不亢地說:「感激你的掙扎。但我非常遺憾,給你的只有痛苦。」

這次的拒絕,相當於表明了立場:哪怕你再富有,如果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待別人時,那我不可能接受你。

這兩次的拒絕,伊莉莎白的自尊自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也是這樣的伊莉莎白,讓達西更加傾心。

求婚失敗的達西漸漸醒悟了,他接受了伊莉莎白的指責,真誠地改正了傲慢自負的缺點。

伊莉莎白了解了真正的達西後,放下了對對方的偏見,並產生了真正的愛情,愛上了達西,並最終結成了美滿姻緣。

伊莉莎白也成為五姐妹中,嫁得最好的一個。

伊莉莎白與達西的結合,是愛情與理智的結果。

她不會因為達西英俊的外貌、顯赫的身世、巨額的財富,就輕而易舉地接受對方。倘若對方不尊重自己,哪怕地位再高、財富再多,也不會任由自己進入一段不平等的婚姻。

《傲慢與偏見》被英國小說家和戲劇家毛姆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因為它讓大家看到一個女人在愛情中應該有的姿態:自尊自愛。

女人千萬不要因為一個男人的財富、地位、外貌而失去自己的原則,更不要因為世俗的壓力、年齡的逼迫而倉促進入一段婚姻。

好的婚姻,永遠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為前提的。

在愛情裡,越是自尊自愛的女人,越能得到男人的尊重,最後嫁得越好

END

相關焦點

  • 楊絳:《傲慢與偏見》寫得好在哪裡?
    讀經典文字,聽世界名著 議論一部作品「有什麼好」,可以有不同的解釋:或是認真探索這部作品有什麼好,或相當乾脆的否定,就是說,沒什麼好。兩個說法都是要追問好在哪裡。這裡要講的是英國十九世紀初期的一部小說《傲慢與偏見》。女作者簡·奧斯丁是西洋小說史上不容忽視的大家,近年來越發受到重視。
  • 讀《傲慢與偏見》:傲慢與偏見不是愛的對手,相反卻是愛的俘虜!
    主人公是小貴族貝內特家的二女兒伊莉莎白和一個富家子弟達西,兩個人的性格特色鮮明,一個直率坦誠但又略顯固執,一個舉止優雅事業有成而又有些目中無人。文中的傲慢就是指出身富貴、教養頗高、眼光銳利的青年達西的個性弱點,而所謂偏見是指中產階級、教養頗好、機智聰明的小姐一伊莉莎白的精神弱點。
  • 再看《傲慢與偏見》,嫁給誰都會幸福的女人就該是她
    初看《傲慢與偏見》是剛走出校園,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不落俗套的,為伊莉莎白衝破了金錢和地位以及世俗眼光的牢籠,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浪漫愛情故事感動,同時也不免為夏綠蒂沒有愛情的婚姻感動惋惜。當走進婚姻生活後,再看《傲慢與偏見》發現,即便柯林斯選擇夏洛特做自己的妻子,並不是因為愛上她,而夏綠蒂接受柯林斯,也並不是喜歡他,但這並沒有降低夏綠蒂的婚姻生活質量。相反,婚後夏綠蒂過得很好,她很滿足婚後的生活。
  • 解讀《傲慢與偏見》,告訴單身女青年,如何平衡愛情和婚姻!
    但不幸的是,在當時的社會,男性才有家庭繼承權,沒有兒子意味著,一旦班納特先生去世了,他的房子和所有財產,都將由他的一個侄子繼承,五個女兒和夫人,將沒有任何經濟收入,除非這些女兒,可以嫁出去。所以,對於班納特太太來說,第一操心,唯一操心,終日操心的事情,就是女兒們的婚嫁大事。只有至少一個女兒結婚了,並且嫁的還不錯,才能保證其他姐妹們,不至於下場悽慘。
  • 《傲慢與偏見》|你對婚姻的思考是什麼?
    在18世紀的英國,27歲還沒有出嫁的女人是惹人詬病的,夏洛特知道自己一無所有,而嫁一個有錢人就是她唯一的出路,她結婚只是為了能有一個舒適的家、一張長期的飯票。柯林斯,他根本連愛情為何物都不知道,他之所以結婚,不僅僅出於對「生理需要」與「安全需要」的滿足,更多的是他想完成他所崇拜的德布爾夫人布置的一項任務。
  • 為了一部《傲慢與偏見》我去了一趟英國巴斯,尋找簡奧斯汀的足跡
    《傲慢與偏見》即便是你沒有讀過,那麼你肯定也聽說過,它的作者就是英國長篇小說作家簡奧斯汀,簡奧斯汀在英國的地位和莎士比亞相同,它曾經寫過很多部小說,但是最有名氣可能就是這部《傲慢與偏見》了。它是一部長篇愛情小說,講的是英國小鎮上的愛情故事。
  • 《傲慢與偏見》:美景美人美事
    2005年上映的根據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傲慢與偏見》,是我喜歡的唯美愛情片。男女主角養眼,尤其是凱拉奈特莉的扮相,像是從油畫中走下來的絕色佳人,美得古典而優雅。畫面養眼,或寧靜旖旎的英國田園風光,或華麗繽紛的舞會場景,或精心雅致的室內陳設,每分每秒都是美的享受。故事耳熟能詳,男主角達西先生因為不善交際而給人傲慢的印象,女主角伊莉莎白對他存有嚴重的偏見,非常登對的兩人險些錯過彼此,終於百折千回,誤會消除,有了happy ending。
  • 《傲慢與偏見》經典語錄,那些關於愛情與婚姻的深層剖析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寫愛情與婚姻的經典小說。作品以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莉莎白由於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寫了伊莉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莉迪亞與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這四起姻緣。
  • 回味《傲慢與偏見》:對這個世界看得越多,我就越不滿
    《傲慢與偏見》這一部名著已經被拍成很多個版本,但我最喜歡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唐納德·薩瑟蘭等聯合主演。該片於2005年9月16日在英國上映故事的風景的背景特別美麗,展現出伊莉莎白生活的環境還有小鎮的幽美。小周感覺電影的每一幀都如同壁紙一樣。好風景,好地方,當然少不了美好的愛情。
  • 誰最先翻譯《傲慢與偏見》的?
    《傲慢與偏見》初名《第一印象》,1813年正式出版時,借用英國女小說家柏楠的《塞西莉亞》中一句名言。葉新先生將其譯為:「李斯特醫生說:這樁不幸事的所有一切都是傲慢與偏見的結果。」奧斯汀無意讓達西代表驕傲,截取「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因奧斯汀特別喜歡它,且有搭車宣傳的因素,至於Prejudice能否譯成「偏見」,頗值得商榷。
  • 其實最後嫁得好的,大都還是這樣的女人
    相反,女人在和男人交往時,若是能夠堅持自我,能夠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任,她會善待男人,但不會委曲求全,她會珍惜緣分,但不會縱容男人傷害自己,正因為她懂得堅持自我,她最後常會收穫自己想要的幸福。其實最後嫁得好的,大都還是這樣的女人,你是否有過同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女人。
  • 《傲慢與偏見與殭屍》發創意海報 血色染紅剪影
    傲慢與偏見與殭屍》(Pride and Prejudice and Zombies),今日發布了一款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創意海報:在這款純白色打底的海報中,出現了一個紅色的女人剪影,而在剪影中鑲嵌著大量的信息——影片的幾位鬥殭屍的主角都霸氣地站在那裡,身邊填滿了大量殭屍。
  • 放下你的傲慢,捨棄我的偏見,成就最好的愛情,悟《傲慢與偏見》
    今天,好久沒看電影的我,心血來潮又重新觀看了一遍《傲慢與偏見》。原著小說很早以前就看過好幾遍,想著說有時間再去重溫一遍,但是不得不感慨自己的行動力,到現在還是沒能抽出時間來。電影《傲慢與偏見》,最喜歡的就是 凱拉·奈特莉和馬修·麥克費登主演的版本。
  • 為何盛行200多年後,她的《傲慢與偏見》依舊經久不衰?
    ——《傲慢與偏見》前幾天時間寫文章,內容有提及到《傲慢與偏見》,便有網友留言說道「這本是我最喜歡的世界名著,沒有之一」。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首次出版,此後慢慢變得暢銷起來。
  • 《傲慢與偏見》的深刻含義
    這本書很不錯,《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所寫的小說,是奧斯汀的代表作。此本書戲劇情節有起伏。故事展開是這樣的~1.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莉莎白由於傲慢與偏見,產生愛情糾葛為主線。許多姑娘對達西投羨慕目光,達西非常驕傲認為她們都不配作自己舞伴,其中包括伊莉莎白,達西對賓利說伊莉莎白長的可以"容忍"但是沒有引起興趣的程度。伊莉莎白是個自尊很強的姑娘,決定不去理睬這個傲慢的傢伙。可是不久達西被伊莉莎白的活潑舉止產生了好感,主動邀請她跳舞,伊莉莎白同意跳舞,達西逐漸對伊莉莎白的看法有所改變。
  • 《傲慢與偏見》:撕開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童話,看她婚姻的真實結局
    《傲慢與偏見》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開山鼻祖。而故事結局,也就戛然止於「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女主角和「高富帥」結了婚,就是最後的交代。然後故事風靡全球上百年。為什麼這樣就倉促結了尾?高嫁以後,如何應付家族裡各種「自視甚高」的女人,真的是門技術活。性子軟弱的,就像簡,只能憋得自己心裡委屈。性子倔強的,又很容易得罪人,連帶丈夫也覺得妻子不賢惠、情商低。
  • 據調查發現:真正「嫁得好」的女人,通常有這個共同點
    雖然母親常對她說,女人「女人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她那樣做,都是為了小梅好,為了讓小梅真正嫁得好,以後幸福一輩子。可事實上,小梅卻明白,自己母親之所以想讓自己嫁一個有錢人,並不是真的為了她好,而是為了母親自己,因為她虛榮好面子,想釣一個有錢的金龜婿,然後改變她的生活,所以她才會那樣做。
  • 《傲慢與偏見》中的衣食住行
    但為了弄清楚這個詞組到底應該怎麼譯,我們需要先熟悉簡•奧斯汀時代的馬車製造業和《傲慢與偏見》中提及的各種馬車。但現在你就算請英美名牌大學英文系的教授來看,也未必能看出來這些奧妙之處,反正我看過六個《傲慢與偏見》的英文注釋版,沒有一個指出這一點。其實我在翻譯的時候,不怕像chaise and four這種雖然費解但比較罕見的表達,因為如今資訊發達,任何問題都有答案。我最怕的是一些常見的單詞,因為最常見的反而最容易犯錯。
  • 旗袍美女--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一景  2020.6攝  傲慢與偏見一景  2020.6攝 傲慢與偏見一景  2020.6攝 傲慢與偏見一景  2020.6攝
  • 985相親圈:傲慢與偏見,誰在將幸福拒之門外?
    小姑娘還白淨漂亮,熱心的大姐們都在給她介紹對象。不過,她的態度非常堅決:「不著急,我有自己的擇偶標準。」起初,還以為她只是說說而已。後來,我才知道小姑娘所謂的標準是什麼。第一條,赫然是「也是985的」。02這就讓我想到前陣子說的「985相親圈」,突然覺得小姑娘就是這個相親圈的合適對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