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素有「萬裡長江第一磯」美稱的南京燕子磯公園,歷時50天的提檔升級施工後,正式開園。開園首日,居住在周邊的遊客早早地來到了公園門口,園內花團錦簇、綠樹如茵,遊客們結伴而行、一覽秋日江景。
六大區域提檔升級 細節改造精緻巧妙
據景區內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為了做好涉旅資源整合項目的提升工作,南京旅遊集團委託南京幕燕建設公司組織實施燕子磯公園提檔升級項目建設,該項目為突出燕子磯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下足功夫。
在建築、設施改造出新上,景區對園內建築進行外立面出新,改造後的夕照樓煥然一新,一樓全新展廳用精美的文字圖片結合了視頻展示,令遊客在方寸之間即可了解燕子磯的前世今生。
全新設計的觀江木質平臺,是景區另一大亮點。從陶行知先生提筆的勸誡碑至酒樽石路段,景區從考慮安全性、景觀效果的層面考慮,特意增加了架空木質棧道,嶄新的木棧道為遊客提供了觀江休憩的景觀平臺,相比之前天然石塊堆積裸露的地面,方便了遊客步行遊覽。
在景區內參觀時,遊客們很容易被富有特色的公園新款logo所吸引,LOGO設計結合了景區內御碑亭的造型與「燕」字的造型結構,令人過目不忘。LOGO所在的全園導覽圖,方便遊客明晰園路遊線;同時,景區對原鋼管護欄進行仿木風格改造,自然風的護欄和周邊景觀融為一體,提升了遊客觀賞體驗。
除了白天可以進園俯瞰江景,夜晚的燕子磯也別有風採。景區對園內久負盛名的御碑亭、俯江亭和觀瀾亭三處建築物進行彩燈亮化,呈現出了江畔明珠的視覺效果,增強燕子磯公園的標識度;拾級而下,園內摩崖石刻區也全面出新,憑欄望江,聽驚濤拍岸後再一賞名家書法,從視覺聽覺的享受到內心升華融為一體,令人流連忘返。
熟悉燕子磯的遊客都知道,園區內的「活歷史」——青檀樹,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青檀植被的存在,一方面使景區成為江畔天然氧吧,一方面也增加了景區的歷史內涵。同時,景區還對部分品種的植物進行了適當修剪,擴大觀江景觀視線。
乾隆五次親臨攬勝 燕磯夕照熠熠生輝
作為華東地區久負盛名的旅遊景點,燕子磯公園位於幕府山的東北角,遠眺形若飛燕凌空。燕子磯海拔 38 米,由紫紅色的砂礫巖與砂巖組成,南側與江岸陸地相連,三面江水圍繞。明代朱元璋進南京城時,在此登岸 ;乾隆皇帝下江南,也在此上陸。
燕子磯頭文物勝跡眾多,乾隆御碑亭、教育家陶行知書寫的「想一想,死不得」石碑、李白酒樽石及當代著名書法家的摩崖題刻豐富了景區參觀內容。
1982 年 8 月,燕子磯被公布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8月,燕子磯公園劃轉至南京旅遊集團,作為整個幕燕濱江風貌區密不可分的部分,景區與幕燕濱江風光帶打造的南京最長的「櫻花大道」左右毗鄰、相得益彰。幕燕濱江風光帶櫻花觀賞區西起五馬渡,東至燕子磯廣場,北至長江,南至幕府山腳下,全長3.7公裡,種植了43個品種、5052株櫻花,種植的長度和櫻花數量均為南京之最。遊客們來到燕子磯公園遊覽後,還可以在濱江風光帶駐足,在綠道賞櫻、江面賞櫻,從幕府山俯視櫻花全景,多層次立體化享受視覺盛宴。
南報融媒體記者 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