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漫畫有別於日本漫畫,一直保持其本土氣質:彩色畫版、單行本發行,內容多以武打或玄幻為主,而且畫風狂熱粗放,兼及水墨,並且在製作過程上吸取了歐美漫畫的工業化製作流程。大多數作品商業色彩濃厚,題材多以武俠為主,兼及科幻、社會,娛樂,勵志、黑幫、搞笑等等,香港漫畫的製作基本有兩種模式,可以根據作者和作品的特點進行選擇。一是個人風格比較強的,就由作者創作大部分漫畫,比如《風雲》的創作;另外一種就是流水線,它的優點是穩定,比如周刊、雙周刊是固定出版,如果作者不穩定,出版的品質就得不到保障,這樣發展下去跟電影的分工協作很像。流水線作業是香港商業模式能夠運行成功的重要原因。介紹幾部比較有印像的香港漫畫。
1.《中華英雄》講述的是民國初年,一位名叫華英雄的愛國俠士遭到日本武士的追殺,漂泊於中國與美國之間,隨之演繹了一段段愛恨情仇,最終華英雄與對手在自由女神像下決一死戰,其子華劍雄飄洋過海尋找父親,最後成為中華英雄。
2.《龍虎門》講述了王小虎由大陸來到香港尋找親人,結識了眾多好兄弟,然後與各路反派大戰,最後邪不勝正。之後開始走向長篇故事,帶出了羅剎教之役,主角們衝出香港,遠徵日本,與日本第一黑幫羅剎教交手,後來更與世界的不同巨大黑幫爆發激烈的戰鬥,當時這點絕對是一大突破。
3.《黑豹列傳》的內容圍繞一群被號稱「黑豹」的角色展開(主角「鐵義」雖以「黑豹」為姓名,但「列傳」二字已揭示故事並非只圍繞「黑豹」一個人。)但後來黑豹成員傷亡嚴重,現在只餘「黑豹」和「鐵忠」二人。但期間不斷補入新的角色(但不屬於黑豹成員),當中包括「長空」、「戰狂」(現稱「李練」)「龍求道」等重要角色。
4.《風雲》講述了步驚雲與聶風為了報父母之仇,更為了全武林的安危而舍己戰鬥,得無名相助,與雄霸、絕無神等江湖霸豪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愛恨情仇、捨身取義的江湖傳奇故事。
5.《天子傳奇》是黃玉郎在玉皇朝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武俠玄幻類漫畫作品,分為姬發篇、秦王篇、流氓天子、大唐威龍、洪武大帝等篇幅。
6.《老夫子漫畫》為讀者帶來幽默的同時,它反映社會環境(特別是1960-1980年代)的轉變。內容有時會顯現貧窮、盜竊、自殺及黑幫等社會問題。它有時會嘲諷人妖、新潮服裝和搖滾樂等流行文化(老夫子經常會「教訓」那些長得「不倫不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