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觀葉植物|11種常見盆栽類椒草的鑑賞及辨識
文:花木君
在園藝盆栽和觀賞水草行業,椒草是如今最為流行並且種類繁多的觀葉植物種類。然而,雖然都叫椒草,水草類椒草和盆栽類椒草卻是完全不同的兩類植物,不少自媒體往往混淆在一起,誤以為是同一種類,這是因為翻譯混亂和隨意命名導致的。
其中水草類椒草一般指天南星科(Araceae)、天南星族(Trib. Areae Engl.)、隱棒花屬(Cryptocoryne Fisch.ex Wydl.)水生或沼生植物,全屬約有50種,分布於印度至馬來西亞,我國西南和華南有隱棒花(C. sinensis Merr.)等4種。隱棒花屬是種類最為繁多的常見造景缸栽水草,諸如螺旋椒草、皺葉椒草、水泡椒草等,是水草愛好者的最愛之一,我們另文詳談。
而盆栽類椒草,則大多為胡椒科(Piperaceae)、草胡椒屬(Peperomia)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屬約有1000餘種,廣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目前大致有7種2變種,產東南至西南部各省區,最為知名的當屬豆瓣綠。然而從目前花卉市場銷售來看,盆栽類椒草大多為進口品種。
盆栽類椒草是著名的觀葉植物,因其葉片厚糯,帶肉質,葉片形狀和色彩多變,株葉美麗,養護簡單,繁殖迅速,因而不少商家將其作為多肉銷售,是不少辦公場所和家庭常見觀葉綠植,深得植物愛好者的喜愛,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常見種類。
1、豆瓣綠(Peperomiatetraphylla (Forst. f.) Hook. et Arn.)
豆瓣綠分布在我國西南和華南地區,肉質、叢生草本;莖匍匐,多分枝,長10-30釐米,下部節上生根,節間有粗縱稜。葉密集,大小近相等,4或3片輪生,帶肉質,有透明腺點,幹時變淡黃色,常有皺紋,略背卷,闊橢圓形或近圓形兩端鈍或圓,無毛或稀被疏毛;葉脈3條,細弱,通常不明顯;葉柄短,無毛或被短柔毛。穗狀花序單生,頂生和腋生,漿果近卵形。花期2-4月及9-12月。
【特點】小型觀葉植物,葉片繁茂,玲瓏青翠,四季常綠。另外還有一變種毛葉豆瓣綠(P. tetraphylla var. sinensis),株葉更加矮小,連花序都不到5釐米,可做微型盆栽。
2、翡翠椒草(Peperomiamagnoliifolia)
又叫小翡翠、玉蘭葉豆瓣綠等,多年生草本,株高15-20釐米。無主莖。葉簇生,近肉質較肥厚,倒卵形,灰綠色雜以深綠色脈紋。穗狀花序,灰白色。
【特點】翡翠椒草原產中南美洲,葉片青翠靚麗,葉片較厚,和豆瓣綠區別在於,翡翠椒草株葉向上,豆瓣綠為匍匐狀。
3、斑葉椒草
為翡翠椒草的園藝栽培品種,形態顏色多變,種類較多,有的葉片翠綠色中間,間雜著黃綠色或者灰白色;有的則灰白色邊緣,綠色黃色其間;有的則金黃色闊邊緣,綠色其間;有的具有三種顏色,紫色邊緣、黃色和綠色夾雜其間,因而又叫三色椒草。
4、圓葉椒草(Peperomiaobtusifolia)
原產委內瑞拉。直立性植株,高約30釐米。單葉互生,葉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端鈍圓,葉基漸狹至楔形;葉長5~6釐米,寬4~5釐米,葉柄較短,只有1釐米,但生根容易。節間較短,節間處也極易生根。穗狀花序,白色。
【特點】元葉椒草非常耐陰,葉面光滑有光澤,質厚而硬挺,莖及葉柄均肉質粗圓,具有較高觀賞價值。
5、塔葉椒草(Peperomiacolumella)
塔葉椒草又叫塔翠草,原產南美洲,植株矮小,高5~8釐米,全株呈肉質,肥厚多肉的葉片馬蹄形,對生或輪生,葉片具短柄,葉片兩邊微微上翻,使葉面中間形成一淺溝,背面呈龍骨狀突起。葉面光亮,強光下葉緣發紅,葉片稍呈透明狀。花序棒狀,綠色,春末夏初季節開放。
【特點】全株肉質度高,是椒草屬中最小的一個品種。塔葉椒草株型優美,猶如寶塔,肉質葉輪生,排列緊湊,具有較高觀賞價值。
6、西瓜皮椒草(Peperomiaargyreia(Hook.f.) E.Morren)
原產於南美洲和熱帶地區,多年常綠草木,株高約15-20釐米。根莖頂端叢生狀抽生長長的葉柄,紅褐色的葉柄上端著生單葉。葉片卵圓形至心臟形,向葉柄內反捲成半圓形,主寬脈八條,由中央向四周呈輻射狀延伸,寬脈綠色,脈間銀白色,葉形和色澤頗似西瓜。穗狀花序,花小,白色。
【特點】西瓜皮椒草,是價格較高的一種椒草,其葉脈明顯,脈間銀白色,猶如西瓜皮,因而得名。西瓜皮椒草株形玲瓏,葉片圓潤,猶如翡翠西瓜,觀賞價值較高,非常適合辦公或家居作為擺放綠植。
7、白脈椒草(Peperomia puteolata)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易叢生,高20釐米~30釐米,莖直立生長,紅褐色。葉3~4片輪生,具紅褐色短柄,質厚,稍呈肉質,橢圓形,全緣,葉端突起,呈尖形,葉長5~8釐米左右,寬3~5釐米,葉色深綠,新葉略呈紅褐色,在光充足條件下尤為明顯,葉面有5條凹陷的月牙形白色脈紋。穗狀花序細長。
【特點】白脈椒草也稱白脈豆瓣綠、鑽石翡翠,因其葉面上有美麗的白色脈紋而得名。其脈紋呈弦月狀,因此又被稱為「弦月椒草」或「弦月豆瓣綠」。白脈椒草是新引進的小型觀葉植物,其株型矮小,玲瓏秀美,葉片白、綠相間,對比強烈,給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覺。
(西瓜皮椒草)
(白脈椒草)
【區別】白脈椒草和西瓜皮椒草的區別在於,白脈椒草的脈紋為白色,脈間為綠色;而西瓜皮椒草的脈紋為綠色,脈間為白色。
8、紅邊椒草(Peperomiaclusiifolia)
原產熱帶美洲,別名紅緣豆瓣綠、琴葉椒草、簇葉豆瓣綠,株高30釐米,生長緩慢,莖枝粗圓、濃紫紅色,易隨節處呈曲折狀,莖節處易發出氣生根,可藉以吸附蛇木柱。葉厚肉質硬挺,葉柄紫紅色,長1~1.5釐米,單葉互生,倒卵形,長5~10釐米、寬4~6釐米,中肋略凹陷,葉橄欖綠,葉脈黃綠色不明顯,葉背淺綠而泛紫紅暈彩。綠白色的肉穗花序細長挺立或微彎,長10~20釐米,花梗紫紅色,於冬、春之際抽出。
【特點】紅邊椒草的葉緣、葉柄、莖株均為紫紅色,植株較為高大,葉片圓潤肥厚,翠綠油亮,極耐乾旱,因而是非常被人喜愛的椒草品種。
9、紅背椒草(Peperomia claveolens)
紅背椒草又名雪椒草,原產於南美洲的熱帶地區。多年生常綠肉質草本植物,植株矮小,高5~8釐米,全株呈肉質,除葉面為暗綠色外,其它部分均為暗紅色。葉片橢圓形,對生或輪生,具短柄,葉片兩邊向上翻,使葉面中間形成一淺溝,背面呈龍骨狀突起。葉面光亮,稍呈透明狀,花序棒狀,綠色,春夏季節開放。
【特點】紅背椒草株形小巧秀氣,肥厚可愛;葉色奇特,紅潤靚麗,並且全株肉質化程度非常高,因而經常被作為多肉銷售。
10、斧葉椒草(Peperomiadolabriformis)
斧葉椒草又名歡樂豆、幸福豆,產於秘魯,肉質小灌木,莖10釐米長。葉頂端輪生,長5—6釐米、寬1.7釐米、厚0.6釐米,先端尖、基部棒糙形,一側中間圓弧形突出,另一側平直,弧形一側的邊緣較薄,有透明的條紋,平直的一側邊緣厚,整個葉就像一把斧子。帶粉的灰綠色。花序很長,花黃綠色。
【特點】斧葉椒草株形小巧,葉形奇特,整個葉就像一把斧子,葉色為帶粉的灰綠色,全株肉質化程度高,具有較高觀賞價值。
11、皺葉椒草(Peperomiacaperata)
皺葉椒草又叫皺葉豆瓣綠、四稜椒草,原產美洲熱帶地區。常綠小灌木,株高20-25釐米。莖四稜,分枝扁平。單葉對生,葉片卯形至橢圓形,全緣無柄;葉面褐綠色,有光澤,脈間有青灰色條斑,背面灰綠色。穗狀花序下垂,花外苞片為粉紅色,花冠鐘形。漿果球形。花期4-5月。
【特點】皺葉椒草葉片褐綠色,具有金屬般的光澤,是目前國際上十分流行的小型室內觀葉植物。
以上就是國內目前常見的盆栽類椒草品種介紹,其中斑葉椒草缺乏拉丁品名,由於資料缺乏,很多品種沒有收錄,如有不到之處,敬請專業學者或者愛好者予以補充和完善,歡迎留言交流,謝謝!
2020-10-27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