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滇池南岸藏著個「夏威夷」
溼地公園設施齊全。
白沙灘營造出「海景」。
近年來,滇池南岸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本版圖片由晉寧區溼地保護管理辦公室供圖
這是一個一年四季都值得去親水賞景的好地方,因為這裡四季美景不同,水清天藍、鳥語花香,已經成為昆明的「網紅」打卡地之一。
四季風景美如畫卷,這個昆明滇池邊的「夏威夷」,低調而美麗,不少昆明本地人都不知道。它就是位於滇池西南角的雲南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原來的東大河溼地公園),是目前滇池邊唯一一個國家級溼地公園。2018年,它還獲得了一個重量級獎項——「野生動物、生物多樣性、棲息地改善或營建類傑出獎」。
2018年,滇池草海、外海水質均達到Ⅳ類,為1988年建立滇池水質數據監測庫30年來最好成績。昆明眾多滇池湖濱生態溼地發揮了巨大的水體淨化作用,緊扣溼地公園建設,是昆明市環滇池「生態圈、文化圈、旅遊圈」建設的核心。
除了生態功能,溼地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景觀效果。在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原本已消失不見或數量稀少的白鷺、野鴨、蛙類等又出現了。這裡的總面積1220公頃,溼地率高達91.43%,不僅有陽光、湖泊、草地、沙灘,還有大片大片的水杉林。從綠意蔥蔥到金黃再到通紅,那麼美麗而不顯凌亂的顏色漸變,大概也只有奇妙的大自然能夠調得出來了。走進溼地,別致的木橋、筆直而整齊的水杉,新鮮的空氣,清新的「昆明藍」,令人沉醉,有的時候,似乎跳起來伸手就能碰到潔白的雲朵。即使再不愛拍照的人,到了這裡都會忍不住舉起手機猛拍起來。
在這裡,還有大片的蘆葦,微風輕撫,一個個搖頭晃腦的,少不了輕盈的可愛。湊近了看,2米高的蘆葦宛如一個羞澀的姑娘,嫵媚迷人。走累了,公園裡還可以租自行車,瞪著單車繞一繞,賞賞美景,心情愉悅。時不時,成群的海鷗和水鳥在天空翩翩起舞,歡快地上下翻飛。隨著滇池水質越來越好,處於中國西部最大的候鳥遷徙通道上的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也成了候鳥聚集地和休憩的驛站。
這裡的生物多樣性還有著極高的保護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對保護南滇池溼地資源發揮其對入湖水質淨化和改善以及生態的鏈條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雲南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將會被建設成西南地區具有獨特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高原湖泊型示範國家溼地公園。
在這裡,不僅可以親近「母親湖」滇池,還可以感受悠久的鄭和歷史文化和古滇歷史文化特色,感受歷史深遠的古滇文明。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這裡景色更迷人。在草長鶯飛的二月天,來這裡親近大自然、感受勃勃生機和生命的活力最合適不過了。或泛舟湖上穿過叢叢蘆葦,看層層漣漪打亂水中倒影;或踱步於木橋、棧道,享受悠閒。
若是夏天,來這裡尋覓一絲清涼,配上柔軟的沙灘、傘一樣的棕櫚樹、戴著「草帽」的涼亭和那最美的晚霞和璀璨的星空,看天藍水碧、綠樹成蔭,傾聽鳥語、聞聞花香,怎一個愜意了得?
天涼好個秋,這裡秋高氣爽、風輕雲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調色板也會讓人如痴如醉,不願離去。邀約三五個好友,共賞秋色之美,待在那寧靜的傍晚,看一次絢麗的晚霞和日落。
冬日裡,沒有蕭瑟和悽涼,只有人人稱讚、仰望和羨慕的「昆明藍」,還有公園裡那一片一大片的蘆葦叢,美不勝收,令人愛不釋手,流連忘返…… 記者黃河清報導
動態
第二期溼地保護恢復工程5月完工
記者從晉寧區溼地保護管理辦公室獲悉,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二期溼地保護與恢復項目預計5月底前完工,屆時,將建成「宣教體系建設;溼地公園監控體系建設;溼地公園溼地恢復示範建設;溼地公園合理利用示範體系建設;溼地公園外來物種清除及管理體系建設」,提升溼地公園的品質,扮靚滇池南岸,助力滇池治理與保護工作。
打造高原溼地公園樣本
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在原滇池南岸東大河口生態溼地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溼地公園的標準進行溼地恢復和建設。2014年9月,國家林業局溼地管理保護中心領導和專家到晉寧區進行實地考察、論證、審查時提出評估意見,建議將東大河溼地公園更名為雲南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2014年12月31日,國家林業局正式發文批准雲南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納入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範圍,面積擴大至1220公頃。目前,雲南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徵地及恢復建設工程已投資7.835億元。
雲南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是滇池溼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湖泊溼地、河流溼地、沼澤溼地、庫塘溼地等自然溼地和人工溼地構成的複合溼地生態系統,是依照國家相關規定劃建的以鄭和文化和古滇文化為特色,以改善和淨化入湖水質、維護滇池水生態安全和保育滇池溼地生物多樣性為重點,突出溼地科普宣教功能的國家級溼地公園,將雲南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建設成為滇池溼地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示範,成為具有我國高原獨特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西南山地湖泊溼地景觀,以及遏制水環境惡化、恢復和保障滇池水資源環境的綠色屏障,建成具有西部特色和代表性的,集溼地保護、溼地恢復、溼地監測、溼地宣教、溼地資源利用為一體的高原湖泊型國家示範溼地公園。
持續推進保護與恢復項目建設
多年來,晉寧區圍繞著打造集溼地保護、溼地恢復、溼地監測、溼地宣教、溼地資源利用為一體的高原湖泊型國家示範溼地公園的目標,不斷推進溼地公園的保護與恢復建設工作。
2017年以來,晉寧區林業局投入198.8萬元,完成溼地公園260塊公園界碑和公園標識景觀石購買及安裝工作;開展東大河溼地有害物種控制項目,收割乾枯植物及清除外來有害特種近500畝,「入侵水生植物殘體打撈、水生植物管理項目」現已完工,現已轉入為期1年的管護工作;「標牌宣教體系項目」通過招標與雲南中誼海進出口貿易籤訂合同,目前施工方按合同正有序開展132塊標牌安裝工作;新建大河溼地業務用房面積320平方米;「溼地公園生態監測項目」通過招標與西南林業大學籤訂了三年服務合同開展系統的監測,現已完成了本年度溼地公園生態監測工作;西南高原溼地研究中心在公園內建立了滇池溼地定點監測站點;聘用管護人員進行日常監管和巡護;結合當地村委會,對周邊村民和管理人員開展科普宣傳、溼地保護、法律法規和業務培訓。
2017年,國家下達第二批中央財政林業改革發展資金300萬元,對溼地公園溼地保護與恢復、科研監測、能力建設和科普宣教等工作予以支持,使晉寧南滇池溼地保護與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科普宣教得以順利開展,溼地保護與恢復得到進一步提升。今年,正在實施晉寧南滇池溼地公園溼地保護與恢復項目中標牌體系強化建設,統一設計製作安裝,讓進入溼地參觀的遊客從宣教體系中提高環保意識、普及溼地文化知識。記者黃河清 通訊員餘波報導
數據
物種多樣性極具價值
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有4個植被型組,9個植被(亞)型,26個群系。植物226種,隸屬81科179屬,其中分布於溼地生境的植物有39科51屬62種。溼地植物中包括溼生植物18科24屬29種,挺水植物9科13屬14種,漂浮植物4科4屬4種,浮葉植物4科4屬4種,沉水植物4科6屬11種。魚類共有6目7科21種。兩棲爬行類3目7科14屬20種,其中兩棲動物9種(隸屬1目3科5屬)、爬行動物11種(隸屬2目4科9屬)。
目前,記錄到的鳥類就有127種,有雲貴高原特有植物海菜花和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菱各1種;瀕危級重點保護土著魚類有滇池金線䰾、銀白魚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共計7種:彩䴉、黑翅鳶、紅隼、棕背田雞、領角鴞、灰林鴞、灰燕鴴,均為國家Ⅱ類保護動物。
(責編:徐前、朱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