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朝鮮核彈打美國大兵,然後炸長白山,這部韓國電影真是腦洞大開

2020-12-10 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秦鋒

眾所周知,韓國的電影文化產業在近些年來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了亞洲在這一領域的一支勁旅,不久之前,韓國電影《寄生蟲》就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狂攬多項大獎成了最大的「黑馬」。

▲導演奉俊昊展示獎盃

除了《寄生蟲》這類有深度有內涵的電影以外,韓國在近些年來還拍攝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爽片」,今天軍武菌就和大家分享一部這樣的「爽片」《白頭山》,這部電影雖然架空,雖然劇情很「神」,但是多少反映出了韓國一部分國民內心深處的想法。

▲好歹也是個工業國,誰還沒點想法呢

一、劇情概述

「在朝鮮即將向美國移交最後剩餘的核武器的關鍵當口,沉寂多年的白頭山(長白山)火山在全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爆發,火山爆發引起了嚴重地震,大地震重創了朝鮮半島,朝鮮幾乎被化為焦土。

▲白頭山即我們所熟知的長白山

它是中朝兩國的界山

韓軍拆彈部隊大尉趙仁昌(河正宇飾)在地震爆發前,剛剛拆除了工地上的一枚戰爭期間遺留下來的未爆彈,在開車回家的途中正好遭遇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所幸機智的男主得以從這場地震中逃出生天。令人不安的是,這場火山地震僅僅只是開始,白頭山(長白山)的多個巖漿庫已經蓄勢待發,如果不立即採取有效措施,整個朝鮮半島都可能被後續的火山爆發和地震摧毀......」

▲工地上拆除炸彈的韓軍

以上就是2019年12月19日正式上映的韓國現代災難片《白頭山》的開篇。

▲電影中的災難場景

為了阻止災害進一步擴大,地質學家姜奉來教授(馬東錫飾)向韓國政府提出了一個非常冒險的方案——在白頭山(長白山)巖漿庫附近的地下礦坑裡搞一次核爆炸,從而給白頭山(長白山)即將爆發的巖漿庫「洩壓」。

眾所周知,韓國是沒有核武器的,於是電影在開篇埋下的伏筆就用上了——朝鮮政府準備移交給美國的最後6枚核彈頭因為白頭山(長白山)火山噴發的原因還沒有被美國人接收。

▲核武器作為牽動朝鮮半島局勢的重要砝碼

早已不止一次的出現在韓國電影的劇情當中了

圖為另一部爽片《鐵雨》最後的腦洞

韓國政府打算冒險去偷這批核彈來執行姜教授的救世計劃。而在過去的美韓演習中接受過洲際飛彈核彈頭拆除模擬訓練的拆彈部隊軍官男主趙仁昌,自然是「當仁不讓」的成為了負責拆核彈頭任務的「技術隊」的指揮官。

在緊急訓練後,趙仁昌大尉率領的技術隊與執行戰鬥及最終爆破任務的負責特種作戰的「突擊隊」分乘兩架軍用運輸機向北進發。

▲在電影裡「技術隊」的戰鬥力初始就被設定的很菜

不幸的是,搭載「突擊隊」的運輸機還沒到地方便因引擎吸入過量火山灰而起火爆炸,突擊隊全滅。

▲出師未捷身先死

最終安全跳傘著陸的只有趙大尉的「技術隊」,他們不得不獨自開著隨隊空投的輕型裝甲車去執行全部任務。

技術隊首先找到了知道朝鮮洲際飛彈藏匿地點的朝鮮多面間諜李俊平(李秉憲飾)在同老油條李俊平一番鬥爭之後,技術隊終於拿到了核彈,當拿到核彈的趙大尉一行人準備去爆破白頭山(長白山)的時候,忽然遭到了來歷不明的武裝分子的攻擊,擁有熱像儀等先進裝備的精銳武裝小隊很快就讓不擅長作戰的技術隊損失慘重。

▲被不明武裝暴打

李俊平趁亂奪取了核彈並挾持趙大尉前往普天。在普天,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就在多方武裝勢力為爭奪引爆裝置而劍拔弩張時候,趙大尉啟動了引爆裝置的計時器。無法終止的引爆裝置對其他勢力而言瞬間變成了危險的燙手山芋,最終其他勢力不得不無奈撤離。再然後就是常見的災難片中孤膽英雄拯救世界的劇情了。(為了避免完全劇透,上述劇情十分簡單,許多精彩段落都沒有涉及)

二、電影劇評

作為由李海準、金丙書執導,實力派影星河正宇、李秉憲、馬東錫等人領銜主演的韓國年度大片,《白頭山》在劇情、特效、演技表現等方面,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演技精湛

河正宇、李秉憲等都是韓國乃至亞洲頂尖的實力派演員。片中河正宇飾演的趙大尉是個一心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顧家老技術兵油子,他本來正琢磨著老婆肚子裡的孩子是男是女,卻在退伍當天被找來執行去朝鮮偷核彈的高危任務,雖說極不情願,但為了小家也為了大家,他還是沒慫。

▲左:河正宇、右:李秉憲

河正宇把趙大尉那「文弱而堅定的技術兵」演繹得活靈活現,順帶還支撐了片中不多的笑點。

▲騷話王

李秉憲飾演的李俊平則是一副看似邋遢的鋼鐵硬漢形象,為了家人,他當起了多面間諜,為了「大家」他放棄了自己的特工任務,最後甚至自我犧牲,面容疲憊、鬍子拉碴的李俊平包攬了全片幾乎所有的燃點和淚點。

▲硬漢柔情催淚效果最好了

被「趕鴨子上架」的趙大尉和深不可測的間諜李俊平,起初各懷鬼胎、互相利用、明爭暗鬥,後來又因為同為父親的身份和深愛自己所珍視之人的「共通語言」逐漸互相理解、相互幫助,最後甚至以生死相託。《白頭山》很巧妙的借二人的關係,讓故事回歸到了韓國電影最擅長的把觀眾逼哭的催淚強項上去了。

一言難盡的武器道具

作為軍事愛好者,軍武菌當然會特別關注電影中出現的各種武器裝備。《白頭山》片中出現了許多武器裝備,從航空母艦、軍用運輸機到坦克、裝甲車、手槍……可以說包含了海、陸、空的各個要素。

先來談談「BUG」,片中的重武器取材基本上可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開篇白頭山(長白山)爆發後,新聞裡播放了國際新聞,講到中國政府在與半島接壤的邊境地區集結了3萬兵力,但使用的畫面卻是俄羅斯阿拉比諾訓練場舉行「坦克兩項」軍事競賽時T-72B3坦克隊列行進的視頻,哪怕是同一視頻裡的96A/B坦克的畫面也靠譜得多啊。

▲這個鏡頭長期關注坦克兩項賽的

觀眾基本上都能一眼認出

這還沒完,新聞緊接著講到美國政府的作為,給出的畫面是一艘製作粗糙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合成CG圖。

▲CG的航母

航母甲板上搭載的飛機實在是各種各樣,艦尾是美國空軍的F-22A「猛禽」隱形戰鬥機和A-10「猶豬」攻擊機。

更為離譜的是航母斜角甲板彈射器上待飛的居然是歐洲的EF2000「颱風」戰鬥機和疑似俄羅斯的米格-29戰鬥機,前甲板上停著的是法國的SA365「海豚」直升機和某種肯定不是SH-60「海鷹」的大型直升機。

在所有能識別出型號的飛機裡,偏偏就沒有美國海軍的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或者是更加新銳的F-35C「雷電II」隱形戰鬥機。

▲片中出現的運輸機

再往後,負責將執行特戰任務的突擊隊和拆彈任務的技術隊空降到北方的載具是兩架韓軍軍用運輸機,本以為是兩架韓軍現役的C-130H/J「大力神」,結果仔細一看,發現居然是把「大力神」的4臺渦槳發動機換成渦扇發動機的架空飛機,不知道這究竟是為了規避現實還是為了刻意營造科幻感?實在是意義不明。

▲片中後半段出現的美國航母又變回正常狀態了

在影片後半段美軍航母在港口撤僑時再次出現,這次甲板上的飛機倒是變成了正常的「超級大黃蜂」,而且旁邊的「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也還算沒毛病(從這點上看,開篇的CG失誤應該就是失誤,而非刻意規避現實,不然不會只規避一處)。

韓國技術隊最終見到的朝鮮洲際飛彈,倒是大致還原了朝鮮人民軍的「火星14」洲際飛彈,但旁邊的戰略飛彈機動發射車又出了岔子——鏡頭裡的發射車是直接照搬的俄羅斯「白楊M」的「MAZ79221」,而不是朝鮮人民軍實際裝備的「萬山WS51200」改造版。

▲片中的飛彈庫

▲朝軍實際裝備的「火星14」

▲飛彈旁邊的發射車

相比於軍艦、飛機、洲際飛彈這些很難使用實物道具進行演出的大型裝備,在輕型裝甲車和輕武器道具方面,《白頭山》做得就要好很多了。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載具是趙大尉技術隊搭乘的那輛4×4輕型輪式裝甲車,該車是韓國鬥山生產的S5型輕裝甲車,S5型仿製自德國TM-170型輕型輪式裝甲車,具有一定的裝甲防護能力,車輛性能中規中矩,現在主要被韓國特警用作裝甲防暴車。

▲韓國實際裝備的S5

▲電影中的S5,進行了一些戰術化改裝

片中的道具車相比實裝車在車身兩側加裝了附加裝甲,顯得更加「戰術」,更符合軍用裝備的特徵,算是比較有心的。

《白頭山》的輕武器道具質量算是褒貶參半。片中趙大尉帶領的技術隊的單兵著裝及武器配置與特戰突擊隊一樣,頭戴FAST輕量防護頭盔,身穿黑色MC迷彩蛙服,著「攜防一體」戰術背心(但遺憾的是有些隊員沒有安裝防彈插板),夜暗環境下使用AN/PVS-31型雙目微光夜視儀。

▲電影中突擊隊的這套配置算是中規中矩了

武器方面主要有安裝了皮軌護木的M4A1型5.56毫米突擊步槍、HK G3SG1型7.62毫米狙擊步槍、Kel-Tec KSG泵動霰彈槍、更換了皮軌護木的HK MP5衝鋒鎗、G17手槍以及泰瑟槍(電擊槍)。

▲電影中的突擊隊

美國「Echo部隊」同常見影視作品中的著裝大致保持一致。

▲按「大路貨」配置的美軍

出場率最低的朝鮮洲際飛彈儲藏庫守衛部隊和中國MSS(國家安全部)特工的裝備就相對簡陋了,朝鮮人民軍守衛戴頭盔著常服,扎武裝帶,使用仿自蘇聯AKM的68式突擊步槍(還出現了槍上無彈匣的BUG鏡頭)。

▲一個小BUG,槍上沒裝彈匣,穿幫了

MSS特工外套西裝便服,內著載板背心,領隊使用馬卡洛夫手槍,其他人則使用97式突擊步槍。

▲這個中國國家特工形象實在是……

總的來說,大部分單兵武器道具的搭配是符合現實的,美韓這邊,除了美軍個別裝具對不上號以外,都能在現役當中找到原型。

中朝一方,朝鮮人民軍守衛部隊的「配置」基本符合事實。而中國MSS特工的97式可以理解為實在找不到95式道具槍的結果,馬卡洛夫手槍假裝國產59式手槍也勉強說得過去(雖然59式手槍裝備時間很短,但當初也確實是作為指揮員和公安保衛人員的自衛武器配發的,好歹和中國特工武器沾邊)。

三、電影之外

雖然軍武菌在前文裡一直說《白頭山》是一部災難片,但和好萊塢等非韓國的災難片相比,《白頭山》要複雜得多。片中匯集了災難、政治、軍事、親情等諸多元素,準確的說,應該是一部綜合類型片。而讓軍武菌感受最深刻的,不是災難、軍事及親情要素,而是片中無處不在的政治要素。

▲東亞強手如林的結果就是對韓國文化產品

產生了無所不至的影響

在軍武菌看來,本片從一開始就在講一個俗套又真實的政治故事。

開篇就提到朝鮮向美國移交最後一批核武器,從而實現半島無核化——這顯然是美國人和韓國人一直以來真切又無奈的妄想,沒有核武器的朝鮮就是被拔了牙的老虎,對美國和韓國都是安全的,但對朝鮮方面就比較要命了(參考一下真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薩達姆、卡扎菲是什麼下場)。

▲真沒有的下場就是真沒命

所以時至今日,雖然六方會談已經進行過多次,但半島無核化反而越來越遙遠,於是韓國人也只能在電影裡「YY」一下了。

緊接著片中又通過新聞播報的形式描寫了中美兩國對白頭山(長白山)火山噴發災難的官方反應——中國數萬軍隊駕駛「俄國坦克」陳兵邊境,美國一邊警告中國一邊開著航空母艦緊急撤僑。

▲朝鮮半島對中美掐架的記憶太深刻了

先不論白頭山(長白山)一旦爆發災難中國軍隊肯定忙著救災這種「現實主義發展方向」(因為長白山爆發之後,中國東北也會遭災)。

本片裡對中美反應的定位至少從側面說明了許多韓國人對中美兩個大國的認知——中國人想來趁火打劫,美國人則忙著撂挑子拍拍屁股走人,雖然在軍武菌看來這種想法有失偏頗,但在韓國人的角度來說,這或許就是對大國的惶恐吧。

在一系列「科學分析」和政府討論之後,韓國政府決定派人去偷朝鮮剩下那幾枚核彈頭的鈾用來做成一枚大核彈來「以(核)爆止(火山)爆」。

▲其實很多韓國人在潛意識當中

做夢都想自己也有核武器

哪怕是偷來也好

於是新的微妙政治衝突產生了——白頭山就是長白山,在中國邊境引爆核彈頭是極其敏感的事情,搞不好會成為挑起戰爭的導火索。韓國人認定中美都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中國人打算借這個由頭出兵朝鮮半島,美國人則不會允許就要完成的半島無核化節外生枝。於是片中的中美兩國在得知韓國人打算去偷核彈的任務之後都竭力阻止。

▲對不起,美國人優先

中國MSS(國家安全部)通過和多面間諜李俊平的關係去奪取核引爆裝置,而美國NCS(國家秘密行動處)則直接啟用戰時指揮權接管了韓國軍方指揮行動的指揮部並果斷派出SAD(中情局特別活動部)特戰小隊去攔截韓軍。

▲在對自己的盟友韓軍進行管制甚至

直接開火方面,美軍從不猶豫

很顯然,在片中的這場政治博弈中,韓國人主要想表達的還是和美國的「博弈」過程,而中國只是順路當個反派而已。美軍在片中種種欺凌韓國人的行為,都生動反映了韓國人對於低(美國)人一等的無可奈何。

▲韓國人一種很微妙的心理

一旦成為美國國籍,就不想再自認是韓國人了

有一說一,片中韓國人對自身的政治地位認知還是非常準確的,對美國人的認知也是大差不差(畢竟跟在後面這麼多年了),對中國的了解和判斷就偏差較大了。

▲放眼世界,韓國可能是心理上對美軍依賴最大的國家了

《白頭山》雖然看起來很直白的把朝、韓、美、中都「黑」了個遍,但細細看來,其實尺度拿捏得相當考究。朝鮮政府直接被火山地震給乾淨利落的摧毀了;韓國政府官員雖然無力與美國抗爭,但一直在偷偷的為民為國,甚至不惜犧牲政治前途(這哪裡是黑啊,這明明就是一曲忠誠的讚歌)。

▲韓國政府出動警衛「槍指美軍」

這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所以許多韓國電影都在架空世界當中來這麼一下「爽一把」

美國政府雖然霸道,但也不是完全不講道理,「你看美軍雖然開槍打我們,但是沒打要害,從頭到尾都沒真的打死一個韓國人」;至於中國,這回就是單純的黑了,不僅不幫忙救災,還想出兵半島趁火打劫,你看這中國MSS的特工,活脫脫的一群殺人越貨的武裝幫派分子,還是開槍殺人不帶猶豫的那種。

▲被中美兩國夾在中間的場景

在電影中用這麼一個鏡頭表達了出來

再延伸一下,從軍武菌觀看韓國軍政類電影的經驗來看,與其說韓國人期望「半島無核化」,不如說韓國人更希望自己也擁有核武器,哪怕是片刻也好。本片中韓國政府方面對偷核彈唯一的反對理由只是擔心在中朝邊境引爆核彈會引起中方的嚴重不滿,甚至引發戰爭,而對偷核彈和使用核武器本身則完全沒有牴觸感。

而在另一部「神作」《鋼鐵雨》中,韓國政府甚至要和朝鮮方面分享核武器。很顯然,韓國的政治正確並不是「半島無核化」,而是「我也要有核武器」。如此看來,真誠希望半島無核化並為之努力的,恰恰是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畢竟誰都不希望身邊埋著一堆不定時的超級大炮仗)。

▲韓國一旦有了核武器,就可以在和周邊大國對話時

更加平等,然而這是周邊大國絕不允許的事情

不論是本文談的《白頭山》,還是早先的《鋼鐵雨》,在韓國現代軍政電影中,普遍透露著對北方「兄弟」、對東亞某大國、對某超級大國、乃至於對西太某島國都懷著相當複雜的情緒。

對「窮兄弟」的敵意與善意、對東方大國的恐懼與憂慮、對超級大國的無可奈何與死心塌地、對海對面島國的新仇舊恨。所有的這一切情緒,其實都源自簡單而純粹的地緣政治環境——從古至今,朝鮮半島都處在一個相當尷尬的位置。在古代,半島王國必須依附於中央王朝才能對抗海對岸那個虎視眈眈的「鄰居」;二戰結束後,被一分為二的朝鮮和韓國又分別成為東方共產主義陣營與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冷戰對抗的橋頭堡;韓戰之後,韓國又不得不依附於資本主義陣營的領袖——美國,以對抗來自紅色陣營的巨大壓力,甚至不惜連戰時指揮權都拱手交出,還得年年交大筆保護費。

▲韓國實質上從來沒有獨立自主過

時至今日,雖然韓國經濟實力以及軍事實力都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來自「兄弟鄰邦」和重新崛起的「前」宗主國,以及北極熊的巨大壓力也與日俱增,所以還得爭取超級大國的軍事庇護。這簡直就是歷史的輪迴,也是生存在大國夾縫中的小國的無解的悲哀。

相關焦點

  • 大片級別的韓國災難電影,偷核彈炸火山,河正宇李秉憲主演
    韓國的《寄生蟲》在本屆奧斯卡大放異彩,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劇本這四個重量級獎項。可以說,這部《寄生蟲》足以讓韓國吹上一百年。這次以後,韓國電影會更為頻繁的走向國際舞臺。本文要聊的,是韓國一部雄心勃勃的災難片。
  • 巨燃戰爭影片:美韓聯手轟炸朝鮮,韓國電影真是太敢拍了!
    影片上映之後上映6天觀影人次就已經超過200萬,第一周就拿下票房冠軍,更是打敗了《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可以說是當時的大爆片,還憑藉《鐵雨》獲得第51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新人導演獎。後來《鐵雨》又入圍第54屆最佳導演獎。楊宇錫導演在2013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辯護人》更是備受好評,這部影片獲得了第51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劇本獎,該片至今在豆瓣的評分是9.1分。
  • 《鐵雨》——登峰造極的韓國電影藝術
    楊宇碩導演可以說是導演中的學霸,除此之外,楊宇碩還是一名漫畫家,他創作了網絡漫畫《鐵雨》,然後把它改編成了同名電影。去年12月,該片在韓國上映的首周,力壓同日上映的《星戰8》,以超過50%的票房佔有率強勢登頂韓國周末票房榜。
  • 韓國電影衰落了,從電影白頭山和N號房事件看去
    馬東錫飾演的韓國姜奉來教授提出一個建議,偷朝鮮的核彈頭將長白山炸個洞,降低火山壓力來拯救朝鮮半島。韓國軍方決定召回本來已經退出拆彈部隊的河正宇飾演趙大尉,再加上一隊特種兵,去執行這次偷核彈炸火山的任務。趙大尉要找到核彈,必須先要找到李秉憲飾演的朝鮮間諜李俊平帶路。於是兩位一路雞吵鵝鬥,基情滿滿開始了冒險。
  • 韓國戰爭驚悚片《鐵雨》:日本再挨核彈,中國霸氣側漏
    《鐵雨》是最近最熱的一部韓國電影,也是近幾年韓國電影中腦洞開得最大的一部,沒錯,它比《釜山行》《與神同行》等片的腦洞還要大,相較於這些電影虛構性,《鐵雨》卻更具現實性。這哥們兒再次出現的時候,韓朝局勢已經一發不可收拾,雙方準備大打出手,這名中國官員也接到國家命令,撤離韓國,在撤離韓國之前,他當著韓國首席秘書面,奚落了一下韓國人,並給出了自己最誠懇的個人建議:不要讓這場戰爭發生!儘管中國已做好了一切準備,但戰端一開,最倒黴的還是韓國人和朝鮮人。
  • 《辯護人》導演再出新作,這次是朝鮮政變的神奇腦洞
    然而比起票房和獎項,這部電影更牛的還是它的現實意義——電影上映之後,電影原型事件在韓國社會重新掀起巨大討論,推動了案件的覆審宣判,2014年9月25日,33年前曾被判有罪的五名被告,在幾十年後被法院認定無罪,洗刷了多年的冤屈。
  • 詹金斯:叛逃朝鮮50年的美國大兵,如今怎麼樣了?
    韓戰結束後,朝鮮一方經常發生叛逃到韓國的事件,因此在外界眼裡,朝鮮人往韓國跑的多。其實也有韓國人跑到朝鮮的,還有美國大兵叛逃到朝鮮的事件,只是有些事件不報導,有的則被人忘記了。 1965年1月,在韓朝三八線附近就發生了一起美國大兵叛逃朝鮮的事件。
  • 火山爆發 超強地震 韓國最新硬核災難片《白頭山》
    但榜單中有一部電影票房很好,甚至在韓國周票房一度超過拿了四座小金人的《寄生蟲》,但口碑確實直線下降,評分僅僅6.4分,對於喜歡災難片觀眾來說影片中的一些硬傷確實是個「災難」。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部高票房低口碑的硬核災難片《白頭山》。電影《白頭山》的背景設定真可以說腦洞確實大。
  • 美國大兵投靠朝鮮 其子稱讓全世界看到金氏朝鮮
    1962年,一位美國大兵投靠了朝鮮。  幾十年後,他的兒子成為了朝鮮的驕傲。  韓戰後,美國大兵詹姆斯·約瑟夫·德雷斯諾克留在了韓國,成為了美軍在韓國駐軍的一員。1962年,他投奔朝鮮。
  • 2019韓國災難電影壓軸之作長白山
    這部電影對美國和中國都有不良影響。朝鮮人民是多麼的義憤填膺,相應的其他國家又是多麼的冷血和虛偽,對美國的描述當然是非常準確的。不過,韓國人自鳴得意這樣的場景並不奇怪,但如果你是一個不能容忍別人對祖國半點調侃的人,這部電影就不適合觀看。讓我們回到正題上來。長白山(又稱白頭山)於2019年12月19日在韓國正式首映。票房水平不錯,口碑也不錯。
  • 電影賞析《鐵雨》:你一定要活下來,然後我們一起住在盤浦洞
    《鐵雨》以朝鮮特工暗殺朝鮮重要人物切入,卻遭遇另一場有預謀準備的暗殺行動,最終特工只能帶著朝鮮一號人物逃亡韓國。藉此,朝鮮開始大亂,對外也開始宣戰,朝韓雙雙進入緊張狀態。韓國遭遇朝鮮核彈威脅,而是否先發制人,成為電影帶來的第一次非常重要的民族思考。政變就會打仗這也是電影給出的說法,打仗是中國無法接受的,這也是電影給出的說法,那造反派這是要跟全世界宣戰啊,死路一條啊。武裝政變都是第一時間跟外國取得聯繫,支持你的國家越多越有利,哪有政變還沒成功先宣戰的!
  • 韓戰:有多少韓國平民遭美國大兵屠殺,這就是美國自詡的民主
    於是,在日本虎趕走了以後,又進來了美國狼,麥克阿瑟率領的美國佔領軍為了使自己在朝鮮南方的地位合法化,將朝鮮變成自己的附庸,開始極力扶植朝鮮南方的右翼分子,大肆鎮壓那些在抗日戰爭中走出來英勇的民族主義者們。
  • 你是不是又想起了朝鮮戰場的美國大兵
    看到很國人這麼痴迷於咖啡,很多人都會以為是美國大兵帶去的咖啡文化,其實最早是源自日本人!19世紀後期,整個朝鮮半島都是日本的殖民地,也是在那個時候咖啡開始出現。到了20世紀中期,韓戰使得咖啡更加流行,那個時候速溶咖啡是美國大兵的標配。
  • 叛逃朝鮮的美國大兵都經歷了什麼?40年後在日本賣餅乾
    上世紀50年代,在朝鮮半島上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1953年,隨著韓戰的和平停火,三八線附近誕生了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戰爭結束後,美國軍隊依然派軍隊駐紮在三八線附近,1965年1月的一個寒冬深夜,一位喝醉酒的美國大兵翻越三八線,大難不死的越過雷區,叛逃到了三八線以北的朝鮮,那麼這位叛逃朝鮮的美國大兵都經歷了什麼?40年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 北朝鮮有這款帥男神?韓國電影電視中最帥的人都來了
    韓國電影與電視劇中不乏提到敏感南北朝鮮議題的作品,除了北朝鮮的神秘色彩原本就吸引觀眾以外,時常找來帥氣男神演出北朝鮮人角色,更增加作品的可看性,有哪幾位帥氣男神曾經飾演北朝鮮的重要人物呢?#《偉大的隱藏者》金秀賢金秀賢在這部電影中飾演北朝鮮來到南韓潛伏的間諜,需要偽裝成一個傻瓜東九,等待著北方的下一步指令。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他就恢復正常樣子,但為了欺騙全村的人會立即切換為傻瓜模式,演技相當出色,更以這個東九的角色客串演出《愛的迫降》,令人會心一笑。
  • 這部韓國電影,劇情居然反轉了四次,網友大呼心臟受不了
    在開始之前不得不吐槽一下朝鮮半島的廢除漢字的失敗政策,不但無法閱讀理解他們的自己的典籍,並且由於同音字的原因,很多詞語都會出現多種翻譯,而在明清時期可以通過筆談交流的中日韓三國知識階層,如今大多只能使用英語交流,真是讓人遺憾。   吐槽完畢,我們還是來談談這部電影吧。
  • 韓國版吃雞,嚴重醜化中國形象,這部戰爭片僅僅只有5.5分
    前幾期我們說了韓國的經典高分諜戰電影《特工》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今天我們就來吐槽一下被河正宇玩脫片的另外一部低分諜戰電影《絕地隧戰》,影片雖然有著韓國版真人吃雞一說,但是片中卻嚴重醜化了我國形象。影片由眾多的韓國巨星出演,而那個號稱0爛片的河正宇也因為該片創下了歷史最低口碑。那麼影片究竟爛在什麼地方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這部神作!槽點一:影片的邏輯問題影片的故事發生在2003年,當時的美國總統想要獲得連任,奈何民眾支持率極低,於是其就不得不另尋他法來提高支持率。
  • 韓媒:美國若真是韓國盟友 就不要再激怒朝鮮
    儘管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俊赫11日在媒體記者會上斷然否定道,「4月朝鮮半島危機論毫無根據」。但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剛離開朝鮮半島半個月便破例重新返回,大大提升了緊張指數。此外,還發生了美國轟炸敘利亞等情況,進一步刺激了人們的不安心理。
  • 評分8.1,這是最近最好看的韓國電影了
    有時候看韓國電影會覺得他們電影和電視劇是兩個極端,今天小妹要給大家推薦一部韓國電影《鐵雨》。梁宇皙導演以漫畫創作者出身,他導演的電影都有自己的風格,他曾憑藉《辯護人》提名韓國青龍獎最佳新人導演。卻在開城遇襲,他只能帶著重傷昏迷的朝鮮最高領導人逃往韓國,然後在韓國外交安全首席秘書郭哲宇(郭度沅 飾)的幫助下,兩人將半島從核戰邊緣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