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4號線是成都市建成運營的第三條地鐵線路,因其沿線經過的地方,可以將成都3000年的歷史文化故事串聯到一起,也被大家稱為成都「最文藝的地鐵線」。
西起萬盛,東至西河。在溫江上班的人們,對4號線是有愛又恨。不管是來往城內辦事購物,還是往返溫江工作、求學的人們,都免不了乘坐4號線。
每個人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藏在成都地鐵4號線裡。
今天,小川就沿著一條「最文藝」的地鐵線走一走,用一顆同樣「文藝」的心,去感受4號線的魅力。
STATION 1
杜甫草堂
站點:草堂北路
地點:「草堂北路」站B口,出站後步行1km
近代作家馮至先生在他所著的《杜甫傳》中這樣說:「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入蜀,幾經輾轉最後到了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下,杜甫在城西建立了這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也稱「浣花草堂」。
圖 源:小紅書@KLOOK
杜甫在草堂的兩年,創作了四百三十多首詩歌,其中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傳世之作。
如今,杜甫草堂已經成為四川十大名人博物館之一,也成為了外地遊客來到成都必遊玩的景點。
圖 源:小紅書@KLOOK
不管是被國外ins網紅炒起來的標誌紅牆夾道小徑,還是草堂裡鬱鬱蔥蔥的竹林,又或是保留下來的明、清兩代建築格局,無一不吸引著遊客們追溯的心。
玩樂TIPS:
*遊覽順序:一覽亭-茅屋-少陵-南郊-花徑-盆景園-萬佛樓-大雅堂-草堂影壁-花徑-大廨-詩史堂-工部祠-扇葉亭;
*拍照打卡場景:紅牆花徑、萬佛樓、幽深竹林等。
STATION 2
無裡創意工廠
站點:中醫大省醫院
地點:「中醫大省醫院」站J口,出站後騎行2km
近幾年,創意工廠集群在成都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位於花牌坊40號的無裡創意工廠,就是其中最具文藝氣息的一處。
過去,這裡曾是具有百年歷史的三江布鞋廠廠房,現在這座四四方方的院子,變成了金牛區首個工業創意風格群落。
與其他的創意工廠不同,當你還沒走進無裡的院落中,便能看到一隻巨大的犀牛臥在樓房的牆壁上,淡淡咖啡味瀰漫在這座創意工廠周邊,瞬間把你從鬧市中分離開,沉浸到這座工廠的時尚文藝範兒中。
十分具有年代感的無裡院落裡,有非常多具有個性的小店,在這裡你可以淘到上個世紀的黑膠唱片,也可以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喝咖啡,或是和三五好友舉杯小酌,在下雨天去品嘗新鮮的日料…
當夜幕降臨,霓虹燈亮起時,無裡仿佛將文藝青年的範兒拋諸腦後,轉身換裝變成賽博朋克的科技控,讓你瞬間穿越。
在無裡,每個人、每家店都有它獨特的調性,所有的文化都將被尊重。
玩樂TIPS:
*遊玩時間:建議下午或晚上前往遊玩,商店早上一般不開門哦;
*展覽打卡:不定期有展覽展出,具體時間請關注無裡官方消息。
STATION 3
寬窄巷子
站點:寬窄巷子
地點:「寬窄巷子」站B口
說到老成都,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用「寬窄巷子」來概括所有的形容。
2008年6月,重新修葺後的寬窄巷子正式出現在全國人民的眼前,由45個清末民初風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藝術與文化底蘊的花園洋樓、新建的宅院式的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築群落所組成的寬窄巷子,再次刷新了成都的文化面貌。
「閒在寬巷子、品在窄巷子、泡在井巷子」——以再現老成都的生活韻味為定位,寬窄巷子的三條典型巷子被賦予了獨特的「性格」。
寬巷子代表著老成都的「閒生活」,原住民、龍堂客棧、梧桐樹、街簷下的老茶館,最市井、最成都的民間文化,在這裡一一展出,還原了最真實的老成都生活。
窄巷子代表著老成都的「慢生活」,通過簡潔樸素的街面突出道路兩旁院落的精緻,以植物結合建築的形式,營造出安靜的氛圍,所有事物在這裡,都會變得慢下來。
而通過規劃改造出來的井巷子,則是代表了成都人的「新生活」,是寬窄巷子群落中最開放、最多元、最動感的消費空間。
如今,寬窄巷子躋身國際知名的景點的行列。來到成都,怎麼能不到寬窄巷子逛一逛呢?
玩樂TIPS:
*遊玩時間:建議工作日前往該處遊玩,夜景更好看哦;
*周邊遊玩:泡桐樹街、小通巷、奎星樓街(請移步下文)。
STATION 4
泡桐樹街
小通巷 奎星樓街
站點:寬窄巷子
地點:「寬窄巷子」站B口
在寬窄巷子景區的左側街道群落中,沿著下銅仁路一直走,分別是泡桐樹街、小通巷和奎星樓街三處街區。
沒有擁擠的人群,沒有車來人往的繁榮景象,這三處街道安靜的處在鬧市中,卻又顯得格外的顯眼。
NO.1 泡桐樹街:成都最文藝清新的街道
它是處於城中腹地的寧靜小巷,跳出了寬窄巷子的形制,在鬧市旁自娛自樂。
它是文藝小清新們的盡興之地,在這裡拍照玩耍,看書聽歌;它也是老成都人們柴米油鹽的生活時光,有坐在路邊擺龍門陣的老爺爺,也有老爺爺們身後老舊的筒子樓。
它不僅可以為你暫時屏蔽喧鬧,讓你在適當的時候駐足片刻;它更是成都人的「自留地」,在寬窄巷子旁承載著成都繽紛的煙火氣息;它與新成都同步發展,卻又相互尊重。
NO.2 小通巷:成都最「有料」的街道
建國前,這裡是一條清淨到連商店都沒有的小街,它是少城路中的一條半截小巷,因為這條胡同的巷道狹窄,所以就命名為小通巷。
如今,這條不足200米的小街,和隔壁的柵子街一起組成了小通巷熊貓文創街區,街道兩旁都擺放了許多可愛的熊貓景觀小品。
走進這條巷子,仿佛進入了熊貓的主題樂園,但又和街道兩側的酒吧茶室顯得格外和諧。
午後時分,沒有汽笛轟鳴、沒有人來人往,這裡安靜得可以聽見小鳥悅鳴的聲音。
寬窄巷子當紅不讓,奎星樓街美食林立,小通巷卻是不被打擾的溫柔。
如果你時間充足,不急於趕路,這條200米的小巷子,值得你來感受。
NO.3 奎星樓街: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從前,少城被稱為成都的「子城」,而在這偌大的少城當中,有一條街成為了老成都人生活的範例。
它因成都而生,卻又無時無刻的影響著成都的生活,它既有熱情奔放,也有詩意浪漫,一半文藝、一半市井,滿足你對成都所有的幻想,它就是奎星樓街。
奎星樓街離寬窄巷子不遠,但這裡已經聽不到寬窄巷子的喧囂,在這裡只有安靜的街道和稀疏的行人,往裡走幾步,古樹環抱,老街幽靜。
前幾年,明堂青年文化中心和著名川味餐館「冒椒火辣」的到來,徹底的將奎星樓街的活力激發出來。如今的奎星樓街,除了成都老街的身份,更多的是「成都美食街」的讚譽。
在這裡,你無法找到不能滿足你的味蕾的事物,每一家店門口都有大量食客慕名而來,就如同網絡上流傳的那句話——在奎星樓街,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除了美食以外,這裡還有成都最早一批的文創集群,明堂。
它被一個叫於侃的設計師發現,並將它改造成了明堂創意樂園。在明堂裡,手工木藝房裡琳琅滿目的木藝設計引來了無數粉絲,原來面臨拆遷的老房子瞬間煥發了青春,過去冷清的奎星樓街也變得熱鬧了起來。
在奎星樓街來往的擁擠人群中,除了說著普通話的外地人,也有說抵攏倒拐的本地人。
在這裡,大家對美食的嚮往達到了一致,俗與雅,在這裡街道被有機連接、無法分割。
STATION 5
平安橋教堂
站點:騾馬市
地點:「騾馬市」站D出口,步行645米
很難想像,在成都的鬧市中心,還有這樣一處安靜的地方。
平安橋教堂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是成都最大的天主教堂。在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它,顯得普通又特別。
這座教堂存在的意義,不僅僅只為信仰天主教的人提供場地,更重要的是它的教堂採用了歐式建築的風格,而教堂對面的主教公署卻採用了傳統四合院的中式風格建築,它將中西方建築的特點巧妙又和諧的融合在一起,給人們帶來一種「入鄉隨俗」的舒適感。
來到這裡,你的心靈會隨著這座教堂一起,在鬧市中慢慢的得到寧靜。
不知再經歷百年,這條巷子和這座教堂,又會擁有什麼美好的故事。
玩樂TIPS: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06:15;周日07:30/10:00/16:00;
*教堂免費參觀,公共區域請勿喧譁;
*請勿進行商業行為。
STATION 6
339(天府熊貓塔)
站點:市二醫院
地點:「市二醫院」A口,出站後騎行1.4km
世界每一座著名的電視塔,都映射著一個矚目的城市綜合體,代表著一座城市的風採。
成都的老牌地標——天府熊貓塔,因電視塔高339米,所以成都人更習慣稱之為「339」。
熊貓塔本身可供觀光,乘觀光電梯和高速電梯到達最頂層玻璃觀景臺,俯瞰城市全景,從另一個的角度感受成都的魅力。
自2017年元宵節起,每年熊貓塔都會上演電子菸花秀。五彩斑斕的煙花在塔頂綻放,像極了盛放的花朵。
現在的339,更像是成都第二個九眼橋。或許是因為有懷舊的情懷在,讓夜晚的喧囂顯得不那麼刺耳,與熱鬧的市中心形成一種反差萌。
人們或閒聊、或聽歌、或吟詩、或談生意……339電視塔下,精釀酒館、民謠清吧、慢搖吧、老牌大型夜店,各種風格的店,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對於老成都而言,339是夏天遊泳池「下餃子」的歡騰,是遊樂園翻滾列車上的「鬼哭狼嚎」。
對於新成都而言,339是浪漫的花開高塔,是無數個喝飄的夜晚,是「蜀都味、國際範兒」,是成都最酷的那條老gai!
玩樂TIPS:
*天府熊貓塔開放時間:周一-周日/09:00-22:00;
*339美食打卡:339旋轉餐廳、馬路邊邊麻辣燙、醉叄·油鍋滷蝦等;
*339酒吧打卡:SPACE CLUB、DANCE CLUB、Propaganda CLUB等。
地鐵4號線沿線上,承載著成都這個慵懶的城市骨子裡的文藝。
不管是豪氣千丈的詩聖杜甫故居,還是蘊含了老成都市井味道的寬窄巷子街區,還是充滿工業風建築與文藝範兒新青年的無裡創意工廠,它們,都是成都的一部分。
跟著小川一起,去尋找在麻將聲、火鍋味之外,那個高昂著文藝姿態的慢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