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2020-12-20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最近由於很多的新魚友,總在那裡不停地折騰魚缸的水質和過濾系統,尤其是在開缸初期,所以養魚老道在昨天的視頻中,希望各位新魚友能夠以魚缸的水質穩定為主,不要再去把觀賞魚飼養了大半年,依然還是新水養魚,因此這個魚缸水質永遠也不會穩定。

以前養魚老道曾經說過,魚缸的水質穩定就是能夠自清,那麼,魚缸的水質不穩定又會有哪些徵兆,如果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水質無法調理了,又該怎麼辦呢?

時不時地就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斷斷續續永無止境

經常會有魚友如是說:

我的魚缸水質一直維護的很好,只是一換水的時候,或者哪次餵多點,它才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然後,只要我往魚缸裡加點硝化細菌啥的,這個水質一兩天就會立刻好轉了,所以我的經驗就是,只要換水之後,就要加點硝化細菌,還有的魚友是習慣性加鹽,還有的魚友是加少許淨水劑,等等不一。

事實上,我們的魚缸水質只要是總是出現這種斷續性的白濁現象,基本都是因為水質根本沒有徹底穩定下來,這才是我們一換水或者略微投餵多點,水質立刻就會出現變化的原因。

也就是說,我們的魚缸水質其實是一直處在即將反水的臨界點附近。

當然這其中也一定會與飼養密度過大、換水量過大和換水不困水等等,都會有一定的關係,而真正的水質穩定,即使偶爾出現點白濁現象,我們稍微換點水或者停食半天,甚至於根本不必去管,過濾循環開著,過了一晚上,水質都可以迅速自行恢復,這才是水質真正達到穩定的表現。

我們之所以定期換水、洗棉、或者抽取底部有機物雜質,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減輕過濾系統的負擔,同時來維護住這種穩定,而不是去打破這種平衡。

影響魚缸水質穩定的因素很多,包括了以下的一些操作

能夠影響到水質穩定的,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會有:三增三減。

三增,就是突然間大幅度增加了魚缸裡的有機物,其實還有觀賞魚水溫,這三樣東西。

包括大幅度增加投餵量大幅度增加觀賞魚的數量,和突然間快速拉升水溫,這些操作在無形中都會導致魚缸的水質瞬間走向敗壞。

三減,與其說是三減不如說是三折騰,也就是說我們大幅度的換掉了魚缸水、或者突然間大幅度換掉了物理過濾的濾棉和生化過濾的濾材。

這三增和三減,必定對於魚缸水質的穩定,起到了絕對性的破壞作用。

更不說往魚缸裡再去添油加醋了。

只要是往魚缸裡多加一樣試劑,就會導致魚缸的水質走向穩定的時間延遲,哪怕短時間來看,水質可能出現暫時性好轉,那也只是表象罷了,為什麼長期總是持續不穩定呢?

我這裡指的都是開缸初期的一個月左右,我們魚缸水質根本沒有徹底穩定的這個時期。

真正的魚缸水質穩定是不需要再去每次換水額外添加硝化細菌的,之所以我們每次都是需要添加了之後,水質才會清澈,我就不必多解釋了,哪怕就是硝化細菌再起作用,那也證明之前的水質未穩,難道不是嗎?

如果我們添加了之後,硝化系統達到平衡,那麼在下一次換水時,就應該不必再去添加了,為什麼還要每次都要添加呢,不還是水質沒有徹底穩定下來嗎?

這個道理是多麼顯而易見呢?它怎麼可能每次我們一換個水,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或者說其他有益菌,碰巧就死光光了呢,或者說它們根本就沒有持續繁殖,達到一種平衡?

這麼說,各位新魚友應該明白了吧?即使我們想要添加某些有益菌的話,也不需要沒事就往魚缸裡倒的,況且,能夠在水體中自生的,絕對比領養的要好的多。

多看少動一定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飼養密度合適,投餵量合適

再者,還有一個問題就是:

我是因為有太多的新魚友們,在開缸初期過於折騰水質,導致水質永遠無法調理才去那麼說的,我們在開缸一個月內不要動水、不要動棉,一切以穩定為主。

如果我們在一米的魚缸裡,飼養幾條大型錦鯉、地圖或者幾條龍魚、魟魚的話,對於這些吃貨、大塊頭而言,我們也想只用個小上濾盒,裡面加上三兩塊白棉,它就可以輕鬆地搞定魚缸的水質,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我們用腳指甲想想,那個水質它怎麼可能穩定呢?等著喝魚湯就好了,絕對用不上一個月的,只需一周就夠了,某些喜歡抬槓的魚友,究竟是你傻還是你自以為人家都傻呢?

飼養觀賞魚的大前提,一定是水體合適,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合適。

這個前提走到天邊也改不了的,誰敢把它給改了,不是面臨死魚就是要付出加倍的努力,這個努力可能就是定期換水要跟上,可能就是強大的物理和生化過濾。

因為魚缸太大,困水也成了問題,即使是定期換水也比較困難,因此,我們只有依靠強大的生化過濾來處理魚缸裡的各種殘留毒素,否則的話,這個魚缸水質根本玩不轉。

因此才會有大型觀賞魚和小型觀賞魚,在過濾系統上、換水處理上的不同飼養方法,為什麼我不去飼養那些東西,因為我有自知之明,我沒有那個時間去打理,有那個時間我還不如多回答魚友們的一些實際性問題。

養魚這個東西,大部分靠悟,而不是靠生搬硬套的複製和學習,那個是根本沒有用的。

我今天早上說我的魚缸不用換水和洗棉,可能今天晚上由於各種不利因素,這個計劃就會瞬間改變,觀賞魚的狀態走向和水質走向,由於各種變量的不斷變化,隨時都有變化的可能,我們也只是想要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儘量去保證整個魚缸水體的穩定而已。

但如果某些變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在某一瞬間就會集中爆發,這就是飼養觀賞魚,要勤於觀察和沒有任何固定學習模式的原因。

不管怎麼說,即使是飼養中大型觀賞魚,水體穩定也是擺在第一位的,生化濾材的目的不也是為了水質穩定嗎?

不管我們飼養的是什麼觀賞魚,在開缸初期唯一要求的,就是一個水質穩定。

小魚缸可以依靠一兩塊白棉甚至於一個小外掛就可以達到水質的穩定,大型魚缸可以依靠強大的生化、物理過濾達到水質的穩定,也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觀察和定期換水相結合達到水質的穩定,方法其實是可以多種選擇的。

這會與我們的飼養目的,對於觀賞魚的品相、狀態以及對於水質的要求度,還有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有關係,別去總守著一種飼養觀賞魚的理論,在一棵樹上吊死,我們飼養的是活物,就要活學活用。

但是,活學活用,一定不是過度折騰。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加入硝化細菌水質立刻清澈,只是魚缸壁有很多絮狀物,原因在哪?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相信很多的新魚友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當我們的魚缸水質確實很難調理了,然後,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了硝化細菌,這也是無可非議的,畢竟硝化細菌目前已經被吹上天了。
  • 魚缸水質渾濁別著急換水,這兩件事做到位,魚缸水質會慢慢變清澈
    這篇文章就來幫大家闢謠,說說為什麼魚缸水質渾濁了,反而不能繼續換水?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魚缸水質渾濁的原因1.魚缸大量換水第一個原因也是最常見的原因,那就是出現在魚缸大量換水之後。請大家注意,是要大量換水之後,才很可能造成這樣的情況。
  • 魚缸水質總不清澈,原來是這方面的原因,不少魚友總是操作不當
    希望自己家裡的魚缸水質清晰一些,幾乎是每一個養魚的朋友的心願或者說是期待。很多魚友在養魚的時候看到魚缸的水渾濁了,都會想著,我要去換水,換多點水它就慢慢清澈了。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大家會發覺,越換水,這個水質越不會清澈,反而魚缸裡的觀賞魚各種狀況頻頻出現,有些魚甚至在經過幾次換水之後就死亡了。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怎麼樣才可以讓水清澈一些呢?其實這跟我們魚缸過濾器材的擺放,以及選擇非常有關係。因為魚缸水質的渾濁,大部分是出現在魚缸水質不穩定的時候。
  • 我把這些告訴你:魚缸養魚多久得換水,何時加入硝化細菌?
    我的評論區底下收到過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大致是這樣的:換水換入的水是困三天的水嗎?還是直接用水龍頭放出來的自來水呢?開缸後多久加一次硝化細菌呢?雖然我收到了很多換水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相對更加特殊一些。
  • 魚缸水質變渾濁怎麼辦?做好這兩個步驟能讓你的魚缸變回清澈透明
    對於養魚人來說,最經常碰到的問題就是魚缸的水養不了幾天就變渾濁了,這時候大家下意識的處理方法就是把水給換掉,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遇到水質變渾濁應該要先分析導致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換水,這樣會讓魚兒更難適應新的環境,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說說為什麼魚缸的水質會變渾濁呢?
  • 魚缸裡經常水質渾濁,每天換水太麻煩還浪費水,教你這樣科學養魚
    一、魚缸裡水質渾濁怎麼辦?首先經常發生魚缸水質變渾濁白蒙蒙的一片,這種情況是大部分發生在換水之後。剛開始養魚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其實當我們給魚缸換水的時候。如果那個換水量太大,並且是大部分清洗了濾材之後。
  • 魚缸水質清澈,不一定是硝化系統完善,有可能是你上當了
    貌似最近我一直再講硝化細菌的事情,沒辦法,誰叫它比較重要呢,昨天揭秘了兩個忽悠人的硝化細菌產品,今天再給你揭秘一個,這種硝化細菌和昨天的那個不同,很難用肉眼識別,為了避免大家上當,還是讓小編來給大家說說吧。
  • 如何測定魚缸水質的好壞?魚缸水質觀賞魚說了算,與清澈度無關
    其中一個問題便是:我家魚缸的水明明看起來乾乾淨淨的,為什麼我的魚還是病了呢?說實話,這種問題只會出現在觀賞魚玩家入門的早期,只要你養魚超過一年,你就會發現,魚缸水是否清澈,和魚得不得病,關係真的不大。觀賞魚得不得病,和水質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水質的好壞,卻和清澈度的關係不大。
  • 只要魚缸水質不好就是異養菌爆發,為什麼一餵魚,立刻水就混了?
    前些日子因為一條蝦虎跳到了水泵轉子內,導致這個魚缸的水質渾濁,今天看看,這個魚缸水質好清澈啊,為什麼會如此呢,不是水質渾濁就是異養菌爆發,需要加硝化細菌嗎?我發現,自從有了硝化細菌和異養菌這個名詞以後,很多魚友的魚缸,只要是水質一旦出現問題,永遠就是異養菌爆發了。
  • 魚缸水質渾濁,白蒙蒙一片怎麼辦?常見原因以及有效處理方法在這
    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常見魚缸水質渾濁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首先經常發生魚缸水質變渾濁白蒙蒙的一片,這種情況是大部分發生在換水之後。剛開始養魚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其實當我們給魚缸換水的時候。如果那個換水量太大,並且是大部分清洗了濾材之後。有可能原先生活在濾材上面的這些硝化細菌就會被清洗而陣亡,所以白蒙蒙的這些東西有一部分是硝化細菌的屍體。
  • 對於魚缸的整體水質和觀賞魚的狀態而言,硝化細菌能算個啥?
    為什麼給我的感覺就是,我的魚缸越是爆氧水質反而越渾濁,在還沒有爆氧之前,水質倒是很清澈,這樣的爆氧操作到底是好還是壞,對於魚缸的水質來說,我怎麼看著好像是起到了反作用呢,如此渾濁的水質,難道硝化細菌它就不缺氧了?
  • 魚缸水質忽然變渾濁發白咋辦?高溫天氣所致,可以這樣處理魚缸
    家裡的魚缸突然水變得白蒙蒙,變得很渾濁,最近大家又在反饋這種情況。其實之前我們有寫文章跟大家討論過這個話題,但是總結出來的原因,除了剛開缸水質不穩定之外,還有兩個。一方面是由於大量的換水,另外方面則是由於突然人為加入了某一些藥物,導致整個硝化細菌系統的崩潰。
  • 把魚缸裡的陶瓷環全部換成細菌屋,就會改善水質嗎?
    4、所以養魚老道早就說過,一個是我們的物理過濾要合格,另一個就是我們的生化過濾要有密有疏,可以物理過濾之下,生化環在先,細菌屋在後,這樣子才是最好的結合。5、如果物理過濾有一定的疏漏,生化環可以有一定的補充,細菌屋只去保證生成硝化細菌和魚缸入水的水質清澈就可以了。
  • 魚缸開缸初期,到底是換水好還是不換水好?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魚缸開缸初期換不換水的問題,魚友們之間一直存在著爭論,有的魚友說不能換水,因為此時的魚缸裡剛剛存有硝化細菌,我們再去換水,不是把硝化細菌都換掉了嗎?有的魚友說如果水質過髒,我們無法處理的時候,不換水不就是讓觀賞魚去等死嗎,最後可能硝化系統照樣會崩潰,那還不如我們就去換水。這兩種觀點到底哪種正確呢?
  • 闢謠:魚缸裡的魚糞不是硝化細菌分解,保持魚缸水質清澈還得靠它
    魚缸裡常常會出現一些魚的糞便,但是過段時間又會變少,甚至消失,那麼,這其中的「兇手」會是誰呢?魚缸裡面有很多不同的細菌細菌,(但大家似乎大多數人只認識了硝化細菌,而並沒有去認識其他細菌),並且這些細菌都有他們該做的事情。
  • 3個水質白濁魚缸全部恢復,魚缸漏水完美解決,不過也帶來了麻煩
    因為水質持續不穩定,觀賞魚肯定就會患病,觀賞魚一旦患病了,這個魚缸水質只會更加的加速渾濁,我們就很難處理了,本來是一個問題,迅速變成了兩個問題,而且都是致命的問題,這就不好辦了。再加入新棉之後,它也沒有什麼粘附性,所以說我還得稍微加大點投餵量,經過了三天左右的恢復吧,目前也已經有很大的好轉了,基本上接近於清澈,從則面看也是可以的了,只是側麵缸壁沒擦而已。
  • 魚缸水質發白變渾濁,加淨水劑是個坑,告訴你真正原因及解決方法
    當你的魚缸中漸漸浮出一層白白的霧氣,那便是硝化細菌崩潰的開端。這時,水族店的老闆或許會對你來一句:「喂!靚仔,買瓶水質澄清劑去治魚缸水體發白莫咯?」你可能就會傻傻的買來一瓶水質澄清劑,往魚缸裡面倒。果不其然,沒多久,這白色的雲霧,便被觀賞魚駕著,飛往西天去了! 什麼?
  • 魚缸內加鹽對硝化細菌會有影響嗎?
    在實際的操作中,比如輕微的蹭缸、白點病、腸炎等,我一般加鹽的比例都會保持在千分之二左右吧,三百斤水大約半斤鹽,我感覺已經是不少了。實際上真正能夠用到魚缸裡加鹽的地方真的不是太多,所謂的老三樣,加鹽比例倒是很少,升溫換水的時候倒是很多,我們主要還是以調理水質、升溫提高魚兒的新陳代謝為主。
  • 魚缸開缸避免水質渾濁的注意事項,以及養水時間的把控,請收藏好
    昨天的文章我們和大家講了,魚缸選擇的時候要注意尺寸的問題。那這篇文章我們接著昨天的文章來講一講,不同尺寸的魚缸,它所需要養水時間的注意事項。因為我們都知道,要把觀賞魚養好之前肯定是需要養水的,這個咱們《養魚說》一開始的文章就一直跟大家強調這一點,所以相信大家,肯定都明白養水對養魚的重要性。但是養水的時間是大概多久比較合適?這點可能大家還不是很清楚。
  • 水族魚缸草缸為什麼要換水?如何換水?
    水族魚缸草缸為什麼要換水?怎麼換水?親近自然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自然。專注水族、魚缸、水草造景、珊瑚海水缸、 風水魚缸、魚缸清洗不可以,因為水族魚缸蒸發的都是純淨的水,留下了溶解物,然後水族魚缸又加入有溶解物的水,如此以往TDS會累積的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