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山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

2020-12-17 中山網


   郭淵

今年1月,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中物院光子科學中心、中科院低溫技術研究中心兩個重大科技項目建設布局南區。如何搶抓兩大科學裝置落戶的東風,實現從傳統工業區到科技新城的蛻變?南區又將在中山重振虎威、實現高質量崛起中扮演什麼樣角色?

跟隨我市黨政代表團赴佛山、江門、深圳、東莞四市實地考察的南區街道黨工委書記郭淵頗受啟發。他表示,東莞以「二十年磨一劍」打造「松山湖科學城」、向高科技產業轉型的發展路徑為南區提供了努力方向,南區將結合自身優勢,對標東莞松山湖,通過做好空間戰略留白、完善城市配套、加速招商選資等,加速創新資源聚集,力爭把南區乃至周邊鎮區連片打造中山科學城,為中山重振虎威貢獻應有力量。

對標東莞松山湖 打造中山科學城

◎記者:這次實地考察,對標周邊城市的先進經驗做法感觸最深的是什麼?有哪些經驗做法值得南區參考學習?

●郭淵:這次考察,兄弟城市的先進經驗做法讓本人深受震撼、備受觸動、收穫頗豐,既感到有壓力,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佛山的拼搏實幹,江門的高位謀劃,深圳的改革創新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但最為觸動的則是東莞的謀篇布局,「二十年磨一劍」、傾全市之力打造了松山湖科學城,撬動東莞實現經濟大發展。這種定力和決心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今年1月,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明確把中物院光子科學中心、中科院低溫技術研究中心兩個重大科技項目建設布局南區,打造中山科技創新園。這既是對中山無大科學裝置現狀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南區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新挑戰、新突破。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市委、市政府以大決心、大格局、大手筆引入兩大科學裝置,深層次目標在於重塑城市創新生態、提升中山創新能力、打造中山「科技中心」。南區牢記市委、市政府的囑託,堅持謀定後動、動則必成,圍繞中山科技創新園,謀劃打造8平方公裡的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爭取對標東莞松山湖,把南區打造成中山自己的科學城。這不僅是中山重振虎威、實現高質量崛起的南區擔當,更是實現從工業之區到科技新城蛻變的南區夢想。

突出「五大優勢」力推科技產業集聚發展

◎記者:對標松山湖打造中山科學城,南區有哪些差距,又有哪些優勢?

●郭淵:松山湖地處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位置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位於東莞幾何中心,是東莞經濟騰飛的強大引擎。與產業基礎深厚、科技帶動力強、運營體系成熟的松山湖相比,其發展勢頭、龍頭企業帶動力、高層次人才聚集等優勢都是現在的南區無法比擬的。但南區也有一些獨特的發展優勢。除了之前提到的大科學裝置,我們還有大空間、大交通、大工業、大環境等幾大優勢。

特別在大空間方面,南區總面積約48平方公裡,其中工業用地保護紅線超11000畝,是中心城區中工業用地總面積最大的鎮區。南區現有儲備土地近4000畝,藉助2035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的契機,結合三舊改造,有條件再整備一批建設用地,可作為科技產業鏈深度延伸的戰略留白。另外在大環境方面,南區擁有山林綠地近3萬畝,佔全區總面積超三分之一。全區河岸線長達14公裡,是岐江河流經最長的鎮區。加上住宅商圈成熟、醫療設施完善、教育體系完備、優質景區雲集等宜居宜業宜遊的優勢,南區對高端企業和人才的進駐已經具備一定吸引力。

◎記者:下一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怎樣的部署?

●郭淵:有了市委、市政府給予的大項目、大平臺、大資源、大機遇,南區才敢想、敢幹、敢闖、敢試。我們將承接大科學裝置落地的東風,率先打造中山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並爭取逐步上升為市級產業平臺,儘快開啟南區科技產業集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一是高標準規劃布局。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規劃建設面積8平方公裡,涵蓋兩個大科學裝置、第二工業區、國家火炬中山南區電梯特色產業基地等平臺,將整合融資、風投、商業、教育、醫療、科研等高端配套資源,以及科研機構、企業生產、創業孵化基地、住宅區、商業區、休閒區等平臺載體,打造產業生態圈繁榮、創新要素齊聚、實現市場化配置的產業生態圈。目前,我們的概念性規劃已進入第五輪修改。同時,我們正以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為平臺,積極申報省級工業園。

二是依託大科學裝置加速高層次人才聚集。兩大科學裝置預計引入300至於500名尖端科技人才,計劃配套成立的先進技術研究院還將培養一批技術人才。

三是以招商選資加速科技產業集聚。我們以兩個大科學裝置項目的落戶為契機,迅速開展招商選資工作,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投產見效快、發展後勁足的項目,加速科技產業的布局。就在8月12日,南區辦事處正式與廣州市中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引進「中大創新谷·中山」項目。該項目就是首個落戶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的科技產業項目,將重點發展智能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未來,南區將通過大科學裝置的撬動、科技產業的加速布局和高層次人才的聚集,逐步形成「大科學裝置+科技產業+創新人才」的產學研用創新生態閉環,推動科研技術、人才資源、知識智慧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相互依存,實現從源頭創新到知識到生產力的高效持續轉化,再從生產力到創新人才培養到可持續創新的反哺。

用好人文自然稟賦,走「文體旅」特色發展路徑

◎記者:南區是知名僑鄉,在持續傳承和弘揚華僑文化方面,如何打好手中這張「僑鄉牌」「文旅牌」?

●郭淵:文化是南區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不動產。南區堅持謀定而後動,近期聯合省文化產業促進會制定《南區文化發展規劃》,明確了未來5-10年南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路徑——依託獨特的僑鄉文化資源,結合鄉村振興,走「文體旅」融合發展道路。

一是精心打造特色項目。南區投入區級財政資金超5000萬元,以曹邊休閒旅遊、寮後僑房保育、沙湧文創街區、樹湧紅色旅遊等為主題,精心打造9個美麗宜居村和特色精品示範村,預計年底前將有4個項目完成建設,明年上半年將全部完成。

二是撬動社會力量參與。除了政府投入,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鄉村建設和文化振興中來,龍環根雕藝術館、北臺燕禾居設計展館和花藝茶座、竹秀園博高文化藝術館等特色文化場館持續湧現,逐步形成串珠成鏈、碩果盈枝的鄉村振興格局。

三是推動「文體旅」產業全面開花。要實現文旅產業發展,必須依靠優質項目旺煙火、聚人氣。南區計劃以國家4A級景區詹園為核心,整合湖州山森林公園、旭景農莊、綠野仙蹤農莊、北臺和曹邊兩大古村落等資源,串珠成鏈打造北溪河「十裡畫廊」。此外,積極拉動賽事經濟、夜間經濟發展,充分整合其中8個鄉村的自然稟賦和人文資源,打造徒步、騎行、自駕遊等戶外旅遊線路,建設古村落定向越野小鎮,預計今年9月底完成驗收並投入使用。今年9月-12月,南區將承辦「尋找美麗中華 走進中山南區」全國旅遊城市定向賽、廣東省第十五屆定向越野錦標賽和中山市青少年定向越野錦標賽等國家級、省級、市級定向越野賽事,以及全省首屆原創民謠大賽,力爭以大型賽事聚人氣、促消費、提活力,全力推動消費回補。

相關焦點

  • 中山加快對接香港、澳門創新資源 融入國際創新網絡
    今年1月10日,粵澳合作聯席會議在廣州召開,中山與澳門籤署了《關於共同創建國家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區合作框架協議》,提出打造粵澳深化合作創新示範基地及健康領域高層次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生物醫藥研發集聚區、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國際一流的醫療科技服務集聚區等。
  • 佛山三龍灣啟動區公布 打造高端創新集聚區
    2018年12月3日,《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啟動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公告》在市國土資源和城鄉規劃局的官網上掛出,佛山將舉行三龍灣城市設計國際競賽,全球徵集方案。中選方案可獲400萬元,優勝方案可獲120萬元。公告的附件文件披露了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規劃範圍以及項目情況,公布了佛山市「一環創新圈」戰略規劃最新版本。
  • 香港科技大學創新中心落子廣東中山
    記者從28日揭幕的「2018年中山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洽談會暨第五屆中山人才節」(簡稱「洽談會」)獲悉,中山最新定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先進位造業基地,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產業創新中心;而目前落戶港企已突破2000家,並新引入香港科技大學中山聯合創新中心。
  • 集聚「中科系」創新資源,麒麟科技創新園未來可期|探尋南京高新...
    此外,園區還處在智力密集的仙林大學城與江寧大學城之間,產業集中的國家級南京經開區和江寧經開區之中,區位、科教、產業、環境優勢得天獨厚。2019年,作為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的核心區,麒麟科技創新園通過集聚「中科系、高校系、海外系、總部系」四大創新資源,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上海徐匯區建設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全力打造科技服務業集聚區 [
    方世忠表示,徐匯區將全力打造科技服務業集聚區。  今年6月,徐匯區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按照國家發改委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徐匯區與市發改委、市科委等部門聯合制定了《關於全面建設徐匯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實施方案》,上海市政府也發布了相關實施意見。
  • 高端創新集聚區——佛山三龍灣
    一、基本情況 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下稱「三龍灣」)是近年來佛山市委市政府極力打造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是佛山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廣佛極點建設的重要抓手。三龍灣核心區規劃面積130平方公裡,範圍包括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南海區桂城街道、順德區北滘鎮、陳村鎮、樂從鎮部分區域,東至陳村水道,西至佛山大道,南至順德水道,北至平洲水道。
  • 創新市北丨集聚高端要素賦能產業鏈,打造生物科技產業新高地
    園區分三期規劃:一期3萬平方米生物科技研發樓已於2018年投入使用,目前已入駐多家國字號和行業龍頭項目,重點打造了生物醫藥創新中心、寵物行業創新中心、醫療器械創新中心、智能硬體協同創新中心等多個特色園中園。
  • 濟寧高新區:科技創新谷釋放集聚效應
    「濟寧創新谷」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增長極和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兩大核心任務,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引領,進一步激發科技資源創新潛力和創新創業活力,快速集聚人才、資本、技術等高端要素,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在充分發揮濟寧國家高新區的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
  • 1+2+11 豐澤區加快打造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
    豐澤區建設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啟動儀式  據了解,豐澤區將布局建設「一平臺、多中心、全鏈條」的服務載體,集聚資源、完善政策、健全生態,高標準建設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著力打造城市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的核心承載區
  • 「一區、一谷、一灣」 打造創新產業引領區
    到2035年,將海珠區打造成以新興產業技術研發與轉化為核心的國際科技價值創新樞紐,以會展為重要平臺的國際商貿交往中心,以「產業+網際網路」為主導的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最終成為引領廣州、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球的創新產業引領區。
  • 「九舞數字」加持「佛山三龍灣」,保障高端創新集聚區完美呈現
    業界專家認為此舉表明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正在吸引北上廣深以及港澳等地優質企業到三龍灣設立總部,釋放出了三龍灣打造具有比較優勢的總部經濟生態圈的積極信號。此次集中簽約過程中,作為城市招商應用展示平臺整合商的九舞數字與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展開深入合作,在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網際網路電子沙盤升級開發項目中,其產品完美展示了佛山三龍灣的集中優勢,受到了當地管委會的極大認可和高度讚譽。
  • 平潭持續推進對臺金融改革創新 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中新社平潭7月8日電 (閆旭)在實驗區、自貿區、國際旅遊島疊加優勢驅動下,平潭在「十三五」期間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特色金融產業集聚區。2015年10月底,平潭共有328家金融及類金融企業。截至今年5月底,這一數字增長到2256家。
  • 中山火炬: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邁向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
    區管委會下屬十個全資公司,包括:一個上市股份公司、六個工業總公司、三個經營實體。六個工業總公司分別負責開發管理六個專業園區,形成了管委會——六大區屬工業總公司——六大專業園區的管理運營模式。每個總公司負責管理和開發一個專業園區,發展一個特色產業;公司既是成片土地開發的主體,又是招商引資、外經外貿、資產運營、科技創新的主體;公司全面引入現代工業園區的管理、運營模式,實現經濟管理和服務的專業化。
  • 廣州將打造先烈路和長洲島旅遊產業集聚區
    廣州將打造先烈路和長洲島旅遊產業集聚區   中新網廣州2月25日電 (程景偉)廣州市旅遊局25日對外稱,今年將圍繞辛亥革命時期、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兩段革命歷史主線,打造以先烈路沿線和長洲島(黃埔軍校)為代表的兩個旅遊產業集聚區,擦亮廣州近代歷史革命文化旅遊品牌。
  • 自貿區煙臺片區推出50項創新舉措 打造韓國元素特色集聚區
    齊魯晚報煙臺9月17日訊(記者 鍾建軍 通訊員 馬雙軍 王聰) 「自貿區煙臺片區(以下簡稱煙臺片區)高標準建設中韓(煙臺)產業園,創新『兩國雙園』合作模式。推動建立國際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探索中韓創業孵化合作和中韓科技企業孵化(煙臺)基地建設……」煙臺開發區經發科技局副局長鄒天峰17日向媒體介紹煙臺片區的創新舉措。
  • 南區原新人民醫院位置「易主」,將打造成中山科技創新園!
    4月20日,中山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了關於《中山市南區馬嶺片區B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草案的公示,該片區即為此前原人民醫院新院區選址所在地。 ▲官方公告 文件表示,由於原人民醫院新院區已有選址,南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也能滿足區域需求,中山科技創新園核心區落戶原選址處
  • 中山人民醫院新院區另有選址!南區原選址將建科技創新園
    根據草案,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山迫切需要完善科創產業鏈,保障高端科研企業落戶,促進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高質量產業發展區,馬嶺片區作為高水平產業空間落戶的載體,迎來了新的發展訴求。控規調整後,片區將打造為集高端裝配製造、創新研發孵化、生活休閒於一體的戰略科技創新基地、高端人才培養高地。
  • 麗水東北角 籌建浙江麗縉五金科技產業集聚區
    未來幾年,這裡將作為首期區塊之一,通過低丘緩坡開發,打造成為一個工業大發展的新平臺、麗水產業騰飛的新增長極。  她的名字,叫浙江麗縉五金科技產業集聚區(籌)。市四大班子領導驅車直奔壺鎮,前往蒼山村和胡宅口村,下田頭、登山坡,實地察看低丘緩坡區塊現狀,共商產業集聚新區建設大計,建設「麗縉五金科技產業集聚區」的認識得到了高度統一。  在這次的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市委書記盧子躍強調,市委、市政府決策將壺鎮區塊作為全市低丘緩坡開發重點區域,建設「麗縉五金科技產業集聚區」,是經過慎重考察和綜合權衡後所作出的重大決定。
  • 嘉興秀洲打造長三角智能廚電產業集聚區
    智能廚電領域的科創型企業鳴犀科技、艾斯蒙科技、敏源科技分別帶來了智能街頭食品製售機器人、物聯網在行業應用中的價值體現及高精度數字傳感器在廚電的新應用等項目路演,向大家展現了更多智能廚電產業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據悉,通過此次項目路演,這些科創企業將更好地和行業資本、龍頭企業產生更深入的交流與對接,加快當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 首鋼園打造新地標、科幻產業集聚區規劃出爐,京西正在崛起!
    首鋼園發布了打造科幻產業集聚區規劃方案,將利用佔地面積71.7公頃、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的區域,建設國內外科幻產業發展的新地標。一座文化與科技相融合的科幻之城,正在京西崛起!科幻產業首鋼園將打造「三中心一平臺」首鋼園的科幻決心不止於此,其目標是成為中國科幻產業發展的重要承接地和科幻產業創新展示的重要窗口,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幻產業特色園區。為此,科幻產業集聚區規劃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