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區攔江鎮五琅壩村:370畝胭脂脆桃「桃人歡心」

2020-12-10 遂寧新聞網

11月28日《遂寧日報》03版

村名片

  五琅壩村位於安居區西北部,屬麻子灘水庫水淹移民貧困村,幅員面積2.8平方公裡。有耕地670畝,其中旱地 640畝、水田30畝。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203戶732人。2014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41戶134人,易地扶貧搬遷13戶,CD級危房改造8戶。2019年,五琅壩村實現脫貧摘帽。

風景如畫的五琅壩村發展胭脂脆桃等種植業和旅遊觀光業,讓貧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大事記

●2014年,五琅壩村被評定為省級貧困村

●2015年,五琅壩村籌措資金,修建村辦公室、衛生室、文化室等村級活動陣地

●2016年,五琅壩村發展胭脂脆桃產業

●2020年,五琅壩村集體產業收入12.9051萬元

脫貧致富經

近日,安居區攔江鎮2020年蓮湖(胭脂)脆桃生產銷售表揚大會召開,8個生產銷售先進集體、5名優秀產業村官、10名種植能手受到表彰。五琅壩村村民朱文舉獲得種植能手稱號。今年,朱文舉家種植的胭脂脆桃賣了4萬多元,一家人甭提多高興了。

江鎮2020年蓮湖(胭脂)脆桃生產銷售表揚大會。

「是黨的好政策助我圓了脫貧致富夢。」朱文舉說。

2016年,在黨委政府的支持和村致富能手帶領下,五琅壩村陸續種起胭脂脆桃,貧困群眾也因此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

啟動千畝桃產業種植計劃

曾經的五琅壩村,交通不便,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缺乏致富門路,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留在家裡的都是老弱病小,只能種植一些低效作物,生活一直處在溫飽線上。村民從沒想過有一天能夠靠自身擺脫貧困,即使有人嘗到了發展胭脂脆桃產業的甜頭,但也只是少部分人「吃螃蟹」。

本著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致富的決心,攔江鎮黨委政府結合五琅壩村種植桃子的土壤、氣候、水源、地理位置優勢,於2016年啟動千畝桃產業種植計劃,通過3年時間的土地產業結構調整,全村大部分村民都嘗到了胭脂脆桃的「甜頭」。

按照攔江鎮「一片一特色、一鎮一品集群發展」的總體布局,五琅壩村共種植圓黃梨200畝、胭脂脆桃370畝。同時,以發展省級旅遊扶貧示範村為依託,積極引進業主,開發五琅半島,著力打造特色有機食品基地。

「原來,一個村單打獨鬥,脆桃產量達不到經銷商的要求。現在成立聯村黨支部,脆桃產量大,收購商很滿意。」五琅壩村黨支部書記向軍告訴記者,全村有胭脂脆桃370畝,初掛果190畝,今年產值接近300萬元。

2017年,五琅壩村流轉本村楊家灣及黃泥土53.18畝土地種植胭脂脆桃,作為本村集體產業。2019年,五琅壩村胭脂脆桃、圓黃梨、桑葚等集體產業收入8.2057萬元,蓮蓬種植管理費1萬元,共計9.2057萬元。2020年,五琅壩村集體產業收入12.9051萬元。

集中統一管理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從2016年開始,攔江鎮就統一規劃,在五琅壩村集中連片發展胭脂脆桃種植,但由於缺乏統一的管理和銷售,產業發展並沒有帶來明顯效益。找準問題癥結後,2018年,攔江鎮籌建產業聯合黨支部,把集中連片發展胭脂脆桃的12個貧困村和7個非貧困村的黨組織進行整合,通過整合產業扶貧基金、主導產業發展資金、移民後扶資金共計522萬元,集中採購投入果苗,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護。

此外,五琅壩村還按照「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改變過去由企業牽頭流轉土地,農民獲得土地租金和務工收入的模式,最大限度還利於民。以胭脂脆桃畝產1250公斤為例,銷售收入6000元,除去管理費用和生產投入,剩下的50%銷售收入屬於農戶,最多可獲利3000元。今年,全村種植胭脂脆桃370畝,收成46.2萬公斤,收入370萬元;種植圓黃梨200畝,收成21萬公斤,收入126萬元。

返鄉創業記

產業村官向澤虎:

從外地帶回「搖錢樹」

向澤虎是地地道道的五琅壩村人,如今成了一名經驗豐富的果農。從普通農民轉變為果農,得益於向澤虎六七年前的外出打工經歷。

在成都打工時,向澤虎發現當地農民種植果樹,賺錢多又輕鬆。「累死累活幫人幹苦力,不如別人種幾棵果樹。」每天睡覺前,向澤虎心裡總盤算著種植果樹賺錢的事。他發現,別人種植1畝葡萄,大約有兩三千公斤產量,以市價8元/公斤算,畝收入接近2萬元。

不久後,向澤虎去當地的水果種植基地打工,雖然錢掙得不多,但那不是目的,主要是想學習種植技術。2014年春節,向澤虎感覺時機已經成熟,技術掌握得差不多了,決定購買一批葡萄種苗,回家自己幹。

回到老家,向澤虎通過自己研究和請教專家,把第一批葡萄種苗栽到了自家地裡。在五琅壩村,向澤虎是村裡最先種植果樹的人。當時,很多村民投來好奇和質疑的目光。

不管別人怎麼說,向澤虎總是一門心思鑽研。他一邊學習技術,一邊管理葡萄架。看著葡萄長勢良好,向澤虎感到十分欣慰。

「賣得好,賺錢了,確實比打工收入高很多。」向澤虎種葡萄有了收穫,於是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增加種植品種。這讓其他村民眼紅,大家開始相信種果樹能賺錢。當時,五琅壩村部分發展養殖的村民轉向,跟著向澤虎種果樹。

如今,向澤虎當上了五琅壩村的產業村官,帶領越來越多的村民種果樹。目前,五琅壩村的300多戶村民都種植了桃樹、梨樹、葡萄等,果樹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

村民在脆桃基地除草。

百姓幸福事

種植能手朱文舉:

今年收入是過去10年的總和

11月,五琅壩村進入一年的「農閒」季,三三兩兩的村民邀約一起逛公路,一邊散步,一邊分享今年的收穫。這天,朱文舉剛從鎮上回村,捧回一塊大大的獎牌。「種植能手,不錯不錯。」村民們爭相圍觀,豎起大拇指誇讚。

2020年是朱文舉豐收的一年。從曾經的貧困戶到如今的種植能手,今年,朱文舉家年收入達5萬餘元。

在村委會的鼓勵和支持下,今年65歲的朱文舉是最先加入到水果種植隊伍的村民。3年前,他和老伴決定拿出一部分積蓄,購買桃樹苗,把家裡3畝土地全部種上桃樹。「村幹部說,桃樹能賺錢、賺大錢,我們就抱著希望開始幹。」朱文舉說,試一試總有希望,比等著受窮好。

回想那些年過的苦日子,朱文舉十分感嘆。他說,以前種紅苕、玉米,餵豬、養雞養鴨,做得多,賺得少。家裡僅有的幾個雞蛋鴨蛋捨不得吃,拿到市場上賣錢,一年下來也存不了幾個錢。

今年,朱文舉家的3畝脆桃進入豐產季,他和老伴忙了一個夏天。為了搶時機,他和老伴早上5點就起床採摘,一天要採摘三四百公斤。「由於管理得好,脆桃品質好,幾乎都是按照優質桃價格出售,每斤4元多。」朱文舉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今年採摘了5000多公斤,總收入5萬餘元。」

說到算帳,朱文舉感慨地說:「這5萬餘元,是我務農以來的最高收入,相當於過去10年收入的總和。」

人物訪談

黨建引領 抱團發展

——訪攔江鎮黨委副書記冉茂章

在脫貧攻堅中如何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立聯合黨支部、發展特色種植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攔江鎮黨委副書記冉茂章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

據冉茂章介紹,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攔江鎮於2018年12月籌建產業聯合黨支部,把集中連片發展胭脂脆桃和脆紅李產業的10個貧困村和7個非貧困村的黨組織進行整合,抱團發展主導產業。通過聯合黨支部的帶動、黨員的示範引領,管理、監督產業生產和銷售服務工作,推進專業化、規模化、組織化發展。今年,全鎮產脆桃350萬餘公斤,產值約2100萬元。

冉茂章表示,下一步,攔江鎮將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更多村民加入種植行業。同時引導他們提升種植技術,加強管護,力爭多出優果好果,賣上好價錢。另外,通過聯合黨支部牽線搭橋,進一步創新銷售模式,拓展銷售渠道,促進果業不斷做大,努力實現村民持續穩定增收,逐步實現全面小康。

記者手記

產業集中連片

鄉村風光無限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要求,其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根本和基礎前提。

產業如何「興」?關鍵要培育適宜其所在村莊發展的農業產業,基層政府要有戰略有規劃地發展本地優勢特色產業,鼓勵培育和引進更多業主和優秀新三農人來進一步推進其產業化和現代化發展。

2016年,攔江鎮通過統一規劃,在五琅壩村集中連片發展蓮湖脆桃種植。2018年,攔江鎮籌建產業聯合黨支部,把集中連片發展蓮湖脆桃的12個貧困村和7個非貧困村的黨組織進行整合,通過整合產業扶貧基金、主導產業發展資金、移民後扶資金,集中採購投入果苗,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護,讓全村大部分村民都嘗到了脆桃的「甜頭」。

如今,五琅壩村許許多多像朱文舉一樣的貧困群眾正乘著農村產業革命的東風,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致富夢、小康夢。

  (全媒體記者 曾曉梅 王維)


責任編輯:陳豔    編輯:胡倩

相關焦點

  • 採摘胭脂脆桃、藍莓、有機蕃茄!相約忠縣這個生態園
    胭脂脆桃 ♥ 「桃」你歡心 色如胭脂,甜脆可口桃子中的西施一點不誇張吃得新鮮!吃得健康!吃得放心!香村甜園 多彩馬灌忠縣馬灌第三屆胭脂脆桃採摘節 6月6日 忠縣馬灌高鵬生態桃園 不見不散「桃王」來助興 \ 桃力全開•仙氣來襲採摘胭脂脆 \ 網友e家親•扶貧愛心購
  • 四川梓潼:萬畝桃花暖春色 滿樹和嬌爛漫紅
    陽春三月,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兩萬多畝桃花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美不勝收,喜迎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踏青賞花。石牛鎮華沙村桃花節、胭脂脆桃採摘節,長卿鎮桃花節已成為梓潼縣精心打造的觀光型鄉村旅遊目的地和經濟增長點。伴隨著春的氣息,這段時間,梓潼縣石牛鎮華沙生態旅遊度假村1500餘畝桃花競相綻放。
  • 遂寧市安居區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全面啟動
    10月中旬,在遂寧市安居區白馬鎮召開安居區2020年白馬鎮片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工動員會,標誌著遂寧市安居區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正式拉開建設序幕,成為遂寧市最早啟動、最早開工的高標準農田項目。
  • 湘鄉:「桃」不過的誘惑 80餘畝鷹嘴桃採摘正當時
    不少遊客在基地採摘鷹嘴桃。陳立陽採摘鷹嘴桃。80餘畝鷹嘴桃迎來豐收。眼下,又到了鷹嘴桃採摘的季節。位於湘鄉市育塅鄉育橋村李家大屋的建連鷹嘴桃基地已開園採摘,80餘畝桃樹上掛滿了泛紅的鷹嘴桃,汁多甘厚、味濃香溢,讓人垂涎欲滴,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採摘。走進鷹嘴桃基地,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色,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一個個碩大飽滿的鷹嘴桃早已熟透,翠綠的桃身泛起紅暈,隱約可以聞到空氣中瀰漫的香甜氣息。
  • 遂寧市安居區 加快打造成渝地區休閒旅遊首選地
    安居區將深入貫徹會議精神,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認真下好資源盤活、項目撬動、融合蝶變『三步棋』,推動文化旅遊產業恢復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為推動我省文旅經濟恢復振興貢獻力量。」遂寧市安居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以下簡稱「安居區文化廣電旅遊局」)負責人說。
  • 走進安居區白馬鎮黃桶坡村
    《遂寧日報》12月12日03版村名片  黃桶坡村地處白馬鎮西南方向,距白馬場鎮5公裡,幅員面積8平方公裡;全村有5個村民小組,農戶729戶,農業人口2603人,全村共有貧困戶101戶284人,全村耕地面積2283畝,
  • 安居區白馬鎮村級「美團」正式上線
    四川新聞網遂寧2月11日訊(袁方緒 朱璐)為了抓實疫情期間封閉式管理,減少廣大村民出門、趕場、聚集,2020年2月10日,遂寧市安居區白馬鎮外送訂購團微信群正式上線。據了解,在安居區白馬鎮黨委政府的統籌規劃下,群內集結了一批白馬場鎮、步雲場鎮自願送貨下鄉的超市、菜販、肉販等商家,村民每天上午在微信群裡下單訂購貨物或由村(社區)幹部收集在群裡報送,訂購團的商家當天下午按照訂單配送到各村卡點處,在保障村民生活所需物資的前提下極大減少了車輛人群流動。
  • 安居區白馬鎮毗盧寺廟會
    毗盧寺位於四川遂寧安居區白馬鎮西面5公裡,為廣德寺分寺。毗盧寺於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安居區唯一的一處省保單位,與靈泉寺、廣德寺、白雀寺,並稱鬥城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