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鐵兵天山情 難忘軍營阿拉溝

2020-12-12 騰訊網

英雄鐵兵天山情 難忘軍營阿拉溝

在那高高的雪山雲中之顛,

有雄鷹在空中久久盤旋,

在那山峰後面的後面,

是曾經的我們的家園,

一條蜿蜒無盡的小路,

伴在一路歡唱的小河邊……

_______摘自《阿拉溝之歌》

▼阿拉溝位於天山之中,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大山溝,它地勢險惡,最窄處僅能通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阿拉溝曾是歷史上古絲綢之路的「天山道」,有一座歷經千年風雨滄桑的石壘烽火臺就矗立在阿拉溝口。

▼阿拉溝又稱「四季溝」,因為從阿拉溝口一路上行到天山奎先達坂,僅僅幾十公裡,竟能領略到春、夏、秋、冬的四季風光。

1975年10月15日,中央軍委電令鐵道兵東北指揮部調駐新疆,改稱鐵道兵第二指揮部(代號中國人民解放軍89112部隊),我所在的鐵二指機關就紮營在天山阿拉溝,主要承擔南疆鐵路修建任務。在這沸騰火熱的軍營裡,我和戰友們共同生活戰鬥了六年。

南疆鐵路沿線部署有鐵道兵第5師、第6師,第4師19、20團,鐵道兵獨立機械團,獨立汽車第2營、第3營,南疆線新管處及新疆鐵工局等近十萬人。▼

▼南疆鐵路是新疆南部主要鐵路幹線,鐵路走向大致沿古「絲綢之路」的中路延伸,沿線地質、地貌、氣候條件十分複雜,有達45度的高溫戈壁沙漠,有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冰大坂,還有常年刮著七八級強風的大風口。吐庫段全線一半以上地段穿行於天山峽谷,共修建隧道30座,架設橋梁463座,隧道總長度33公裡。

▼南疆鐵路由海拔800米高升至3000多米再降低為1200米,形成最大坡度為千分之二十二,長二百四十多公裡的連續大坡道,它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是極少見的。其中咽喉地區的奎先隧道建築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冰達坂上,長6152米,是中國海拔最高、最長的隧道之一。

▼沸騰的天山,難忘當年艱苦施工的歲月。

▼這是條件艱苦的鐵路施工現場。

烏拉斯臺十二號大橋施工中。

▼峒隧相連的南疆鐵路。

在修建南疆鐵路(一期)的施工中,參建的鐵道兵部隊共犧牲官兵268人,分別安葬在沿線八個烈士陵園。

在咽喉工程———奎先隧道的掘進貫通施工過程中,先後有47名官兵長眠在天山腳下,平均隧道每掘進123米,就有一名烈士倒下。▼

▼天山深處架天橋。

▼六十二米高的東德薩拉大橋。

▼五百八十五米長的哈爾戈哈特大橋。

▼上下峒口立體交叉的上新光三號隧道。

▼火車穿越六千多米長的奎先達坂隧道。

▼天山公路運輸線。

▼天山深處汽笛鳴。

▼火車行駛在南疆線特大橋上。

▼阿拉溝二號大橋

▼鋪軌到天山深處的烏拉斯臺站。

▼南疆鐵路於1974年開始施工,1979年8月鋪軌到庫爾勒西站。

▼王萬祥司令員陪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汪鋒書記在南疆線視察

▼1978年,鐵道兵呂正操政委到南疆線視察,這是鐵二指政委席華亭陪同呂政委看望沿線施工先進模範代表

▼王萬祥司令員在檢查部署工作

▼顧秀副司令員

▼張峰副司令員(左一)在管理處前面與戰士合影

▼王萬祥司令員夫婦在阿拉溝木橋上與戰士們合影

▼通訊兵晝夜值班,負責上傳下達各項戰鬥任務

▼戰士們自編自演,排練文娛節目

▼1981年,鐵二指處以上領導合影

▼政治部戰友合影

▼後勤部戰友合影

▼1978年,鐵二指機關立功受獎人員合影

▼機關部分幹部合影

▼司令部小車隊戰友在車場合影

▼管理處戰友合影

▼文化處戰友在阿拉溝禮堂前合影

(後排中是鄭志潔處長,他是歌曲《鐵道兵志在四方》的曲作者)

▼嚴光明協理員與管理處戰友合影

▼電影組兩位放映員合影

▼機關服務社人員合影

▼通訊處與警通連幹部合影

▼通訊處人員留影

▼警衛戰士在阿拉溝小木橋上留影

▼機關戰友集訓合影

▼警通連部分戰友在大門口合影

▼通訊戰士在阿拉溝

▼軍務處戰友合影

▼財務處戰友合影

▼機關部分女戰友合影

▼在阿拉溝冰面上留個影

▼運輸處戰友合影

▼司令部小車排司機合影

▼運輸處、戰勤處戰友合影

▼鐵二指機關部分戰友合影

▼1979年,鐵道兵文工團到南疆線慰問演出留影

▼2006年,鐵二指警通連部分戰友北京聚會,在天安門廣場留影

▼2006年9月,北京部分戰友聚會合影

第一排左起第5、6人為王萬祥司令員夫婦(王萬祥,1920年生,四川平昌人,1933年參加紅軍)

▼2018年,軍務處戰友在河南鄭州聚會合影

▼原直工處孫喜奎處長在西安

▼軍務處戰友留影

▼2017年,鐵二指部分戰友在洛陽新春團拜會

▼2017年春,洛陽牡丹節,警通連戰友聚會留影

▼戰友聚會,其樂融融

再見!

天山深處,上下交叉的南疆鐵路。

這是阿拉溝「5223」廠附近的勝利橋。

這是位於阿拉溝口的南疆線魚兒溝火車站。

南疆線……

一代軍人曾經奉獻青春的地方;

天山阿拉溝,

它留存著我們永難忘懷的記憶。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

作者:金鐘

責編:毛秘 《白浪情》

相關焦點

  • 【鐵兵記憶】大漠情:烽火臺下
    我們乘專列自大河沿(吐魯番)火車站下車,轉乘早已來接站的汽車,直達天山深處的巴侖臺。汽車沿吐(魯番)庫(爾勒)公路到託克遜後,在那口古老的坎兒井旁轉向右側,在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並列有七、八股土路直通阿拉溝,這顯然是跑慣了深山峽谷的鐵道兵留下的痕跡。
  • 從老邱鐵道兵楹聯中試析其鐵兵情懷與藝術特點
    橫批: 鐵兵豪邁4掄鐵鎬,鋪鐵軌,架鐵橋,牽鐵龍,鐵色茫茫,鐵血男兒稱老鐵;唱軍歌,振軍威,鳴軍鼓,壯軍勢,軍旗熠熠,軍營俊傑譽三軍。老邱,這位從鐵道兵成長起來的作家,用楹聯這種文學藝術形式書寫鐵兵情懷,究竟想把讀者帶進何方世界,傳遞什麼文學信息?那就請讀者與筆者一起分享 :鐵道兵精神楹聯1屢聞捷報笛盈耳, 年值四八, 又建新軍;長使英雄淚滿襟, 歲過三五, 唯餘鐵道。
  • 一頓難忘的軍營午餐
    十年前的今天,我在南國邊陲的某處軍營中赴過一頓難忘的軍營午餐,至今仍時時想起,於是便有了一種回到從前的感覺。大概是以前在軍營裡待過的緣故,所以對兵營總有親切感。每到一個地方,只要有軍營的,我都會儘可能的去光顧一下,找找以前的感覺。那年我在廣東的湛江謀生,湛江是我國大陸的最南端,可能是由於戰略地位重要,這裡有很多的駐軍,自然軍營也多了,海陸空都有,威武的哨兵給嚴肅的軍營憑添了一份莊嚴,一份神秘。
  • 重溫軍營夢 共敘戰友情
    [原創首發] 重溫軍營夢 共敘戰友情——鐵道兵77年江蘇籍駐魯老戰友聚會紀實鐵道兵第四師第20團 王甫亞千裡冰封,銀裝素裹,齊魯大地,冰清玉潔。2019年12月20日至23日,鐵道兵1977年入伍的江蘇徐州籍近百名駐魯老戰友和部分軍嫂,相聚在美麗的泉城--濟南,舉辦鐵道兵77年江蘇籍駐魯戰友聯誼會。
  • 越南行異國覽風光 情灑瑤家寨 鐵兵緣 白浪重晚晴 最美夕陽紅
    越南行異國覽風光情灑瑤家寨 鐵兵緣白浪重晚晴最美夕陽紅 卞振勇 異域人文悠長遠,無隙民俗手足情。 中越邊貿交流廣,國幣堅挺傲門庭。 熱衷爭購金象玉*,意滿豪擲心不驚。 註:金象玉指黃金、象牙、玉石
  • 老鐵戰士的思與情 鐵兵大院書與畫
    鐵兵大院的健步走俱樂部穿行在幹休所內。小花園冬景。在幹休所文化中心集結。(編輯:彩雲追月)
  • 泰興市虹橋鎮:英雄後代終圓軍營夢
    9月10上午,泰興市虹橋鎮張公村三圩組即將奔赴軍營的大學生張香,專程回到老家向親人辭行。看到媽媽王接娣正在整理剛收割的芝麻,他立即上前幫忙,幹得有模有樣。「我從小就想到部隊去,努力做一個保家衛國的英雄。因為我是老英雄劉紹安和張志久的孫子」。
  • 軍營百味,你嘗過哪一味?
    有人說軍營是甜的,因為「戰友情誼深似海」;有人說軍營是苦的,因為「梅花香自苦寒來」。軍營的味道是什麼?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答案。這些味道,銘刻在我們最青春的年紀裡,飄散在以後的漫漫人生路。我們在百味雜陳的軍旅生活中踐行著報效祖國的誓言,履行著保家衛國的使命。
  • 戰旗獵獵映天山
    圖為該師某團在陌生山林地帶展開實戰化練兵,坦克分隊進行快速機動訓練,提升複雜環境下遠程作戰能力。王浩說,這是他十多年前坐著綠皮火車參軍入伍時最能打動他的歌曲,也是堅定他逐夢軍營的感情激勵。  除了為官兵搭建傳唱戰鬥歌曲的多媒體平臺,該師還梳理出40餘首從革命戰爭年代傳唱至今的經典老歌,穿插20餘首新時代強軍歌曲,作為主題教育的必選曲目。
  • 中國人的故事|陳俊貴:點亮天山深處的英雄之光
    資料圖   蜿蜒而平坦的獨庫公路,是築路英雄們用青春、熱血和生命鑄就的歷史奇蹟。他們不畏艱險、戰天鬥地、相互關愛、情深義重,那樣可愛可敬,以碧血灑天山,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天山精神」。
  • 金桂飄香又重陽 楓葉點紅妝——白浪情 庚子重陽詩作
    回首軍營滄桑話,兩鬢斑白戰友網。天增歲月人增壽,昔日照片色泛黃。幸福生活來不易,飲水思源牢記黨。緬懷英烈寄哀思,英雄精神天地共。重陽節感懷文/趙厚發抗美援朝旗幟揚,前輩英雄大家唱。齊聲讚美鐵道兵,白浪情濃好詩章。歲歲重陽今重陽,年年吉祥復吉祥。
  • 難忘的邊關戰鬥歲月
    序戰友,你還記得當年我們在火熱的軍營摸爬滾打的場面嗎?你是否也和我一樣難忘那無悔的軍旅戰鬥歲月?假如人生是一首長詩,軍旅生涯就是最壯美的篇章,馳騁疆場就是最華彩的詩行。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勝利和我營成立40周年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懷念那段難忘的歲月,永遠珍惜那身瀟灑的戎裝。
  • 志在四方情滿路 格律詩一組
    122# 原創 作者:王振江 王大榮 李世斌 關艾勤 鐵道兵戰友 2019.12.12[沁園春] 鐵道兵贊文/王振江 (大連)鐵道精兵,情漫河山,威震八方。【點絳唇】 憶鐵兵奮戰青藏鐵路文/王振江(大連)雪域高原,月寒沙冷無情土。雄鷹難度。屋脊無人顧。神勇鐵兵,直指雲涯處。群龍舞。踏荒越阻。
  • 這個春晚小品《天山情》火了!
    因為反映少數民族題材的小品《天山情》登上了春晚舞臺1月27日22時許,由新疆本土文藝工作者演繹的小品《天山情》在2017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亮相,這是新疆題材語言類節目首次上央視春晚。小品《天山情》裡:絢麗的艾德萊絲綢,熟悉的新疆話,機智的毛驢,笑到捧腹的段子。看似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卻展現出各民族情意深重且又珍貴的一面,展現各民族群眾一家親,處處體現著新疆的變化。
  • 家中「嬌子」成為軍營「鐵漢」
    ■退學入伍,如願圓夢軍營吳旭航生於1995年,老家在浙江義烏。他已在部隊度過了7年時光,是一名名副其實的老兵。身未動,心已遠。2013年,吳旭航還在讀高二,年僅18歲。受到影視劇《士兵突擊》《我是特種兵》的影響,他從小就對特種戰隊的軍人非常崇拜,渴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成為保家衛國的英雄。「當兵的機會,一生只有一次。」
  • 天山飛來「小白鷺」:最美「時節」共敘閩疆情
    天山飛來「小白鷺」:最美「時節」共敘閩疆情   為加強福建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兩地文化交流,同時也為第七次全國對口援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營造良好氛圍,應福建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邀請,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前往新疆昌吉州進行慰問演出。
  • 最重的「情」,堅守三十餘年用力書寫感天動地的戰友情
    新疆最美的公路獨庫公路以奇險、壯美而著名, 獨庫公路穿梭在天山山脈之間,連接南北疆縱貫天山南北,全長561公裡,是一條天險之路,兩邊是峽谷險灘懸崖峭壁,雪湖瀑布,180度大轉彎,從山腳的炎熱難耐到山頂的雪景,有穿越四季的感覺。因獨特的天氣每年9月底到次年5月會實行長達7個月的冬季交通管制。
  • 「你一生摯愛的軍營,是我們溫暖的家」
    「你一生摯愛的軍營,是我們溫暖的家」——記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英烈子女班」學員編者按:2013年清明節前夕,原總政治部下發了「軍隊英模烈士子女成才培養工程」的通知,其中9項具體措施中有一項是舉辦「英烈子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