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國內首次開售?這家素食公司已做了26年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成都商報

記者購買的人造肉

11月25日,人造肉正式在電商平臺開售,有豬肉、雞肉等不同口味。此次銷售被不少報導認為,是人造肉首次在零售平臺上售賣。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日前購買了兩袋人造肉發現,其主要成分與早前國內一些企業生產的豆製品並無太大差別。

其實名為齊善食品的人造肉公司早在1993年,便已開始銷售人造肉,其後上線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銷售,該公司被不少素食餐廳經營者視作最大供貨商。

價格

28元230克,比豬肉高一倍多

人造肉在電商平臺上線後,記者第一時間購買了兩包豬肉口味的「Omnipork新豬肉」,價格為28元,每包重230克,相比市面上在售豬肉26元/斤,高出一倍多。

從實物看,袋內裝的是肉末,與剁碎的豬肉沒有特別大的差別,顏色比豬肉淡,適合做肉末茄子、螞蟻上樹這類菜,或者也可以用來包餃子、抄手。

從配料來看,該人造肉產品主要由蛋白質(大豆濃縮蛋白、大豆分離蛋白、以香菇發酵的豌豆及米蛋白)、馬鈴薯澱粉、大麥麥芽提取物等配料構成,與之前國內生產的人造肉產品相比,原材料並無太大差別。

從營養成分看,其主要包含蛋白質、纖維、鈣、鐵等營養元素,相較於豬肉,纖維、鐵、鈣等營養元素顯著增加;同時不包含膽固醇,飽和脂肪也僅為0.7,相較豬肉的4.93有明顯下降。

數據顯示,該產品開售僅兩天,就賣出了4000件,相當於1噸重的人造肉。而該店的另一款人造肉雞塊同樣受歡迎,上線首日1500袋的備貨瞬間被搶空。

工藝

人造肉也有肉、素之分

其實人造肉也有肉、素之分。

「肉」主要是通過動物細胞培養的人造肉,其可稱為培養肉、細胞肉。而我國的培養肉,在今年11月18日取得重大突破,來自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對豬肌肉乾細胞進行了20天的培養,最終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

「素」則是目前在消費市場上可以買到的人造肉商品,其主要以植物來源的蛋白為原料,經過擠壓等工藝,提高蛋白質含量與食品質地,再添加植物性風味物質,使其口感、風味上更接近真肉,完全不含動物性成分。

這樣一種不含任何動物性成分的人造肉口感如何呢?記者在該商品評論中看到,不少人將其製作成餃子餡、丸子、煎肉餅等。有人說,「從外觀到口感都很接近於真正的豬肉,但相較於真豬肉沒有那種油膩的感覺」,也有人說「吃起來口感細膩,有嚼勁」,但也有人吐槽「跟肉根本無法相比,就是平時吃的豆筋味」「聞起來和吃起來都是豆製品的味道,有點像那種不辣的辣條,但吃起來沒有筋道」。

技術

國內有企業一年銷售額超3億元

目前成都的素食餐廳包含了中餐、火鍋、西餐等各種餐食。「製作起來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很多材料都是生產商提供的現成食材。」據向日葵爸爸素食小屋老闆介紹,作為一家素食餐廳,「植物肉」等原材料主要從專門的生產廠家處購得,僅需經過簡單的烹飪,便可實現與真正的肉相同的口感。

「可能要比真正的肉烹飪起來簡單一些。」據深圳齊善食品有限公司產品與市場部高級經理周啟宇介紹,該公司從1993年開始從事植物肉的生產加工,至今已有26年時間。僅去年,該公司的銷售額便已超過3億元,其生產的人造肉產品更是銷往全球各地,「2003年,公司應英國分部的需求,專門生產了漢堡中夾的人造肉。」

齊善食品其實早已上線各大電商平臺,但長期以來只有少數餐廳經營者或食素人員關注到其生產的產品。「目前植物肉技術剛剛得到資本的關注,很多消費者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注意到作為未來食品的植物肉技術的潛在能力。」周啟宇坦言,更多的投資者、創業者,懷著不同的理解進入這個行業實際上是一件好事,越來越多的人開發它,植物肉技術就會越加成熟,離消費者就更近、更容易解決食品問題。「美國有美國的植物肉技術,歐洲有歐洲的,中國也有自己對植物肉技術的理解,大家合起來共同構成了對未來食品技術的描繪。」

營養

人造肉暫無法取代普通肉

人造肉的火爆與時下的「輕食」風尚離不開。當下,隨著人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以低熱量、低脂、低糖、高纖維為標籤的「輕食」,日益成為一種代表簡單、健康的生活「新風尚」。

據美團外賣發布的《中國輕食外賣消費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美團外賣輕食商家數量同比增長58%,輕食訂單量同比增長98%。人造肉,低脂、低糖、低熱量、高蛋白,既能滿足健康、綠色的養生理念,還能滿足口腹之慾、便於身材管理,與消費者們的需求不謀而合。

豬肉是否即將被人造肉取代?

中國營養學會註冊營養師顏曉東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個有點類似小時候吃的『素雞』『素鵝』產品,其口感類似肉,但不是真正的肉。從營養上來看,植物肉有一定營養成分,但和真正的肉給予人體的營養還是有差距的。」他認為,把「人造肉」作為一種風味小吃不錯,但要是作為主食,長期而言,對人體來說並不理想。他建議,大家儘量多吃天然食品,保證人體所需養分。

至於人造肉上線後如何監管,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人造肉歸根結底還是屬於食品的一種,將按照食品的相關規定進行監管。如果有成都的企業想要代理銷售相關產品,進口的食品需要提供一些審批時的通關及進口的相關文書等,但最終審批結果都是食品銷售,「銷售食品必須從正規渠道進口,這個要求與市面上其他食品銷售的要求是一樣的。」(記者 閆宇恆 嚴丹)

相關焦點

  • 人造肉國內首次開售!這家素食食品公司立即打臉
    11月25日,人造肉正式在電商平臺開售,有豬肉、雞肉等不同口味。此次銷售被不少報導認為,為人造肉首次在零售平臺上售賣。 記者日前購買了兩袋人造肉發現,其主要成分與早前國內一些企業生產的豆製品並無太大差別。
  • 人造肉首進國內餐飲 金鼎軒有意重啟素食?
    「人造肉」成為餐飲業熱詞,且已走進國外的肯德基、漢堡王等大牌連鎖餐飲企業,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悉,國內餐飲也在悄然布局,搶佔這一風口。目前,人造肉品牌珍肉已與餐飲品牌金鼎軒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共同研發新菜單,有望年內在金鼎軒店內推出。如果合作順利推進,金鼎軒將成為目前國內已知的首個做人造肉產品的中餐品牌。
  • ...人造肉可能「香」不過2020年|消費者|人造肉|beyond meat|素食|...
    從此,人造肉在資本市場風光無量。珍肉食品推出的人造肉月餅。2019年5月2日,美國Beyond Meat掛牌上市,當日股價暴漲163%,創下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佳IPO首日表現。(圖片來源:張欽)2020年,被人造肉公司視為全力進發中國市場的一年。但在我們看來,中國消費者對人造肉的關注並不會如此狂熱——它或許就像鹹蛋黃蛋糕、黑糖珍珠奶茶或者大白兔口味跨界的一切,這些爆款網紅口味一樣,短暫爆發之後,風潮殆盡。看看市場表現就知道了。與資本市場的熱鬧和躍躍欲試的人造肉公司相比,直面消費者的終端市場顯得有些冷清。
  • 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生意火爆 人造肉可以長期食用嗎?
    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生意火爆 人造肉可以長期食用嗎?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裡的「魚」可以「以假亂真」河南商報見習記者左冬辰/攝肯德基推出人造肉炸雞;麥當勞推出植物肉漢堡;名為「珍肉」的中國人造肉公司中秋推出人造肉月餅;雙塔食品發公告稱植物蛋白肉是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
  • 人造肉月餅、人造肉漢堡、人造肉拉麵……人造肉風口來了?國內多家...
    肯德基「植培黃金雞塊」限量開賣,星巴克「人造肉」午餐菜單所有線下門店開售,比薩品牌棒約翰「未來肉比薩」全國近150家餐廳發售,「人造肉漢堡」、「人造肉拉麵」相繼開售……今年,多家餐廳上線「人造肉」產品。與此同時,A股公司一碰「人造肉」就漲,多家「人造肉」初創企業獲投。從航天員專供食物到菜單常客,人造肉的風口來了?
  • 「人造肉」月餅漢堡將面世?院士:那是素食,做得好叫素肉
    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吳奇直言,那是用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如果做不出動物肉的口感,那就是傳統素食或加工得更好的素食,不用和肉「攀親家」。如果可以做出與動物肉一樣的口感,那就是肉!不過,那不是豬肉也不是牛肉,而是素肉。人們不需要用「人造」這一修飾詞。「用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並不是一件新鮮之事。在中國,我們已做了上千年。」
  • 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生意火爆 專家:未來會出現越來越多人造肉...
    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裡的「魚」可以「以假亂真」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左冬辰/攝河南商報見習記者馬千惠肯德基推出人造肉炸雞;麥當勞推出植物肉漢堡;名為「珍肉」的中國人造肉公司中秋推出人造肉月餅;雙塔食品發公告稱植物蛋白肉是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
  • 解析投資:素食時代的追風者——「人造肉」
    素食並不僅僅是一種飲食選擇,它更像一種生活方式。當我們對健康有了追求,執著著素食看來不再是一句簡單的謊言!2019年5月1日,美國首家「人造肉」上市公司Beyond Meat登錄納斯達克掀起了素食主義者們對「人造肉」的追棒浪潮。一、何為「人造肉」?
  • 素食主義正「入侵」全球股市 這家A股公司開賣人造肉股價漲停了……
    就在前一天,A股上市公司金字火腿也宣布了自己在人造肉領域的野心。金字火腿10月11日宣布與美國杜邦公司技術合作生產的人造肉產品正式開啟預售,該產品非轉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製成,售價為118元4片,預計10月下旬發貨。金字火腿也成為了國內首家真正上市的銷售人造肉的企業。
  • 素食主義正「入侵」全球股市 這家A股公司開賣人造肉
    就在前一天,A股上市公司金字火腿也宣布了自己在人造肉領域的野心。金字火腿10月11日宣布與美國杜邦公司技術合作生產的人造肉產品正式開啟預售,該產品非轉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製成,售價為118元4片,預計10月下旬發貨。金字火腿也成為了國內首家真正上市的銷售人造肉的企業。
  • 素食主義正「入侵」全球股市,這家A股公司開賣人造肉...
    金字火腿10月11日宣布與美國杜邦公司技術合作生產的人造肉產品正式開啟預售,該產品非轉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製成,售價為118元4片,預計10月下旬發貨。金字火腿也成為了國內首家真正上市的銷售人造肉的企業。 人造肉在最近兩年的快速發展,不僅與歐美地區的素食主義以及節能環保相關,也與亞洲經濟快速發展引發的肉類資源消耗相關。其大的背景是素食與環保兩大文化在歐美地區成為一種逐步合流的符號。
  • 素雞不是雞,人造肉不是肉,記者探訪「人造肉」公司
    「人造肉」到底是什麼?這家位於吳江的公司是一家專做素食產品的公司。副總邱浩宸告訴看蘇州記者:「目前,國際上的「人造肉」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被稱為植物肉的「人造肉」,主要靠大豆等植物蛋白製成。(圖片來源於網絡)目前國內即將推出的第一代「人造肉」,實質上是一種植物肉。我們公司生產製作的其實就是『植物肉』。」事實上,大家日常就能買到「素雞」「素鮑魚」等食材就屬於最早的「植物肉」。
  • 人造肉巨頭爭奪中國市場,相關素食公司或受益
    熱點事件據媒體消息,12月9日,雀巢正式推出嘉植餚品牌以及六款人造肉產品,包括素香酥雞塊、素紅燒獅子頭、素紅燒肉、素麻辣香鍋等。業內人士稱,雀巢此舉意在與人造肉巨頭爭奪中國市場份額。此前,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已風風火火展開「跑馬圈地」,6月通過盒馬鮮生銷售人造肉餅,7月正式進駐中國市場,9月浙江嘉興建廠,11月推出相關產品並在上海5家餐廳銷售。
  • 做中國版Beyond Meat?人造肉公司珍肉的出圈難題
    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人造肉初創公司,公司成立於2019年,定位於定位國民植物蛋白肉品牌,想要做中國版的「Beyond Meat」。今年1月,珍肉對外尋求200萬美元的募資,公司創始人呂中茗稱,已有國外及本國投資人接觸。去年8月,珍肉完成了數百萬元的種子輪融資。
  • 人造肉產業迎來高光時刻,揭秘中國人造肉幾大玩家
    2019年人造肉在國外颳起一陣風潮,很多行業大佬嗅覺敏銳聞風而動,圍繞植物蛋白肉和培養肉兩個方向,紛紛投入大量的資本來布局這條新的產業鏈。而培養肉因其成本問題,還只能停留在實驗室中,無法量產。
  • 100個漢堡一小時售罄,「人造肉」漢堡已在深圳被哄搶!好生意還是大...
    除了奈雪以外,位於海岸城一樓的一家名為「青苔行星」的餐廳也推出了人造肉漢堡。記者來到這家餐廳了解到,一款名為「青苔漢堡」的人造肉漢堡就是這家餐廳的主打產品,「幾乎每一位首次過來的顧客都會點這個漢堡。」店裡負責人告訴記者。
  • 第一批國產人造肉上架了,來路有點複雜……
    人造肉正式登堂亮相了! 2019年5月,「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飆漲,一度超過百億美金,國內資本和創業者聞風而動,迅速將目光投向人造肉行業。數據顯示,國內經營範圍含人造肉的企業超過千家。僅僅4個月,已有多家廠商推出產品。
  • 「人造肉」概念橫空出世,國內投資機會在哪?
    BeyondMeat於2009年創立於美國加州,以直接從植物生產肉類產品為願景,最初主要生產冷凍雞肉和香腸的素食替代品,2010年在馬裡蘭州建立製造工廠,公司2016年7月推出了素食漢堡BeyondBurger,無論是在外觀、烹飪方式還是口味上,都和真正的牛肉漢堡接近,已成為公司的標誌性產品;2017年至今,公司與多家主流零售
  • 喜茶跨界賣人造肉漢堡,「人造肉」會是餐飲業的下一個風口嗎?
    據悉,這款「未來肉芝士堡」售價25元,是喜茶首次與國內廠家星期零合作。漢堡以大豆蛋白為原料,每100克植物肉的熱量僅為真牛肉的一半。這幾年「人造肉」的出現,吸引國內眾多餐飲大牌入局。對餐飲品牌來說,它的出現究竟能為門店帶來哪些機遇呢?
  • 「人造肉」入華急行軍:熱錢洶湧 市場遇冷
    目前,Green Monday的合作夥伴及工廠選址已基本確定,預計2021年上半年將正式投產。屆時,該工廠將主要滿足中國國內市場的需求,現有的泰國工廠將供應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預計完全投產之後,中國工廠的產能將超過泰國工廠。 成立於2012年的Green Monday,是最早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人造肉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