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咱們老百姓去買海鮮,最擔心的一點就是怕遇見不良商家出現缺斤短兩的情況,假如說找回去,對方再不認帳,那就更麻煩了。曾經的大亞灣霞湧海鮮批發市場就因為許多秤不準,招來投訴,不過在去年,當地就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缺斤短兩現象,並要求各攤擋明碼標價,不得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現在海邊的旅遊旺季又到了,市場整治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5月15號下午,記者在霞湧海鮮批發市場看到,雖不是節假日,但採購的街坊並不少。市場內井井有條,所有店鋪統一裝修,統一標配生鮮池,海鮮價格也都明碼標價,讓市民明明白白消費。
去年大亞灣區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工作,整頓海鮮市場。為了打擊缺斤少兩現象,現在霞湧海鮮市場統一配發電子秤,同時,在市場三個出入口都配備了公平秤,可供市民覆核。
據了解,2018年,大亞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海鮮市場執法檢查中共立案16宗,沒收不合格計量器具16臺,罰沒1.8萬元。開展針對短斤缺兩專項執法檢查成效明顯,群眾對於海鮮市場短斤缺兩的投訴大幅下降,遊客滿意度大幅上升。
大亞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質量計量標準化科 張冠華:現在的短斤缺兩情況已經明顯減少了,但是最近我們也發現了一宗,這一宗主要是顧客對稱量的結果,沒有太在意,然後任由商家去報數字,然後在交易之後才發現計數結果有問題才進行投訴,投訴之後我們對這個過程進行調查,商家承認了錯誤,我們作出商家退場處理。
大亞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下來,他們將加強周末、節假日和旅遊高峰期的監管力度,對經營戶使用未經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器具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將做頂格處罰,直至清場。同時也希望廣大街坊提高消費意識,如發現短斤缺兩要保留好證據,第一時間聯繫執法部門,共同維護市場的健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