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忌日快樂》正在國內各大影院熱映,目前已上映6天,票房2723萬。從觀眾的眾多反饋來看,這部電影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將恐怖元素與喜劇元素結合起來的做法,真的給人以耳目一些的感覺。
首先說說這部電影的製作團隊,導演克里斯多福·蘭登曾編劇過小成本佳作《後窗驚魂》,也導演過《靈動:鬼影實錄3》、《鬼影實錄:詛咒》、《童軍手冊之殭屍啟示錄》等恐怖片,在恐怖類型片領域也算小有建樹。而製片則是曾獲得奧斯卡與艾美獎提名的金牌製片人傑森·布朗姆,相信很多影迷都看過他的《爆裂鼓手》。
作為一部死循環情節設定的電影,《忌日快樂》讓人不由得想起《土撥鼠之日》《恐怖遊輪》和《明日邊緣》,因為這幾部電影都是在講述主角深陷某種困境中循環往復。但仔細一想,《忌日快樂》似乎又和以上電影有所不同,因為它並沒像《明日邊緣》那樣對於時空結構大加玩弄,也沒像《恐怖遊輪》那樣藉助於邏輯陷阱燒腦,倒是輕鬆幽默的氛圍可以和《土撥鼠之日》比一下,只是兩部作品的題材完全不同啊。
看來,《忌日快樂》是劍走偏鋒,雖有不少的反轉情節,但主要的亮點還是在腦洞大開的搞笑細節上,這種恐怖加喜劇的風格真的很好的反映在了電影的名字裡——忌日,還快樂?
確實,這種輕鬆的氛圍,從神秘殺手酷似火車頭託馬斯的面具上就能看出來了,而女主白天各种放飛自我,晚上又各種死的循環戲碼也十分輕鬆幽默。
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位曾經四處留情、當小三的bitch女主,竟在一次次的死亡中認清了自己的問題,實現了自我轉變,完成了自身靈魂的救贖,也是相當勵志了。
其實,對於將喜劇元素雜糅進恐怖電影的作法,《忌日快樂》並不是首部,這種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笑料稍微誇張點就會衝淡恐怖效果,甚至會搞得有些惡俗,但《忌日快樂》不是不講原則的亂燉,該有的驚嚇沒有完全淡去,給人以前一面笑炸後一秒嚇尿的快感。
除此之外,作為一部小成本的票房佳作,《忌日快樂》僅投入480萬美元,上映沒兩天就開始賺了。雖然全片翻來覆去也就那幾個場景,但卻沒覺得有什廉價乏味之感。總之,這部各種元素大雜糅的電影,恐怖中有點喜劇,喜劇中還有點勵志,女主用她一天之內死18次的慘痛經歷告訴我們:如果沒有直面生死,你永遠沒辦法體會到人生的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