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海,在海上工作,除了上船做船員,海乘也是一個航海工作的熱門工種。隨著郵輪旅行在國內的發展,不少相關專業(旅遊管理、酒店管理、郵輪)的朋友把上船作為一個職業方向。
海乘可以說是一份能提供給大家一份門檻較低的在遊輪上工作的機會,而且工資也不低,看航線還有可能會滿世界跑。
海乘是相對於空乘的一種說法,海乘就是郵輪上的服務員。這麼看來,想做海乘還是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不像做船員那樣有些技術要求。
郵輪相當於一個五星級酒店,裡面的大部分職位都是和酒店類似的。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一般陸地酒店裡沒有的。
很多人以為上船做服務員其實就是在餐館工作一樣,都是跟餐飲有關,其實不然,船上有很多部門,除了餐飲部,還有娛樂部、賭場、客房部、免稅店、岸上觀光部、spa部等等,當然餐飲的員工數量確實佔了船上職位的大頭。
很多人說海乘吃的是青春飯,其實也確實是,你想想如果你有家有口還會想在海上漂泊,好幾個月才能見一次家人嗎?這種勞務打工的工作,本就是應該趁年輕多多奮鬥拼搏,畢竟相同職位收入比陸地還是高一些的,一個月收入大概在4000到10000,為自己的儲蓄做積累也是好的。
工作內容肯定根據你所處的部門也不一樣。以餐廳員工為例,一般合同期6到7個月,合同期內在船上的日子,沒有周末和專門的休息日,每天的工作量大概在10小時左右。體力上的強度是不小的,特別是對於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航海日一般早中晚餐都要工作,到港日好一些,客人下船了基本就不怎麼忙了。
在生活方面,船上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同事來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口音也千差萬別,所以適應需要一個過程。一般剛上船都是住雙人間,船上的宿舍沒有窗戶,都是住在船的1層0層或負1層,所以休息時間是感覺不到白天黑夜的。如何與可能是各種國籍的室友相處,也是門學問。
船上的食堂基本以西餐為主,但不是國內按中餐口味改良過的西餐,而是歐美人居家正常吃的普通餐食,所以剛開始可能還好,長時間吃的話,需要適應。基本純肉類居多,素菜種類少,而且生的居多,因為老外素菜都拌沙拉。
不過想要在一個行業或者職位上做好,多掙錢,能力肯定是區別薪水差距的最好標杆。能力是幾乎每個郵輪公司都看重的東西,可能你能力差,別人能用一個合同的時間升職,你卻不能。可能別人能跳槽到其他更好的公司你卻不能。
一個人的能力不可能樣樣突出,甚至還會有缺陷,但是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或發展其它能力來彌補不足,同樣也能順利地完成任務或表現出才能。這種現象叫做能力的學習。你的英語差,沒關係,可以學習;你的工作知識不夠,沒關係,可以學習。
所以,掙多少錢還得看自己是否有能決心和能力去掙,職位只是給你一個工作的機會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