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有一條非常著名的地下商業街,叫八重洲地下商業街,匯聚了多條地鐵線路,建築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據統計,東京地鐵線平均每天為八重洲商業街帶來的人流量高達15萬次,年營業額150億日元,利潤5億日元。
日本的地下商業相當發達,東京這樣的地下商業街還有17處,甚至已經到了和地面商業比肩的程度——地上有多繁華,地下就有多繁華。
杭州地鐵周邊有沒有可能打造這樣的商業街?地鐵1號線彭埠站旁的環站東路(暫名)就具備了這樣的條件。
昨天我去現場看了看,整條路北到備塘路,南至新塘路,地下1000米全部「空心」,乘客從彭埠站出來無需走上地面就可以直接走入這條地下街。工程總建築面積達6萬平方米,目前主體結構都已完成,預計明年完工投入使用。
未來這裡將和地鐵彭埠站直接連通,從地鐵站出來舉步可達、下沉式廣場、地下停車場,還預留了直接通往東站樞紐的地下通道接口。
兼具人行過街地道功能每個路口配備自動扶梯
從地鐵1號線彭埠站出來,眼前寬闊的馬路就是環站東路。顧名思義,這條道路位於東站樞紐東側,直線距離僅700米。
都說城東新城是一塊熱土,一路行去,環站東路周邊的土地都是正在興建的樓盤工地。
環站東路這條地下街其實是個人防工程,在戰(災)時可就近疏散和掩蔽人員近5萬人次,但兼顧了地下人行過街設施和停車場的功能。
考慮到這條道路以後會是城東新城核心商務區內的主要道路,未來地面交通流量很大,工程本身也兼具了人行過街地道的功能——從北至南,和備塘路、彭埠支路(暫名)、地鐵支路(暫名)、新塘路這幾條道路的交叉口,在路口的四個角落全部設置了過街出入口並配備自動扶梯,並在彭埠支路口的休閒廣場和新塘路口配備了兩座無障礙電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地下步行交通系統。
項目負責人、杭州市地下空間建設發展中心的袁均偉說,地下街預留了和鐵路東站樞紐地下直接連通的接口,還預留了和周邊樓盤地下空間的連接通道。
想像下,如果這條地下街能夠和周邊的寫字樓、樓盤全部連通,像河流分支一樣蔓延開去,碰到讓人頭疼的雨雪天氣,直接走地下就可以來坐地鐵,連傘都不用帶,在冬天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姑娘兒也不用擔心吹冷風,被雨水打溼鞋子,多方便啊。
建下沉式休閒廣場未來考慮引進商業
在環站東路和彭埠支路交叉口的東北角,有一條白石港河道緩緩流過,沿著河道的三角形區域會是一塊休閒商務區域,由一個下沉式廣場和下沉式庭院組成,中間是一段頂部呈波浪狀的採光通風長廊連接起來,旁邊還有一塊公園綠地。所以也不用擔心在地下行走會氣悶。
這座休閒廣場和地下街、地鐵站也是連通的。從效果圖看,這座廣場有兩個亮點:東端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半圓形平臺,噴泉水聲叮咚,花池鮮花綻放;靠近環站東路的廣場西側會有一座空中人行天橋,站在天橋上可以將整座廣場一覽無餘。
這麼漂亮的地下街造好了,如果像東京八重洲地下街那樣引進商鋪,喝喝咖啡、嘗嘗美食、做個美容、買最新款的衣服包包、還可以帶點麵包蛋糕回家當早飯,一路從地下散步回家,人氣肯定不會差。
開車來的也不用擔心停車問題,這塊三角形區域下方的地下二層修建了一個地下停車場,有329個停車位,如果安裝機械式立體車庫,停車位可以擴大到450—500個。
一條地鐵線的規劃實際上就是一條城市發展帶
上海同濟大學研究地下空間開發方面的專家束昱教授曾指出,地鐵的輻射範圍在300至500米,一條地鐵線的規劃建設實際上就是一條城市發展帶的開發建設。
《杭州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專項規劃(2012—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建設10條地鐵線路,通過蜘蛛網一樣四通八達的地下軌道交通線網形成一座「地下城」。
杭州市地下空間建設發展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杭州還有多條地鐵線路,開發地鐵時建議把站點周邊的地下空間開發通盤考慮進去,因地制宜,結合站點一起規劃建設,既提高土地空間使用效能,也能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通訊員 李正明 袁均偉 記者 韓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