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吐瓦魯:即將被「淹沒」的島國

2021-02-28 禾父的人生

  吐瓦魯(Tuvalu),舊稱埃利斯群島,也叫潟湖群島,位於中太平洋南部,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海岸線長15英裡。無河流。陸地面積26平方公裡,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約75萬平方公裡,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也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僅大於梵蒂岡、摩納哥和諾魯),還是大英國協的特殊成員。

  1892年英宣布吐瓦魯和附近的吉里巴斯為英「保護地」。1916年被劃入「英屬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1975年10月在法律上同吉里巴斯分離,改用舊名吐瓦魯(意為「八島之群」)。1978年6月實行自治,10月1日獨立,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吐瓦魯海拔最高4.5米。由於地勢極低,持續上升的氣溫和海平面嚴重威脅著吐瓦魯,使這個國家面臨國土沉入海底的危險。吐瓦魯資源匱乏,土地貧瘠,只有少數植物可以生長,幾乎沒有天然資源。

  吐瓦魯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約為29℃,年均降水量3000毫米,溫差較小。3月至10月為旱季,11月至次年2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量約3000毫米。全境由9個珊瑚環礁組成,各島高度均在海拔5米以下,雨水極多,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基本沒有礦產資源。吐瓦魯地勢很低,土地貧瘠,經濟欠發達,沒真正意義的工業與農業。以出口椰幹、發行郵票和收取捕魚為生。

  2001年11月,吐瓦魯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敗,該國居民將逐步撤離,舉國搬遷紐西蘭。2008年8月,吐瓦魯首次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

 

歷史溯源

  吐瓦魯位於南緯5°39′~10°45′、東經176°09′~179°51′之間,在西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東南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南接斐濟,北臨吉里巴斯,西望索羅門群島,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其中8個島有人居住,垂直高度不超過海平面5米。吐瓦魯南北兩端相距560千米,由西北向東南綿延散布在約13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擁有90萬平方千米專屬經濟區。海岸線長約24千米,領海面積約75萬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吐瓦魯一共由9個環形小珊瑚群島組成,總長度達560千米。組成吐瓦魯的環礁或島嶼(自北向南)有納諾梅阿環礁、紐陶島、納努芒阿島(一譯納努曼加島)、努伊環礁、瓦伊圖普環礁(一譯婓伊託波環礁)、努庫費陶環礁、富納富提環礁、努庫萊萊環礁和紐拉基塔島。

  1568年1月16日,西班牙航海家門達尼亞·德內拉首先發現了努伊島,隨後其他島被陸續發現。因其8個島群有居民,故得名吐瓦魯,意為「八島之群」。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西方諸國未注意該地(1764年5月5日年約翰·拜倫在歐洲人中最先發現這一群島)。

  1819年5月,一支英國船隊再次發現此島,並以船主之名命名該地為埃利斯群島,其後,各國在此海域開展捕鯨活動。

  1850年-1875年間,由於島民被西方殖民者大量虜往附近斐濟、薩摩亞、南美和澳大利亞等地種植園為奴,加上歐洲疾病在島蔓延,島嶼原住人口急劇下降,從2萬降至3000。

  1877年英國建立了西太平洋高級專員公署,埃利斯群島和其他群島置於它的管轄之下。

  1892年成為英國保護地,在行政上與北部的吉爾伯特群島合二為一。

  1916年,英國正式宣布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為直屬殖民地,稱為「英屬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歸英國駐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管理。

  1942年-1943年間,吉爾伯特群島被日本佔領,期間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的行政機關一度臨時遷至富納富提,埃利斯群島成立地方政府。

  1971年,埃利斯群島提出要求,希望與吉爾伯特群島分離。

  1974年5月建立了議會取代原來的立法委員會,議會選舉產生一名主席部長。在8、9月間舉行的公民公決中,90%以上投票贊成埃利斯群島與吉爾伯特群島分離,單獨成為一個國家。

  1975年10月,埃利斯群島與吉爾伯特群島分離,成為單獨的英國屬地並改用舊名吐瓦魯,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的副總督就任吐瓦魯的英國專員。

  1976年1月吐瓦魯完全同吉爾伯特群島分離。

  1978年2月在倫敦舉行的一次會議最後所定獨立憲法,6月實行自治,10月1日吐瓦魯宣布獨立,仍奉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留在大英國協內,成為大英國協特別成員。由託阿利皮·勞蒂任總理。

  1979年初,同美國籤訂友好條約(1983年9月生效),根據這一條約,美國放棄對吐瓦魯南部四小島的領土主權要求,吐瓦魯疆域確認。

  1981年9月託馬西·普阿普阿繼任吐瓦魯總理。

  1985年9月普阿普阿連任吐瓦魯總理。

  1986年2月,吐瓦魯因對法國繼續在法屬玻里尼西亞進行核試驗不滿而拒絕法軍艦訪圖。同年6月,吐瓦魯通過憲法修正案,總督失去對政府所提建議的否決權。

  1986年10月,吐瓦魯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1987年,英國決定對吐瓦魯財政預算援款每年減少10萬澳元。為解決由此帶來的困難,圖政府於同年6月設立吐瓦魯信託基金。

  1988年6月,吐瓦魯總理普瓦普瓦隨同南太島國領導人訪問中國,受到李鵬總理的會見。

  1990年7月,吐瓦魯要求英美賠償在二戰中破壞圖農田修築機場的損失。

  1992年6月,總理佩紐出席在巴西舉行的聯合國環發大會,並在會上呼籲採取措施,防止溫室效應的影響,否則將使赴圖投資者卻步。他對美國在環發會上的立場表示失望。

  1999年4月,議會通過對帕埃尼尤總理的不信任案,選舉艾奧納塔納·艾奧納塔納為總理(1999.4-2000.12.9病逝)。

  2000年9月5日,吐瓦魯成為聯合國第189個成員國。12月8日,艾奧納塔納總理在紐西蘭猝然去世。

  2001年2月23日,經吐瓦魯議會秘密選舉,法依馬拉加·盧卡當選新任總理(2001.2.23-12)。11月15日,吐瓦魯政府宣布「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經失敗」,面對著海平面上升,吐瓦魯的居民將會撤出該群島。紐西蘭同意接受每年配額的撤離者,但是澳大利亞則拒絕了吐瓦魯政府的請求。12月,吐瓦魯議會通過對法伊馬拉加·盧卡總理的不信任案,考魯阿·塔雷克任總理(2001.12-2002.7)。

  2002年7月,薩烏法圖·索波阿加當選總理,議長薩洛阿·圖拉·圖亞。8月,組成政府:總理兼外長薩烏法圖·索波阿加,副總理兼工程、通信和交通部長馬蒂亞·託阿法,財政、經濟計劃和工業部長比凱尼·佩紐,內政和農村發展部長奧蒂尼盧·陶西,教育、體育和衛生部長阿萊薩納·塞盧卡,自然資源、環境、能源和旅遊部長薩姆克盧·艾泰奧。2010年9月16日,吐瓦魯舉行大選,共有26名候選人競逐15個議席。獲勝的15名議員中有5人是新當選議員。9月29日,議會投票選舉馬蒂亞·託法出任新政府總理並組建新政府。副總理埃內爾·索波安加。

  2011年1月14日,吐瓦魯民眾在首都舉行示威遊行,要求財政部長辭職下臺,政府發布緊急命令限制集會,以免示威活動危及國家政局穩定。

  從1993年至2017年間,吐瓦魯的海平面總共上升了9.18釐米,按照這個數字推算,50年之後,海平面將上升37.6釐米,這意味著吐瓦魯至少將有60%的國土徹底沉入海中。

  吐瓦魯境內9個環狀珊瑚島中有7個面積增加超過3%,其中富拿馬努島擴增大約4400平方米,增幅將近30%。這項研究發現,一些島變大的原因是海浪、洋流和風把珊瑚殘片從周圍珊瑚礁衝到海岸上。

  海洋地理學家認為,就人類應對氣候變化而言,這項發現是「好消息」,但環境威脅依然存在,因為一些海島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變得不適宜人類生存。

  

來源:網絡。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不代表本號立場,並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各位閱讀者交流參考之目的。

  本號所轉載內容沒有任何商業宣傳目的,僅供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本號將會立刻刪除!給您帶來的不便,盡請諒解!

  本號尊重原創。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本號!

相關焦點

  • 吐瓦魯|你所不熟悉的太平洋島國
    但是這個小國好玩的東西很少,全國也就只有一個酒店。到了吐瓦魯,可以到Funafuti海洋保護區一日遊,看看太平洋中間的原生態小島,然後到吐瓦魯郵局買一些色彩斑斕的郵票,剩下就沒有啥了……不過,由於前往吐瓦魯的中國遊客很少,所以你很可能會得到人家總統的接見。
  • 圖文: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的美麗海岸線
    圖文: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的美麗海岸線 全球氣候變暖,高山上的積雪融化,美麗的小島將被淹沒。資訊時代其實我們需要更多的是人文精神,停止對森林的濫伐,停止對耕地草地的侵佔,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讓地球母親實現自然的循環,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規律。對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儘量少用塑膠袋,重複利用紙張,甚至放棄乘車選擇步行都是我們可以為地球做出的綿薄貢獻。眾人拾柴火焰高,美好的未來就在我們的手中。
  • 第二島國:消失的海岸線 島國吐瓦魯的亡國之憂
    如今,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了全球面臨的大挑戰,因為全球變暖造成的自然災害和溫室效應,讓太平洋有幾十個島國面臨著要消失的滅絕的代價,很多的環境問題還導致了很多地區的大遷移,能源短缺以及經濟和政治動蕩。在世界各地將近70%的海岸帶,可以入侵20-60千米,尤其是地勢較低的三角洲平原將成澤國。隨著海平面的上漲,地勢很低的海平面沿海地帶,將要面臨著被海水淹沒的危險。
  • 吐瓦魯被淹即將沉沒,舉國搬遷無處去,上萬國民:想被中國接納!
    吐瓦魯被淹即將沉沒,舉國搬遷無處去,上萬國民:想被中國接納! 之前人們都在說由於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日本或者將會在100年之後面臨著被淹沒的危險的!
  • 世界的盡頭,太平洋小國吐瓦魯
    吐瓦魯,世界第四小國,一個由珊瑚島組成的島國。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由5個環礁和4個珊瑚島組成,總土地面積為26平方公裡,全國人口不過11206人(2018年)。富納富提環礁,吐瓦魯的主要島嶼與其他太平洋島國一樣,吐瓦魯的歷史也非常簡短。在歐洲人發現這裡之前,主要居住著玻里尼西亞土著居民,過著原始的部落群居生活。16世紀時被歐洲航海家發現,19世紀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974年獲得獨立。現在吐瓦魯還是大英國協的成員國。
  • 又一國家未來被海水淹沒,不是吐瓦魯,而是太平洋中部的它
    所以這些潛移默化的變化,我們也是很難發現,但是在海洋中的一些島國,他們的體現卻非常的明顯。因為全球變暖氣候升溫導致了很多冰川的融化,進一步增加了海平面的上升。有很多的島國,由於地勢海拔很低,所以很容易就會被淹沒。又一國家未來被海水淹沒,不是吐瓦魯,而是太平洋中部的它。
  • 世界第二小島國,吐瓦魯
    吐瓦魯吐瓦魯(英語:Tuvalu)位於南太平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國土面積約為26平方公裡,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還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僅高於梵蒂岡、摩納哥和諾魯),是大英國協的特殊成員。吐瓦魯群島在公元前1世紀已有人定居。
  • 即將被淹沒的小島國,即將舉國搬遷,全國僅一架飛機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的地球村裡居住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國家,我們聽說過很多面積非常小的國家,或者是人口僅幾十個的國家,今天我也要為大家介紹一個即將沉入海底的小國,面積僅26平方公裡。這個國家就是吐瓦魯,稱埃利斯群島,也叫潟湖群島,位於中太平洋南部,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海岸線長15英裡。無河流。陸地面積26平方公裡,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約75萬平方公裡,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也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吐瓦魯海拔最高4.5米。
  • 人文小國吐瓦魯——張莉麗老師的校本課程
    吐瓦魯     張莉麗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陸地面積僅為26平方公裡,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還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僅高於梵蒂岡、摩納哥和諾魯),是大英國協的特殊成員。吐瓦魯群島在公元前1世紀已有人定居。
  • 太平洋島國恐消失?吐瓦魯正在變大
    太平洋島國恐消失?吐瓦魯正在變大    楊舒怡  不少專家曾預測,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島國吐瓦魯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沉」入海底的國家。然而,根據9日公布的最新研究,過去40多年來,吐瓦魯國土面積反而變大了。
  • 吐瓦魯:或許地圖上即將消失的地方
    暮色籠罩著吐瓦魯。這個生長在珊瑚礁上的南太平洋島國,只有在潮水未至的時候才顯出罕見的寧靜。在首都富納富提機場,每周只有一個航班抵達這裡,滿載的時候也不過30 人。每架飛機的起落都可能打斷跑道上正在進行的一場足球比賽——陸地在這裡總是比海更令人興奮。
  • 即將沉沒的島國,沒有國家願意接納,當地人:全世界都應該道歉
    這樣就使得全球海平面逐漸的上升,而一些大海當中的海島也開始變得危險起來,隨時都有著被淹沒的危險。有一個國家就因為海平面不斷上升,而成為即將沉沒的島國,在全世界這幾乎沒有國家願意見到他們。這個海洋當中的國家就是南太平洋的吐瓦魯,這是一個很小的島國,是由九個環形的珊瑚島群組成的。
  • 太平洋上的島國,隨時有可能被淹沒,現在想舉國搬到中國來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國家的地勢實在是太低了,海拔最高的地方僅僅只有4.5米,現在全球變暖越來越嚴重,海平面每年都在上升,所以這個國家隨時都有被淹沒的可能。這個國家現在正打算全國搬遷,並且想來中國。太平洋上的島國,隨時有可能被淹沒,現在想舉國搬到中國來這座隨時都有可能被淹沒的島國,就是南太平洋的吐瓦魯。
  • 吐瓦魯,一個即將沉沒海底的美麗國度
    據說只有不到50個中國人去過這個國家不幸的是它的面積與日俱減即將消失在這個地球上▼吐瓦魯>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全國總人口為10698人(2013年7月)國土面積約為26平方公裡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還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隨著溫室效應加重,海平面一直在上升,有人預言幾十年內或有國家將被海水淹沒,現在這個預言實現了
  • 太平洋島國恐消失?研究稱吐瓦魯正在變大
    不少專家曾預測,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島國吐瓦魯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沉」入海底的國家。然而,根據9日公布的最新研究,過去40多年來,吐瓦魯國土面積反而變大了。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研究人員利用衛星圖像和航拍照片,跟蹤觀測吐瓦魯1971年至2014年期間的變遷狀況,將研究報告發表於英國《自然·通訊》雜誌。
  • 世界正在「消失」的三個國家,即將被海水淹沒,日本不在其中!
    因為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海水逐漸淹沒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要知道地球百分之90都是海水,要海平面繼續上升的話,人類能夠生存的土地就越來越少。目前就有著一些國家就正在面臨被淹沒的威脅,比如三個國家早在數年前就已經有了徵兆,要是環境得不到改善的話,在不久將來它們就會被海水淹沒。
  • 三個即將被淹沒的島國,最短的只能堅持十幾年,你就不想去看看?
    三個即將被淹沒的島國,最短的只能堅持十幾年,你就不想去看看?相信在每個女孩子的心目中,都希望自己在海邊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這樣的形容也讓許多人非常的嚮往,如果可以在海邊擁有一套房子,清晨推開窗,陽光傾瀉而下,真的是非常的不錯。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其實大海周圍以及中央的房子非常的不安全,隨時可能面臨著被海水吞噬的危險。
  • 即將被淹沒的國家:不是馬爾地夫和吉里巴斯,趁它消失前去一次吧
    即將被淹沒的國家:不是馬爾地夫和吉里巴斯,趁它消失前去一次吧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其中最直接的影響是地勢比較低的國家,因海平面上升而可能被海水淹沒,說到這,肯定有人以為是馬爾地夫或吉里巴斯,但其實都不是。即將被海水淹沒的國家是大洋洲的吐瓦魯,或許它還可能是全球第一個將要沉入海底的國家。位於南太平洋的吐瓦魯是一個由九個環形珊瑚島組成的島國,雖然它有九個群島,但是它卻只擁有26平方公裡的土地。
  • 逐漸消失的島國吐瓦魯,對此它認為全球都有責任,想讓所有人道歉
    03吐瓦魯世界上第二小的島國這個國家就是吐瓦魯,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沒有聽說這個名字,但它的的確確是屬於當今世界的一個小國和大部分大陸國家不一樣的是,吐瓦魯這個國家佔地面積非常小。不僅如此,它是世界上第二小的島國。看到島國這兩個字,相信小夥伴們應該也都知道為什麼吐瓦魯會面臨著沉入海底的風險了。本來坐落在島上的國家生存能力相對來說就比較弱,因為它們要時常擔心海嘯、地震的危險。
  • 曾被預言第一個沉入海底 太平洋島國吐瓦魯面積不減反增
    新華社2月10日報導,不少專家曾預測,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島國吐瓦魯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沉」入海底的國家。然而,根據9日公布的最新研究,過去40多年來,吐瓦魯國土面積反而變大了。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研究人員利用衛星圖像和航拍照片,跟蹤觀測吐瓦魯1971年至2014年期間的變遷狀況,將研究報告發表於英國《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