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記者今日(1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三江源國家公園目前試點任務全部完成,具備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條件;《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正上報待批。
目前,我國已建立三江源、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海南熱帶雨林、神農架、武夷山、南山、普達措和錢江源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今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組織開展試點驗收工作,達到標準和要求的將正式設立國家公園。
三江源具備正式設立國家公園條件
三江源國家公園位於青海省,包括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園區,涉及果洛州瑪多、玉樹州治多、曲麻萊、雜多4個縣和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2.31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4713.62米,它擁有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獨有的大面積溼地生態系統,素有「中華水塔」之稱。
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任永祿介紹,試點過程中,三江源國家公園在3個園區設立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並設立生態保護管理站和執法監督處,將執法和案件查處權擴大到國土、環保、林業、農牧等自然資源刑事司法領域。同時對園內自然保護區、重要溼地等各類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園區全面實現「一戶一崗」,共聘用1.72萬名生態管護員。
其介紹,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水源涵養量平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度提高11%以上,產草量提高30%以上,試點任務全部完成,具備2020年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條件。
下一步,三江源國家公園將不斷健全保護和管理體制,完善法規政策體系,實現對三大源頭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保護,增強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使江河徑流量持續穩定,長江、黃河、瀾滄江水質更加優良。
海南熱帶雨林聚焦海南長臂猿保護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區位於海南省中部山區,總面積4400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是亞洲熱帶雨林和世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夏斐介紹,試點過程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啟動核心保護區生態搬遷,編制完成《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19-2025年),目前正上報待批。將國家公園內林地分成若干個4000畝/塊的林班,使森林管護責任落實到每個護林員,落實到山頭地塊,做到崗位面積全覆蓋。
值得關注的是,海南首次成立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聚焦海南長臂猿保護,將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引進國外專家團隊合作研究。據悉,目前海南長臂猿種群達到4群30隻,並顯示持續擴大的良好勢頭。
下一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將加快推進總體規劃報批和專項規劃編制,穩步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生態搬遷工作;依託研究院加強海南長臂猿保護,擴大建設生態廊道,逐步擴大海南長臂猿棲息地;啟動智慧雨林、國家公園專用公路等項目設計和規劃建設。
新京報記者 吳嬌穎
編輯 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