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遠大集團總裁張躍在國內「首吃螃蟹」,其後,天下鳳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智、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上海航茂國際貿易公司董事長李林海、上海正陽投資集團董事長鄒建明、廣西平果亞洲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孟軍、陝西茂源實業集團董事長雒小平、福建漳州農民企業家連文成陸續跟進。
財富效應很快輻射到浙江,購機熱情稍晚一些的浙商們奮起直追。杭州道遠化纖集團董事長裘德道首當其衝,義烏「相框大王」王斌和溫州汽車摩託艇協會會長朱松斌也相繼購買私人飛機,並註冊了合法身份。
不過,今年浙江查處3起「黑飛」事件,違規者中就有朱松斌的名字,因為未經軍民航空管部門批准擅自飛行。另兩起事件的「黑飛者」,是溫州商人許偉傑,他痴迷於飛行,自稱擁有11架私人飛機,留下過多次「黑飛」記錄。
今年7月15日,東莞市旅遊飯店協會副會長、常平匯華國際酒店董事長劉柏權路遇搶匪,動用私人飛機一路追捕,一時傳為佳話,但嚴格意義上,這也是一次「黑飛」。
在演藝界,林青霞夫婦的私人飛機和「本山號」同出一家,都是加拿大龐巴迪公司製造的「挑戰者系列」。
最貴的私人飛機擁有者,應屬女演員劉濤,這個《天龍八部》中的阿朱、《白蛇傳》中的白素貞,乘坐的「獵鷹2000EX」噴氣式飛機,價值近3億元人民幣。苗圃則是我國最早獲得飛行駕照的女演員,她買了一架美國西銳飛機公司生產的小型活塞式螺旋槳飛機「SR-22」,並重新噴繪了個性圖案。
廣東佛山市高明區電視臺記者田威新擁有一架價值14.5萬元的「108蜜蜂3C」超輕型飛機,算是商界和演藝界之外,為數不多的私人飛機擁有者。
華西村旅遊公司總經理周麗近日宣布,華西村將在未來5年內購買20架飛機,目前已購買的兩架直升機,計劃下月中旬起飛。
號稱中國直升機航拍的第一人的,著名攝影家,好利來總裁羅紅,羅紅長期從事自然風光和野生動物的攝影創作,曾數十次赴非洲拍攝野生動物。2006年11月,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建立「羅紅環保基金」,發起「中國兒童環保繪畫大賽」,迄已有640萬中國兒童參加,被聯合國認定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知識普及活動,並在全世界推廣其模式。2007年,分赴南極和北極拍攝極地野生動物。 2009年6月5日,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辦「共同的命運——從非洲到北極的野生動物」攝影展,成為聯合國大樓建成56年來首位受邀辦展的中國人。2009年7月,獲得聯合國全球「氣候英雄」稱號,是亞太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環保主義者。同年7月,入選美國《福布斯》「20位全球具有傑出業餘愛好企業家」排行榜。2010年6月14日,受邀在在劍橋大學舉辦個人攝影展。
劉柏權
開飛機抓小偷
7月15日下午6點,東莞富豪劉柏權開著保時捷,載著兒子和一名飛機駕駛員,途經常平鎮田美村路段時,看見兩名男子騎著一輛摩託車,一把將路邊一男子的挎包搶走。他猛加油門就追了上去。大概追了約3公裡,保時捷終於將摩託車逼倒在地。兩名搶匪急忙棄車分頭逃跑。劉柏權下了車就去追那名開摩託車的男子,他的兒子和飛機駕駛員則跑上前去追那名負責搶包的男子。在一處山坡,搶包的男子終於被抓住了。
眼看就要抓住另外一名搶匪了,沒想到搶匪看路旁有一個大水塘,縱身跳了進去,不肯上來。劉柏權向警方請示,動用自己的直升機來抓賊。劉柏權開著直升機,想用風把水浪捲起來,逼他上岸,搶匪仍然不上來。直升機抓人未果,劉柏權又叫人將他的一艘私人汽艇運過來,而此時常平公安分局特警隊也調來了一艘汽艇。大概僵持了一個多小時,當日晚上9點,特警隊員終於將這名搶匪抓到汽艇上。
為富未必不仁,劉柏權上天下水地見義勇為,用上了保時捷、直升機和遊艇,讓人見識了有錢人的俠義和良心。
私人飛機之中國軌跡調查:都哪些人在買在用
巴菲特稱擁有私人飛機為「一生之中最奢侈的享受」,這種擺脫了中國民航公共航空服務束縛的「奢侈」享受,無時無刻不誘惑著那些具有購買實力的富豪階層,但昂貴的飛行成本也曾經讓他們望而卻步。
巴菲特稱擁有私人飛機為「一生之中最奢侈的享受」,這種擺脫了中國民航公共航空服務束縛的「奢侈」享受,無時無刻不誘惑著那些具有購買實力的富豪階層,但昂貴的飛行成本也曾經讓他們望而卻步。本次中國大陸舉辦的商務飛機和私人飛機展,希望成為中國私人飛機史上的轉折點。
私人飛機之中國軌跡
「對於新崛起的中國富豪們來說,擁有一家私人飛機,翱翔於藍天之上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而對於我們來說,中國市場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市場」
2005年9月13日,法新社(AFP)駐美國西雅圖的記者發布了一條寥寥數語的新聞,波音公司於當日早些時候宣布,波音商務飛機部(BBJ)剛剛籤訂了第一宗在中國的私人飛機出售訂單,當時的報導說,神秘的買家來自中國香港,由於各種考慮他/她並不願意透露身份。時任BBJ總裁的史蒂芬·希爾(Stephen Hill)難掩興奮之情,「我們對於中國市場非常看好,作為最早進入這個市場的少數幾家公司之一,在未來的幾年裡,我們預計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得到穩定、高速的增長」。
2005年,絕對是中國私人飛機市場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年頭。在那一年的5月31日,中國《通用航空飛行規制條例》正式實施,條例的實施標誌著中國私人航空飛行進入一個可發展的時代。幾個月後,中國第一個會員制私人飛行俱樂部—前沿私人飛行總會在上海成立,總會的發起人、前沿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早春信心滿滿地宣稱,預計在短短數個月內,總會的成員就會從零上升到200餘名;與此同時,就仿佛嗅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就在條例通過後不到三個月時間內,包括灣流、雷神、龐巴迪、塞納斯等國際巨頭迅速登陸中國市場。
對於這些私人飛機製造商來說,他們的努力似乎很快就迎來了豐厚的回報,當年11月的一則新聞:22名溫州商人以1.3億人民幣單價向國外知名飛人飛機製造、銷售商團購了22架私人飛機。
「對於新崛起的中國富豪們來說,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翱翔於藍天之上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而對於我們來說,中國市場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市場」,總部設在奧地利的飛機製造商「鑽石」飛機製造公司(Dimond Aircrafe)的董事總監邁克·費寧(Micheal Finning)當時這樣說道。頗具野心的「鑽石」認為, 在未來的5-10年,中國需要千架私人飛機,於是,這家早已在國際揚名的飛機製造商當時索性聚頂將飛機製造地搬到中國的山東,他們開設在濱州的合資企業主要生產一種四人座小型私人飛機DA40,售價在20萬美元左右。
5年過去了,中國的私人飛機市場在經歷了最初短暫的喧鬧之後,似乎並沒有如「鑽石」般閃迸發出持久燦爛的光芒。2009年1月,「鑽石」飛機製造公司在奧地利宣布,由於訂單下降,公司決定裁員四分之一。中國上海商務與私人飛機展(CHJE)網站的消息,來自各方的統計數據現實,2008年3月之前,中國各種範圍內的民間私有飛機始終停留在30架上下;即便是在2008年後,中國通用航空器市場開始明顯增長,但數據顯示大部分採購依然來自政府機構。
中國,誰在買私人飛機?
2010年的春節,最引人眼球的話題之一便是一位從上海回福建過年的閩商開著一輛造價上億的私人直升機回家過年,據說當這架直升機下降到福州市金山展覽城廣場上時,吸引了諸多福州市民駐足觀望,不少人以為是在舉辦什麼飛行展覽,於是還主動上前合影留念。
事實上,這架型號為西科斯基S-76的直升機屬於福建籍商人、上海正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建明所有。鄒祖籍在福州的永泰,小時候隨父母搬到三明居住,後來他到上海經商,經過十幾年的商海拼搏,終於獲得了豐厚的收穫,買了私人的直升機,還有專門的飛機師。
這次他乘坐著自己購買的直升機回家過年,並在幾個站點做停留,拜訪親朋好友。福州是他的第一站,預計在福州停留3~5天後,前往省內多地探親訪友,最後一站再回到福州,結束福建的行程後飛回上海。
據說,這次環福建之行耗費約300萬人民幣,除此之外,在金山展覽空地負責直升機安保工作的人員全部專程由上海前去。「在高空看福州,感覺真是不一樣」,當時一名有幸搭乘直升機的鄒的親友如此說道。
「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麻煩,但你想想,能開著屬於自己的小飛機真是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當飛機在雲層裡穿梭,你就會有一種仰天俯地的感覺,沒有男人是不愛這種感覺的」,2005年,當我們雜誌第一次做關於中國私人飛機的報導,指出在中國擁有私人飛機尚存在種種不便時,來自塞納斯公司中國的市場部經理劉達士當時這樣反擊。
5年後的今天,龐大的私人飛機維護費用、繁複的私人飛機起飛報備程序、機場建設、售後服務的滯後等。 如果說,曾經電視鏡頭裡關於那些來自西方社會的富豪們開著私人飛機全世界轉悠的描述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當買一架私人飛機真正可以寫入不少中國富豪們的議事日程中去的時候,買一架私人飛機究竟是否值得卻又成了另一樁值得關注的事情了。
雖然,來自波士頓諮詢公司在去年底的調研報告預測,到了2013年,中國內地的百萬富翁將達到73萬之多,但在些人當中到底有多少是負擔得起一架私人飛機呢?《華爾街日報》給出的答案是大概100名左右。據了解,私人飛機維護成本過高依然是目前許多中國人擁有自己飛機的巨大障礙之一,目前,國內的通用航空機場十分有限,停機費用以及飛機起降費用相對較高,一架私人飛機的用機和養機費用每月最少需要40萬人民幣左右。
除此之外,飛行學習在國內的價格也非常昂貴。在美國,一架四座教練機的租金(包燃油)為每小時75美元左右,飛行教練的培訓費是每小時20至25美元,總的來算,一個人從零開始學習飛行,到飛行60小時考取私人飛行員執照花費成本大約在5200美元左右,而在中國考取同樣等級的飛行執照所需要的花費至少是這個數字的2至3倍。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目前私人飛機市場發展得最好的是美國。駕私人飛機的不僅僅是明星富豪,在地廣人稀的中西部也能看到一些老太太們駕私人飛機去超級市場。而諸如像巴菲特這樣的超級富豪,即便是擁有了私人飛機卻還是認為「這是一生之中最奢侈的享受」。向來精明的巴菲特在這其中看到了商機,他後來索性做起了這方面的生意,目前行業內非常出名的私人飛機租賃商奈捷特(NetJets)正是屬於巴菲特的伯克夏·哈撒韋公司所有。
私人飛機的碳足跡
去年夏天, 英國前首相託尼· 布萊爾訪問中國,特地從北京前往貴州參加當地舉行的環保論壇,與他共同前往貴州參加論壇的還有功夫明星李連杰。據布萊爾身邊的工作人員之後透露說,為了方便,前首相本來是希望搭乘李連杰的私人飛機。傳說中李連杰有一架價值3000萬人民幣的私人飛機,供他本人飛往各地參加活動使用。李連杰並不是唯一在演藝圈擁有私人飛機的人。比如,今年春節的時候成龍曾搭乘自己價值6000多萬人民幣的武漢參加活動,飛機在當地停留一夜的花費超過萬元;此前有報導說趙本山已經購買了一架價值3.5億人民幣的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生產「世襲1000」公務機;有人網絡上發布帖子細數演藝圈擁有私人飛機的明星包括有劉德華、章子怡、馮小剛、陳道明、苗圃、範冰冰等,所購置的私人飛機從百萬到千萬至過億不等。
相比於明星的購機熱潮,另外早在幾年以前就購置了不止一駕私人飛機的富豪人群中卻出現了「停飛」的趨勢。
「我很久不開私人飛機了」,去年春節前,當記者在一個公開活動中遇到遠大集團總裁張躍時他笑呵呵地對我說。作為中國首家企業公務飛機及直升機的擁有者,張躍常常會在各種媒體見面活動上被記者調侃說,「張總,您這次的飛機停在哪裡?」
張躍算得上是中國私人飛機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人物。他自1997年以7000萬人民幣的價格購買了美國「塞納斯」生產的公務噴氣式飛機以及「貝爾206」直升飛機以後又陸續購置了四輛商務飛機。與張躍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為人直爽,充滿理想以及浪漫主義色彩的人,他熱愛美食、喜歡度假,也享受親自駕駛飛機、自由飛翔的感覺。
而最近幾年,張躍漸漸變了,不知是否與遠大的產品有關(編註:遠大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環保型非電空調製造商),更多的時候,他則會不厭其煩地給人們講述他的「八棵樹理論」,即,從長沙到北京打個來回,所排放的廢棄相當於砍了8棵大樹,「我知道了以後感覺非常慚愧,於是下決定輕易不出動自己的飛機」。
去年夏天在採訪布萊爾時,記者也曾與他討論過類似的問題,布萊爾表示,他們全家人都會為每一次的飛行購買碳積分,這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做法。放眼私人飛機較為流行的西方世界,我們經常會看到一方面某名流在大力宣揚節能減排,鼓勵環保;另外一方面則對自己的數架私人飛機保持緘默。哪怕是在去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上,不完全統計,大約有140架私人飛機載著各地政要、名流富賈們前往討論全球減排大計,結果被各國媒體大大嘲弄了一番。
相比之下,張躍的做法則顯得更加極端,他表示他從來不購買碳積分,取而代之的,他為集團(包括他自己)每一次動用商務飛機都限制了嚴格的條件,「一是必須有打來回的必要,二是必須全機滿員」。為此,他還曾經拒絕過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的「搭飛機」要求,原因是無法達到「滿員」的標準。
也許你現在就想擁有一架屬於自己的飛機了。自由、舒適、省時,還有那種「任何人都不如我快」的優越感。 與購買其他奢侈品不同,私人飛機有其獨特而無法替代的價值——它能讓你在最短的時間裡自由移動一長段距離。人類的金錢買不到的東西不多,時間正好是其中之一。而私人飛機,可能是最接近「用錢買時間」的奇蹟。
私人飛機使用手冊 掂著荷包選飛機
用私人飛機「買」來的時間很貴,所以如果你想要用私人飛機來代步的話,最好先估算一下自己的時間是不是值這些錢。自由飛行的便利與優越並不能以金錢來衡量, 但如果沒有足夠的「閒錢」,也許不應該急著揮動手裡的支票簿。
買飛機並不如同買車,飛行在天空中所牽涉到的地面事務千頭萬緒,飛機的花銷也不僅僅來自購機和油料。在私人飛機的日常使用成本中,大筆代管費和佔機身價值1%左右的保險費都是固定成本,一旦買下飛機便會「年年有餘」。而燃油、部件、保養費用和人工則可能隨飛行情況不同而有所變化。大體而言,一架飛機使用一年,大約要花去購機成本的4%~8%。根據經驗,許多私人飛機的機主會選擇將購機費用控制在個人全部資產的5%~10%之間。這樣一來,只要能夠對自己的財富有相對穩定的控制,飛機飛行產生的成本就不會影響到正常的經營與機主的生活。
當你決定要買飛機之後,下一步要決定的就是:買哪一種飛機?直升機?固定翼?噴氣式?螺旋槳?對於有不同需求的人來說,選擇不同的飛機意味著完全不同的飛行體驗。對於絕大多數聰明的富人來說,飛機都不應該是停在機庫裡等損耗的雕塑。 購買飛機的第一考慮便是用途—用途將決定購買飛機的種類,以及用於購機的資金預算。
如果你不需要長距離飛行,而常在鄰近城市間穿梭的話,那麼一架直升機將會是最好的選擇。直升機的升降不需要機場與跑道,城市的鋼筋水泥森林間都是直升機穿梭來去的場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任何有停機坪的地方棲息,這意味著你在商務活動中可以做到真正的 「門對門」。而且,你不必擔心直升機坐著不舒服。公務型直升機完全可以通過設計與內飾來達到一流的舒適度。
不過,直升機的速度與續航能力都不足以滿足長距離飛行的需要,直升機上的辦公條件也無法與固定翼公務機相比。在私人飛機發展最蓬勃的美國,輕、中型固定翼公務機仍然是主流機型。而在公務機發展仍在初期的中國,輕、中型渦輪螺旋槳式公務機是相對較好的選擇。與每小時速度可達850公裡的噴氣式飛機相比,螺旋槳飛機的速度雖然每小時只有200~500公裡,但它的油耗只有同級噴氣機的七成。而且,相對噴氣式飛機,它的起降、維修都相對靈活便利。
至於噴氣式飛機,它的飛行高度和發動機特性使飛機震動極小,更為安全舒適。而且,噴氣式飛機的載客量與機內空間更大,速度也更快,適合長途飛行。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想要打造一間環境一流的「空中會議室」,那麼買一架噴氣式飛機會是個不錯的主意。
如果你要購買第一架私人飛機,那麼理想的選擇是名聲顯赫的大品牌。它們的售後服務網絡更加健全,經驗也更加豐富。更重要的是,它們旗下的機型相對保有量將會更大。的確,保有量大意味著你的飛機不那麼「與眾不同」,甚至會顯得「大眾化」。但是,與其他奢侈品不同,飛機的「獨一無二」並非體現在機型上,而更多體現於內飾、塗裝和設備改裝。
選擇大眾化的飛機,一方面代表更多的用戶基數—用戶基數大,debug的經驗也就多,飛機的穩定性就會更好;另一方面,在保養和維修方面,大眾化的飛機顯然要更有適應性。保有量更大的飛機,更容易找到相配的航材零件,也有更多渠道獲得維修、保養等服務。目前,較受大企業歡迎的固定翼公務機以中型機為主。這其中,豪客750、豪客900XP、灣流450、灣流550、環球快車等機型都是主流機型。
代管公司的一攬子服務
當你選定了機型之後,接著就該花錢了。很多人會認為,直接聯繫飛機的生產廠家總要比通過代理商更便宜。的確,你將會被代理商賺走一部分錢—但是這部分錢也許要小於代理商所能為你節省下的開支。
首先,有些飛機製造企業針對不同的市場會開出不同的價格,而對這些價格差別最為了解的,就是代理公司。他們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作出更好的訂單指導。
其次,代理公司對於飛機整體結構的了解和豐富的經驗將會在訂製飛機的時候幫上大忙—內飾如何布設,裝備如何選擇,怎樣才能配出一架「最優解」的飛機,都是他們的工作。通常而言,一架飛機在交付用戶使用前,會根據用戶的要求,量身定製配置、內飾乃至機身噴塗的圖案。這個定製的周期往往將持續6~12個月甚至更久。國內目前可以進行公務機代管的公司有金鹿公務航空、亞聯公務機、國航公務機、東航公務機、中一太客公務機公司等,還有數家公務機公司在籌建之中。
在購買進口飛機的過程中,除開機體的價格外,機主還要支付機體價格2%~5%不等的進口關稅和17%的增值稅。進口過程中,還會產生報關費、進口代理費和運費等小筆支出。此外,機身和第三者責任險佔機體價格的1%~2%。
開始飛行吧
目前,國際上公務機的平均飛行時間大約是每年300~500小時。公務機飛行的費用裡,包括佔總成本30%的燃油、起降費、機組費用、保險、航路使用費、通訊保障費、維修儲備費等等。如果出發地不是飛機所在的基地,還需要按照正常飛行時數的八折支付調機費。同時,飛機並非隨心所欲便能起飛降落。起飛前,先要向空管部門提交飛行計劃申請,這也是公務機營運公司的例行工作之一。根據我國的《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飛行申請需要在飛行前1天的15時以前提出,空管部門最早在當日21時就能批覆。如果是緊急救護飛行,則享受即時提出即時批覆。
與幾年前需要提前一周提出申請相比,現在的政策對公務機使用者來說要方便得多。但是,公務機能否順利起降,還取決於機場的繁忙程度。目前,我國可供公務機起降的機場共有398個—在美國,這個數字是19000。
公務機使用頻率的京、滬、穗地區,同樣是公共航空最繁忙的地區,這使得公務機的飛行受到一定製約。與之相比,二、三線城市的機場與配套設施倒是能夠較好地滿足公務機的順暢飛行。總體而言,我國民用機場的布局與數量,已經能夠滿足公務機的使用。
總體而言,中國公務機的使用配套設施正在逐漸完善的過程中,各大城市的FBO都在興建與規劃中。FBO是Fixed Base Operator的縮寫,意為固定基地運營者。它由公務機專用候機樓、機庫和停機坪組成,把公務機的空中和地面服務結合起來。由於其專業性,客戶的使用體驗更加舒適, 飛機的運營維修也更為方便。 FBO的建立被看作公務飛行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
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首都機場的FBO就已經初試啼聲。上海虹橋機場的FBO也在今年的3月26日投入使用。接下來,深圳等城市也正在規劃公務機FBO的建設。
要讓一架飛機維持在天空飛行,足夠的人手必不可少。如果機型是單發螺旋槳型,那麼一個飛行員和一個機務人員就足夠完成所有工作;如果你的飛機是噴氣式的,那麼你必須有3名飛行員—其中1個人作為儲備—加上3~4名維修和籤批人員。這些人員都可以由代管公司負責培訓與派遣。
業內高手建議
「安全第一,量力而行」
也許你想要自己開飛機,體驗身在雲間自由穿梭的感覺——乘坐飛機飛和自己飛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這種體驗比坐車與開車之間的差別更大。一位飛行愛好者如是說:「不是飛機在飛,而是自己在飛。在天空中俯瞰大地那種驚心動魄的蒼茫之美,是匍匐在地面體味不到的。」
隨著私人飛機駕照的逐漸普及,中國已經有1409人拿到了私人飛機駕照。對於有足夠經濟實力,又想要自己開飛機的富人,天空已經不是遙遠的夢想。本刊請來私人飛機界資深人士彭立武,告訴你讓飛行變得簡單的五個答案。
記者:什麼樣的飛機飛起來比較簡單?什麼樣的飛機最有樂趣?
彭立武:飛機駕駛的複雜與否取決於飛機類別、型號等級和飛行條件,同級別的飛機駕駛原理和設備配置基本相似。儀表飛行比目視飛行複雜,雙發飛機比單發飛機複雜,噴氣飛機比螺旋槳飛機駕駛要求高。單發活塞式飛機目視飛行,是取得私人飛機駕照的第一步。什麼樣的飛機最能帶來樂趣,則完全取決於飛行員的個人偏好。如果是私人運動娛樂飛行,比奇富豪G36被譽為取得私照後,飛行員想擁有的第一架飛機,該飛機國內交付價格只有約600萬人民幣。
記者:飛行多久才能獲得飛機駕照?
彭立武:單發級別等級私用駕照的申請人必須在航空器上至少有40小時的駕駛員飛行經歷,其中包括20小時教員帶飛和10小時單飛訓練。要注意的是,直升機駕照和固定翼飛機駕照的類別不同,飛行原理不同,飛行技能要求不同,兩類機型之間的執照不能通用,必須分別考取。
記者:拿到飛行執照的人是否都能安全駕機?會否出現「本本族」?
彭立武:飛行安全是民航的頭等大事,民航對飛行執照有嚴格的管理規定,拿到飛行執照只是安全駕機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不能說取得私人飛行執照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每年進行執照等級的復訓以達到民航當局的執照審查要求。如果在規章規定的期限內不能完成復訓和審查,駕駛執照就有可能失效,出現「本本族」是大有可能的。
記者:哪些航空俱樂部可以包辦購機、培訓、保養、辦證等一攬子服務?
彭立武:通用航空企業根據經營項目不同劃分為甲、乙、丙類通航企業和航空俱樂部等。
航空俱樂部又分為經營性航空俱樂部和非經營性航空俱樂部兩類,前者主要是使用限制類適航證的航空器和輕於空氣的航空器從事私用飛行駕駛執照培訓、航空運動訓練飛行、航空運動表演飛行、個人娛樂飛行的企業法人經營性單位。非經營性航空俱樂部以個人娛樂飛行和自我管理飛機為主。
截至2009年年底,全國有103家通用航空企業,其中有數十家航空俱樂部分布在全國各地。目前在私人航空中比較活躍的通航經營企業有:湖北蔚藍國際航校,中山雄鷹通航,上海金匯通航,青島九天-斯巴騰國際飛院、上海中瑞通航,廣州穗聯直升機,海南亞太通航,安陽通航,西安中飛俱樂部,北京精工通航,山西三晉通航,鄂爾多斯通航等。
記者:我國私人飛機的大環境如何?
彭立武:當前,通用航空最發達的美國擁有各類註冊通航飛機22萬架,通用航空飛行員58.7萬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09年中國註冊的通航飛機僅有907架(其中固定翼約700架,直升機約200架),通航飛行員3446人(其中商照2237人,私照1409人)。
簡單的數據對比,我們可以就可以看到這其中蘊藏著多少增長的潛力和商機。中國不缺乏私人飛機的購買力和興趣,缺的是航空觀念的更新和使用環境的鬆綁和成熟。
令人欣喜的是,中國正在逐步進行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已在東北和廣東進行試點,並將陸續推廣到整個管制區。未來數年,將逐步形成完善的低空空域監管和服務體系。低空空域管理的理念將從管制型向服務型轉變。在這個大環境背景下,私人航空的束縛將逐漸減少。
記者:對想要自己開飛機的人,你有何忠告?
彭立武:對於有意於自己開飛機的航空愛好者,建議到國內或國外有資質、有信譽的航空學校考取駕駛執照,購買有品牌和有完善售後服務支持的飛機,依託專業通航公司和俱樂部進行運營,遵守國家相關法規,安全第一,量力而行。
私人飛機網 www.sirenji.com
本文連結地址:哪些人擁有私人飛機?他們買了飛機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