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濟南老廠房:部分變身文化創意園,有的拆遷改造待重生

2020-12-13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於悅 實習生 董一揚 蘭曉儀

一座座老廠房,記載城市的發展變遷,承載幾代人的記憶。濟南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產生與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有豐富的工業遺存,記者對市區的老廠房進行探訪發現,目前它們的保護現狀不一,有些已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園,還有的正在經歷改造等待重生。

濼源造紙廠正在改造中

濟南多座老廠房變身

在位於大明湖西南門的山東造紙廠總廠,曾經的車間和倉庫已經被影樓、酒店、酒吧、培訓機構租用,從廠房最西邊的魯豐紙業有限公司到山東造紙廠總廠北門的一條路商鋪林立。

在廠內的石門前,山東造紙廠總廠黨支部書記高印濤說:「石門是我們廠最古老的建築了,現在被改造成了一個小酒吧。銅元酒吧門口的水渠打通了之前的暗渠,水渠裡的水都是趵突泉流出來的泉水。」

山東造紙廠總廠始建於1906年,是一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廠房,曾名為濼源造紙廠,為山東第一家、全國第二家機製紙廠,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造紙工藝,可以說是造紙工業的發端和先驅。但在上世紀90年代,山東造紙總廠在行業震蕩中錯失良機,加上資金、環保等因素,企業連年虧損,陷入十分困難的境地。山東造紙廠總廠19年年初進行改造,實現了國有企業的保值增值。

「老企業改造和轉型都是相對比較困難的。這些年來公司探索了很多思路,最後決定借濟南發展文化旅遊的契機,提出了『1908魯豐創意』的思路。」高印濤稱,2019年初,他們正式動工改造,原計劃在今年夏天完成,但受疫情影響部分還在完善當中。「從造紙廠到如今的改造,引進商鋪為企業增添了活力,同時實現了國有企業資產收益的最大化。現在這裡由我們管資產,商鋪管經營,經營特色、經營文化、經營理念都交給商鋪去探索。」

在濟南,有不少老廠房像山東造紙廠一樣被改造為文化創意園區,例如濟南市皮鞋廠改造而成的西街工坊文化產業園、「民國」時期的英美菸草行改造的老商埠九號創意產業園、濟南變壓器集團廠房改造的紅場·1952文化產業園、原重汽離合器廠廠房改造而成的JN150文化創意產業園、濟南啤酒廠廠房改造的D17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等。

在濟南首批366處歷史建築普查名單中,有25處「工業遺產類」建築,記者梳理發現,其中有6處已經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其他或是維持原有功能,或是進行了出租,有的正在或即將迎來改造。

國棉四廠正在拆遷中

百年麵粉廠修繕改造

18日,在東工商河路東側的原濟南國棉四廠,記者看到,這裡的大量建築已經拆除完畢,現場磚塊堆得像一座座小山。工地被綠網大面積覆蓋,隨時準備運走廢棄建材。正值中午,現場停放許多挖掘機,沒有工人在內施工,唯有一座建築掛了「保留建築,嚴禁損壞」的牌子。

國棉四廠承襲創建於1932年的成通紗廠,曾與濟南國棉一廠、國棉二廠、國棉三廠並稱為濟南紡織行業的「四朵金花」,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它曾為抗美援朝捐過戰鬥機,獲得過全國棉紡織行業第一塊金質獎牌。

據了解,按照規劃,原來老廠區的部分廠房將予以保留,其中包括建廠初期建設的紅磚紅瓦的倉庫,80年代初期建設的食堂和鋸齒狀棉紡車間,部分損壞嚴重、不具備保留價值的紅磚樓和平房將拆除。曾經位於廠區核心區域的道路兩側種植有數十棵高10多米的法桐,樹齡大部分都是50年以上,雖然處於拆遷範圍內,但也原址保留。

除了國棉四廠正在拆遷改造,目前濟南也有其他老廠房正在變身當中,例如位於濟南火車站旁的成豐麵粉廠,就正在進行保護性加固修繕,這座即將百歲的老廠房見證了濟南近代民族工業興衰,根據規劃,修繕的同時,還將重新劃分空間功能,其中部分用來改造成為創展空間和民族工業展覽館。

百年老廠房內建築破舊

出租經營家具、快遞

在位於和平路34號的濟南輕騎集團老廠房,一半被外來企業承包,改造成了藝術園區;另一半則作為快遞集散中心使用。記者在此看到,園區內廠房已經非常老舊,牆面早已掉漆,有的棚頂甚至都殘破不全。廠區內綠植很多肆意生長,顯然很久沒有人打理,有的廠房外牆上也爬滿了爬山虎。

站在路邊可以看到,快遞運輸車源源不斷地駛出,據記者觀察像比較常見的中通、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都有在這裡設點。另一邊,充滿年代感的廠房、斑駁的建築一度使這裡成為網紅拍照打卡點。不過院內的辦公人員提醒記者,由於建築存在坍塌的危險,目前已經禁止遊客前來拍照了。記者找到老廠房的管理人員,對方也表示不清楚廠房未來會如何處理。

在濟南另一個「棉字號」廠址國棉一廠,已經被改造成了鳳凰山路一號商城。站在廠門外,依舊可以看到原來的廠房,但大多已經非常破舊。商場內被改造成了沿街店鋪,以經營家具為主。老舊廠房的利用率比較低,只有沿街的部分被打造成了商鋪,其餘大部分廠房仍處於閒置狀態。18日上午記者在此看到,商城內顧客並不多,比較冷清,偶爾會有店鋪老闆出門整理貨物。

據資料顯示,濟南國棉一廠始建於1915年,由曾在北洋政府擔任過末任總理的潘復,以及當時的山東督軍、軍閥靳雲鵬、蔡儒楷等人,集中全省107個縣的財力創辦,當時起名為魯豐紗廠,是濟南第一家紡織企業。後由於經營不善國棉一廠倒閉,百年老廠房宣告破產。2014年啟動了破產程序。

2014年,濟南市規劃局曾對老國棉一廠地塊做出控制性規劃,根據規劃,這裡將布局居住和商業,形成「三橫一縱」交通幹網。2017年國棉一廠城市綜合體項目還被列為濟南重大招商項目之一,但根據目前現狀還未見改造。

老廠房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歷史,折射出城市發展的軌跡。如今老廠房也面臨著各自不同的命運,它們該何去何從,還需要我們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老廠房變身文化創意產業園屬多贏之舉
    一座座老廠房,記載城市的發展變遷,承載幾代人的記憶。濟南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產生與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有豐富的工業遺存,記者近日對市區的老廠房進行探訪發現,目前它們的保護現狀不一,有些已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園,還有的正在經歷改造等待重生。
  • 25處濟南老廠房6處變身文化創意園
    (原標題)25處濟南老廠房6處變身文化創意園 百年建築成豐麵粉廠將成濟南時尚新地標在濟南,有不少老廠房被改造為文化創意園區,例如濟南市皮鞋廠改造而成的西街工坊文化產業園、「民國」時期的英美菸草行改造的老商埠九號創意產業園、濟南變壓器集團廠房改造的紅場·1952文化產業園、原重汽離合器廠廠房改造而成的JN150文化創意產業園
  • 濟南老工業建築華麗轉身創意園
    老廠房,記錄著城市的發展,社會的變遷。濟南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產生與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有豐富的工業遺存, 據了解,在濟南首批366處歷史建築普查名單中,有25處「工業遺產類」建築,其中有6處已經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園。老廠房,記錄著城市的發展,社會的變遷。
  • T.I.T創意園:老廠房變身時尚創意夢工廠
    T.I.T創意園:老廠房變身時尚創意夢工廠。  T.I.T服裝創意園從誕生到發展,既展現了國家工業變遷的歷史,滿足了產業發展的新要求,也是工業文化遺產藉助文化驅動而煥發新生命的生動體現。  廣州市T.I.T創意園,位於海珠區新港西路397號,地處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的核心位置。
  • 特色舊屋老街「二次更新」 重慶江北:老廠房變身創意園
    原標題:重慶江北:老廠房變身創意園  經濟日報記者 冉瑞成攝  在重慶江北區,承載時代記憶的老廠房、老車間變成了一處處文化創意產業區。當地通過引進文化行業龍頭入駐、鼓勵優質民營企業投資文化等方式,支持文化創意這一新興產業發展,實現了轉型升級和城市空間布局融合  綠樹成蔭,紅色大樓、黑色走道,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記者一走進重慶「喵兒石創藝特區」,就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氣息。
  • 濟南老國貿大廈變身文化創意園 近期開業
    原標題:濟南老國貿大廈變身文化創意園 近期將開業迎客提起老國貿大廈,對於很多老濟南人來說絕對不陌生。記者日前了解到,目前國貿大廈已經完成轉型,變身為文化創意園,並引進多家全國知名文化產業,近期將全部開業迎客。
  • 「南海意庫」項目啟動 蛇口老廠房變身創意園
    晶報訊(記者彭晶)昔日三洋老廠房,今日變身創意產業園。昨日,深圳創意產業園二期工程—「南海意庫」項目正式拉開帷幕,並被列為第三屆文博會南山區申辦的文博會分會場之一。市委副書記李意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京生,南山區區長劉慶生等出席了項目啟動儀式。
  • 蕭山舊廠房變身「杭州臺灣城文化創意園」(圖)
    位於蜀山街道萬源路一號的舊廠房,將變身「杭州臺灣城文化創意園」。園區總投資額預計超過2億元,面積約10萬平方米,將引進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公司,以影視綜合基地、電子商務平臺、總部經濟為三大塊內容,打造具有臺灣特色的兩岸文化創意交流基地。  該項目去年8月份已經通過立項,目前正在進行廠房的改造,今年3月份開始將有企業正式入駐。圖為緊依南門江的園區外景。
  • 貴州遵義:廠房「變身」文化創意園
    遊客在貴州省遵義市1964文化創意園參觀  貴州省遵義市1964文化創意園由廢棄廠房改造而成。該園區在保留原廠的廠區布局、柱梁、牆體、車間等結構體系和一些工業遺存的基礎上,新增了藝術創作、創意設計、餐飲娛樂、旅遊休閒和黨性教育等內容,實現歷史與現實、工業遺產與現代生活相得益彰,成為當地文化旅遊新的消費點。
  • 阜陽一廢舊老廠變身高端文化創意產業園 9月或運營
    近日,一組558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效果圖在阜城朋友圈流傳,引來網友一片讚嘆,「畫風太美」「這是在哪兒?」短短半天,該微信閱讀量便破萬次。其實這是一個利用廢舊廠房改建的項目,位於阜城潁上南路,建成後將成為我市首個由廢舊老廠改建而成的高端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改建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今年9月投入運營。
  • 鄭州這個老廠房華麗蝶變 成文化創意園
    鄭州二七區有這樣一個文化創意特色產業園區——瑞光創意工廠,其借鑑北京798經驗,以瑞光印務老廠區為根據地,在老舊的磚房大院內打造出了一個文化創意工廠,也標誌著瑞光由傳統文化企業走向創意產業運營的開始。 在8月底召開的二七區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二七區對今年上半年的工作做了總結。
  • 廠房改造創意產業園的三個歷史階段淺析
    作為上海市廠房改創意園區成功範例8號橋的親歷者,現為同昌盛業(北京)資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華東區高級董事陳焯賓先生(原時尚生活中心副總裁),曾率領團隊精心打造了8號橋(位於現在的黃浦區)這一將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洋、商業與文化巧妙交融,引領時尚休閒藝術氣息的標誌性創意園,有幸親證了廠房改造創意園的三個歷史階段,並對這三個階段有不少獨到的個人見解。
  • 變身網紅打卡地!洛陽這些舊廠房的華麗變身,創意園區令人驚豔
    在洛陽有很多老舊廠區通過創意改造,華麗變身成為文藝街區,成為了城市特別的存在。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這些老舊廠區的華麗變身記吧!書店、咖啡館、鋼琴音樂廳、遊泳健身館、蹦床公園、特色餐飲、民宿……充滿懷舊氣息的老廠房加入時尚元素煥然一新,美食、運動、文化產業等的融入,將半個世紀前的工業輝煌轉換成時尚、創意的文化元素,展現了歷史和現代、工業和藝術結合的獨特文化魅力。
  • 禪城區石灣奇槎社區:紅磚廠房變身創意辦公空間
    紅牆灰瓦映藍天,綠樹繁花繞門前,這個位於禪城區奇槎社區(以下簡稱「奇槎」)由紅磚廠房改造而成的創意社區,在四周高樓林立的喧鬧中,獨享一份清靜和悠閒。這是奇槎提升工程的紅磚廠改造項目,目前已經完工並完成招商進駐,成為奇槎活化提升的示範性項目。
  • 北京第二熱電廠老廠區將變身文化創意園
    原標題:北京第二熱電廠老廠區將變身文化創意園 法制晚報訊(通訊員 曹蕾)第十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今天開幕。記者從文博會西城主會場了解到,有著30多年歷史的北京第二熱電廠老廠區正式宣告轉型,將建設成具有國際水準、產業高端、行業領先、業態豐富的綜合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園區建設將分三期進行,一期工程改造工作於年內啟動,預計2016年年中完成。北京第二熱電廠位於西城區蓮花池東路16號,總佔地7.9萬平方米。
  • 蘇州桃花塢老廠房孕育創意新標本[組圖]
    該廠去年遷出古城區,留下的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空置廠房,如今將成為蘇州古城區內首個老廠房的「創意標本」。   文化+房產   老廠房升級為創意園   前天下午,記者來到了位於桃花塢大街的原新光絲織廠所在地。走到門口,映入眼帘的是殘缺的廠門牌:「光絲織廠」。
  • 中山也有798,老廠房改造的創意園,文藝與創意碰撞出網紅打卡地
    說到創意園,很多朋友會想到北京的798、廣州的紅磚廠、上海的M50、重慶的黃桷坪、成都的東郊記憶……,其實類似這樣集文藝與創意於一體的園區在全國還有很多,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文創園,位於珠三角的中山市也不例外,當地的760創意園便是中山版的798.
  • 洛陽東方文創園,由生產一拖建機的老廠房改造而成,被譽河南798
    事實上剛開始我也有這樣的疑問,當地朋友是這樣給我介紹的,他說東方文創園的前身是一拖建機廠的舊廠房,也許有些朋友對一拖建機廠也不太了解,那麼它所生產的東方紅拖拉機應該是人所共知的,而且這座由東方紅拖拉機製造廠改造而成的文創園被命名為東方文創園也就不難理解了,其實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和傳承。
  • 拆遷or變身公園景觀房?揚州老破小前途未卜,周邊居民哭笑不得!
    如果老破小變身公園景觀房,你願意住嗎?在揚州東南新城,七裡河公園二期即將開建,但規劃範圍內的化工新村,卻始終沒有拆遷,目前二手房均價為14345元/㎡。今天,樂樂就帶大家走進化工新村,一起來看看這座居民盼拆、中介看漲的老小區究竟現狀如何!揚州 化工新村最近傳到沸沸揚揚!不知道會不會拆遷
  • 洛陽這些舊廠房的華麗變身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老工業項目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對歷史最好的紀念,是創造一段新的歷史。洛陽有很多老舊廠區通過創意改造,華麗變身成為文藝街區,成為了城市特別的存在。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這些老舊廠區的華麗變身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