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鎮魂》在有世界盃的夏天裡殺出重圍,成為「出圈」爆款。2019年,《陳情令》也成為了「出圈爆款」。
與此同時,盯上了這股熱潮的影視公司紛紛製作雙男主劇,而這是否意味著雙男主劇的春天來了?
而這就有人會問了,雙男主劇究竟是怎麼火的?
1、優秀的演技和不火的演員。
而這個的典型案例就是《鎮魂》了。
《鎮魂》作為一部原著改編的電視劇,可謂是經歷了很多磨難,樂視中途倒閉導致後續資金短缺,從而特效差,場景變化不多,編劇也越來越脫離原著,處處顯示出劇組的貧窮。而當時的暑假正好撞上了世界盃,大多數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裡,當時優酷還買了世界盃,這部劇從頭到尾都是一副「不可能會火」的樣子。
結果,因為兩位優秀卻不火的寶藏演員,讓小說裡的人物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優秀的呈現了出來。而除了《鎮魂》之外,很多人是對他們不熟悉,甚至完全不認識。甚至當時兩位接這部劇的時候,就有原著作者驚訝,竟然能請到兩位有豐富演戲經驗的演員去演這部劇。因為在《鎮魂》之前的雙男主劇,多半是一些初出茅廬的演員,小成本製作,演技辣眼。讓很多原著粉傷透了心。
而兩位演員的精湛演技,讓書裡的人物「活」了起來。兩位演員為了還原原著而設計的情節則讓大家看到了演員的專業負責的態度。可見,一部劇,如果演員願意認真演,就算是再艱苦的環境也會讓劇熠熠生輝。
2、亞文化群體從默默無聞到流行。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陳情令》了,相比與《鎮魂》,他們的場景,服化道都很精良,然後編劇最大程度在還原劇情,被稱作「耽改劇中最還原劇情」的一部劇。
而裡面的兩位年輕演員,都是上升潛力巨大。然後又是比較流行的仙俠類型的。
我們說的以上,只是能說明《陳情令》火的原因。而它為什麼會爆呢?
因為《陳情令》的原著的粉絲量基數大,大到什麼地步?當時還在拍攝時,因為女演員可能存在加戲份的情況,導致女演員直接上了熱搜,可想而知粉絲的數量有多龐大。
可能大家看到這裡覺得小編說的話有點目光短淺。因為爆款電視劇不可能只因為原著粉絲量大就會成為爆款。而粉絲量大正是這部劇能夠通過粉絲向更多人去推廣的原因。當年的《盜墓筆記》首播,直接把愛奇藝搞崩了,可見粉絲有多重要了吧,尤其是女性粉絲,更容易去向別人推廣。國產劇的看劇群體也集中於女性。尤其是劇情的魅力,還是仙俠劇。更容易成為爆款。
在這其中更多亞文化的介入,讓很多觀眾了解的同時,紛紛湧向亞文化的懷抱,這部劇讓「原耽」這個亞文化也逐步變為流行文化。
3、營銷
可能很多雙男主劇的粉絲看到這條覺得不妥,但是實事求是地說,成為一個爆款劇,是少不了營銷的。
可能現在很多人都把「營銷」看作是貶義性的詞語,可是它並不是貶義的。通過營銷,能讓更多的人看到你喜歡的電視劇,讓它被更多人喜歡,不僅增加了你和小姐妹茶餘飯後的話題,更有可能因為這部劇你會認識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劇的拍攝,本意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去看,去討論,尤其是現在各大網站對文學IP的開發,通過營銷讓觀眾看完電視劇的情況下又可以去看一遍小說,或者去買周邊,都是一條線上的東西。
營銷也是如此,就比如當年的《夏洛特煩惱》,有很多「自來水」的推廣,這種推廣非常難。但是通過營銷,可以讓觀眾能了解認識體會到劇的魅力。觀眾愛看,平臺播放量又上去了,這樣不是兩全其美了嗎?
很多影視公司看到了兩個雙男主劇的爆火,紛紛加入雙男主劇的浪潮裡來。近兩年就有59部劇被改編。而有很多演員也紛紛加入雙男主劇的懷抱,但也導致很多原著粉絲懷疑其質量。因為有很多題材改編難度大,或者是演員多為一些愛豆,演技不清楚怎麼樣。
小編認為,一時的成功並不是可以複製的,想要急功近利更是不行的,一味地去迎合潮流,殊不知潮流也是因為劇本身或者演員本身的高質量的完成度。
想要去借劇推自家藝人成為流量,這不是一條捷徑,粉絲更不是你們心中的隨隨便便就可以糊弄的群體,他們更希望是看到質量而不是拿他們心目中的「白月光」去用來肆意破壞。也希望這種事情能提醒正在準備雙男主劇的影視公司,不要抱有迎合潮流就能火的心理,踏踏實實做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