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廣西最大內河港再出發 貴港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
採訪團參觀貴港航運樞紐
風景秀麗的大藤峽即將開建投資超300億元的水利樞紐工程
由黔江而下至潯江,再折轉鬱江,10月30日至31日,新華網記者跟隨第二屆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廣西行採訪團踏訪貴港境內的桂平大藤峽、貴港港碼頭和航運樞紐,親身感受新一輪的西江經濟帶開放開發對「因港而生、依江而興」的貴港而言意味著什麼。
成立於1997年的地級貴港市是名副其實的江城,轄內桂平市、平南縣、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均依江而建,西江上遊主幹流潯江、鬱江、黔江流經全市達287.6公裡,通航能力均在2000噸級以上。據介紹,西江黃金水道貴港段可開發利用的岸線107公裡,已利用岸線僅12.8公裡,後續開發利用的空間十分巨大。
自古以來,滔滔西江就給貴港人民帶來了發達的水上交通、繁榮的商品貿易和頻繁的人文往來。如今,貴港巿已發展成為廣西貨物吞吐量最大的內河港口城市。
2011年,該市新一屆黨委、政府審時度勢,積極謀劃,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了「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奮鬥目標,制定並全面實施港口、園區、城市互動發展戰略,全市的建設和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以規劃編制為先導,貴港巿先後組織編制了《貴港港總體規劃》、《西江經濟帶貴港區域戰略規劃》、《貴港市工業發展規劃》和商貿物流、建材、食品加工等專項規劃,修編了《貴港市城市總體規劃》、《貴港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藍圖」和「路線圖」已經十分清晰。
從2012年開始,貴港巿全面實施「三年目標任務行動計劃」,計劃在三年內完成投資600多億元,努力在港口、城建、園區、農業、民生五個方面取得突破,實現「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的目標。全市上下形成了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的熱潮。
以港口建設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尤為搶眼。貴港港分為中心港區、桂平港區、平南港區等三個港區,現有碼頭泊位159個,其中2000噸級以上泊位28個,1000噸級泊位14個,500噸級泊位117個,全港年吞吐能力為4853萬噸和25萬標準箱。
目前,貴港至珠江口的通航等級已由Ⅲ級提升為Ⅱ級。與港口配套的陸路交通網絡中,南廣高速公路已竣工通車,南廣高速鐵路、梧貴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以港口為核心的立體交通網絡已基本形成。2013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4900萬噸,佔廣西內河港口吞吐量的46%。
與此同時,貴港運力突飛猛進。截至2014年9月,全市擁有跨省水運企業117家,其中港澳水運企業12家,貨運船舶達2963艘363.5萬載重噸,佔廣西內河船舶運力總量的66.4%,單船平均載重噸達1226噸,位居全區內河首位;港口企業發展到101家,水路運輸服務企業發展到24家。
港運興則產業聚。低廉的水運成本和日臻完善的港口設施,吸引了中國華電、中國華潤、臺灣水泥、印尼愛凱爾等中外企業紛紛投資貴港,帶動了一批東部地區電子、服裝、化工、建材等項目相繼落戶,工業產業集群效應初顯。由此,貴港港也已從長期以來的「中轉港」發展成為「貨源港」。
由印尼僑資企業愛凱爾投資建設的貴港港貨櫃碼頭
由印尼僑資企業愛凱爾投資建設的貴港港貨櫃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