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金融中心城市設計出爐 布局「一帶雙心兩軸四片」

2021-01-20 湖南在線

「金融+」生態圈點亮濱江最美天際線

湖南金融中心城市設計出爐,打造「一帶雙心兩軸四片」結構布局

位於湖南湘江新區濱江新城的湖南金融中心被定位為湖南省唯一省級金融中心。湖南金融中心到底如何建、相關規劃是怎樣的、建築是何種風格?記者昨日了解到,湖南湘江新區官網日前對湖南金融中心城市設計進行批前公示並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今年10月,湖南金融中心城市設計獲得美國建築獎中的城市設計類獎項,這標誌著國際建築規劃界對湖南金融中心規劃設計的認可。

結構:按「一帶雙心兩軸四片」布局

記者了解到,本次城市設計規劃範圍北至湘華路與瀟湘北路交叉口,南至濱江景觀路與瀟湘大道交匯處,東臨湘江,西沿長望路與茶山路往片區西側縱深延續,總用地面積約2.86平方公裡。

該城市設計在分別對空間業態、交通、地下空間、景觀水利四個方面進行了專項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系統的城市設計方案,旨在建設產業完善、環境優雅、交通便捷、立體高效的金融中心。根據規劃,該片區將按「一帶雙心兩軸四片」結構布局,「一帶」即濱江風光帶,「兩中心」即南中心和北中心,「兩軸」即茶子山路發展軸和長望路發展軸。

具體而言,湖南金融中心將以軌道線網站點為支撐,空間上形成以地鐵茶子山站為南中心,以福元路大橋西站為北中心的雙中心結構。綜合考慮產業集聚需求、企業入駐情況、南北中心打造和城市形象快速形成等因素,劃出1.08平方公裡「一帶雙心」金融核心區範圍。核心區範圍為金融辦公聚集區,嚴格控制功能業態和建築風貌。

交通:過境交通、到發交通、人行交通等分層而治

交通方面,根據金融產業的特點和需求,城市設計規劃明確了金融中心未來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公共運輸發展模式,打造一個生機勃勃而又適宜慢行的湖南金融中心,將過境交通、到發交通、人行交通等分層而治,形成一個人行舒適安全、車行高效便捷、交互通達的出行網絡。

慢行將成為該區域的主要交通方式,湖南金融中心將建立三維立體人行交通,地上建設連廊系統,加強步行聯繫,承載豐富的城市活動,同時提高二層空間價值;地面用綠廊相互聯繫,串聯兩個中心,成為區域商業活力的中心;地下建設空間骨骼,溝通兩個地鐵站廳形成步行商業街,充分利用地鐵人流創造商業價值。

規劃提出,一是加密區域軌道線網;二是形成快速通達的過江聯繫通廊;三是打造高效引流的過境保護通廊,建設立體化通道直接穿越金融中心進行過境分流;四是補充完善疏散性道路交通,按照雄安新區窄路、密網的理念,地面支路網絡加密為主,地下道路環路增加為輔。

空間:充分考慮白領生活方式,提供高效宜居環境

金融產業要為金融從業人員服務,高級金融白領最缺的就是時間,要充分考慮白領的生活方式,給居住在湖南金融中心的人們提供高效、宜人的居住環境。湖南金融中心規劃在地下一層布置地下公共設施,圍繞地鐵站點周邊布局,其他為下沉廣場、步行通道等公共空間,以最大化利用土地價值,激發城市垂直活力。

同時,將打造濱江豐富的沿江風光帶,以周邊地塊的使用功能為設計出發點,設計由南往北分為樂活休閒段、金融門戶段、康體文化休閒區三段。其中金融門戶段呼應金融中心核心區,為金融商務人群提供戶外交流小憩的濱江花園帶,並打造市民廣場、金融客廳兩大核心景觀區,提升金融中心的門戶標識性。在維持原開敞空間的前提下,新增一條景觀廊道連接兩個TOD下沉廣場與多處開放空間節點,梳理串聯綠帶,優化通江視線廊道,創造類型豐富的公共活動空間,綜合提升環境品質。

城市設計讓金融中心成為獨特地標,規劃要求空間形態上以金融中心南中心和北中心為兩個高點,區域以湘江財富金融中心為制高點,形成起伏有致的濱江天際線,以和諧整體的建築群體塑造金融中心的整體形象。

相關焦點

  • 湖南金融中心城市設計出爐 打造最美濱江天際線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8日訊(記者 陳煥明 通訊員 劉霞)位於湖南湘江新區濱江新城的湖南金融中心被明確定位為湖南省唯一省級金融中心。湖南金融中心到底如何建?相關規劃是怎樣的?建築為何種風格?日前,湖南湘江新區官網對湖南金融中心城市設計進行批前公示。
  • 首發:瑞昌路周邊改造規劃出爐 打造兩軸一帶
    青島新聞網7月30日訊 備受市民關注的市北區瑞昌路、杭州路、四流南路、金華路圍合片區拆遷改造規劃方案出爐。該片區將被打造成「兩軸一帶」的空間結構。項目正通過市規劃局及現場對外公示。    記者從市規劃局獲悉,被列為拆遷改造的市北區瑞昌路、杭州路、四流南路、金華路圍合片區控規管理單元調整方案公示,規劃內容主要是,市北濱海新區產業結構的升級,發掘規劃區自身優勢,綜合考慮規劃區與周邊城市關係,對規劃區進行空間整合與布局,優化規劃區的城市功能,進一步加強居住、公建、綠地系統及空間環境的有機聯繫,改善區域內生態環境和城市景觀。規劃形成「兩軸一帶」的空間結構。
  •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出爐!未來20年將發生這些...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出爐!未來20年將發生這些變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上,構築「雙心、雙軸、多點」的空間結構,引導中心城區發展重心向東、向南轉移。「雙心」:指老城中心和天府新中心「雙軸」:指南北城市中軸、東西城市軸線「多點」:指集中承載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主中心、副中心和片區中心高起點規劃東部區域東部區域是成都「一心兩翼」的功能新區、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第二主戰場」、成渝城市群協調發展新興增長極。
  • 成都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心城區發展重心向東、南移
    《總規》提出,要優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強化扇葉狀格局,構築「雙心、雙軸、多點」 的空間結構,引導中心城區發展重心向東、向南轉移。「雙心」是指老城中心和天府新中心。「雙軸」是指南北城市中軸、東西城市軸線,「多點」是指集中承載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主中心、副中心和片區中心。
  •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成都四大戰略定位
    到2035年,高標準全面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城市能級和影響力顯著提升,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基本公共服務優質均衡基本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中的引領作用持續發揮,成為「一帶一路」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成渝世界級城市群基本形成。
  • 寶山2035規劃:形成「一帶兩軸三分區」空間格局
    圖說:吳淞國際郵輪港  形成「一帶兩軸三分區」空間格局  根據規劃草案,寶山將形成「一帶兩軸三分區」的總體空間格局。  吳淞市級副中心建設以產業用地轉型為發展主導方式,功能上重點培育人工智慧、科技研發、信息金融、節能環保、郵輪全產業鏈等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空間上注重外環線內外的功能聯繫,重點強化薀藻浜兩岸的生態環境建設,形成以科技創新為特色、綜合交通為支撐、濱水生態為紐帶,獨具濱水老工業區城市更新魅力的世界級城市公共活力區。
  • 一核一帶兩軸三廊,南通市濱江南區(洪江路以南)控規出爐
    根據「深化長江共抓大保護,放大濱江片區綠水青山生態優勢,彰顯濱江城市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建設郵輪母港,提升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生態居住等功能,打造城市客廳、國際街區。」的要求,將近3平方公裡的濱江板塊未來將打造成為南通的「城市客廳和國際街區」。備受市民關注的濱江片區開發又有新進展,南通市自然資源局發布《南通市濱江南區(洪江路以南)控制性詳細規劃》批前公示。
  • 「雙心兩軸 六廊多點」定位千年蜀都
    千年之後,這片區域生活著120萬常駐居民,並因著名道觀「青羊宮」而得名青羊區。今天,這裡依舊是成都的政治、經濟、金融、科技中心,同時聚集著成都四分之三的文化資源,擁有獨一無二的文創產業發展優勢。在成都市總體規劃發展下,青羊區將有怎樣的城市總體定位?又將規劃構建怎樣的空間結構?中共成都市青羊區委書記戴志勇和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阮晨對青羊區未來發展和定位進行解讀。
  •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開始徵集意見
    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基本公共服務優質均衡基本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中的引領作用持續發揮,成為「一帶一路」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成渝世界級城市群基本形成。 ——成為在經濟、金融、科技、對外交往等領域具有國家級影響力的中心城市。
  • 謀略國家中心城市布局
    在其名詞解釋中指出: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金融、貿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同時也是發展外向型經濟和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對外門戶,表現為全國層次的中心性和一定範圍的國際性兩大基本特徵。「一帶一路」戰略下國家空間格局(圖片來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一帶一路」空間戰略研究》課題綜合報告)2)新的創新中心國際化職能拓展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城市的綜合創新能力。
  • 青羊區:打造「千年蜀都 文博青羊」 構建「雙心兩軸六廊多點」空間...
    城市空間構建「雙心兩軸、六廊多點」空間格局從空中鳥瞰,青羊區從東到西最長18.5公裡,南北最長8.7公裡,轄區面積約66平方公裡。在青羊區委書記戴志勇看來,城市要發展,規劃是引領,「市委圍繞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提出了主體功能區戰略,青羊處在 中部區域 這個板塊中,任務就是要建設和諧宜居的高品質高能級宜居生活城區。」
  • 蘇州木瀆、甪直總體規劃出爐
    木瀆鎮:  蘇州西南部旅遊休閒度假中心  總體規劃(2016-2020年)規劃範圍為木瀆鎮行政範圍,面積約74.59平方公裡,城鎮性質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蘇州西南部旅遊休閒度假中心、現代化工業商貿城鎮。  根據總規,鎮域形成「三楔兩片」的總體空間結構。
  • 暮雲片區控制性詳規公示出爐!數字產業中心等重點布局
    暮雲片區控制性詳規公示出爐!數字產業中心等重點布局 2020-11-27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惠州布局大健康產業 羅浮劍指世界級康養基地
    未來高鐵半小時對接廣深  根據規劃,羅浮新城範圍主要分為四個核心片區,分別為高鐵新城核心區、福田科教片區、羅浮山北(橫河)片區和環顯崗水庫教育片區,面積約為95平方公裡,以羅浮山為核心,涵蓋長寧、龍華、福田、橫河4個鎮以及湖鎮鎮部分區域,實現從一座山到一座新城的蝶變。
  • 長沙南部片區暮雲控制性詳規公示出爐,數字產業中心等重點布局
    長沙南部片區暮雲控制性詳規公示出爐,數字產業中心等重點布局 2020-11-27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東新區龍湖金融中心超高層建築及文化建築國際概念性設計方案...
    G3【雙中心】  其設計主題為「水雲臺」。「雙心」建築設計充分展現坐北朝南背塔面湖的特點,汲取了嵩山觀星臺登高望天的傳統特色,通過濱水大臺階和退臺設計,以強調建築與場地之間的互動關係,使得建築能最大發揮場地親水和觀水的特色。
  • 《西山區雙塔片區(原金融產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及城市設計...
    一、規劃範圍西到前興路、希望路及部分建成區域,東至盤龍江,南到兒童醫院、大商匯一帶。 規劃面積共計230.57公頃。二、功能定位以綜合服務、活力居住、綠色遊憩為核心功能的城市綜合活力發展片區。
  • 成都成華區:規劃形成"一帶兩軸五區"格局
    成都晚報特邀成華區委書記劉光強和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汪小琦,就成華區的最新規划進行解讀。  挖掘「三大價值」潛力  打造「最萌」國際旅遊目的地  成都正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成華區委書記劉光強表示,在城市發展的大背景下,成華區首先要找準定位,明確爭當排頭兵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