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恥勿忘 警鐘長鳴——《馬關條約》籤署120周年祭

2021-01-08 黨史頻道

原標題:國恥勿忘 警鐘長鳴

120年前的今天,即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全權談判代表李鴻章,在日本政府代表的咄咄逼視下,用顫抖的雙手籤署了中日《馬關條約》。至此,歷時9個月的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政府的完敗而告終。戰勝國日本將巨額賠款、割地、通商特權等戰利品收入囊中,並憑此躋身帝國主義列強行列,而中華民族則背負屈辱,進一步被推向苦難的深淵。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這樣一個反思歷史的特殊年份,回顧《馬關條約》籤署的那段屈辱歷史,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民族之殤:戰敗求和受盡凌辱

自1894年7月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政府內部就一直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圍繞戰事爭論不休。隨著清軍的節節敗退,傾向光緒帝的翁同龢等主戰派逐漸受到排擠,追隨慈禧太后的奕劻等主和派日益佔據上風。清政府開始謀求對日和談的可能性,希望由英、法、德、俄等國出面調停,停戰言和。

伴隨日軍進軍的腳步,日本方面瓜分壓榨中國的欲望與日俱增,各色人物紛紛謀劃如何能夠最大限度地勒索清政府。負責財政的大藏相希望「巨額之償金」,目標是讓清政府賠償白銀10億兩。日本軍令部長樺山則主張,除要向清政府勒索巨額賠款外,還要佔有「金州半島、山東半島、澎湖、臺灣和舟山群島一部分」。自由黨的胃口更大,「須使割讓吉林、盛京、黑龍江三省及臺灣。中日兩國之通商條約須訂凌駕歐洲各國之條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與外相陸奧宗光擬定出的和談條件中,更是列出「霸佔朝鮮、割讓土地、賠償軍費和獲取通商航海方面的特權」等諸多事項。

但是,日本作為一個國土狹小、資源貧乏、人力不足的島國,經過8個月的戰爭消耗,已成強弩之末,難以支撐長期的戰爭。為謀求利益最大化,日本一方面仍色厲內荏地堅持軍事攻勢,另一方面在西方列強的壓力下開始半推半就地同意於1895年1月在廣島與清政府展開和談。

為給日軍行動拖延時間,進一步擴大在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的戰果,以便儘可能多地在談判桌上增加籌碼,日本對清廷起初派出的和談代表張蔭桓、邵友濂百般刁難,以二人授權不足、官銜資歷太淺為由拒絕談判。1895年2月12日,張、邵一行無功而返,清日間的首次和談無果而終。也就在同一天,日軍攻佔海防重鎮威海衛,威海衛軍港內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清政府隨後派出李鴻章為全權代表赴日媾和。從3月20日到4月17日,李鴻章與伊藤博文、陸奧宗光在山口縣下關市的春帆樓,前後進行了7輪會談。日本抓住清政府急於停戰求和的心態,在談判中始終保持傲慢且強硬的高壓態勢,不斷進行威脅恐嚇。4月1日,伊藤博文約見李鴻章之子李經方,要求儘快回復日方所提要求,宣稱若談判破裂,徵清大總督將率大軍出兵中國。4月10日,伊藤又蠻橫地聲稱,日本的條款「已讓至盡頭」,中國代表只需回答「允」還是「不允」。他還向李鴻章威脅道:「若不幸此次談判破裂,則我一聲令下,將有六七十艘運輸船,搭乘增援之大軍,舶爐相接,陸續開往戰地。這樣北京之危,實不堪設想。」

面對日方的步步緊逼,李鴻章雖憤懣異常,但國家疲敝、戰場失利,使其也無可奈何,只能苦苦哀求日方降低賠款數額——「無論如何,總請再讓數千萬,不必如此口緊」「又要賠錢,又要割地,雙管齊下,出手太狠,使我太過不去」「賠款既不肯減,地可稍減乎?到底不能一毛不拔」「賠款既不肯少減,所出之息當可免矣」。然而無論李鴻章如何懇求,伊藤絲毫不肯讓步。雙方最終於4月17日籤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條約——《講和條約》,通稱《馬關條約》。

該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議訂專條》三款及《另約》三款。其主要內容大致可分四個方面:第一,棄藩。清政府承認朝鮮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中國的「宗藩體制」至此基本解體。第二,割地。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第三,賠款。清政府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加上贖回遼東半島的3000萬兩,共2.3億兩),分八次在七年內還清。第四,最惠國待遇。中國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可派領事官駐紮各口岸,日方輪船可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載貨,日本人可在中國通商口岸開廠生產,且所製造貨物與進口貨物一樣,免交一切雜捐,並享受在內地設棧寄存的優待。

4月18日,即《馬關條約》籤訂的第二天,李鴻章一行黯然回國。

遺恨綿綿:中日國運自此改變

《馬關條約》的籤訂不僅打破了清政府「天朝大國」的迷夢,也改變了被視為「蕞爾小邦」的日本對中國的觀感態度,加劇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瓜分利益的狂潮。

首先,中日實力易位,日本對華開始由仰視變為俯視。日本人崇拜強權實力的民族特性,使其只敬畏強者,而對弱者缺乏憐憫。漢唐時期,國力孱弱的日本一直仰慕中華文明,主動派使前來交往。公元663年在白江口戰役中大敗於唐軍後,更讓日本清楚地看到自身的落後,開始全面向中國學習。其後的一千多年間,日本又數次敗於中國之手,使其不得不收斂起擴張的爪牙。即便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對中國仍存敬畏之心。1891年北洋艦隊定遠、鎮遠等6艘戰艦受邀訪日,就引起日本各界的強烈震動與讚嘆。然而,隨著幾年後《馬關條約》的籤署,中日地位徹底反轉。日本國力日盛,清政府一蹶不振,日本人對華的敬畏迅速轉變為凌駕於人的傲慢。這種狂妄自大的心態,刺激著日本吞併中國及稱霸東亞的野心不斷膨脹。

其次,《馬關條約》的籤署,使本已如風中殘燭般搖搖欲墜的清政府更加難以為繼。原本,清政府在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等人推動下大力開展的洋務運動,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國工業、國防體系已初具規模,為發展現代化奠定了一定基礎。但甲午戰敗,使轟轟烈烈搞了30多年的洋務運動付水東流。《馬關條約》的割地賠款,更是徹底打斷了中國近代化的歷史進程。日本索取的2.3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相當於清政府年財政收入8000萬兩的3倍、甲午戰前所借外債總額的5倍多。

為償還賠款,清政府只得「拆東牆補西牆」,向西方列強大舉借債。在甲午戰爭後的3年多時間裡,清政府向俄、法、英、德四國三次大借款,總計3億兩,連本帶利共6億多兩。這些借款不僅利率高、折扣大,而且都附帶政治條件。彼時中國每年海關稅收約2000餘萬兩,是清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其中的十分之七都要用於償還外債。西方列強憑藉龐大債務在攫取利益的同時,也從經濟和政治上進一步控制中國,中國由此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民眾苦難更加深重。對此,譚嗣同悲憤寫道:「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再次,日本雖走上富國強軍道路,但同時也埋下窮兵黷武、亡國覆滅的種子。《馬關條約》中2.3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使日本陡然成為腰包鼓脹的暴發戶。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又驚又喜地說:「在這筆賠款以前,日本財政部門根本料想不到會有好幾億的日元,全部國庫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所以,一想到現在有三億五千萬日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或個人都頓覺無比地富裕。」中國賠款使日本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得以迅速完成,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工業化步伐。甲午戰後,日本的財政規模急劇擴大。1894年,日本財政支出僅為8000多萬日元,到1899年達到3.9億日元,5年間猛增5倍。日本一舉成為亞洲強國,並由一個被壓迫國家搖身一變躋身帝國主義列強之中。

同時,依靠清政府的巨額戰爭賠款,日本軍備得到迅速擴充。據日本學者統計,日本所獲戰爭賠款中,5700萬日元用於陸軍擴充費,1.39億日元用於海軍擴充費,7900萬日元為臨時軍費,另用於發展軍艦水雷艇補充基金3000萬日元,共3.05億日元,佔賠償金總額的87%。餘下經費用於興辦實業,扶植教育等,以進一步強化侵略戰爭的物質基礎。《馬關條約》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使日本更加沉迷於軍國主義道路和對外擴張侵略。自此至二戰結束時的50年間,日本不斷挑起對外戰爭。從1904年的日俄戰爭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再從1937年的七七事變到1941年的偷襲珍珠港,日本通過一次次對外擴張掠奪,以戰養戰,不斷透支國力,窮兵黷武,最終吞下了自釀的苦果,在二戰後淪為麥克阿瑟口中的「四等國」。

最後,《馬關條約》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軟弱可欺,西方列強乘機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俄國在中俄「共同防日」的名義下,誘使清政府籤訂《中俄密約》,通過修築中東鐵路,強租旅順、大連,不僅把遼東半島據為己有,更將東北全境劃為俄國的勢力範圍。德國藉口山東傳教士被殺,派軍艦強佔膠州灣,建造膠濟鐵路,將山東變為其勢力範圍。法國則逼迫清政府籤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強租廣州灣及其附近水面,把雲南和兩廣變為其勢力範圍。英國不甘落人後,除強佔威海衛、九龍半島和大鵬、深圳兩灣為「租借」地外,又劃分長江流域為其勢力範圍。

警鐘長鳴:牢記國恥以史為鑑

甲午戰爭的硝煙雖已散盡,但《馬關條約》籤訂的那段屈辱歷史卻歷歷在目,時刻給我們敲響警鐘,值得我們銘記反思。因為只有牢記國恥,才能避免悲劇重演;只有不忘過去,才能更好地把握明天。

第一,能戰方能言和,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也休想從談判桌上得到。日本在首次談判中之所以有底氣對張蔭桓、邵友濂百般刁難,拒絕談判,靠的正是日軍在戰場上的節節勝利;敢對李鴻章獅子大張口,列出苛刻至極的和談條件迫其就範,靠的也是一場場的軍事勝利。張、邵以及後來者李鴻章,在談判桌前唯唯諾諾,一味遷就忍讓,說到底還是沒有一場勝仗做底氣。全程參與和談的頭等參贊伍廷芳曾感慨萬分:「我將卒苟能奮勇於疆場,不容其猖披,何致就被而受此欺慢?欲消此恨,其在將與兵焉!和局易成與否,亦在戰爭之勝負判也。」期望通過談判乞求達成目的,最終得到的只能是無奈和屈辱。

第二,弱國無外交,談判的基礎是以強大的國力作支撐。在中日和談中,根本看不到對等談判中相互妥協讓步的場景,有的只是一邊倒的哀求。在談到臺灣問題時,伊藤要求在互換條約批准書後一個月內交割,李鴻章認為一個月太倉促,要求再延限一個月,並說:「貴國何必急急?臺灣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回答說:「尚未下咽,飢甚!」而這種毫無顧忌的欺凌,正是中日實力對比的具體體現。甲午戰爭中,日本能夠舉全國之力,傾力為之,而清政府則處處爭鬥,相互掣肘,形同散沙。雖然當時清政府的人口是日本10倍,年收入是日本2倍,但體量的龐大不等同於實力的強大。與日本相比,清政府無論是在動員能力、裝備性能,還是在戰爭準備上都遠遜於對手。在這樣的實力對比下,輸掉戰爭也就在所難免。歷史再次證明,沒有實力的支撐,就沒有對等的談判,有的只是強者向弱者的通知。

第三,馬關之恥的根源不是所謂的談判技巧,而是清政府的腐敗制度。甲午之戰,在一定意義上也是兩種制度的較量,《馬關條約》則是清朝腐敗制度在外交上的真實寫照。洋務運動雖已在中國搞了近三十年,但在清政府的官僚看來,中國的文武制度「事事遠出於西人之上,獨火器不能及」,因此不想也不敢觸動封建舊根基,沒有也不可能進行全面改革。儘管斥巨資購得「堅船利器」,發展了與軍事密切相關的製造及重工業,但體制的腐朽已深入骨髓,難以適應當時的國際潮流。李鴻章奉命創建海軍,建設國防力量,僅用於海軍北洋水師的建設資金就超過1億兩白銀,投入不可謂不大。但北洋水師雖學習西方之經驗,卻只學其表,未觸實質。在此背景下,甲午之敗及《馬關條約》的籤署也就成為歷史必然。

第四,起始於《馬關條約》的釣魚島問題,仍可能被日本利用打斷我發展進程,對此需保持高度警惕。近年來,中日因釣魚島問題矛盾加劇。而追根溯源,這一問題正是起始於《馬關條約》,日本佔據的臺灣、澎湖及附屬島嶼中就包含釣魚島。釣魚島問題的解決,既涉及中日之間的歷史恩怨,又涉及當今錯綜複雜的亞太戰略格局。但日本政府在安倍晉三的帶領下,絲毫沒有拿出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誠意,反而一意孤行不斷藉此炒作「中國威脅論」,將我視為現實威脅和主要對手,並不斷擴武備戰。這種行徑與100多年前何其相似。1882年,日本維新元老山縣有朋上奏明治天皇,認為歐洲各國距日本較遠,痛癢之處並不急迫,近鄰大清帝國才更具威脅。針對清政府在洋務運動中整軍購艦的舉動,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以中國為假想敵,在日本掀起「清國威脅論」熱潮。當前,安倍政府利用釣魚島問題,製造東海緊張局面,帶動日本社會整體向右傾化轉變,其實質就是要讓日本徹底擺脫戰後體制束縛,成為所謂「正常國家」,而中國正是他實現這一圖謀的藉口和籌碼。針對日本的圖謀算計,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第五,牢記強國夢、強軍夢的歷史使命,強化革命軍人責任擔當。強大的軍隊,始終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堅強保障。甲午戰敗和《馬關條約》籤訂,是中華民族的悲哀和恥辱,它再次印證了一支軍隊、一支有戰鬥精神的軍隊對國家對民族生死存亡的極端重要性,這既是歷史的昭示,也是現實的警告。今天,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但同時也面臨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作為當代革命軍人,更需增強憂患意識,固本培元,凝神聚氣,牢記責任使命,按照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標準,堅守理想信念不動搖,鍛鍊素質過硬、能打勝仗的堅實本領,保持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熱情和高昂戰鬥意志,為實現強國夢、強軍夢貢獻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執筆:孟祥青、方 珂)

相關焦點

  • 「勿忘國恥、愛我中華」,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江澤民同志題詞自1999年起,每年9月18日,社會各界都在這裡舉行「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屆時瀋陽全城將拉起防控警報(9點18分),撞響14下警鐘,以警戒世人勿忘國恥、勿忘九一八。今天是紀念日,遊客比較多,相信也都是懷著:「不忘歷史,警鐘長鳴,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的心情來的。不過也有一些團體及個人的一些做法值得商榷,比如很多年輕人嬉笑打鬧,大聲喧譁。更有甚者,某團體拍照時大喊:開美顏!開美顏!哈哈哈哈(笑聲)。完全沒有任何」緬懷先烈,銘記國恥「之情!
  • 勿忘!自強!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
    勿忘!自強!昭昭前事、惕惕後人牢記歷史、警鐘長鳴為銘記「九一八」,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居安思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連日來,中國電科全集團通過舉行緬懷活動、組織集體默哀、發放歷史資料等方式
  • 濟南「五三慘案」92周年,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今天是濟南「五三慘案」92周年。這是為了紀念1928年發生在濟南的「五三慘案」。1928年的5月3日早上,濟南城內與往常一樣,店鋪相繼開門做生意。早上9點左右,北伐軍一名手無寸鐵的士兵經過日軍警戒區時,遭到了無情地射殺。
  • 勿忘國恥 奮勇前行 做時代新人——我校組織開展紀念「九一八...
    勿忘國恥 奮勇前行 做時代新人——我校組織開展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教育活動 2020-12-16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體壇名人公祭日發文立志自強不息
    騰訊體育訊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81年祭,81年前的今天,1937年12月13日起,日軍在南京進行了40多天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害,侵略者卻鼓掌狂笑……81年過去了,今天我們的體育健兒、體壇明星紛紛發微博表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 老人展示「良民證」警示勿忘國恥
    單先生向本報記者展示了爺爺用過的「良民證」,希望世人勿忘國恥。謹記家史:祖輩「良民證」至今保存無恙  5月1日14:00左右,在天橋區黃屯小區市民單先生家中,記者看到了這張「良民證」,證件雖然紙張泛黃髮暗,邊角有零星殘缺,但整體並無折損,有效區域也無汙漬殘留,字跡都清晰可見。
  • 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慧小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為了紀念遇難同胞,守護共同記憶 ,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慧小校大隊部組織全體少先隊員開展了「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以多種形式回顧那段蝕骨之痛的黑暗歲月,增強學生深厚的愛國情懷! 隊員們抒發真情實感,以「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為主題進行三行詩的創作,激發隊員們的愛國熱情、凝聚奮進力量。
  • 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如今硝煙戰火已經散去祖國再也不是積貧積弱的模樣 時光流逝但我們註定無法淡忘今日「九·一八」請您務必將這堂愛國課講給孩子們:勿忘國恥他們曾為人父母、子女、愛人、友人,他們曾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未來還有無限可能,最終卻都被侵略者定格在這黑暗的一頁……不忘國恥方可奮發圖強,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中華兒女萬眾一心不畏強暴,奮起抗戰十四載,最終取得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 英國華僑促統會會長:中華兒女勿忘《馬關條約》恥辱
    新華網倫敦4月17日電(記者張建華)17日是中日《馬關條約》籤署120周年。全英華人華僑中國統一促進會總會長單聲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馬關條約》的籤署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慘痛的歷史,所有中華兒女都應銘記這個歷史教訓,把國家建設好,避免歷史悲劇重演。  「如果國家不強大,就會被動挨打。
  • 牢記歷史 勿忘國恥——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國旗下主題講話
    為銘記歷史,振興中華,成都高新中和小學開展了「牢記歷史 勿忘國恥」國旗下主題講話。1 、不忘曾經烽煙起,心中長鳴警鐘聲。英姿颯爽的國旗隊邁著整齊的步伐,鮮豔奪目的五星紅旗伴著瑟瑟寒風,冉冉升起,自由飄揚。全體師生莊嚴肅穆、鏗鏘有力的唱著國歌。
  • 勿忘國恥,民族抗戰傳唱的10首經典歌曲
    勿忘國恥1.但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子女,讓我們緬懷先烈,大喊一聲勿忘國恥!
  •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2020-12-13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位中學老師平安夜給學生上教育課:勿忘國恥,不過洋節!
    一位中學老師平安夜給學生上教育課:勿忘國恥,不過洋節!就在今天,一位中學老師在黑板上為學生上課:勿忘國恥,不過洋節!這位年過四十的老師是某中學的一位歷史老師,在今天的歷史課之前,該歷史老師發現很多同學都在忙著過節,這點很讓他驚訝,什麼節日,搞得這麼熱鬧,經過一番了解,才知道,今天是外國的平安夜,明天是聖誕節。同學們都在準備禮物,蘋果之類的準備晚上送祝福。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45、黑河:勿忘國恥…
    陳列館右邊一棵高大的松樹,上書「見證樹」,旁邊碑文是一行黑體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勿忘國恥」,這是留在記憶中的愛輝。返回黑河的途中,心中總不是滋味,有一種壓抑感,非常鬱悶!非常屈辱!我想,做為一個中國人,不管是誰到了黑河,一定也會有這種感覺!黑河,勿忘國恥!
  • 夢回甲午: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回顧歷史,提醒我們勿忘國恥!
    夢回甲午: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回顧歷史,提醒我們勿忘國恥!來源:小芳仔農村 原標題:夢回甲午: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回顧歷史,提醒我們勿忘國恥
  • 「9·18」|不忘國恥 警鐘長鳴「9·18」防空警報響徹霍爾果斯
    悠長的防空警報在霍爾果斯市各區域鳴響,警示民眾居安思危、勿忘國恥。路上的車輛停止前進,紛紛鳴笛,過往群眾脫帽佇立低頭默哀,大家共同緬懷革命先烈。轄區各學校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
  • 祭·誓|學脈相連,全國67所高校聯合公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西安郵電大學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愛國奮進,振興中華2020年,西安郵電大學全體學子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致哀。長安大學愛國奮進,砥礪前行勿忘國恥,振興中華2020年,長安大學全體學子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致哀。
  • 紅色喜峰口丨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今天,無論你在哪裡,請銘記:勿忘九一八,只為中華民族自尊自強! 喜峰口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今天迎來了許多黨、團組織,社會團體「勿忘國恥
  • 中國紀念918回擊日本 只有強大才不會重演國恥
    9月18日電 (張海桐 劉豔)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3周年,尖利的防空警報又將響徹中國東北,人們的目光將再次聚焦事變始發地遼寧瀋陽。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國不忘歷史,主動回擊日本右翼勢力挑釁,防止「國恥日」再次發生。
  • 浙江杭州:松下家電員工朋友圈發了一個「勿忘國恥」,被逼迫離職
    浙江杭州發生一起事件,位於杭州工業園的松下家電公司,一名中國員工因為在9月18日發不了一個朋友圈,朋友圈的內容是「勿忘國恥,牢記歷史」,因此而受到公司高管的脅迫,被逼離職。 值得聲明的是這家公司是日本企業松下家電,但是逼迫員工離職的高管卻是一名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