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拆老街建仿古建築?市委書記:不存在破壞文物建假古董

2020-12-12 澎湃新聞

本文圖均為 神木新聞微信公眾號 圖

陝西是文物大省,近期關於當地文物保護的話題頗受輿論關注。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11月11日,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促進中心通過官方微博@古村之友 發文《陝西神木古城將拆除老街興建仿古建築?不可理喻!》,關注了神木當地古城拆建話題。對此,神木市委書記楊成林11月13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神木古城改造不存在破壞文物和建假古董,古建築保存完好。

微博話題「神木市拆老街建仿古建築」從11月7日發布以來迅速獲得了148.5萬的閱讀量,該話題最早由旅遊博主@劉拓pku 發出。

上述@古村之友 所發文章介紹:「近日收到志願者和網友發來的消息,陝西神木古城正在進行舊城改造,將拆除十字老街沿街的老房子,在原址重建仿古建築。」

文章援引@劉拓pku 的說法稱:「在微信公眾號(神木新聞)上看到了神木老城即將改造的消息(發布於8月21日,《神木古城整體規劃圖出來了!(內含現在古城風貌圖)》),從效果圖上看,所有的沿街鋪面房都將被拆除重建,如果這是真的,那簡直是不可理喻的事情……神木是陝西最富的縣,八年前第一次在城裡拍攝時,真是驚為天人,更感慨神木如此富裕,歷史風貌又如此完整,以後應該就無虞了吧……神木是陝北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房屋質量之高,裝飾之精細,可以說是長城沿線縣城之最,其遍布全城的精美影壁,在全國都可算首屈一指。這樣完整的古城,稍微整飭下風貌不和諧的房屋即可開發旅遊,若是因為開發,反而拆掉了最有價值的部分,可謂滑天下之大稽,希望有關部門能予以解釋。」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該話題發布之後引起了不少網民的注意。例如,湖南大學建築學院柳肅教授轉發微博並發問:「這麼漂亮的影壁應該打包申報文物保護啊!當地文物部門知道嗎?」知名歷史博主@遺產君,轉發微博並強調:「要保護好。」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上述網文所說「神木古城整體規劃」指的是今年8月啟動的神木古城保護改造工作。

「榆林發布」微信公眾號今年8月21日曾刊發報導《神木古城保護改造正式啟動!讓百年古城煥發生機》介紹:8月13日,神木古城保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舉行揭牌儀式,這標誌著神木古城保護建設工作全面付諸實施。為提升古城品質,改善古城居民的居住條件,打造古城新形象,神木市專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實施方案,推進古城建設工作。

當地官方在今年8月的這則消息中強調:「既要繼承又要發展,堅決守好留住神木人的歷史記憶和情感寄託。」

報導還援引古城居民張建平的說法:由於自家的房子年代久遠,破損嚴重,對房子進行修復改造是張建平謀劃了很久的一件事,在得知政府要對古城危舊房進行改造後,他主動上門聯繫工作人員到他家進行實地查看,一起商量改造事宜。「我家的房子是100多年的古建築,聽父輩們講述是我老爺爺修的,我們希望把它恢復原貌,修成一個完整的四合院。」古城居民張建平說。

報導表示:古城保護建設工作是神木市今年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採取業主自行改造,政府適當補貼的方式進行改造。據統計,神木古城大約有1100餘戶危舊房需要進行改造,改造面積近8萬平方米。古城改造建設北起古城北路,南至古城南路,東到東興街,西至古城西城牆,共分為兩種改造類型,分別是古城四街沿線改造和除去歷史文化建築之外的危舊平房,分別給予3000元/㎡和1200元/㎡的補貼。

報導透露:目前,古城四街改造區域電力、通訊等架空線路以及供水、供熱、供氣、排洪、排汙等管網設施布局全部入地、入網(地下管網),拓寬了古城空間,破解了城市上空「蜘蛛網」難題。古城保護建設工作除了要完善城市公共設施功能配套建設,還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沿街建築立面,恢復古城風貌,喚起城市記憶。

古城保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相關負責人白虎強介紹:這次古城改造的基本原則就是保護歷史、尊重歷史,整體性保護,按原址翻建,將神木古城打造成明清時代具有神木文化元素的古建築。具體時間範圍為從2019年8月開始至2020年11月30日止,以後政府不再給予改造補貼,對於資金的發放,我們將按照進度分期撥付補貼資金。

13日晚間,神木市委書記楊成林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介紹:神木市方面以弘揚傳承神木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力爭把文化旅遊產業培育成神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建設與文化旅遊資源稟賦相適應的文化旅遊強市。

對於網上流傳的「神木古城將拆除老街興建仿古建築」的說法,楊成林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神木古城改造不存在破壞文物和建假古董,古建築保存完好。

根據楊成林的提示,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神木市政府官網13日下午的刊文《我市舊城居住環境逐步改善》透露了神木舊城改造過程中的一些細節。

文章透露:為了保護神木舊城,自1998年以來,已經停止了對舊城的新建、翻修和改造等審批。隨著時間的推移,舊城區危房增多,住房安全隱患日益加大,交通出行不便,水暖氣汙等基礎設施配套嚴重滯後,火災隱患極大。舊城居民要求改造的呼聲很高,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多年建議對舊城區危舊房屋進行修繕改造。解決這些長期形成的問題成為舊城區居民所急所盼。為回應群眾期待,2019年,神木市決定對舊城危舊房和基礎設施進行修繕改造。

神木市官方介紹:舊城區內有危房1000餘戶。按照「自願、保護、參與」的原則,由居民自願提出改造申請,在政府推薦的多家有古建資質的施工企業中自主選擇,原址翻建,專家全程指導。對有歷史遺蹟的大門和影壁等,要原貌保留,保持其歷史風貌和建築特色。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神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名人故居、23處歷史建築經上級部門批准後,由政府出資加強保護。據了解,目前已收到住戶改造申請353份,正在實施危舊房改造23處,基礎設施建設已初步完善,古建築保存完好。

相關焦點

  • 陝西神木回應「舊城改造涉及文物」:上級批准後再做文物修繕
    本文圖均為 神木新聞網 圖近日,陝西神木市文物保護的話題引起討論。11月14日上午,澎湃新聞刊發報導《神木拆老街建仿古建築?市委書記:不存在破壞文物建假古董》,對此事做了詳細報導。15日,神木文化旅遊等部門披露,當地已對舊城改造涉及的文物制定保護措施,經上級部門批准才會進行修繕。
  • 地方新聞精選|陝西神木拆老街建仿古建築搞旅遊?官方:烏龍事件
    【陝西】神木拆老街建仿古建築搞旅遊? 官方:烏龍事件據中國之聲報導,近日,一名旅遊博主發文稱,根據公眾號發布的改造效果圖顯示,所有的沿街房屋都將被拆除重建,這將會破壞神木古城的老建築以及部分精美的影壁。
  • 住建部部署加強歷史建築保護:不拆真遺存 不建假古董
    經濟日報北京9月22日訊 記者亢舒報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強歷史建築保護與利用,做好歷史建築的確定、掛牌和建檔,最大限度發揮歷史建築使用價值,不拆除和破壞歷史建築,不在歷史建築集中成片地區建高層建築。  通知要求,一是要做好歷史建築的確定、掛牌和建檔。二是要最大限度發揮歷史建築使用價值。
  • 歷史建築如何保護和利用?住建部規定「不拆除」、「不建假古董」
    法制網北京9月24日訊 記者 萬靜 今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強歷史建築保護與利用,做好歷史建築的確定、掛牌和建檔,最大限度發揮歷史建築使用價值,不拆除和破壞歷史建築,不在歷史建築集中成片地區建高層建築。    通知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重視歷史建築保護工作。
  • 南京假古建築遭質疑 環莫愁湖建樓致景觀遭破壞
    計程車司機:假古董,太假了,都不喜歡。  司機說,現在看到的這5個城門洞,是2008年才新建的。每次他和當地一些人路過這裡時,都覺得難看、彆扭。針對南京的古城改建和文化保護,一些專家學者一直在奔走呼籲,對於像長幹門這樣的城門修建,他們也提出過質疑。
  • 南京中華門城堡復建引爭議:建起來是個"假古董"?
    贊成者認為這是對文物的搶救性保護,而反對者則認為應該保持文物的現狀,否則的話,即使建起來也是個假古董。   有爭議的鏑樓復建   7月12日,南京多家媒體向外界披露,中華門城堡鏑樓有望復建。鏑樓,在一些報導中被稱為「敵樓」,甚至就連中華門城堡景區內的一些標示牌上也寫成「敵樓」,實際上,這是個不折不扣的錯字。   「鏑」在詞典裡的解釋是箭頭,也指箭。
  • 全國十大重建的古城 真保護還是假古董
    但顯然,古城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歷史上的戰亂與風雨,加之中國傳統的磚木結構建築特點,都註定了能保留到今天的古城少而又少。於是重建古城的熱潮在全國各地此起彼伏,這些動輒數億的重建古城運動,究竟是對古文化的真保護還是再造了一批假古董呢?1.山西投百億再造大同古城
  • 拉薩老城「大拆大建」不實 正進行老城區保護工程
    拉薩老城「大拆大建」不實  正在進行老城區保護工程,淡化其商業功能  5月4日,有微博稱「我們的拉薩快被毀了!救救拉薩吧!」並貼出「大拆大建」的照片,指責拉薩老城被過度商業開發。  大拆大建老城文物、建築等內容是否屬實?拉薩被過度商業化了嗎?
  • 中紀委批巨型關公像等古城亂象,政績觀不端正、追求短期效益
    對真正有價值的歷史遺存不上心,疏於保護甚至隨意拆除,但又不惜巨資打造「古鎮」「古城」,背後是一些地方存在政績觀不端正、追求短期效益等錯誤傾向除了和荊州古城建巨型雕像一樣濫建地標的情形外,「有的古城不恰當地拓寬馬路,突破規劃的控制高度,破壞古城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 中紀委網站刊文批巨型關公像等古城亂象:政績觀不端正 追求短期效益
    對真正有價值的歷史遺存不上心,疏於保護甚至隨意拆除,但又不惜巨資打造「古鎮」「古城」,背後是一些地方存在政績觀不端正、追求短期效益等錯誤傾向除了和荊州古城建巨型雕像一樣濫建地標的情形外,「有的古城不恰當地拓寬馬路,突破規劃的控制高度,破壞古城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 專家:歷史街區復興切忌大拆大建
    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國家文物局顧問謝辰生出席活動,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黃元,中國名城委副主任、同濟大學博導曹昌智,東城區區委副書記、區政府代區長金暉先後致辭。黃元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文物保護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保護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有60多次,強調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加強文物保護和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美麗和時代風採。
  • 福建:歷史建築應留盡留不得大拆大建
    據新華社福州10月21日電(記者董建國)為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的保護利用,福建省政府日前出臺九條措施,明確針對各類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確保應留盡留、應保盡保,不得大拆大建。  福建將推動文化遺產普查認定公布。
  • 廣州金陵臺與妙高臺被強拆:歷史名城如何破解「拆與建」迷局
    廣州金陵臺妙高臺等歷史建築被拆觸發的反思歷史名城如何破解「拆與建」迷局?編者按:「當歌曲和傳說已經緘默的時候,建築還在說話。」這是俄國小說家果戈裡的名言,他認為,建築比詩歌和傳說更能永久流傳。近段時間,廣州的文物保護牽動人心:6月10日晚,僅靠一紙「緩拆令」保命的民國建築金陵臺、妙高臺,一夜之間被開發商夷為平地;6月14日 晚,蘿崗區5座先秦古墓被地鐵六號線施工方以鉤機挖毀……南方日報記者獲悉,事件引發廣州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馬上部署市規劃局、文化局等部門在全 市展開地毯式排查,以防下一個「金陵臺悲劇」重演。
  • 毀後再修繕 南京顏料坊49號變身「假古董」
    5月初,南京市文物局對破壞文物的施工單位處以了50萬元的罰款,同時要求將文物恢復原樣,方可繼續施工。如今,兩個月過去了,被毀的清代民居修繕得怎麼樣了呢?  【猶抱琵琶:「修舊如舊」的「假文物」到底啥樣】  今天,記者來到南京秦淮區顏料坊歷史街區開發項目的施工現場。在曾經被損毀的顏料坊 49號清代古民居的原址上,一個四進規制的仿古建築已經建成。
  • 深圳東門老街改造不停業不封街,不大拆大建,保護歷史印記和特色
    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承載了深圳市民記憶的東門老街會如何改造?老東門的印記是否還能被保留?近期來這些問題頻繁被關注。為此,記者採訪了東門商圈改造升級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周建軍以及喻強。據他們介紹,東門老街改造將採取「不停業、不封街,不大拆、不大建,市場化、漸進式、微改造」的模式予以推進。
  • 中紀委批巨型關公像等古城亂象:政績觀不端正、追求短期效益
    對真正有價值的歷史遺存不上心,疏於保護甚至隨意拆除,但又不惜巨資打造「古鎮」「古城」,背後是一些地方存在政績觀不端正、追求短期效益等錯誤傾向除了和荊州古城建巨型雕像一樣濫建地標的情形外,「有的古城不恰當地拓寬馬路,突破規劃的控制高度,破壞古城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還有一些地方熱衷造『假古董』,不惜拆掉真文物、真街區,甚至錯把假的當成保護對象。」
  • 文物修復卻變成文物破壞,國人究竟要毀壞古建築文物到何時?
    遺憾的是,兩次「喜洋洋」式妝彩,文物價值盡失。修復前第一次修復後第二次修復後【安嶽縣木魚山摩崖造像】木魚山摩崖造像,菩薩面部很早有風化為了評選省級文物保護,不知道誰決定的用水泥給菩薩補臉。2007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盤點各地「名勝古蹟」中的現代仿古建築
    現今我國旅遊業方興未艾,遍地的XX古鎮,XX老街,XX寺廟,而且動不動就說自己多少千年.....那我們玩的「名勝古蹟」中有哪些實際上並不多古,可能比我們的年齡還小呢,這裡筆者不妨來盤點一下。這裡只要是一直保存著,哪怕歷代都有修繕維護,即算古蹟。但只要是重修翻建,那即是現代仿古建築。
  • 滬一優秀歷史保護建築被拆毀 市委書記表態對破壞行為絕不姑息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8日在靜安區調研時表示,對破壞歷史建築的行為,一查到底、絕不姑息。「為什麼保護建築被破壞半年沒有人管。」政協委員盧永毅也贊成應對管理責任人追責,並建議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審批權目前尚不宜從市級下放到區級。
  • 遺產憂患:蘇州博物館該不該建在文物上
    黃瑋情急之下帶了圖紙拜訪了貝聿銘老先生,在大師面前,他介紹情況後婉轉地說:「選址對設計是否成功很重要,在現在這個地方建新館,將面臨很大挑戰。」意指建新館會破壞文物,希望能得到貝老「重新選址」的支持。「不想貝老竟誤解了我的意思。」黃瑋痛苦地說,作為世界頂級建築專家,貝老從來就是迎難而上、不畏挑戰,他回答黃瑋:「我喜歡挑戰!」結果大大偏離了黃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