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很多關於重慶的文章,介紹了重慶的由來,介紹了重慶的老街。今天我就來說說來重慶耍,推薦去的十個景點。
大家都知道,重慶是是山多河多,所以重慶也叫山城。正是因其獨特地勢特點而被網友吐槽,同時也成就了重慶獨特的美景!
推薦十大山城光景
一、重慶解放碑朝天門
朝天門
他們都喜歡把解放碑和朝天門分開講,其實兩個地方都是在一堆的。很近,走路都要不到好久。
朝天門位於重慶城東北長江、嘉陵江交匯處,du襟帶兩江,江面廣闊,百舸zhi爭流;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人行石階沿山而上,氣勢極為雄偉。
朝天門裡面藏著老重慶人磨滅不掉的回憶!可能是一個人、一件事,也可能是對老重慶的迷戀……朝天門,作為嘉陵江與長江交匯的「金三角」,有曾經的商貿繁華,也有江湖的百態人生!
走到棉花街看朝天門,像是被奇異博士施了魔法?還是陷入了盜夢空間;來福士過於巨大,以致於我覺得好像很近。
一直往西南方向走不遠就是解放碑
如今的重慶,是世界熱點大重慶;
如今的解放碑,是宇宙中心解放碑。
無論是所謂上半城的原住民,還是伴隨著重慶直轄的老重慶人,解放碑就是刻在重慶人骨子裡、留在血液裡的精神記憶。老一輩懷念過去,將解放碑的使命和偉大銘記在心,一旦觸碰便熱淚盈眶。年輕一代將它視作潮流中心,新年的鐘聲,繁華的街區,網紅的氣質。
1941年12月31日,原市中區都郵街廣場建成一座碑形建築,名「精神堡壘」。抗戰勝利後,重慶市決定在「精神堡壘」舊址建「抗戰勝利紀功碑」。
1947年8月竣工。重慶解放後,「抗戰勝利紀功碑」開始改建。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劉伯承題名「人民解放紀念碑」,這就是現在的解放碑。
解放碑朝天門。不管是文化還是歷史紀念意義,都是濃重的。值得去了解去探索的地方。
二、園博園
重慶園博園是一個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超大型城市生態公園,公園四面臨街,可遠眺縉雲山,雞公山,嘉陵江溫塘峽,觀音峽等山景、水景、峽景和北碚城市景觀,可滿足遊覽休息。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自然風光儼然成為了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線,受到全國各地市民的熱捧。而溼地被稱為地球的「綠肺」,水孕育生命,溼地滋潤生命,因此打造一片生態且富有功能價值的溼地公園,同時對重慶市民有溼地景觀科普教育功能是本次設計的首要任務。在此基礎上,能夠讓山更名,水亦靈則是本次設計的一個情懷上的追求,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一個周末假日親近山水的好去處。
整個園博園分成四個:三個入口區、景園區、展園區、生態區。
雖然是新建的,但是裡面也有不少美不勝收的風景。也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
三、磁器口古鎮
磁器口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重慶磁器口古鎮始建於宋代,擁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的獨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景點有鍾家院、鑫記雜貨鋪等,曾被讚譽為「小重慶」。
說到磁器口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作為近幾年的網紅打卡聖地。想必是要去參觀一下了。古鎮磁器口有12條街巷,街道兩旁大多是明清風格的建築,地面由石板鋪成,沿街店鋪林立。商貿集中在大碼頭和靠碼頭的金蓉正街。現今磁器口古鎮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古建築,開發了榨油、抽絲、製糖、捏麵人、川戲等傳統表演項目和各種傳統小吃、茶館等,每年春節舉辦的瓷器口廟會是古鎮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吸引數萬市民前往參與,是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古鎮景觀。在古鎮磁器口最有特色的一景是茶館。
粗獷的巴渝遺風,古色古香的茶館,代代相傳的碼頭文化,浩然正氣的紅巖遺址,三教並存的"九宮十八廟",以及各種川劇清唱、火龍表演等民間藝術,加上撲鼻而來的川渝美食,都匯聚在這裡,各具特色。
四、洪崖洞
洪崖洞這個大家更加知道了,就在19年的時候,抖音還專門為洪崖洞做了一款賽博朋克特效,一時間也是被全網網友認識的打卡點,一時風靡全國。
洪崖洞,原名洪崖門,是古重慶城門之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重慶市解放碑滄白路,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是兼具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等功能的旅遊區。
洪崖洞擁有2300多年的歷史。「洪崖洞民俗風貌區」項目是2005年重慶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之一,總面積4.6萬平方米,是「重慶市重點景觀工程」和「AAA級重點旅遊項目工程」。該景區以擁城市旅遊景觀、商務休閒景觀和城市人文景觀於一體而聞名,並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崖而建,讓解放碑直達江濱,是遊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的好去處,也是解放碑的會客廳。
尤其是後來跟千與千尋撞景過後,更是引來網友的一番他討論。而事實上,在更早之前,就已經有人將《千與千尋》和洪崖洞聯繫在了一起。看過《千與千尋》的人,對於其中的湯屋肯定都印象深刻,因此,當大家在現實世界當中,看到洪崖洞的時候,就會將它與《千與千尋》聯繫在一起。
因此,洪崖洞不管是以前的古老,還是翻修後的商業氣息,都不能磨滅它的意義和存在。值得一去!
五、渣滓洞白公館
渣滓洞白公館都是屬於重慶具有很強歷史意義的紅色紀念景點。
渣滓洞集中營
原是重慶郊外的一個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國民黨軍統特務逼死礦主,霸佔煤窯,在此設立了監獄。關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上下川東三次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許建業、何雪松等,最多時達三百餘人,此地還曾居住過「小蘿蔔頭」和他們一家人。
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潰逃前夕策劃了震驚中外的大屠殺,僅15人脫險。
在旁邊的審訊室內還放著各種刑具。旁邊寫著:切莫執迷不悟,政府痛惜你們!細細想想,回頭是岸!在這裡這些審訊臺、鐵鎖鏈、竹籤、鐵嵌、老虎凳等,聽上去就觸目驚心。
白公館
白公館位於重慶市沙坪垻區歌樂山,是一處緬懷英烈並為之扼腕嘆息的革命遺蹟,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白駒自詡是白居易的後代,借用白居易別號「香山居士」,把別墅取名為「香山別墅」。1939年,軍統特務頭子戴笠在歌樂山下選址時看中了它,便用重金將它買下,改造為迫害革命者的監獄。
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國立吳淞商船專科學校(今上海海事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宋綺雲,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蘿蔔頭」等皆是被囚禁於此,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關押於此。1949年11月27日,軍統特務對關押在此的革命者進行大屠殺,僅20人脫險。白公館和渣滓洞一併被人們稱作「兩口活棺材」。
1947年春,渣滓洞「人犯」又遷回白公館關押。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共產黨員夫婦及幼子「小蘿蔔頭」都曾被囚於此。它和渣滓洞一併被人們稱作:「兩口活棺材」。但是他們又有所區別,白公館裡關押的都是軍統認為「案情嚴重」的政治犯。
在院內牆上寫有「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等標語。
六、山城步道
重慶是山城,山城步道是只能步行的城市小道。與多數城市的小街巷不同,山城步道有很多的上下坡的臺階,也就是當地人說的「梯坎」。
最典型的就是重慶第三步道。地處渝中半島南向坡面,由北向南,依次經過市中山醫院(原國民黨政府立法、司法院)、抗建堂、菩提金剛塔、法國仁愛堂舊址、懸空棧道等,全長1748米。
在外面完全看不出任何步道的古樸痕跡,但是只要你一踏上歷史悠長的青石板路,泛黃的記憶瞬間撲面而來。山城步道又名山城巷,在過去,山城巷還擁有另外一個名字——天燈街不過這個名字,恐怕只存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了。
沿途可欣賞長江沿岸美景,從海棠煙雨公園出發,沿濱江步道旁樹木青蔥、江水浩蕩,走入步道深處,仿佛走進了綠色生態長廊。夜景非常美麗~
從步道放眼望去,青翠的竹林,跨江的索道,在愜意的江風中緩緩行走,看輪渡在水面悠然劃開的波紋,能讓心情都變得柔軟起來~
如果你要來重慶耍,這裡你一定要去。
七、壹華裡
壹華裡是小編偶然去的,前面文章有寫道富人區那篇文章,壹華裡就在山與城的上面,雖然商業化性質非常嚴重,但並不妨礙後山的山上美景。可以說是人為打造景點最成功的的地方。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的。
在到達壹華裡還有很遠就能看到山上立著的標示牌——壹華裡市集。
壹華裡市集主要由森林公園和商業建築組成,有公園、淺塘、小灣、深巷,其中商業部分建築面積3萬餘平方米,商鋪200餘間。由此可見是非常的商業化了吧。
從山腳下就開始出現關於網紅鳥巢的指示牌,箭頭一直往上,但是卻從未說明到底距離還有多遠。
差不多到山頂就有一個透明的吊籃,各種妖嬈的姿勢,也就是為此刻而準備的。在哪裡除了這個以外,你還能看見重慶半數的全貌,從山上看山下的重慶城,別有一番韻味。如果是起霧的天氣,還能看見天上人間般的重慶,煙霧繚繞,仿若仙境。
其次下面的集市一條街上的各種小吃特產琳琅滿目,雖然有點貴,但是小編是個好吃之人,也是品嘗了不少。
總之如果是去單純玩兒和爬山,是個不錯的選擇地方。下山了還可以休息。
八、南山一棵樹觀景臺
重慶南山一棵樹觀景臺是來渝賓客觀賞山城夜景的一大佳點。此景觀園在不調整原有設施和風格基礎上,將瀏覽空間向後延伸,設置野外休閒區,建有14個健身項目,拓寬了遊覽空間,形成了日觀市容市貌,夜覽山城夜景的遊覽格局。
重慶南山一棵樹觀景臺前身是1997年1月建成開放的一棵樹觀景臺,此處因多年來保留一棵重慶市樹--黃桷樹而得名。
重慶夜景素有"小香港"之稱,也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一棵樹觀景臺則是觀重慶山城夜景的最佳之地。
想看重慶夜景,這個觀景臺你是非去不可了。
九、南溫泉及索滑道
南溫泉位於巴南區南泉鎮花溪河畔,離市中心僅18公裡。景區內有兩個泳池,一個室內,一個室外,水溫在39~42℃之間,冬季可謂去那裡泡溫泉的最佳時節。這裡除了溫泉,還有「陪都」遺址、建文遺址、仙女洞等景點,景區內還可以划船。在重慶著名的「老五泉」中,南溫泉是離市區最近的溫泉,同時也是費用十分便宜的溫泉。如果你不想在旅途上多花費時間,也不想花更多的錢,那麼南溫泉就是你的必選之地。
其次也是抖音帶火的一樣娛樂項目【索道】,堪稱亞洲第一滑道的南泉德國管軌式滑道,全長2280米,環山而建,繞山而行,沿山頂順勢滑行,歷經360度盤旋及多處充滿趣味與刺激為一體的彎道,或快或慢地穿梭於林海之間,讓你盡情地享受別樣的新奇與刺激。
就問你,品讀歷史,泡個溫泉,然後再玩一玩刺激的索道滑行。來不來就完了
十、縉雲山
縉雲山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古名巴山。是7000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山。
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森林生態類型的保護區。保護區內地帶性植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保存良好,特徵典型,植物種類繁多,起源古老,是中亞熱帶及長江流域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和物種基因庫,是長江中上遊不可多得的「植物種基因庫」。
縉雲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餘公頃,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雲山,堪稱觀日出,覽雲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
縉雲山又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勝地。山中縉雲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3年),後曾稱「相思寺」、「崇勝寺」、「崇教寺」,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寺中自古辦學,名為「縉雲書院」。寺內現存有宋太宗誦讀過的24部梵經。寺外石照壁上「豬化龍」浮雕,為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殘像,據傳是梁或北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