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桃園機場--臺北—漁人碼頭—淡水老街—紅毛城—真理大學
吐槽一下春秋航空的擁堵,雖被提醒過,但是年輕人表示不相信。
於是,早班機8:50起飛,7點到機場,值機、託運、安檢後已經8:10了,8:20開始登機,木有吃早飯。
10:15抵達桃園機場,拿了行李,出來就能看見銀行貨幣兌換的窗口(未出閘門),沒有人換錢,趕緊拿錢兌換,手續費NT$30,換完轉身也只有1個人等著,看來這個窗口真的比較無人問津。
出閘後的看到ATM機邊上排的長長人龍,原來人都堆這裡來了。
接下來就是排隊辦電話卡(最後因手機問題沒辦成,省下NT$500);辦悠遊卡;青壯卡機場已經沒得辦了,後來到市區也就忘了這事,反正買門票的地方也不多。
悠遊卡普通卡設計很Q
排隊辦各種卡的人特別多,等我們終於坐上國光巴士抵達臺北,順利入住,吃上今日第一頓飯的時候已經是午後15:15了,那是一頓難忘的午餐,至今記憶猶新,一碗甜的酸辣疙瘩湯。
吃飽飯終於有精力出發了,目標淡水漁人碼頭。
話說回來6月的臺灣真心熱,37-8度,估計地面溫度起碼得40,一空調間簡直就像裹了件棉襖在移動,渾身溼噠噠。
這樣的結果直接導致了此行逛街很少、逛夜市更少,也算是留著一個遺憾等我下次再去了。
住在228公園附近,邊上就是臺大醫院地鐵站,淡水線坐到終點淡水,不用轉乘很方便。
臺北的捷運人流量很大,卻非常有秩序。
在這裡有專設的夜間婦女候車區;不管是候車區還是車廂內,無論多麼擁堵,博愛座永遠都是空著給有需要的人;上車自覺在劃線範圍內排隊、上下扶梯自然的排隊通過並自覺站在右邊,將左邊讓出來供緊急的市民快速通過。
還記得我第一次出捷運站上扶梯,很自然的跟小夥伴並排站立,被下面的人提醒借過幾次,讓過之後還完全沒有意識,直到出扶梯轉身望去,身後空無一人,全都整齊的站立右邊,頓時鬧得個大紅臉,這臉算是丟大了。
對比一下在魔都出站擁堵成一團的狀況,這中間還是有空間的。
時間是碼頭它收留我停泊滿載的漁獲原來是你我擁抱的失落在愛情的碼頭我燃燒我的船怕夜黑時候你疏忽錯過我焚心等候……從熊天平開始知道漁人碼頭,唱了這麼久終於親自來了。
坐在碼頭的長椅,站上情人橋的中央,我要等的人可曾出現,是否已經錯過。
漁人碼頭看完日落天色已經暗下,轉公車到紅毛城粗粗轉了一圈,該關的門都關了,只能借著燈光看看紅色建築。
真理大學、淡江中學都在紅毛城往上行的路上。
淡江中學16:30就關門不能進去,真理大學也是漆黑一片,沒有進去門口晃晃就回了。
在真理大學門口,遇到一個飯後散步的阿公。
我們掛個相機在門口躊躇要不要繼續走向淡江中學時直接過來讓我們別去了,去了也進不去,16點半就關門了。
好吧,我們遊客狀太明顯了。
阿公也不散步了,直接停下跟我們攀談了起來,熱情的有點招架不住,阿公啊,其實我很想找個地方坐下吃飯呢。
聽了我們的行程,發現沒有臺東,直接指出我們的不識貨,「我們臺灣本地人旅遊都去臺東的」,同時極力不推介我們走花東縱谷。
「你們內地來的還沒看夠山啊,來臺灣就該看海,太平洋的海,你們一定要走臺東,臺東海岸線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阿公的話我們有意無意的倒是聽進去了,於是花東縱谷只走了一半,另一半讓司機帶我們去東海岸逛了一小段,確實不錯的推介。
說到淡水老街,其實很短,基本都是特產店,小吃也不多,再加上氣溫偏高,也沒什麼興致逛。
吃過非常聞名的「阿給」之後就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