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據媒體報導:7月22日上午,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採訪團乘坐高鐵G5567次列車到達臨沂,見證了沂蒙人民邁進高鐵時代,在高鐵的帶動下,這裡的經濟快速發展,百姓個個喜笑開顏,當地居民奔向致富路的所見所聞。
高鐵開進沂蒙山,傳承革命老區紅色情。「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區好地方。」一曲悠揚動聽的《沂蒙山小調》曾風靡全國,蜚聲海外。誕生於戰爭年代的沂蒙精神,是千千萬萬沂蒙兒女共同的靈魂稱謂,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改革開放後,古老的沂蒙山舊貌換新顏,不斷創造出新的榮耀與光輝。特別是日蘭高鐵日曲段的開通運營,將沂蒙革命老區首次接入全國高鐵網,同時也使山東省內高鐵實現環形貫通,有效帶動沿線城市經濟發展。
高鐵開進沂蒙山,改變了沂蒙人民的出行方式。八百裡蒙山沂水,曾是「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外貨不入、土貨不出」之地。走出大山深處,是沂蒙人民世代期盼的夢想。隨著2019年11月26日,日蘭高鐵日照至蘭考高速鐵路日照至臨沂至曲阜段提前一年開通運營,徹底改變了沂蒙革命老區面貌,沂蒙人民邁入了高鐵時代,在享受現代高鐵文明帶來的便捷和舒適,奔向新時代,全面加速奔小康。
高鐵開進沂蒙山,加快當地經濟發展。臨沂地區商貿物流業發達,有「物流之都」之稱。高鐵的開通大幅壓縮了時間和空間,讓地處魯南地區的臨沂在吸引投資、招攬人才等方面,進入快車道;臨沂北站設有農產品展銷區,其中就有蒙陰縣毛坪村農產品專櫃。高鐵開通能夠助力當地百姓蘋果、蜂蜜等有機特色果品走得更遠、賣得更多,在高鐵的推動下,鄉村旅遊有了更好的發展,農家樂也是紅紅火火,給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注入了新活力。
高鐵開進沂蒙山,實現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夢想。通高鐵之前,沂蒙老區人走出大山最快的方式是高速公路,與濟南之間大概4個小時車程,長時間的消耗往往讓人感到「頭疼」。日蘭高鐵開通以來,尖峰時段開行旅客列車56列,其中臨沂北站始發列車12列,旅客乘坐高鐵可以快速直達瀋陽、大連、北京和省內城市。電子客票、一卡通行、商旅中心等智能化、人性化設備和親情化服務,老區人民開啟美好旅途新時代。可謂是1個小時、2個小時的經濟圈,增強當地百姓的體驗感和獲得感,引發一場百姓出行方式的變革。
高鐵開進沂蒙山,給旅遊產業發展帶來活力。鐵路部門與沿線文旅部門合力打造「高鐵+旅遊」模式,推出「高鐵+景區」門票優惠、「車站+景區」無縫對接、高鐵商旅專屬通道等服務和精品旅遊線路,在高鐵的推動下,臨沂的旅遊資源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藉助高鐵車站和列車開展旅遊推介、非遺文化展示、農產品展銷等活動,促進了老區群眾增收,環形高鐵為沂蒙老區全面奔小康裝上了「加速器」,讓新時代老區人民生活更加精彩。
蒙山高,沂水長,高鐵時代這個神奇的大通道,穿過平原越過山川,載著夢想和歡樂,伴隨幸福的歌一路地唱到沂蒙山。千萬沂蒙革命老區人民正奔走在新時代追夢、圓夢的路上。可以說,沂蒙山的故事道不盡、說不完。只有伴隨復興號列車,踏進沂蒙革命老區這片紅土地,去領略沂蒙山水風光、瞻仰沂蒙紅色故土、探訪沂蒙的紅色文化,去見證沂蒙革命老區在新中國成立70多年所帶來的巨變。(周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