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靡亞洲的小旋風林志穎生活優渥,已經是半隱半退的狀態,閒時最喜歡玩跑車,可見身家很豐厚。比較起來,他的哥哥林志傑似乎就沒有那麼風光了,2017年林志傑在臺北四平街擺攤賣腸粉,因為租不起8萬(新臺幣,下同)的店租,2018年底賠了百萬結束了營業,2019年開始四處打遊擊,在不同的夜市擺攤,給人的感覺就是有一頓沒一頓的,當時還有不少人吐槽林志穎,不念親情,見死不救,情況是不是如此就暫且不說了,不過如今的林志傑也變得安穩起來,他依然在賣腸粉,不再打遊擊戰,而是選擇了一家固定的小店鋪擺攤,因為攤租便宜,還有折扣,一個月下來也有五到六萬的收入,也能滿足一家人的基本開銷。
有一個明星弟弟,或許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最不好的就是容易會被比較,好比林志傑與林志穎,在表現上兩人的對比還是比較鮮明的,林志穎是大明星,出入開跑車,住豪宅,而林志傑還要為生活奔波,在夜市擺攤賣腸粉,還沒有固定的攤位,看起來似乎還是挺慘的。但也不是絕對,表象上來看兩人差距很大,但實際上,林志傑也沒有想像中那麼慘,至少林志穎對這位大哥也並非袖手旁觀,不念親情,只能說別人家的家事外人未必知曉。
林志傑為了養家餬口專門去學習、考取了一個賣腸粉的牌照,2017年的時候就開啟了腸粉店鋪,那個時候林志傑將這門生意做得很大,在自家的四平街店鋪賣腸粉,當時靠的就是林志穎效應,打出了林志穎的招牌,更配合林志穎的宣傳活動賣廣告,明星效應很明顯,結果一年後就關門收攤。因為明星效應大多都是一次性效應,這種效應很容易將真正來吃的人給趕走,最終林志傑因為生意慘澹,租金昂貴(雖為自家店鋪但非林志傑所有),而關門大吉。
關了自家店鋪生意,林志傑就開始轉戰夜市,以打遊擊戰為主,哪邊租金便宜就去哪邊,經過了一年的遊擊戰之後,如今他最終選擇在汐止公有夜市擺攤,原因很簡單,因為租金便宜,每個月僅僅需要5000元,且還有8折優惠,算下來一個月只要4000元(約合940元人民幣),店鋪不算太大,但每個月也有5、6萬的收入,基本能滿足一家的開銷。當然,情況也有視環境所定,日前環境特殊,生意慘澹,從最高峰日賣300份縮減到日賣30份,不過因為能夠平衡收支,所以也無所謂。而林志傑這一次開店,不再借用弟弟林志穎的形象做招牌,林志傑從前以林志穎做招牌看似有明星效應,實則在幫倒忙,除了吸引一群並不是真的想吃腸粉的人來添堵外,還會被吐槽「林志穎的哥哥做得也不怎樣」,與其這樣,還不如老老實實,踏踏實實的做生意。
看到林志傑那麼多努力,很多人一定會覺得他應該過得不是很好,日子有點悽慘,更好奇為什麼那麼有錢的弟弟林志穎都不出手幫忙。其實不然,林志傑的生活並不是大家想的那麼悽慘,他開腸粉店是為養家餬口,但其實也是找個事情來做,實際上他的這個腸粉店只有在下午5點到晚上10點營業,白天是歇業的,如果他真的缺錢他大可以白天去做別的工作。而根據林志穎透露,林志傑是有祖產收租進帳的,且父親當年也留下了足夠的錢給他生活,所以哪怕林志傑一個月不工作,他也有固定收入,他開店只要能平衡收支都不是大問題。
另外,林志穎也並沒有虧待自己的哥哥,當初林志傑在四平街自家店鋪賣腸粉,林志穎有打本出錢,最後虧了錢,也沒有計較,之後還大方地提供了汐止的房子給哥哥一家人住,也就說林志傑的生活幾乎是零成本,把最大頭的房租都省下了,基本生活絕對是能有保障的,所以這才是說林志傑的生活並沒有那麼慘,且林志穎也不是對自己的兄弟袖手旁觀。
回頭來說,不管林志傑生活慘不慘,但是他還是很努力的,至少沒有好吃懶做,伸手向弟弟要,一個月擺攤收入不是很高,也是自食其力,難怪,林志穎對外一直都是為哥哥喊話加油,他當然也希望哥哥能做出好成績。講真,比起其他明星的兄弟姐妹,林志穎的哥哥還是挺省心的,這個不容置疑。
PS: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