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髕骨脫位

2020-12-09 騰訊網

博主推薦

龍氏正骨:每月1期,長期舉辦

羅氏正骨:每月1期,長期舉辦

病因

習慣性髕骨脫位多為先天性膝發育缺陷引起的繼發病損,外傷是誘因。由於韌帶鬆弛、膝外翻、脛股關節旋轉變位而使伸膝裝置力線改變,骨外側肌、髂脛束和髕骨外側支持帶攣縮與止點改變而致使髕骨內外側受力不平衡是誘發脫位的重要原因,股內側肌鬆弛和肌力減弱為繼發性改變。高位髕骨和髕骨發育異常,也是髕骨習慣性脫位的原因之一。

臨床表現

膝關節無明顯的外傷,膝關節下蹲或股四頭肌強烈收縮,即可引起脫位。患者屈膝時髕骨脫於股骨外髁外側,伸膝時可自然復位。

查體可見股四頭肌發育較差,常伴有小腿外旋或膝外翻。髕骨發育較小,伸膝無力。伸膝位髕骨位置可正常,屈膝時慢慢外移甚至脫出,蹲位脫出最明顯。若施力抗阻髕骨外移,則屈膝受限。

檢查

本病的檢查方法主要是X線檢查與關節鏡檢查。

1.X線檢查

膝關節正、側位片主要觀察髕骨的位置和大小,可以發現高位髕骨和外移的髕骨。髕骨軸位片觀察異常的股骨滑車和髕骨脫位的程度。

2.關節鏡檢查

關節鏡檢查主要評估髕股關節軟骨損害的程度,根據軟骨損傷的程度決定手術方式。軟骨損傷分為四級:I級,軟骨變軟。Ⅱ級,軟骨表面有龜裂或毛糙。Ⅲ級,軟骨層的部分損傷。IV級,軟骨全層損傷,軟骨下骨暴露。

鑑別診斷

1.復發性髕骨脫位

是指由外傷引起的反覆發作的急性髕骨脫位。

2.先天性髕骨脫位

出生時便存在的持續性脫位,又稱不可復性髕骨脫位。髕骨脫位恆定不變,主動伸膝無力,伴有膝關節屈肌攣縮。

併發症

該病由於伴有膝關節解剖結構的發育異常,手術的目的只是解決脫位問題,無法恢復正常的髕股關節對合關係,而且術前大都存在髕股關節的軟骨損傷,復位術後又須經過一個長期的適應磨合過程,不可避免的會遺留一些併發症。較為常見的有關節屈伸受限、髕股關節軟骨損傷和脫位復發等。

治療

習慣性髕骨脫位,一般都要手術治療。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綜合手術方式。一般原則是骨骺未成熟的患者,選擇軟組織手術為主。骨骺發育成熟的患者,可考慮骨性手術。

最基本的手術是髕骨外側攣縮組織的徹底松解,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再選擇一下兩種或三種手術方式,以調整伸膝裝置力線或重建內側髕股韌帶。

1.軟組織手術

(1)髕骨內側支持帶和內側髕股韌帶的緊縮縫合術,可在關節鏡下完成。

(2)股四頭肌內側頭外下移位術。

(3)股四頭肌外側頭向上移位術。

2.髕韌帶移位術

將髕韌帶下止點外側半切斷翻轉內移縫合。

3.脛骨結節移位術

將脛骨結節切下,向內側和前方移位。

4.截骨矯形術

對於存在明顯股骨旋轉和膝外翻的的患者,可考慮截骨矯正。

5.髕股關節成形術

修整髕骨外形,墊高股骨滑車外髁,加深股骨滑車溝。

6.內側髕股韌帶重建術

利用其他的腱性組織,重建鬆弛或斷裂的內側髕股韌帶。

博主推薦

正骨培訓

龍氏正骨、羅氏正骨

相關焦點

  • 髕骨脫位如何治療?處理不當會演變成習慣性髕骨脫位
    父母當即將孩子送往當地醫院急診,拍了片子,片子顯示為右側膝蓋髕骨脫位。醫生按照常規的脫位處理方法對患肢進行治療,首先進行了支具的固定,並且口服藥物治療症狀。然而並沒有很好地緩解疼痛感。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疼痛,父母肯定更難受,恨不能以身代之。
  • 當心習慣性髕骨脫位惹得禍
    髕骨永久性脫位臨床上非常少見,而先天性滑動性脫位也稱為習慣性髕骨脫位,臨床常見,所以今天就重點講解習慣性髕骨脫位。病例萌萌,12歲,女孩,自從10歲膝蓋受傷開始,左膝蓋骨很容易脫位,以前總能夠自行復位,這次脫位後就不能自行復位了……經過醫生檢查診斷為先天性髕骨脫位。
  • 內側髕骨韌帶重建顯著改善膝關節功能
    北京積水潭醫院運動醫學中心8月1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內側髕骨韌帶(MPFL)重建治療復發性髕骨脫位能夠明顯改善髕骨穩定性,且術後膝關節功能評分和運動等級評分均較術前明顯改善。
  • 內側髕骨韌帶重建顯著改善膝關節功能
    北京積水潭醫院運動醫學中心8月1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內側髕骨韌帶(MPFL)重建治療復發性髕骨脫位能夠明顯改善髕骨穩定性,且術後膝關節功能評分和運動等級評分均較術前明顯改善。
  • 圖解髕骨正常解剖、變異及常見疾病
    a圖正常位置髕骨,髕韌帶長度(PT)/髕骨長度(PL)正常比值為1.0-1.2(國內文獻一般小於0.8提示低位髕骨,大於1.2提示高位髕骨);b圖PT/PL比值為1.8;c圖示髕骨脫位狀態,局部骨髓水腫。
  • 肩關節脫位應該怎麼辦?
    肩關節脫位是一種骨科比較常見的疾病,很多人在受到外力衝擊,甚至是扭轉手臂的時候,就有可能造成肩關節脫位,一旦發生,會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肩關節脫位之後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 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原標題: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肩關節脫位是老百姓
  • 2019護理學基礎知識:關節脫位相關考點
    2019護理學基礎知識:關節脫位相關考點 在醫療衛生招聘的考試中,關節脫位是不僅是常考的內容,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 福建護理學基礎知識:關節脫位相關考點
    福建護理學基礎知識:關節脫位相關考點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19福建醫療衛生閱讀資料,如需了解關於醫療衛生備考的醫學基礎知識、臨床、護理、面試等資料,請點擊上方連結了解更多詳情。
  • 髕骨莫名其妙外翻了?
    髕骨在膝關節中的作用髕骨怎麼會無緣無故外翻呢?其實我們可以把髕骨想像成磁浮列車,它是漂浮在我們膝蓋上方的,完全由股四頭肌來控制他要去的方向,如果股四頭肌外側的肌肉相對內側的肌肉緊繃,自然髕骨就被往外面拉,就會造成所謂的髕骨外翻。
  • 戶外受傷專家支招 如何治療手指關節脫位和腫脹
    當運動中發生衝撞等意外,包裹關節的關節囊、關節韌帶發生破損或鬆弛,導致關節面滑出關節,這就是形成了脫位。  手指關節一旦脫位,從外觀上能明顯看到關節畸形,X線下也能幫助診斷。治療上應儘快復位。復位時施救者把傷者的手指往遠端(外側)拉伸,讓關節面回到關節位置即可。下圖為脫位復位時著力的點,戶外攀巖運動的愛好者可以學一些這樣的急救手法,以備急用。
  • 淺談「達拉肘」、「節日肘」——橈骨小頭半脫位
    到這裡,稍有經驗的骨科醫生就知道孩子發生了「達拉肘」,或「節日肘」,學名橈骨小頭半脫位。雖然孩子自訴手腕疼,但病變部位位於肘部。這種脫位俗稱「達拉肘」、「節日肘」,顧名思義就是因疼痛患肢不敢上舉,只能下垂著,且這種脫位節假日出現較多。為什麼節假日發生較多?
  • 關節脫位是什麼?你別聽名字起得玄,其實生活中還蠻常見的。
    但是在昨天的一場比賽中,因為動作過猛摔了一跤,小林的右上肢當場就抬不起來了,後來去了醫院才知道自己是右肩關節脫位。關節脫位的症狀首先出現的是劇烈疼痛,並伴有腫脹,關節活動受限,嚴重時可直接看到關節畸形,劇烈的疼痛甚至可引起暈厥。所以說呀,運動雖有助於身體保健,但是仍然需要合理科學的運動方式,那麼關節脫位到底是什麼呢?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護理學基礎知識:關節脫位相關考點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護理學基礎知識:關節脫位相關考點 在醫療衛生招聘的考試中,關節脫位是不僅是常考的內容,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 髕骨為什麼會外翻?莫名其妙
    髕骨怎麼會無緣無故外翻呢?其實我們可以把髕骨想像成磁浮列車,它是漂浮在我們膝蓋上方的,完全由股四頭肌來控制他要去的方向,如果股四頭肌外側的肌肉相對內側的肌肉緊繃,自然髕骨就被往外面拉,就會造成所謂的髕骨外翻。